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重回明末辽东 >

第11部分

重回明末辽东-第11部分

小说: 重回明末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天启放下锤子,擦完汗,这才凑在天启耳边轻声道:“万岁,工部杨侍郎杨太曦已经来了。”

天启闻声向门口望来,见杨太曦正低头在门口候着,笑道:“哈哈,杨爱卿快快过来,联正要疑问要你帮忙参考参考”杨太曦忙走到那辆四轮小车前道:“万岁,不知是何事,令您疑而不决呢?”

“联的小自行车已经成型了,可是只宜直行,若要曲走,甚是不便,两个轮子太重,很难将方向打过来,爱卿精于机关制造,可有好的法子解决这个问题没有?”

天启指着地上的小车问道。杨太曦想了想道:“启禀万岁,微臣已找到法子了”“哦,快讲”天启大喜过望,急忙催促道。

“万岁,你可将驱动轮放在后面两个轮子上,前面只留一个轮子,舵盘就固定在前面这一个轮子上,不就可以了吗?”

杨太曦笑道:“不过,微臣还是要提醒万岁,即便这样,速度也不宜太快,要不然,后面两轮跟不上,容易翻车,我建议万岁,干脆,前后各留一轮,这样曲走时,只要骑车之人平衡得好,也不容易摔着。”

天启一听,感叹道:“联一直以为天下木工无有超联者,今日听爱卿一言,颇有醍醐灌顶之意,我看爱卿巧思奇想尤胜鲁班啊。”

杨太曦忙躬身施礼道:“万岁谬赞了,微臣哪有万岁这么精于木工之术,微臣不过一时侥幸偶得之罢了,与万岁比起来,微臣实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耳!”

天启被杨太曦这一番拍马拍得龙心大悦,道:“爱卿过谦了,哈哈,快坐下说话。”

等杨太曦坐下后,天启对杨太曦道:“昨日,爱卿托魏总管递交的折子,联看了,颇有些见地,但有些地方联还有疑问,因此今日特召爱卿来商议商议。”

天启顿了顿道:“第一件事,调徐光启到工部任郎中督造军备一事,联恩准了,徐光启此人的折子联也曾看过,不过此人有些流于空谈,军情急火,辽东之事怎容得他如此慢慢成军作战,况且依他所论,十万人就需耗费国库每年一千万的开支,实为空中楼阁也,

因此,他的奏请联没有理会,但此人依爱卿所奏,精擅西学,又与洋人交好,西洋之人精于火器制造和火器应用,由此看来,徐光启到确实是个督造军备的不二人选。

至于所奏第二件事嘛。。。”天启在龙椅上沉吟了一下,杨太曦不由心一紧,静等天启的下文。“此事风险太大,以至于现在联都没想好准不准你的奏?”天启慢慢的道。

杨太曦忙把史可法整理好的资料递与天启道:“这是臣命人整理的自元时至本朝漕运与海运的对比数据,请万岁过目。”

魏忠贤从杨太曦手中接过文书资料递到天启手中。杨太曦接着道:“如果辽东粮饷改漕运为海运,臣认为为其益有三,

其一:粮饷运达辽东之日较原漕运之法提前约大半年,可解辽东拖欠粮饷之弊,将士必士气高昂,精神抖擞,上阵奋力效命,再无屯田之累,可戮力而精兵尚武;

其二:走海路,无地方层层盘剥之忧,可比漕运节约运费和船只修缮开支,使我大明无形中多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急需之用;

其三:不扰民已甚,民生得以休养,以往旱涝灾年,纤夫动则几百,多则数千,如正值农忙其间,民更是不堪其苦。”

天启一边翻着杨太曦递上的资料一边仍有顾虑的道:“就依卿之言,需在天津和上海各建一海港,还需筹建一只护航的水师,这数百万银两缺口从何来补,当今国库为各地征剿平叛,赈灾之事,早已空空如也,疲不受累。”

杨太曦刷的一下,跪倒在地道:“臣昨日拍卖盗陵之物,得银一百五十万两,愿全部捐出用于筹划,无须朝廷投入分毫,请圣上准奏!”

“什么,一百五十万两?”天启闻声惊得猛的站起身来,恶狠狠的盯着杨太曦道。

杨太曦不敢与之对视,低下头来。天启满脸愤怒,背着手在房内走来走去,口中喃喃念道:“一百五十万两,哼”

杨太曦不敢答话,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良久良久也没听到天启做声,实在憋不住了,偷偷抬眼瞧瞧天启动静,见天启也正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己看。

盯了好久,他抬手指着杨太曦对魏忠贤赞道:“此乃真忠臣耳!”。

杨太曦闻声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这下他总算是明白什么是天恩难测,伴君如伴虎了,这时就觉着背心上一滴冷汗顺着脊梁骨流了下来。

魏忠贤也识机进言道:“杨侍郎忠君爱国,体察圣意,主动将获得的银两捐出用于国事,可堪大用啊。

与杨侍郎一比,朝廷一众干臣,每日只知风闻言事,妄揣上意,恃功藐上,好象皇上就没一件事做得对,每一件事都要按臣子的意愿办才行,这哪还有君臣上下之分,

况国库空虚至此,连皇上都拨出内府帑币用于国事,而朝臣们整日以关心国事为幌,口惠而实不至,

仓颉可算他们文人的始祖了吧,修个仓颉陵却闹出个诺银不出的笑话,实在是令人为之惭愧,

整日见他们以清廉自居,拍卖几个古董居然,杨侍郎一人就得了近两百多万两,可见我大明朝的官还是满富有的。”

杨太曦知是魏忠贤趁机要打倒一片朝臣,借题发挥,但自己刚刚脱出危险,自身难保,也就禁声不语,明哲保身。

天启听得魏忠贤一番话,点了点头,道:“若一众朝臣都象杨爱卿一样,体察吾意,何愁我大明不国富民强,叛乱靖平?杨爱卿你的奏折联准了,明日就会颁旨下来,

不过听说你与我皇妹福玲最近偷偷幽会了好几次,可有此事?”天启板着脸对杨太曦道。

杨太曦闻声知道是福玲这小妮子漏了口风,无奈只得答道:“不瞒万岁,确有其事,但我俩从未做逾越礼教之事。”

天启不耐烦的挥手道:“好了,我早知你俩有意,联明日顺便一起赐婚将福玲嫁与你,爱卿可反对?”

杨太曦闻声大喜道:“多谢万岁,臣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心中暗道:“这下好了,再不用偷偷摸摸,憋着难受了。”就在欣欣自喜之时,

天启对杨太曦道:“好了,联累了,杨爱卿你叩安吧”等杨太曦正准备叩首,天启对杨太曦露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道:“爱卿体察吾意,深得吾心,放心回去吧,联不会让你吃亏的,哈哈”

杨太曦听得莫名,见天启卖关子,知是好事,于是朝天启谢恩而出。

第二十一章 血战洛阳路

 这日早上,刚刚睡醒,就有内宫太监到府上连颁两道圣旨,第一道加封杨太曦为二等恪靖侯,世袭锦衣卫,并领海事总巡抚,督办大明所有海防海运及海上贸易事务和港口建设,

另封他为辽东饷运特使;全权负责辽东粮饷的筹措运输。

第二道圣旨赐福玲公主与杨太曦成婚,即日回洛阳办理婚事,由福王代圣上赏赐杨太曦封地及食邑。

领头的那个老太监郑公公颁完旨后笑对杨太曦道:“侯爷请即刻和福王世子姐弟启程前往洛阳,尽快与福玲公主完婚,到时再由本宫向福王颁发第三道圣旨让他代当今圣上赏赐侯爷,侯爷只管遵旨领赏就可了,哈哈”

杨太曦不由暗暗佩服天启一箭双雕的好手段,不管怎么说自己是财色双收了,这全赖天启恩宠,高兴之余,忙命何大龙塞给了这位郑公公五千两白银。然后,命令手下打点行装,准备出京。

不久,杨太曦和福王府,郑公公三边人马汇合在一起近千余人,浩浩荡荡前往洛阳。在出发其间,杨太曦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命在沧洲的李成宣部速速赶来和他汇合,

第二件是命人通知陶掌柜先行赶往上海做好港口修建的前期工作,等他完婚后再赶去汇合,

第三件是命人通知在上海的徐光启先来见他再去赴任,他要和徐光启见面深谈;仔细交代完才放心让他去天津开展建设。

第四件事,他命人通知郑芝龙先到上海等他,并许诺郑芝龙若接受招安,他将向朝廷申请封郑芝龙为福建水师兵备使,

做完这四件事后,杨太曦放下心来,游山玩水。途中,杨太曦再也不偷偷摸摸,直接就进了福玲公主的马车中,再也不下来了。小福王有意拉拢这位当今除魏忠贤外皇上最宠爱的权贵,况且是辽东军中的实力派,以后倚重这位姐夫的地方还多,也不以为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杨太曦二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路上好不快活。

这日,正与福玲公主在车上缠绵,就听外面喊杀声震耳欲聋,伴随着一阵阵的哭喊声,杨太曦一惊,坐起身来,大声传唤道:“小何!”。叫了数声,没人应答,外面喊杀声一阵紧似一阵,

福玲惊恐万分道:“出了什么事了?小兰!”就听一个丫环颤抖抖的答道:“禀公主,遇着马贼了,好多,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杨太曦一听,忙迅速穿戴好,不顾福玲的拦阻,冲了出去。

杨太曦冲到自己的座骑旁边,早有两个亲卫跑过来给杨太曦穿上厚重的铠甲,将他扶上马,

杨太曦沉身问道:“小何呢?梁从武他们几个兔崽子在哪,这么紧要的事也不叫醒老子,妈的,有战打就什么也不管了,草!”

最边上的那个亲卫忙道:“禀大人,马贼来得太猛,幸亏梁队长和小何发现得早,迅速报警,带领福王府和郑公公的人团车结阵,要不然,整个车队就全完了,小何他们赶着堵漏去了,留下我们两个保护大人和公主。”

“福王和郑公公的兵太差劲了,刚一接触就差点崩溃了,小何杀了他们中带头逃跑的一个千户和几个逃兵,才算勉强稳住阵脚。妈的,从未见过这么衰的兵!”另外一个亲卫极其不满的道。

“妈的,又给老子惹事,害我给你们这群兔崽子揩屁股,等下怎么和福王说呢?”杨太曦心中郁闷的骂道,

向四周望了望,只见福王和郑公公的马车也停在旁边,他们周围围着一百余名甲胄齐全的官兵,在边上就是三,四百名福王和杨太曦此次带着同行的家丁奴仆们,

这时,就看见史可法在向自己府上的家丁分发连弩,传授着使用技巧,看到这杨太曦点了点头,

纵马过去冲着那三四百人道:“杨宪,你现在留在这居中调度,给这些人也发放连弩,让他们在中圈给前边的勇士做支援。把我们带来的毒药矢全拿出来,射出去!”史可法一听忙应道:

“是”。史可法现在已暂时改名做杨宪在杨太曦手下做赞画,他听完忙给福王的家丁奴仆们分发连弩和弩矢,讲解用法。

杨太曦转身冲到守在郑公公和福王旁的百余名官兵道:“你们跟我一起出去杀敌,谁敢后退,杀无赦,这里交给我这杨赞画,有什么闪失,我一人担当”。

那百余名官兵早听过他的事迹,知他治军甚严,也不敢多罗嗦,齐齐应了一声:“诺!”。

杨太曦抽空看了一下战场形势,只见两边山头上人头攒动,从山上不停的冲下数百名马贼向车队发起冲击。

凭经验,杨太曦估计这次拦路围住抢劫的马贼,人数在三千人左右,而且这股马贼相当有经验,

冲锋不是那种密集的,而是三三两两的散开对车队发起攻击,掷出火把焚烧挡路的马车,而且,箭法很好,有很多圈中防守的士兵都是被一箭毙命,

令杨太曦不由暗自心惊:“这股马贼一看都是老油条了,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是。。。”一想到有可能是李自成的兵马,一种担忧的心情涌上杨太曦的心头。

此次同行的只有福王的家兵和护送郑公公的官兵共计不到五百人,加自己的亲卫不到六百人,要对抗是自己五六倍,充满与官兵战斗经验的马贼,

杨太曦不由有点郁闷,心中暗道:“妈的,老子怎么总遇上这种高难度的战,不能让老子省心一下吗?”

这时,在圈外的马贼明显看到杨太曦亲卫们可怕的马上骑射本领,故意引开他们跑到西面堵漏,突然一股数百余名的马贼从东面凶悍的冲了过来,没有了小何他们督促的车圈立刻被他们准确的箭法和凶悍的马上刀法撕开了一个口子百余名马贼一下涌了进来。

杨太曦冲那群官兵们一挥手道:“杀!”。那群官兵虽然有些害怕,但畏惧凶神恶煞的杨太曦,硬着头皮冲了过去。

领头的一个百户,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一挥手中朴刀,冲在最前面,连连砍翻了四五个马贼,

旁边的马贼一看百户厉害,一下子过来十几个对他进行围攻,不多时,伴在这百户身边的四五名官兵都被杀死,

这百户正要哎叹自己今日命要休矣,就见围着自己的四五个马贼纷纷惨叫着落马,每个人背后都插着一杆标枪,那百户顺势干净利落的把围着的另外几个马贼斩落马下。

一番激战后,官兵也折损了二三十个,不过,缺口总算给堵住了,进入圈中的百余名马贼全部被圈中的官兵和家丁奴仆们合围毙命。

这时,杨太曦纵马过来,手中还握着一杆标枪道:“你叫什么名字?”

“禀侯爷,卑职刘武全,在福王手下任百户。”这名百户恭谨的答道。

“恩,不错,此战后,你就是千户了,我会向福王世子为你邀功的,他若不给,你就到我军中来,我给你,哈哈”杨太曦大笑着又向车圈的其他漏洞冲去。那刘武全楞了一楞,拎着朴刀跟着杀了过去。

此时,山上观战的李自成和牛金星是看得暗暗惊心。本来,他们打听到福王和福王驸马要回洛阳,

而且,他们也打听到福王此次随行带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特别是那个驸马爷;就是上次在聚宝山庄遇到的那个也要卖宝的年轻将领,自己从唐明皇的陵寝盗的宝贝都拍了一百多万白银,这小子也应该至少是这个数,

因此,两人动了劫财之心,将刚刚到河南拉起的近三千名马贼全部召集过来,偷偷在这河南河北交界的山区卧牛山埋伏,准备好好的发一笔横财。

没想到,这下啃到硬骨头上了,连续潮水般的七次突击,折损了七八百人,还是没有让整个车队崩溃。

其中,那位辽东杨伯雄带来的人尤为骠捍,虽然只有四五十人,自己近七成的人都是给他们强弓射杀的,简直个个百步穿杨;锐不可挡。

更为令人吃惊的是,他第一次看到了与传说中杨伯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