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错在你我皆男儿 >

第2部分

错在你我皆男儿-第2部分

小说: 错在你我皆男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披了件衣裳坐在床头。“当家的,你听说了吗?晴风说要一个人过,不要他那些亲戚来养他。”老郑头呛了一下:“什么?他要一个人过?这才多大的人儿呀,他是在胡闹吧。”“就是胡闹这话也已经说了出来,还弄了个‘断衣襟绝交’。依我看,准是这孩子受了什么气,才这么说的。”照顾了唐晴风这么多年,对他的个性郑娘子还是有所了解的。老郑头又倒了杯水,递给了郑娘子,并不发表什么意见。郑娘子接了过来,喝过还给了老郑头。突然,郑娘子有了个想法。拍了拍床沿,示意老郑头坐过去。“要不,咱们去找他说说,就在我们家过吧。”脱了鞋,老郑头上了床,说了声:“只怕他不愿意的。睡吧,不要多想了。有事明天再说吧。”郑娘子想想也对,有事睡足了才有精神办。第二天一大早,郑娘子心心挂念着唐晴风,早早的赶了过去。进了门就看到小唐正在给父亲和母亲的牌位上香。郑娘子不由的心头一酸,等唐晴风上过香了,郑娘子也上前点了香。闭着眼睛在心里默默的念道:“唐家兄弟、妹子。小晴风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人走茶凉,只可怜小晴风了。我有心想接他接到家里去,可又是怕他有什么想法,所以先跟你们说一声,等会我上了香,若你们是愿意让小晴风去我家的,这烟就是直上的,若不愿意的,那就来阵风,我也就知道了。”说完,对着牌位拜了三拜,然后小心的将香插了上去。等待了好一会,这烟就这么直直的往上冒,也没什么突然来的风,郑娘子的心就安了下来。就想着要怎么开口了。“郑婶,您坐,我给您去倒杯茶去。”唐晴风指着一张盒子说了下,然后就去厨房里拿了一只碗,从茶壶里倒了杯水来。“郑婶,您将就一下,家里没有茶叶了,只有这白水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唐晴风的表情是坦荡荡的。双手将碗递给了郑婶。“哎,婶子本来不喝茶的,有这白水就好了。”郑娘子忙伸手接了过来,一连喝了好几口。在郑娘子喝水的时候,唐晴风又从厨房里端来了一碗粥,还有一盘菜,仔细一看,还是前几日留下来的。郑娘子看得心疼的不得了。那句话就脱口而出了。“小晴风,去郑婶家吧!他们不要你,我们要。”唐晴风端着碗的手顿了一下,眼晴在一瞬间就红了,将一筷子粥送进嘴里,慢慢的嚼了又嚼,想说点什么,可是却发现语不能成调,只得继续吃粥。郑娘子站了起来,将碗放在桌子上,坐到了唐晴风的边上。看着唐晴风一口一口的将碗里的粥都吃完了,挽起袖子,把唐晴风按在桌边,自己将碗收了去。进了厨房一看,乱七八糟的,右边的锅子里放了一大锅的水,还有好几只碗,左边的粥锅里,还剩下了点,回头再看看坐在桌边的唐晴风,小脸上还有几条黑线,不由的加深了要带唐晴风回郑家的想法。匆匆的把厨房打扫干净了,就和唐晴风展开他们这间的对话。“小晴风,跟郑婶回家去吧。你才多大一点的孩子,要怎么照顾自己呢。”说着说着,郑娘子的眼泪又下来了。唐晴风想用袖子帮着擦眼泪,举起来一看,已经是黑糊糊的不能用了。只好改用手帮郑娘子擦了二下,“郑婶,我知道您疼我,不愿意让我吃苦,只是我吞不下这口气。我不是没有用的孩子只会找他们要吃的。我已经足够大了。我想,我会去找个学徒,养活了自己再作其他的打算。”将晴风拉到身侧,仔细的摸着他的头发,他的手。才几天的功夫,一双手就变得如此的粗糙,郑娘子不舍的将唐晴风的双手握在手里。“小晴风,当学徒很苦的,还是来郑婶家吧。郑婶家没个孩子,你就当陪陪我们老二口,行么?”其实,唐晴风也不是无情的人,对郑婶的感觉是对母亲一般的感觉。唐母离世的早,与郑娘子相处的时候多,早就忘了唐母是什么样子了。上一世,唐晴风也有一个家,有父有母有一个妹妹。只是因为父母的离婚的关系,那一世的他并没有得到过很好的母爱。所以这一世对待郑婶是一种由心底而发出的感情。“郑婶,您让我想想好么?我才说去那种活没多长时间。”唐晴风的想法有点改变了。原来是想去给个做个学徒,学一门手艺,然后再想借着头脑里前世的记录来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哎,你慢慢想,郑婶等你。这此时候,你就来郑婶家吧,这么大的屋子,你一个人住还真让人担心,夜里有个什么,其他人也不知道的。”“不用了,家里什么值钱的也没有了,除了我爹的那些书。没人要的。”唐晴风笑笑的拒绝了。“不来郑婶家住也行,不过,这吃饭就来我家吧。想想郑婶的红烧蹄膀,你就舍得?”拿美食引诱唐晴风是行得通的。唐晴风感觉肚子又有点饿了,明明才吃完早饭的,口水直冒。“嗯,那就麻烦郑婶了。”“这就对了,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郑婶心满意足的回去了。郑娘子走后,唐晴风开始考虑找个什么学徒也学手艺,思前想后,都没什么是满意的。抬头看到唐父留下的那几柜子书,不由眼前一前。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助教,做科研的教授也会有几个帮着做实验的弟子,若是去给私塾里的夫子当童子,那就是一举两得了。唐父留下来的书,唐晴风已经翻看过了,字有些是看不懂的,但大概的内容还是知道了,唐父看起来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几大柜子书,居然有一半的书都是讲游记、美食、山野杂记之类的。

第三章、鱼乐(修)
唐晴风思来想去,去给先生当童子是最好的差使了,于是,晚间上郑娘子家吃饭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郑氏夫妇,郑氏夫妇也认为这是个可行的方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唐晴风的父亲本来就是一个举子,若不是唐母早逝,唐晴风现在应该是坐在书房里,唐父教他读书写识,也好以后考个功名。只可惜现在父母全走了,没个好帮衬的人。当夜,唐晴风没有回唐宅住,就跟在了郑娘子家中,一夜好眠到天亮,早上起来天色正好,感觉卸下了负责的唐晴风突然想去河边玩水,顺便抓点鱼儿回来吃。村子里有一条小河,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流向哪里的,全村子人都喜欢在这河里淘米、洗衣服。早上特别热闹,大姑娘小媳妇嘻嘻哈哈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拉开一天的劳作。说起来,村里的老祖先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从好多年前就规定了,要用这河水就得按这个时间来。早上四点到五点的时间,这河水只能用来淘米、洗菜或只能挑回家吃。六点到七点,是洗衣服的时间。等大家都洗完衣服了,这河水才能用来刷马桶之类的。算起来还是很科学的。唐晴风出门的时候已经早上八九点了,虽然说已经是秋天了,但是天气还是比较适合的。沿着河边走了一大会,看到一处地形不错的地方,水流不是很急,但是有一种楼梯的感觉,一级比一级低,有落差的感觉吧。很适合抓鱼儿。放下篮子,先去摘了点柳树枝,然后再除掉了脚上的鞋袜,撸起裤脚管再固定好,就拎着篮子和柳枝下河了。脚轻轻的触及水面,虽然不是很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多少还是有点冷。光脚踩在河里,滑滑的淤泥让唐晴风差一点就要摔倒了,还好,抓住了河边的一颗小树。找了一个合适地方,水流不是太急,有点小落差的地方,唐晴风用河底的淤泥筑起了二首泥堤,像一只小喇叭,慢慢的从大到小,到快收口的地方,唐晴风又挖了一个大坑,在大坑的周围也用淤泥筑了一道堤,最后在大坑后面再放上用柳枝编的长条,这样,水可以从柳枝之间的缝隙里流走,鱼儿却不能从这里溜走。再仔细的把泥堤又加厚了一层,看看了柳枝是否能适合水流的速度。看到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唐晴风才慢慢的走近岸,但是没有上岸。唐晴风想起前世很喜欢吃的螺肉,决定自己动手摸一点,回家加点作料一煮又会是一道美味。在前世的记忆里,田螺一般都是附在水中的植物或是长期固定在水中的物体生存的。在河中有几颗存在水中的木材,顺着木材一摸,还真的摸到了一大把的田螺了。四处看看,没有什么适合放田螺的东西,就又编了一只柳枝篮,这一次编得密实了些,不然等于了家,田螺早掉光了。就这样,一边摸田螺,一边等待鱼儿进篮。等柳叶篮里的田螺差不多的时候,唐晴风就回过去看挖出来的大坑里有没有收获了。走了一看,不由的笑了,真不错,今天和明天的菜都有了。那个大坑里,有大大小小六七条鱼,还有二三只大螃蟹,还看到三五小虾。(不管如何,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还请看文的大大不要介意我把这几个东西都混在一起写了。我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这些吃的)三下五除二,把这些可爱的食材都捞了出来,在水里洗干净了脚,也顾不得穿鞋了,放下裤腿就往家跑。“郑婶子,给我做红烧鱼吃吧。”还没进门,唐晴风就在那儿叫开了。郑娘子从里屋走出来,嘴里还念着:“晴风,一大早的你跑什么地方去了。哪来的鱼做红烧鱼?”“郑婶,你看,这是我自己抓的。”唐晴风兴冲冲的把篮子里的六七条鱼给郑娘子看。郑家娘子看着这几条鱼,又看着衣衫半湿,还光着脚丫的唐晴风。不知道是骂他调皮呢,还是夸他懂事,不愿吃白食,用这种方法来换饭吃。正兴奋的看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唐晴风,若是知道郑娘子是这样的想法,还不得把他美死,那人,纯就是一个词“爱玩”,哪里是懂事。唐晴风抬头顺着郑家娘子的目光看到自己的样子,忙把拎在手上的鞋子放了下来:“郑婶,你先做着,我去把鱼收拾好了,您再来烧。好么?”不待郑娘子说什么,拎着鱼就跑了。去鳞、去内脏,在井台边上把鱼儿都收拾好了,再找了一个大盆,把一上午摸来的田螺全倒了进去,然后放了一把菜刀进去。为什么放菜刀进去呢?这是一个小窍门。放了铁器进去,田螺就会吐小田螺出来。这样,一个晚上,就能吐很多出来,吃的时候就更好吃了。这些鱼呀、虾呀、螃蟹呀都交到了郑家娘子手里,还真的做出了一桌好菜。一条大一点的鱼儿,做了鱼汤,其他几条做了红烧鱼,煮的时候,还把那些虾呀螃蟹的都放进去了,煮出来的味道还真的是鲜美。这一餐吃得大家都一个劲的说好吃,唐晴风看着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要经常去河里抓点新鲜的鱼虾供郑氏夫妇享用。顺便也好玩玩水,再看看那河边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乡里私塾里的学生多五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夫子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在唐晴风的感觉里,私塾只不过是家庭式的小作坊,跟前世的学校是没办法比的,教授的家科业也很单一,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入仕而准备的。成天不是背就是读,以前电视看多了,第一感觉就是读一句诗文脑袋要晃三晃的那种。私塾里的夫子姓孔,名凌,据说是孔子的第三十四代子孙,至于怎么会跑到这小山村来的,就没人问了。生怕问了,让先生生气走了,就没人来教他们读书识字了。孔先生给唐晴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很年轻,看那面冠如玉,深眉大眼,唇红齿白,最多也就三十岁吧。其他的还没来得及打量,就被老村长一按头,一揖到底了。老郑头与老村长说了唐晴风的想法,老村长也很赞同,于是主动担任了这个把唐晴风推荐给孔先生的任务。“先生,打扰您了。”老村长一只手按着唐晴风的脑袋,一边自己也给先生行礼。孔先生到也不让,稳稳的受了这个礼。“村长,您请坐。我给您倒杯水。”说着,孔先生就要站起来,去倒水。老村长怎么肯先生自己动手呢,忙一把推了推唐晴风,意思就是说,快,麻利的去倒水来。给人家孔先生留个好映像。“先生坐着就是了,这样的小事,还是让童子来做好了。”唐晴风也机灵,早就看准了那茶水就在桌子上放着呢,手脚麻利的倒了二杯茶,端了上来,先生一杯,老村长一杯。然后就肃立在老村长身后。端起来,喝了几口后,老村长也就开门见山有话直说了。“先生,这一次来,是想麻烦先生的。”“村长有什么事么?”先生将茶杯端在手中,并不急着喝。唐晴风看着先生的手,发现,这手简直可以和大姑娘的手相比了,一样的白嫩。“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姓唐,叫晴风。”老村长指了指身后的唐晴风。“他父亲原来是个举子,也是个读书人。只可惜这孩子的爹娘都去得早,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了。”孔凌着老村长的比划看到了唐晴风,在他的眼中,唐晴风是一个比较漂亮的小家伙,就是混身上下瘦了点,一双乌黑的眼睛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第四章、小小书童正式上工(修)
孔凌考虑了一下,这么说了:“平时就一个人,也没感觉要什么人服侍的,若晴风愿意来帮忙的话,我是欢迎的。只是,你们也知道,我付不起太高的工钱。这样你也愿意?”孔凌看向的是老村长,但是作出回答的是唐晴风自己,他点了点头,并大声的说道:“只要先生能在教弟子的时候让晴风跟在后头一起听,就是不要工钱,晴风也愿意。”只是一下句,底气就不那么足了。“只是,先生能不能让晴风跟着吃一餐中饭?”说完,二只乌黑的眼睛水汪汪的看着孔凌。孔凌看着那双眼睛,感觉就像看到了一只想吃肉骨头的小花狗一般,于是决定逗他一逗。“这个问题呀。”说了一半,就端起茶水,慢慢的喝了一口,品味了一会,再喝了一口,再回味半天,也不说什么,只是借着喝水的机会偷偷看了几次唐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