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朱草变幽兰(上) >

第51部分

朱草变幽兰(上)-第51部分

小说: 朱草变幽兰(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摇摇头无奈的说,“这是命呀!唉~~~造化弄人,虽说长得一样,际遇却差太远了。如今你遇到个真心疼你的男人,也算下半辈子有个好归宿。十四阿哥我看着他长大,虽说任性霸道了些,也是个好孩子。可她,偏偏注定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
  
  事情要追述到六十年前,当时我才五岁。科尔沁大贝勒吴克善的大妃生了一位小格格。这位大妃和贝勒爷感情尚好,只是身体瀛弱,前几个孩子都流掉了。虽说其它偏妃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可贝勒爷仍旧很重视大妃肚子里的孩子。
  
  这一年,贝勒爷嫁到大清国的两个妹妹先后诞下两位阿哥,整个科尔沁都被喜悦笼照着。我当时年纪还小,只记得人们彻夜的唱歌跳舞,整个草原上的男人们都喝得醉熏熏。就在这个时候,传来大妃临产的消息,当时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人们都盼望着好消息的传来,可大妃难产,生下小格格只看了一眼就撒手人寰。
  
  没过几天,又从盛京传来八阿哥殁了的消息,再没多久宸妃海兰珠也随了儿子而去。虽然在与大明的松锦大战中不时有捷报传来,可仍然难以掩盖人们心中的悲痛。尤其是吴克善贝勒,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妹妹和妻子都走了。贝勒爷很颓废,只有看见小格格的时候才会好一点儿。
  
  就这样过了五年,小格格也长大了些,每天都可以看见她穿着一袭红衣服,骑在小马上笑呵呵的东奔西跑。我的哥哥扎哈当时已经满了十五岁,是格格的贴身侍卫,他告诉我格格根本不是表面上那么快乐。
  
  随着年龄渐长,格格越长越像死去的大妃,每次贝勒爷一见她就会想起难产中死去的妻子,尽管他很想亲自扶养女儿,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每次看见小格格心里都会有一根刺,虽然他明白,这样做对一个妻子用命换来的小孩子并不公平。他怀着这种内疚,尽力给予了女儿很多珍贵的东西,珊瑚、玛瑙、银环、玉片,只要科尔沁有,贝勒通通都会送去给格格。
  
  就在这一年,太宗皇帝去世,庄妃娘娘的九阿哥福临当了皇帝,加封自己的舅舅为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格格成了皇帝的亲表妹,身份更加尊贵了。
  
  没过多久,摄政王多尔衮来了科尔沁,他除了和王爷商议国事,另外就是代表自己两位皇太后嫂嫂探望娘家亲戚。摄政王和王爷是多年的至交好友,酒过三巡聊起了私事儿,摄政王提起想见格格,王爷欣然允准,派人叫了格格前来。


  
  谁知摄政王一见格格喜欢得不得了,直夸王爷有福气,有个这么漂亮的女儿,难怪这么宠她,要是自己有儿子,一定抢去做媳妇儿。格格一听这话眼圈都红了,扭头就走,摄政王很奇怪,王爷才把自己矛盾的心理告诉了多尔衮。
  
  多尔衮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道‘有什么了不起,你既怕见她,将来就把她嫁到北京也算是补偿了。’接着摄政王就说回去和太后商量,要让格格嫁给小皇帝做皇后。王爷本以为是摄政王酒后戏言也没当真,谁知当年八月真有使节前来,这事儿就算定下了,等皇帝满了十四岁就让他们成亲。
  
  王爷大概想到女儿要不了几年便要离开自己。打那以后,格格生活更奢侈了,连日常吃饭的碗都是纯金的,其实这是王爷的意思,他做梦都没想到他弥补女儿的方式,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科尔沁族人只当王爷偏疼格格,却不知道格格心里的苦。
  
  这一年,格格九岁,我和哥哥一样,成了格格的贴身侍卫。我这才发现,虽然格格任性些,可人很单纯,富有同情心,跟其它格格也相处得很好。她不在乎钱,常常带着大家到出去玩,她爱护孩子,关心老人,整个科尔沁草原就没人说她不好的,连现在的太后萨塔仁也是她的追随者之一。
  
  格格虽然明白王爷不是真如族人口中那么疼她,可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真心爱她,所以她一直包容着,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不过她有时候也很固执,只肯听我大哥扎哈的话,别人根本不要想左右她,就连吴克善王爷也一样。
  
  我大哥常常劝格格放宽心,以后到了北京皇上一定会好好疼她,补偿她。我们都希望皇上能是一个好丈夫,好好和格格过日子,格格也满心希望能够有种全新的生活,谁也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儿。
  
  顺治七年年底,草原上传来摄政王多尔衮死在喀喇城的消息。王爷顾不上给格格过生日,马上带着格格动身往京城赶,生怕婚事有变。王爷借口奔丧,我和大哥也一路随行,到了京城形势果然发生了变化。
  
  摄政王生前的侍女揭发王爷有谋反之心,私自准备了皇帝的衣裣,其它的我不说你也知道了。吴克善王爷进京以后马上进宫见太后,太后亲口表示此事事关科尔沁和大清的关系,绝不会更改,王爷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可他哪里知道,多尔衮身前和皇上势成水火,在他被削爵鞭尸以后,竟会殃及自己无辜的女儿。
  
  三月,王爷和百官上表,请求皇上兑现当年的承诺,立格格为后。谁料皇上公然在大殿上轻易就用‘不准’两个字驳了回来。其结果太后震怒,百官哗然,王爷更是气得爆跳如雷。格格虽然和王爷有些隔阂,毕竟也是大妃所生,若是皇上无故毁婚便是对格格莫大的羞辱,将来格格在满洲、在蒙古还怎么自处。
  
  事情一拖就到了八月,皇上最终没拧过太后,只能下旨立格格为后。大婚当日皇上就存心给格格难堪,皇上看出格格不太懂汉文,就故意用汉语跟格格说话,格格听不懂,皇上就一口咬定格格有意怠慢他,变着茬儿的羞辱格格。
  
  格格当时还不到十四岁,和你现在年纪差不多。她哪里咽得下这份气,当场就和皇上吵了起来。格格哭诉说,自己根本无心当这个皇后,本来三月就打算回科尔沁,要不是阿玛一心阻拦,自己早走了,如今哪轮得到他这样羞辱自己,好像她很想嫁给他似的,回了科尔沁不知有多少人排着队求亲。
  
  皇上借机说格格骄横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连祖宗家法都不顾,拂袖而去,当天在庶妃巴氏房里过了一夜,连太后都没法子转圜过来。太后虽然明知皇上是故意找茬儿却也无可耐何,只是嘱咐格格好生学习汉语,这事儿就过去了。
  
  没过多久王爷也回了科尔沁,只剩下格格一个人留在北京,临行前格格苦苦哀求皇太后,太后才答应留下几个侍女陪伴格格,又安排我和大哥在皇后寝宫里做侍卫。再以后的日子里皇上见了格格两人就拌嘴,太后被闹得实在没法子,只能尽量把格格拘在身边。
  
  格格和孝庄太后亲近倒不奇怪,格格从小没额娘,如今见了亲姑姑自是亲切些。皇上见太后喜欢格格心里又吃醋了,觉得格格抢了他额娘,两人现在没机会吵架,皇上心里反倒更记恨格格了。
  
  格格住在坤宁宫,平时除了其它妃嫔前来请安再没旁人了。再则格格也觉得宫里的人没科尔沁族人好相处,所以不大和人来往。每日只去给皇太后请安,实在闷得慌就拿出那些珠宝打扮,再让人在宫里摆放很多贵重的古玩,或者裁几件衣服,没事儿换衣服玩儿。

()
  
  格格学不来那些汉族女人的琴棋书画,又不能去草原上骑马,只一年的时间,格格沉静得像变了一个人。每日里只和我们几个科尔沁带来的人说话,有一天她突然跟我和大哥说想跟我们学武功,可吓了我们一大跳。
  
  我们告诉她,现在学武已经晚了,格格一赌气竟然当着我们面,爬到一棵很高的树上,说是我们不教她,她就不下来。大哥急了,要上树逮她,格格却任性的说,有人敢上来,她就跳下去,一副你们不信就试试看的样子。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还是一个比格格略大些的女孩儿劝服了格格。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四贞,她还答应教格格一些平常的武功,从此,格格在紫禁城里总算有了个朋友。说来好笑,格格知道孔公主的身世以后整整哭了一天,反倒是孔公主回过头来安慰格格。
  
  太后见她们投缘,索性就常让孔公主来陪格格,格格跟着孔公主性子渐渐开朗起来,有些像在科尔沁的光景了。孔公主也是个可怜人,亲人全被敌军杀害了,虽说表面上强忍着,心里倒底……和格格倒也相互有了依靠。
  
  孔公主长年在军营中长大,可也颇读了些诗书。格格汉语不好,为了和孔公主交流,常常一看书就是一宿,过了三个月,竟也突飞猛进,一些普通的日常对话也难不到她了,连皇太后和苏嬷嬷都对格格的成绩啧啧称奇。
  
  孔公主是皇上的好朋友,有了她居中调停,格格和皇上的关系终于缓和了些,最起码不用一见面就吵。太后也希望皇上和格格的关系有所改善,就常常让格格和孔公主一道去南苑儿里骑马。
  
  孔公主一去,皇上自然跟着,这样一来格格和皇上见面的机会也多了。可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钟情的对象是孔公主,反倒是格格在为他们制造机会。
  
  我们所有人都为格格鸣不平,尤其是大哥,他很生气的告诉格格,要是以后再和孔公主去骑马,他就回科尔沁去。格格却只是笑了笑,说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想不到我们大家以为单纯长不大的小格格,却早已经渗透了这其中的奥秘。
  
  从那时候起,格格已经决定不爱皇上,既然自己不爱,她当然希望好姐妹能得到幸福。她装作什么都不懂,总是有意无意给他们制造机会。谁知那厢孔公主也劝皇上,说是格格身世可怜打小没有额娘,要皇上别动不动就对格格横挑眉毛竖挑眼的。
  
  皇上本来对格格也没什么,只因为这门亲事是多尔衮定下的,所以才如此抗拒,再加上格格三番两次就能轻易挑起他动怒,所以才会特别不待见格格。既然孔公主都这么说了,他自然要给几分面子,于是来坤宁宫的次数也渐渐多了。
  
  谁料到皇上愿意了,这头格格可不想伺侯他,格格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脱掉这个身份,离开皇宫。格格对皇上本来没什么感情,虽说是表兄妹,大婚前却连面都没见过,俩人根本没有共同点,更谈不上相互吸引了。
  
  每次都是关起门来各玩各的,敷掩太后而已,我们也是到皇上废后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夫妻之实。格格私底下和皇上达成协议,由她帮忙说服太后同意纳四贞为妃,可条件是要皇上答应以后不再聘科尔沁女子为妃。
  
  皇上开始觉得奇怪,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只是由此开始,对格格越发好奇了。有了这个约定,格格和皇上的关系也曾一度好转,两个人见面总算有了笑脸。皇上也渐渐发现了格格身上的许多优点,时常主动约格格去打猎,还时不时一块儿结伴溜出宫去玩,对了……还有后来的襄亲王,呵呵……这是格格到北京后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对格格而言,皇上更多意义上是一个玩伴儿,而不是丈夫。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吸引了这个少年天子的注意,抑或她对感情本来就还朦朦懂懂,只在心底告诫自己,不要喜欢上这个随时可以伤害自己的名义上的丈夫。
  
  皇上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比格格大几个月,却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哪里还像格格,老想着玩儿,有些事儿只是碍于面子,没表现出来而已。

()
  
  时间一晃眼又过两年,格格也十六岁了。本来孔公主的婚事进展顺利,谁料半路上杀出一个孙延龄,嚷着孔有德生前曾和他父亲有过婚约,自己一定要娶孔四贞为妻,还放出风声说皇上霸占了他的未婚妻,一时间朝野上下是闹得沸沸扬扬。
  
  皇太后为了平息谣言,命孔公主半年内和孙延龄成亲,然后随他回贵州去。格格听说以后很愤慨,到底孩子气,拉上大哥就化妆成侍卫混出宫,找了机会把留京的孙延龄黑打了一顿。格格本想要了他的命,一了百了,谁知侥幸让他逃脱了。
  
  结果自然是帮了倒忙,之后那无赖口口声声说皇上派人暗算他,要至他于死地。事情查来查去,原来竟是格格干的,皇太后气得哭笑不得,皇上更是恼怒,派人将大哥打了一百大板预备逐出宫去。
  
  格格和大哥打小就在一起,哭着喊着不让人带大哥走。皇上看格格如此坦护一个侍卫,失了体统,脾气上来,当着众人的面儿一股脑的怒斥格格生活奢侈、骄横跋扈。还说格格是故意搞破坏,心存妒忌,目的就是把事情闹大,让孔公主不得不嫁到孙家去。
  
  格格一时也被皇上气红了眼,想也没想,表示愿意和孔公主互换身份,嫁到贵州去也好过留在宫里当挂名皇后。反正孙延龄不知道孔公主长什么样子,从今以后皇上就可以如愿以偿,双宿双飞了。
  
  皇上被她这话气得险些晕过去,吼到‘她这辈子也别想离开皇宫半步’,既然她这么不想当皇后,自己就成全她。皇上立刻传来大学士冯铨,要他拟旨废后,大学士不从,皇上即日就上奏皇太后,要降格格为静妃。
  
  第二天上朝,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皆疏请皇上慎重详审,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棐、张璟、杜果、聂玠、张嘉、李敬、刘秉政、陈自德、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也纷纷具疏力争,表示不同意废后。
  
  皇上看格格还是憋着气不认错,于是亲自写了圣旨,‘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皇上此举虽和格格的脾气犟不无关系,可追其根本也想要借机泄泄多尔衮强加在他心中的一口恶气。
  皇上此时只是把格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