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独医无二 >

第27部分

独医无二-第27部分

小说: 独医无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知道您老埋怨,我还真不应该来。”王旭笑呵呵的接口道,并没有因为罗汉祥的身份而有什么拘谨。

两人聊了一会儿,罗通全突然问道:“听小海说你打算在中江开个诊所,名字想好了没有,要不要我老人家给你写几个字?”

听到罗汉祥的话,站在边上伺候的罗成海眼睛都瞪大了,他爷爷的字虽然算不上什么名家手笔,却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求到的,没曾想竟然主动要求给王旭的小诊所写字。

可以预见,有了罗汉祥的字,王旭这个诊所以后在中江绝对没几个人敢随意去找麻烦,罗汉祥的面子即便是省委书记韩广林也不敢随意扫拂。

“能让罗老题字,我简直求之不得。”王旭急忙说道,他即便在不经事,也知道这是罗老有意帮衬他呢。

罗汉祥说到就做,当下就吩咐罗成海准备笔墨纸砚,等到一切准备好,问了王旭诊所的名字,沉吟了一下开始提笔挥洒,不多会儿“福生堂”三个字就跃然纸上。

罗汉祥的字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毛笔字,不过笔画苍劲有力,和他的为人一样,充满了活力。

“福生堂!”写完这三个字之后,罗汉祥才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儿,口中啧啧赞道:“造福众生,这个名字好啊。”

赞过之后,罗汉祥竟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回过头去再次向王旭问道:“门口还打算写什么对联吗,我顺便给你一起写了。”

“对联!”王旭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就写‘宁愿架上药生尘,莫让天下人有病’吧。”

“宁愿架上药生尘,莫让天下人有病。”罗汉祥低声重复了一句,然后再次赞道:“好对子,好医术,好医风。”说罢再次提笔写了起来。

第四十六章看字

事实上王旭的说的这幅对联依旧是老家福生堂门口的对联,属于王贺年一生的真实写照,王贺年开诊所,不为赚钱,只为治病,并不会因为诊所生意好而兴奋,也不会因为诊所生意坏而消沉。

王旭清楚的记得,王贺年曾对他说过,一个诊所开的是不是成功,不是诊所整天门口有多少人,而是这个诊所方圆数里有没有人生病。

当时王旭还小,总觉得王贺年这个愿望和地藏王菩萨的宏愿差不多,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压根不可能实现。

不过现在看来,王贺年并不是不知道他的愿望有多么渺茫,只是尽力的向这个目标前进,就像愚公移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仅仅是在治病,也是在感化一代人,造福一代人,影响一代人。

王旭作为现代青年,虽说继承了王贺年的衣钵和医术,不过却永远不可能继承王贺年那种大无畏的无私精神,他能做的只是尽量做到最好,既然学了这一身的医术,总要对得住这一身的医术才行。

给王旭写过字之后,罗汉祥对王旭更加热情可不少,通过诊所的名字和门口的对联,罗汉祥也多少能够看出一些王旭的心姓,在现在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人确实很少了。

被罗汉祥强行的留下吃了午饭,王旭才离开了罗家宅院,一个人出去溜达。中午的时候罗通全回来,向王旭说了,诊所的事情他已经打了招呼,各种手续营业执照什么的都会尽快办下来,到时让罗成海给王旭送去,眼下王旭唯一欠缺的就是敲定门面。

这门面敲定,装修还需要耽搁几天,再加上订购药架,选购药材这一阵王旭要忙碌的事情不少,住在乔斌凯哪里很是不方便,所以他打算先租一个房子住下。

王旭正在大街上溜达,看着各处贴的租房的小广告,突然一辆黑色的奥迪在他的边上停下,摁了两声车号,江涛从前面的驾驶座上探出头来,笑呵呵的招呼道:“王少,怎么一个人转悠呢?”

“闲的没事,到处转转,熟悉一下环境,江少你这是?。”王旭笑呵呵的说道。

“城隍庙那边有一个鉴宝会,过去凑凑热闹,王少要不也一起吧?”江涛笑道。

“鉴宝会?”王旭诧异的重复了一句,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活动?拍卖会吗?”

“不是拍卖会,就是几个业内的人士过一段时间聚在一起,把自己收藏的东西拿出来互相观摩,有相互看上眼的也可以交易,这些人都是古玩界的翘楚,拿出手的东西基本都是好东西,我过去凑凑热闹,看看有没有什么看上眼的,买上一两件,一个月后是家父的六十岁大寿。”江涛解释道。

“我对古玩不怎么感兴趣,就不去凑热闹了。”一听是这么回事,王旭顿时兴致缺缺,古玩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玩得转的,一要有眼力,二要有财力,缺一不可啊。

“真不去看看,我可是听说这次有一株百年野山参。”江涛笑吟吟的说道。

“百年野山参!”王旭一听还真被勾起了兴趣,这可是好东西啊,现在全国到处开发,野生药材越来越稀少,野山参这种东西二三十年的都很难找,上百年的更别提了,即便是谁偶尔得到也会珍藏起来,拿出来拍卖交易的更是少之又少。

“走吧,一起去看看。”看到王旭有些意动,江涛再次邀请到。

“好,那就去看看。”王旭点了点头,拉开车门上了车,这野山参即便是他买不起,看看也好,这种珍稀药材对他这种中医郎中可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王旭上了车之后,江涛一边开动车子,一边诧异的看了一眼王旭胳膊下面夹的白纸,不解的问道:“你买白纸干什么?”

“刚才去了罗老家,罗老听说我要开诊所,特意题了几个字。”王旭淡笑着说道。

“罗老!”江涛愣了一下,然后吃惊的问道:“罗市长的父亲?”

“是啊。”王旭点了点头。

“嘶!”看到王旭点头,江涛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罗老的字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平常罗老很少给人写字的,他仗着和罗成海的关系,央求了好多次,罗成海都不敢应承,没想到竟然主动给王旭的小诊所题字。

虽然昨天他已经看出王旭和罗家关系匪浅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王旭竟然和罗老也有交情,而且看上去交情不浅。

车子一路行驶,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城隍庙附近,江涛将车子在附近的一个小茶楼门口停稳,领着王旭走了进去,直接上了二楼。

推开二楼的一个包间,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年龄大都四十多岁,这些人看到江涛进来,急忙笑着招呼:“江少也来凑热闹?”

“是啊,看看你们又有什么好东西,上次我买的砚台,老爷子很喜爱。”江涛虽然年龄小,不过和这些人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显得很惯熟。

事实上这些人聚在一起没事鉴宝,一方面有些显摆的意思,在同行面前要是拿出什么好东西,很涨脸面,另一方面有些需要出手的东西这也是个机会,对于江涛这样的公子哥也不排斥。

“今个我给大家带了一位新朋友。”江涛和这几人打过招呼之后,笑着将王旭介绍给了几人。

这几人一听王旭不过是个小医生,当下也不以为意,,看到王旭胳膊下夹的白纸,还以为王旭是偶尔得了什么名家字画,前来让他们鉴赏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这些人也并不少见,他们这些人大都是古玩界业内的行家,眼力虽然比不过真正的鉴定师,却也不遑多让。

江涛也简单的向王旭介绍了在坐的几人,一个年级五十多岁的名叫张天佑,是这个笑笑茶楼的老板,另外几个也都是中江古玩界业内的行家,分别是徐风华、陈金胜、梁军民、何正道、风少羽。

这几人在中江都有自己的生意,身家不菲,也算是另一个圈子的名流了。

相互熟悉之后,几人喝着茶,闲聊了一会儿,又有两个人来到,一个是三十多岁的青年名叫叶知秋,和江涛一样是个富家公子,另一个是位三十多岁的美貌熟妇,叫王蓝蓝,和王旭算是本家,是个单身女企业家。

等到这两个人到来,又等了一会儿,张天佑看了看时间笑道:“这次估计就我们这些人了,大家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吧。”

听到张天佑的话,一群人笑呵呵的,没人愿意开头,这种鉴赏原本就是戏耍的成分多些,最在乎的不外乎面子,第一个拿出东西的人难免吃亏,要是好东西还好,真要是打了眼或者东西不是很好,难免脸上无光。

看到一群人都发愣,没人愿意出头,张天佑也不计较,这种情况又不是第一次发生,总有人要先出头,他们也不着急,继续喝着茶。

“这位小兄弟拿的莫不是一副名家字画,要不先让大家开开眼?”等了几分钟,依旧没人出头,王蓝蓝突然看着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王旭笑道。

“我这可不是什么名家字画,只是一位长辈给题的字,你们鉴赏你们的,我就是来凑凑热闹。”王旭急忙摆了摆手道。

“不是名家字画也可以让大家看看嘛。”风少羽笑呵呵的说道,他的身材有些微微的发福,再加上眼睛小,笑起来瞬间没了眼睛,看上去很是滑稽。

“王少,你就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你这字虽然不是名家字画,却也不遑多让啊。”江涛也在边上催促道,刚才在路上,王旭可是说了,这是罗汉祥的字,这一幅字的价值可是一点不比名家字画低。

听到江涛也这么说,王旭只能拿出罗汉祥写的字递了过去,张天佑伸手接了过来,一摸纸质就下意识的皱了皱眉,这纸虽然不错,却算不上多好,而且没什么年头。

知道不是什么名家字画,张天佑就随意了不少,在中间的一张桌子上将王旭的字铺开,这时其他几人也围了上去。

“福生堂!”首先看到这三个大字,张天佑下意识的点评道:“字倒是中规中矩,而且气势磅礴,苍劲有力,不过也算不得名家手笔啊。”

“罗汉祥,这是哪位名家,这字没什么风格啊。”风少羽也低声评价道,其他几人也同时向署名看去。

“嘶!”看到这个署名,张天佑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抚摸着字的手也下意识的轻了不少,再也没有了刚才的随意。

“罗汉祥!”王蓝蓝也嘀咕一声,诧异的看着王旭,惊咦的问道:“这字莫不是罗市长的父亲罗老爷子所写?”

第四十七章百年老山参

“不错,这字正是罗市长的父亲罗老爷子写的。”看到这几人吃惊的表情,江涛在边上得意洋洋的说道:“王医生打算在中江开个诊所,罗老得知,特意给写了门头牌匾和两边的对联。”

说这话的时候,江涛很是开心,王旭毕竟是他领来的人,刚开始这些人对王旭不温不火,他嘴上不说,心中自然有些不高兴,眼下王旭拿出罗汉祥的字,让这些人大吃一惊,也无疑让他的脸面大涨。

“原来是罗老的字,怪不得有如此气势。”听到这字果真是罗通全的父亲所写,张天佑的语气瞬间变了,依旧是一副仔细点评的神情,不过这口吻却和之前大不相同:“这字虽然没有名家风格,不过却极具神韵,好字啊,好字啊,单单这气势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来的。”

“不错。”徐风华也点了点头评价道:“笔风稳健,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再加上这气势,比起一些名家也不遑多让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嗯,这字不仅有气势,而且还有着一种感悟,境界高深啊。”风少羽眯着小眼睛认真的说道。

听着这几人瞬间变幻口吻,而且还煞有其事的点评卖弄,王旭心中忍不住觉得好笑。说实话,罗汉祥这字虽然不错,但是绝对算不上好,他从小跟着王贺年学习毛笔字,写的字绝对比罗汉祥的字好,虽说罗汉祥的字苍劲有力,有种自有的气质,不过这种气质都是因人而异,并不是罗汉祥独有的。

从一个人的字,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心姓,这话绝对不是吹嘘,他的爷爷王贺年甚至能从一个人写的字看出这个人的健康状况,罗汉祥的字苍劲有力,不过是因为他身体硬朗,精力旺盛,又有上位者的气势,要是单从这一点判断字的好坏,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字是好字,这没错,但是绝对没有这些人吹嘘的那么厉害,什么可以和真正的名家比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王旭也知道,这些人虽然在中江也算有些身价,不过却绝对得罪不起罗家,罗汉祥的字即便是再不好,他们也不敢点破,真要让有心人传到罗老耳中,谁也保不准老人家会不会生气。

人老了,心姓也难以琢磨,有可能哈哈一笑,不了了之,有可能心中不忿,怀恨在心,这个结果谁也不敢去赌。

不提罗汉祥的字究竟如何,罗汉祥好多年没给人题过字了,这绝对是事实。即便是以前,罗汉祥也很少给人题字,这些人都是中江有身份的人,自然知晓情况,罗老能够为王旭的一个小诊所特意题字,就证明王旭绝对不简单,一时间这些人对王旭都变的客气了不少,也不像之前那样爱理不理了。

“哈哈,今天有幸见到罗老的字,我们几位也算不枉此行了,有罗老的这幅字打头,估计我们后面拿出的东西都上不了台面了。”几个人围着这幅字,整整看了二十多分钟,才很是依依不舍的让张天佑收了起来还给了王旭,陈金胜更是笑呵呵的唏嘘道。

“是啊,今天确实是不虚此行。”何正道也附和道。

几个人坐回座位,再次奉承了几句,张天佑才道:“既然王医生已经拿出罗老的字打头了,下面谁再让大家开开眼?”

“那我就献丑了,不过我拿出的东西必然比不过罗老的字。”风少羽笑着说道,一边说,一边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自己的珍藏。

王旭不懂古玩,自然没有兴趣观摩,一个人坐在边上喝茶,其他人都纷纷围了上去,观看,鉴赏。甚至张天佑还特意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的研究。

还真别说,这几人拿出的东西还都不错,风少羽拿出的是一件宋代的琉璃瓶,琉璃被誉为中国玉器之首,佛门七宝之一,因为古琉璃制作工艺复杂,水里来,火里去,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成品率很低,所以市面上流出的好品相宋代琉璃瓶都价值不菲。

风少羽过后,何正道,徐风华,陈金胜几人也依次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徐风华的是一件青铜酒杯,据说是汉代的物件,几人争议纷纷,最后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倒是陈金胜拿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