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唱 阴 舞 阳 >

第20部分

唱 阴 舞 阳-第20部分

小说: 唱 阴 舞 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快到家了?她说。
  是的,现在车稳当多了,是在马汗河边跑着呢。再过一会,转过一个大弯,往上一拐就到了。你好点了吗?再坚持会儿,到家就给你吃药。
  我没事。
  是的,肯定不会有事的。
  咱们今天不该回来。
  为什么?
  你的事还没办完。你应该去看看她,看看那个夏红红。你想去,我知道你想去。要是我没病,我会和你一块儿去的。她太可怜了。要是她的家人知道了她死的真相,不知该多么伤心呢……等我好了,你带我一块去看她好吗?
  好。
  常泰紧紧抱着瘸姑娘,一面给她抹着眼泪,一面仰头向天,止不住的泪水滚滚而下……
  也许我好不了呢?
  不!常泰哽咽着说:你一定会好,我一定要治好你!一定啊!他的胸痛啊,就像抱着夏红红的尸体时一样。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没有丝毫的绝望,他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挑战的激|情。
  18
  伯胜镇三面环山,一面临川,马汗河横穿其间,是个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的好地方,偶然遇上灾年,也就是局部地区遭了洪水冰雹。一般情况下收成还是不错的。因此,在这安家的人,心里都很踏实,来了也就不愿再走了。时间一长,汉民、藏民、回民、土民、蒙古人都有了,人们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
  1959年农历五月初四,一场突降的灾难把这儿的平静彻底粉碎了。那天早上约10点来钟的时候,闷腾了数周的天气突然变成了阴郁的瓦灰色,一丝儿风也没有,前所未有的高温燥热从太阳一露头就像巨大的棉被捂下来,汗津津的人们张皇失措地望着天空憋得喘不上气。孩子们全都下了马汗河。男人们赤身裸体地聚在阴凉处一面扇着凉诅咒着热浪,一面在预感中等待着灾难的临近,可谁也不敢说。形势大好、形势喜人,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正在变成现实。伯胜镇的卫星已经与全国同步,更大的卫星正在意识的工厂里成型。临近中午,所有上班出工的人都被空前的热浪逼住了手。尽管广播里一直喊着天大热、人大干,誓叫亩产过万担。但没有人能再干了,不断有中暑的人被送进卫生院。卫生院大院中间的古井旁支了一口大铁锅,锅里是常吉亲自配方熬制的消暑汤,黑色的药汤经井水冷却清凉宜人,供不应求。
  常吉抬头看了看被太阳烤黄了的山坡,见没了往日担水上山浇地的人,只剩下了几杆刺眼的红旗扎在那儿,再往工地上送消暑汤显然已没了必要,但广播里的口号正喊得猛,说明工照样在出。他想了想,冷不丁地觉着今儿是个非比寻常的日子,肯定要出什么事,好像已经出了。是什么事呢?早上起床的时候,他就觉出了异样,发现厕所里跑着几只少见的大老鼠,见了人也不怕,只是在墙角里来回地窜,像是在躲着什么。更奇怪的是鸡、狗都不愿意出窝。他的心感到了乱麻麻的骚动,但他还是决定亲自送消暑汤去抗旱工地。
  常吉挑着两桶消暑汤往抗旱工地上走,身后跟着提碗的小护士。这小护士叫晓玉,还不到18岁,是附近黄沙村的卫生员,来卫生院进修的。她生得白净俏丽,十分动人,常吉有意无意总喜欢带她。若不是由于她,可以肯定常吉不会亲自往工地上送药汤,即使送也决不会挑担。但今天确实非比寻常,一出卫生院的大门,常吉的心就惶惶地直往嗓子眼跳,眼前雾气弥漫,肩上的担子分外沉重,脚下也打起闪来,一层大汗就渗了出来,连眼睛都给蒙上了。他不想去了,刚放下担子,想不到轻盈如燕的晓玉就从腰上摘下一条雪白的毛巾,这是擦碗用的,可晓玉毫不犹豫地用它给常吉擦了把额上的汗。她笑吟吟地说:常院长,看把你热的,还是我来挑吧。声音又甜又脆。常吉浑身一颤,就有电流般的激|情充盈起来,哪里能叫她挑。
  两人说着话,走走歇歇,不知不觉就出了镇子。
  烈日炎炎,汗如雨下,整个儿就像架在蒸笼里一般。脚下是两寸来深的细如面粉的黄土,四周是得到马汗河浇灌的庄稼地。这些庄稼叶绿花黄,郁郁葱葱,一派丰收景象。空气里充满了浓烈的青涩味。前面,工地已遥遥在望。
  就在这时,常吉突然感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动,就像有巨大的石磙子碾过,轰轰隆隆的声音隐隐传来。常吉心头一震,就有凉意从天而降,却感不到风。正恍惑,晓玉已是激动得又蹦又跳,大声地喊叫着:来雨了!来雨了!看啊,快看!


  常吉顺着她的手指见西山的垭口处骤然卷起一层墨黑的云色,轰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正不断地从那儿传来。天空暗下来了,树梢颤动着了。刹那间,凉意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风。眼看着,整个西山的顶部就黑沉了下来,闪电像是游动的金蛇,雷声越来越猛烈。陡然疾劲的风,呼啸着卷起狂虐的尘暴,地动山摇、天昏地暗。
  常吉扔了药桶,拉着晓玉就往工地上跑,跑了会儿,觉着不对劲,又往回跑,豆大的雨点已噼噼啪啪地掉落下来。但几乎是立刻,电光迷乱,炸雷滚滚。喘息间,狂风挟着雨柱就劈头盖脸浇下来。整个世界一片混沌。令人窒息的土腥味消散了,雨中出现了冰雹,开始是黄豆大小,稀稀拉拉,眨眼间就变成了指甲盖大小,密密麻麻狂泻而下。常吉和晓玉瞬间就处在了致命的威胁中,他们的周围无房无树,在这样大这样密集的冰雹的打击之下,不要说10来分钟,哪怕是数10秒,也是吃不消的。仓皇绝望的常吉在这容不得丝毫犹豫的时刻,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晓玉的身体。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他顾不得浑身上下钻心的疼痛,猛地抱住晓玉,就把头直向她的怀里钻去……可是他被尖声嘶叫的晓玉甩开了,晓玉跑了。不!她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决不能叫她跑掉,一定要抓住她,抓住啊……他什么也看不见了,眼前金箭狂射,天黑地旋,意识里的疼痛感和恐惧感正离他而去。就在这时,他觉着突然扑着了晓玉,心头一亮,就用全部的力量跳跃着搂抱了上去……
  常吉和晓玉翻滚到了一座废弃多年了的破砖窑里。刚才晓玉的奔跑,并不是为了摆脱常吉,而是她发现了这个砖窑。同时,她对常吉的搂抱充满感激,认为那是他在关键时候对自己的无私的帮助,是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他们紧紧搂抱着。一道约50公分宽的拱形窑门和残破的窑壁挡住了狂虐的冰雹。两个人打着寒噤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发现砸落下来的冰雹已有鸽蛋大小,整个世界如咆哮的大海,视觉、听觉以及浑身上下的每一条神经都敏感在了求生的本能里,以至于对眼前的灾难一派漠然。也就是数分钟吧,狂暴的苍天如一位纵情疯癫的巨人突患了休克,又像是一个超级乐队在急速的演奏中戛然而止。天空在丝状的霰网下呈现出奇异的光亮和安详。大地在天空的凝视下疮痍累累,一派惨然。刚才还是那样茂盛的庄稼已被砸得稀烂,所有的树都被剃成了光头,不远处的地里横躺着一头牛……
  晓玉哭了。
  是年秋后,颗粒无收的伯胜镇遇上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灾荒年。八月十五还没过,断粮就已经普遍了。那些放了大卫星的社队情况更糟,饥饿像黑死病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可人们仍然在“天大灾、人大干,誓叫山河换新颜!大干、大干,人定胜天”的口号下苦战在大田里。报纸上、广播里依然高奏着“大跃进”的凯歌。
  10月里的一天,省报记者在县委书记的陪同下到伯胜镇的马汗河水库工地采访,回程的路上,见西山坡上红旗猎猎、歌声嘹亮、气势壮观,十分感兴趣,问那是个什么工地。县委书记欣然道,是在修梯田。这是一座有名的荒坟山,据说从汉代起,就是丧葬的地方。现在,要把它变成高产、稳产的米粮山。记者便要求即兴采访。一行人到了工地,见人们全都懒懒散散地或坐,或躺在地头,一个个菜脸无光、目无神色。几个被镇委书记匆忙组织起来的人,都做出劳动状,有气无力地扬撒出一些尘土,看领导们到了,便站作一排,一手拄着锨把,一手握拳高呼大干!大干!一个汉子刚喊了两声,不知怎么突然就栽倒了。张张皇皇的人们唤他不起,知道是昏过去了,便不再吱声,歪歪斜斜地拄着锨把站在一边。县委书记就火了,怒斥镇委书记道:怎么搞的?还愣什么?这样的急症,还不快送医院!
  昏过去了的汉子被县委书记的车送到了伯胜镇卫生院。常吉一眼就看出患者是饿昏了。这种由于过度饥饿造成的突发性昏厥,近来十分普遍,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就这么躺上一会、扎上一针、喝几口红糖水都能使他醒来。
  他怎么了?同来的记者问。
  常吉听了听患者的心脏,给他量了血压,吩咐护士晓玉注射一针维生素C,然后回答说:缺血性供氧不足,是由心脏病引起的。
  很危险吗?
  不要紧的。
  常吉一面回答,一面隔着衣服在病人的足三里扎入一针,然后以极快的手法在人中|穴刺入第二针。说时迟那时快,病人猛地一颤,就睁开了眼睛,接着就发出了呻吟,真可谓针到神醒。
  记者走了。
  常吉赶紧将一粒油酥丸送入病人的口中。
  一段时间来,常吉见由饥饿造成的消瘦、浮肿病人日益增多,来年的收成相隔甚远,又很难得到大的救助,便在吃上动起脑子来。他见报上出现了人造肉,营养羹这样的名词,心里十分痒动。恰在这时,他以全省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的身份出席了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防治“四病”,即由营养缺乏引起的浮肿、消瘦、小儿营养不良、妇女闭经。并介绍了油酥丸的配制方法,将其列入了急救药品。这油酥丸的制作十分简单,就是把酥油、炒面、白糖按一定的比例捏制成丸药大小的球,用以对“四病”的治疗。
  常吉想,油酥丸原料昂贵,且得之不易,这原本是极普通的日常饮食,现在成了应急之药品,粮荒之重可想而知。不如向内地人学习,在代食品上下点工夫。如能发明一样经济、实惠、营养好的代食品,那……他的思路无限地延伸下去了。
  1960年3月3日,是常吉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之一,由他发明的高能淀粉和马汗河牌营养粉终于成功了。
  伯胜镇卫生院和常吉又一次成为新闻的焦点。
  在锣鼓喧天的庆功大会上,省、市、县三级领导决定开一个地区性的现场工作会,他们在伯胜镇党委书记的陪同下,先是品尝由高能淀粉和营养粉加工出来的点心。这些点心花样繁多、外观讲究,装在白瓷盘里一字儿摆开在主席台上,十分引人注目。领导们对这些神奇的食品极感兴趣,不住地咂着嘴,细嚼慢品,惹得台底下一片啧啧之声。就有几个服务员用大红的托盘盛了,分送给每一个人品尝。
  只见这点心与寻常点心大小无二,色泽或深或浅、分量或轻或重、口味或咸或甜、表皮或脆或酥各不相同。入口有的清香细腻,有的粗糙难咽,但无论怎样,都有粮食的味道。有了这样的前提,结果可想而知。人们三口两口吃完分内的点心,就迫不及待地在常吉的带领下,直奔他的加工厂,参观发明的秘密,以取其经、学其道。
  这加工厂就设在卫生院后院的两间大房子里,原来是做库房的,后因漏雨,库房就搬了,常吉命人把它收拾出来,翻修一新后,做了食品加工厂。
  一进后院,众人就嗅到了发酵池里的味道,像是揭开了发面缸,但比那味要酸冲得多,却也不能说是熏人。院子收拾得整洁干净,所有的墙都是粉刷过了的,上面贴着五颜六色的欢迎标语,玻璃擦得光亮照人,工作人员全都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操作间是一间大房隔出来的三个小间,里面堆满了坛坛罐罐,十个黑陶大缸上盖着木盖,两个发酵池里热气腾腾,工作人员正把浮在池面上的一层白沫状的物质用大铁勺撇到一口大锅内。常吉介绍说,这是制造营养粉的主要原料。一个大沉淀池里,工作人员正将沉淀物上的状如窖液的积水抽去。常吉指着暗黄|色的沉淀物说,这就是淀粉的主要原料。有人就问这原料到底是什么。常吉大手一挥,带领大家到了原料库。库门一开,就都愣了。只见里面堆满了陈年的麦草、豆秸和洋芋秧子。常吉指着原料,解开白大褂的纽扣,很有风度地说:各位领导、同志们,这就是我们新食品开发的秘密。
  人群顿时嘤嘤嗡嗡起来。
  县委书记示意常吉接着说。常吉的声音立刻就增高了一倍: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这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变废为宝呀!这些个原料,经过化验,营养成份高得很。也就是说,生命所需的营养成份它都具备,关键就是要把它们的有效成份提取出来。比如说麦草,里面的淀粉就很丰富。怎么知道的?一是要靠实践,二是要开动大脑机器想。这实践经验从哪里来?是我们的模范饲养员提供的……大家先不要反对,听我介绍嘛。实践出真知。我们的模范饲养员,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依靠丰富的工作经验,发现了麦草粉碎之后可以沉淀淀粉的秘密。光有秘密是不行的,还得开动大脑机器知其所以然。为此,我们卫生院攻坚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发明了将草中淀粉提取出来的办法。怎么办呢?那就是先用卫生水浸泡,然后科学加温,令其分离沉淀。这一过程也是脱涩制精的过程……大家先静一静,静一静,听我介绍营养粉的发明过程和制造方法。大家知道,人呢,光靠淀粉是不能维持生命的,还要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我们的原料中就有,而且很丰富。那怎么办呢?经过再三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决定向科学要方法。大家都知道,食用菌的营养是很丰富的,它们是怎样生成的呢?有没有人工培养的可能呢?当然有了。可这决不是捂蘑菇。我们是用洋芋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