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清朝穿越之德妃 >

第6部分

清朝穿越之德妃-第6部分

小说: 清朝穿越之德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想见,太皇太后一定是想将四阿哥培养成一代贤王,将来做太子的臂膀。四阿哥的变化很快,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有皇族的气度,一举手一投足都尽显皇家尊贵,而且,不显得呆板。

  四阿哥入了慈宁宫的四个月以后,康熙开始了他的首次南巡。呆在宫里无所事事的德宛就带着儿女一头扎进了慈宁宫,开始了她长达数月的孝顺太皇太后与太后顺便加强亲子联系的生活。

  于是,慈宁宫里这段时间最长出现的情景如下:德宛侍奉太皇太后和太后,地上四阿哥和五阿哥带着六阿哥、哈宜呼和萨伊堪玩耍,一起玩的还有小狗鸿福。

  每日请安完毕,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会在德宛的陪伴下用些爽口的小菜。然而就是检查功课,因为皇帝不在宫里,上书房就呈现出了半放假的状态。这个时候,四阿哥在书房里跟着师傅学习汉文化,五、六两个小阿哥的汉文化启蒙则由苏麻和德宛来完成,四阿哥从书房回来以后,三个阿哥就开始了集体教学,太皇太后教授满文,皇太后教授蒙文,苏麻起辅助作用,而这个时候,德宛大约应该算是旁听生吧。德宛自从有了前主人的记忆,满文还算有些模样,蒙文就一塌糊涂了,而几个小家伙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结果德宛的进度明显落后于几个小家伙,皇太后无奈之下把她踢出班级,扔给太皇太后进行单独辅导去了。

  结果等年底康熙回京以后检查功课,四、五、六三个阿哥让康熙非常满意,连小六都能说一口极流利的满、蒙语,《论语》也已经可以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写字也有很大进步。再看德宛,真是能把康熙气得胡子直翘,其他都还不错,可就是语言问题让康熙同志很是无语。德宛好歹是个满人吧(康熙认为),可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居然还说得结结巴巴,还时常出点儿小错,蒙语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有问题的还有五阿哥的汉语,但他是皇太后养的,皇太后是蒙古人,对汉文化没多大热情,康熙也就不对他的汉语做要求了,可怜的五阿哥只能抽空从四阿哥那里偷偷摸摸学一点儿汉语。

  于是,康熙纳闷了。明明几个孩子个顶个的聪明,怎么这当额娘的脑子就不怎么灵光呢?终于,康熙得出了一个让他很得意的结论:孩子们之所以聪明是随了朕嘛。就算是长得最像德宛的四阿哥,脑袋瓜也没随了他额娘,真是万幸。

  不过,为了以后的孩子不随他们笨笨的额娘,康熙开始了疯狂的压榨德宛的历程,力求把德宛笨笨的细胞都压榨死,也许新长出来的就是聪明的细胞了。可怜的德宛,白天得面对康熙那张不停数落“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学不会”的血盆大口,不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晚上累得半死的时候还得承受康熙那绝对不轻的体重。德宛发现自己好想哭,这几个月,康熙除了宜妃和贵妃那里去过几次,有孕的通贵人那里去了探望了两次,以及他独自休息的时间以外,竟然都宿在了永和宫,害得德宛就是出门都小心翼翼,就怕不小心被哪一束哀怨的激光给射穿了。

  好在到了二月十六日这一天,终于有更耀眼的光芒把德宛给遮蔽了。

  这一天,康熙的第十个女儿出生了。这也是通贵人那拉氏的第三个孩子。虽然对她是个女孩子有些失望,但通贵人对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女儿还是很珍惜的。

  皇贵妃抱着小小的孩子,眼中满满的都是羡慕。也许她是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女儿,也许是想起了已经不在身边的四阿哥,不管哪一个,都让她满心的凄凉。从前皇帝还会给她体面,每个月的十六和三十两日都会到她宫里去,而且每月都有四天的机会侍寝,可最近几个月,自己见皇帝的次数少的可怜,就算到了自己宫里也是淡淡的。想到这里,就更觉得未来无望,空有个高高在上的身份,却膝下凄凉,反倒不如其他嫔妃,她们虽地位不如自己,可却都是一个个儿女绕膝,热闹得紧。

  贵妃在皇贵妃一旁,看着小格格的模样,笑道:“瞧我们小格格,长得多好看,这眉眼像足了皇上。”

  皇贵妃一撇嘴,“这眼睛都还没睁,模样也没长开,许是本宫眼拙吧,实在看不出来像谁。再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好说。”

  哼,不下蛋的母鸡,摆个什么谱呢。贵妃在心里暗骂一声,面上却仍端庄的笑着。

  贵妃身边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十阿哥胤礻我,十阿哥虎头虎脑很是讨喜。贵妃让奶娘抱着十阿哥给他看妹妹。宜妃挺着大肚子带着自己的九阿哥胤禟也凑上来看小格格。旁边一下子就围上来一群小阿哥小格格。

  几个小阿哥都是小家伙,一时间唧唧喳喳,谁都想说却又谁都说不清楚。贵妃、宜妃和这些做额娘的在一旁看着高兴,皇贵妃却觉得像是一群麻雀在自己耳边又吵又闹,更是让她心烦意乱起来。

  而非常不巧的是,“啊,小格格尿了!”皇贵妃惊叫一声,忙移开了小格格,自己也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这时,她只记得怕被小格格弄脏了衣服,却忘记了身边绕着的可都是年纪尚幼的龙子凤女。

  于是,她的胳膊一伸,撞开了十阿哥,起身后退时又带倒了椅子,砸倒了刚五岁的七阿哥。

  七阿哥的额娘不在,可十阿哥的额娘贵妃娘娘可就在跟前。儿子的安全和自己的形象相比,自然是儿子更重要,于是,大家就见到贵妃以极快的速度冲出去,成功接住了十阿哥。而贵妃也重重摔在了地上。摔在地上的时候,贵妃想的是,幸好十阿哥没摔到,这地板可真硬哪,要是十阿哥,非摔出个好歹来不可。

  然而这个念头一闪,贵妃就觉得自己肚子不对劲了,这时旁人也都看出来了,尤其是准备去扶贵妃的宜妃。

  “快宣太医,贵妃流血了!”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皇贵妃仍保持着手捧孩子的站姿,原先想扶贵妃的宜妃也立住了再也不敢靠近,小阿哥小格格们一时间噤若寒蝉,唯一的声音除了“快传太医”叫声,就是贵妃躺在地上的呼痛声。十阿哥明显是被吓住了,呆坐在母亲身边,紧紧抓着母亲的手,大大的眼中蓄满了泪水,却叫不出声音来。

  亏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清醒得快,忙命人小心的抬了贵妃进了屋子。

  这时,又一声哭喊响了起来。

  人们往出声处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七阿哥的腿被椅子砸到了。那椅子可不是现代的椅子,轻飘飘的,那时侯的椅子沉得很,七阿哥的腿被压在下面,年幼并且体弱的他根本弄不出来自己的腿。

  一开始他只是被吓到了,回不了神,一旦醒过神来,腿上的痛楚就让忍不住的七阿哥大声哭叫起来。

  太皇太后已经很清楚了。刚才贵妃的模样明显是小产的迹象,这边七阿哥的腿又被砸到,这可都是皇家血脉,太皇太后无法想象,只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本来就多灾多难的皇家子嗣就又出了问题。

  宫女们忙把七阿哥解救出来,抱着哭个不停的七阿哥哄了又哄。

  时间似乎过的特别慢。等到太医赶到的时候,太皇太后的脸已经阴沉到谁都不敢多看一眼的地步了。

  在屋子里面,太医们全力为贵妃保胎,另一件屋子里,检查过七阿哥的腿的太医已经冷汗涔涔了。

  “微臣无能,七阿哥的腿被重物砸中,已经是断了。就算治好了,腿部行走也会有不便,而且不能做剧烈运动。”

  听到太医的话,刚赶到的七阿哥的额娘成贵人戴佳氏当场栽倒。成贵人本就不受宠,只是凭着儿子被封了贵人,现在唯一的指望没有了,她想死的心都生出来了。

  听到儿子成了残废,康熙实在是出离愤怒了。

  事实不必再陈述,大家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罪魁祸首就是皇贵妃佟佳氏。

  犯下这么大的错误,皇贵妃自知绝无幸理,不得不跪倒请罪,“全是臣妾的错,臣妾万死,求皇上责罚。”没有泪水,没有求饶,祸闯大了的皇贵妃声音里一片空洞和绝望。残了一个阿哥,里面贵妃肚子里的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皇贵妃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她不明白自己最近怎么频频出错,还都是这样不该出的错误。

  德宛也很纳闷,历史上颇得康熙怀念的孝懿仁皇后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或许是因为她和四阿哥关系的疏远导致的?德宛想,大约是如此吧,四阿哥的离开应该让她很受伤吧,心中的痛苦积累起来却无从发泄,导致心情暴躁或是抑郁,最终一个无意的举动酿成了此次大祸。

权利变更

  皇贵妃跪在地上,没有人发话,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

  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坐在上面,都是一语不发。皇贵妃觉得,好象身上都扎了刺一般。

  宫里的大小主子只要能来的都到齐了,满满当当的院子里却是连咳嗽声都没有一丝。

  德宛紧紧搂着四阿哥和六阿哥,幸亏哈宜呼和萨伊堪一个在慈宁宫一个在永和宫,都没有带出来,否则德宛还真的忙不过来了。

  四阿哥很害怕,刚才贵妃和七阿哥的惨状他都是亲眼看到的。他知道皇贵妃就算受了责罚也是罪有应得,他以为自己会觉得快意的,可是看着皇贵妃这副模样,心里却觉得难受起来了。皇额娘曾经是怎样的高贵,那样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现在却匍匐在地上,比旁人更卑微、更狼狈。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太医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越发明显。

  “回太皇太后,皇太后,回皇上,贵妃娘娘的胎现在已经保住了。只是娘娘凤体受损严重,以后还需要好生保养,不能太过劳累,不能情绪起伏太过,否则,胎儿仍有危险。”

  虽然不算很满意,但至少孩子现在保住了。

  事情的结果已经差不多了,然而还有最重要、最受关注的一项:人们齐齐看向了皇贵妃。

  “皇贵妃佟佳氏,你犯此大错,虽并非有意,然皇室血脉不容轻易损伤。今贬为妃,收回凤印,在承乾宫里礼佛吧。今后后宫事物交由贵妃钮祜禄氏,不过贵妃毕竟年轻,此次又身体有损,由惠、宜、德、荣四妃从旁协理。另,成贵人戴佳氏升为成嫔。”太皇太后轻轻的一句话,顿时改变了整个后宫的格局。

  从副后之位落入凡间的佟妃除了磕头谢恩,什么反应都没有。在承乾宫里礼佛,又没说时间,其实就等于已经被无限期的禁足了。

  “娘娘,当奴才们听说宫里出了这种事的时候,真是吓坏了。幸好娘娘您没有事儿,不然咱们可……不过这也真是好事儿,娘娘这才是因祸得福,能协理宫务,咱们也不必担心娘娘会被人欺侮了。”萨克达氏在第一时间递了牌子进了宫。当她真的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才流泪痛哭起来。

  “说实在的,这点子权利除了能确保本宫不被欺侮以外,也没有别的用处,额涅也别太当会事儿。”

  “奴才知道,无论如何不能给娘娘惹事,奴才会再次约束家人,夹着尾巴做人的,您放心。”

  “这才是正理儿呢。本宫跟额涅说句实话吧,虽说有了协管之权,可女儿却是地位最低的一个。贵妃是先皇后亲妹,一等公之女;惠妃出自那拉氏,又是权倾朝野的明珠之妹;荣妃虽然出身不高,可也是正经满旗出身;宜妃出自满洲镶黄旗,父亲也是个佐领。这其中可不就女儿最低吗?不过其实呀,事情都有两面,从另一面来看,这反而是好事。贵妃出身名门,一身骄傲,虽然此时体弱不好多做什么,可以后却是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回权利的;惠妃、荣妃久已无宠,对她们来说,权利就是她们最后能抓住的东西,又怎么舍得轻易放掉呢?而宜妃现在的安稳不过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罢了,等孩子生下来,以她好胜的性子,本宫都可以好好想象一下到时候会上演什么样的好戏了。”

  “那,娘娘您是要,坐山观虎斗?”

  “没错,咱们呀,摆盘瓜子,看戏得了。其实说实在话,在这后宫里最重要的不只是权利,还有上宠,趁着她们混战的时候,本宫正好可以多去和太皇太后、皇太后说说话,跟皇上多亲近一些,反而能得更多好处。反正在她们看来,臣妾既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胆子跟她们争权,其实呀,要本宫说,更没有那个必要,本宫要的是一世而不是一时。”

  萨克达氏不聪明,难以理解女儿的深意,但她知道家族给女儿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艰辛,所以她并不敢置喙,何况她很清楚聪明的女儿一定不会听她的。再说,女儿看起来很自信,所以她也对女儿充满信心。反正对她来说,什么权利都不如女儿的安全重要。

  这个皇宫真是个无情的地方。德宛再一次确定。

  那件事情的第二天,当德宛再次踏出永和宫的时候,宫里已经恢复了平静,似乎之前那场使皇宫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事件和消失了一个宫女没什么两样。若不是碰到的那些较往常更加热情恭敬的妃嫔们,她几乎要以为前一天的事情真的是发生在梦里的。

  对着众人的讨好,她不打算接受,当然也没打算拒绝。只是淡淡笑着,温和却疏离。

  当众人发现她们以为会拼命捞取权利以弥补出身缺陷的德妃没有按照她们的设想行动的时候,失望之余,她们也开始暗中嘲笑起来:真是出身决定一切,不愧是包衣出身,太小家子气了,真是个懦弱无用的家伙,做了宫妃和做宫女时候一样窝囊,若不是运气好有了这么多孩子她哪能有如今的风光?

  连四阿哥都觉得母亲太奇怪了。

  皇宫中的孩子,即使年岁还小,对权利这种东西也有一种特别敏锐的感觉,他们似乎天生就知道权利的妙处。

  当初决定背离皇贵妃投向生母,除了对血缘亲情的天生的渴望和生母的温柔相待以外,在感情上对皇贵妃极度的失望自然也是重要的催化剂。而事实上,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母亲在这个皇宫的最高掌控者心目中的地位。四阿哥虽然年纪小,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