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回到梁山当老大 >

第48部分

回到梁山当老大-第48部分

小说: 回到梁山当老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道:“儿子决不敢忘。”

  
  齐老娘看着齐小远道:“三郎我儿,你看你大哥能做些什么事,尽管吩咐他。”

  
  齐小远笑道:“我不会客气的。”对大郎道:“除了金银楼,我还有一桩事让你做。嗯,听说过雨花石吗?”

  
  齐大郎困惑地摇摇头。

  
  齐小远道:“是产于雨花台的一种彩石。来来,进屋谈,我告诉你怎么做。齐家富贵,就要以此为开端。哈哈……”
第三十章 首战(2)
宣和三年正月二十二日,齐小远派萧让、金大坚为“求婚使,”携带十几车聘礼,代表齐小远去杭州给戴宗提亲。“纳采”、“问名”之后,方腊命司天监卜问吉日,定下二月二十八日为大婚吉期。

  
  正月二十三日,齐小远于幕府山麓大会诸将,下令出征。此时东路先锋兼马军指挥使秦明、步军指挥使李逵,西路先锋兼马军指挥使林冲、步军指挥使鲁智深早于一日前出发了。

  
  正月二十六日,秦明率军抵达苏州地面,侦察营在苏州郊外遭遇数千义军,急忙飞报中军。秦明不以为意,下令迎头痛击。义军见敌军来势汹汹,迅即后撤。秦明领军猛追,直追了五六里,深入乡间村庄。义军突然回头反扑,此时,四面响起呐喊声,秦明的先锋军久经训练,立即占领了附近的高地。

  
  秦明纵马上了一座小丘,放眼四顾,只见四面八方,敌人从村舍、田埂下涌出,如蝗灾般泛滥汹涌,至少有两万之众。先锋军随即陷入了重围。此时先锋军居高临下,箭如飞雨,向下劲射。义军在弓箭射程之外扎住阵脚,摇旗呐喊,却没有向上进攻。

  
  秦明看这些义军,衣衫褴褛,手中兵器多是锄头、钉耙等农具,还有就是削尖的毛竹。大多都是步卒,骑兵不仅少,坐骑也是五花八门,除了马,还有骑着水牛和毛驴的。

  
  秦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用鞭遥指着义军,对副将摩云金翅欧鹏道:“这等军人,有什么用?”

  
  欧鹏也笑道:“只是仗着人多。”

  
  两人嘴上嘲笑,但心里透明:义军不仅人多势众,其头领亦不可小觑,因为率领着一帮乌合之众,却能巧妙设伏,引官军入圈套,不是个简单人物。

  


  另一个副将铁笛仙马麟走了过来,道:“小弟领三百人先去冲杀一阵,试试他们的战力?”

  
  秦明的先锋军只有三千五百人,对上了两万人,实在太多了些。因此有必要闯一闯阵,找出对方的软肋,以便突围。

  
  秦明道:“小心点。”

  
  马麟全身披掛,却也是德式钢盔,光滑的铠甲。但马麟爱美,在盔顶上系了一颗拳头大的红缨。原来凌振、汤隆打造的新式铠甲和兵器数量有限,首先供给一百单八将和各军重要头目,这以后就几乎成了梁山大军头领们的战地官服,一看便知。至于各人兵器,仍是原样形制,不过却是用新法重铸的。

  
  马麟提了大滚刀,翻身上马,举刀高喊:“右一营一大队兄弟,上马。”三百人纷纷上马,动作迅捷。马麟又喊道:“看我旗号行动。杀啊!”

  
  一马当先,向着山下冲去。掌旗兵握着大旗,紧随其后。三百人如同一阵旋风,杀入敌营。

  
  义军见马麟来势凶猛,潮水般往后急退。同时让开一条路。动作整齐,进退有序。马麟暗暗心惊。因为若往那条路上冲去,义军随后包抄,便断了退路。若往旁边冲杀,义军仍会急退让路,结果仍是一样。三百人杀入两万人的队列,后果是不用想的。

  
  马麟当机立断,喝道:“退!”返身便回。三百人的马队尚未与敌军接触,便又如一阵回风,返回山丘。不过马麟探阵是探问敌军软肋,这个目的也算达到了,就是没有软肋。

  
  秦明在丘顶观战,见此情形,叹道:“不易突围。”

  
  欧鹏道:“李逵也快到了。他如果够机警,应该设法诱敌,里应外合,接应我们出去。”

  
  李逵的四千人滚刀团牌军是步军,因此担任后路接应。

  
  “李逵?”秦明不由得失笑,“欧鹏老弟,莫指望他。还是自求出路吧。”

  
  从先锋军被打散的溃兵口中,李逵己知道秦明被围,一边催促部下加快行进速度,一边急召三个副将商议。李逵本有四个副手,是没面焦挺、丧门神鲍旭、飞天大圣李衮、八臂哪吒项充。焦挺此时正在汴京。这几人都跟李逵一样,敢打敢拼,悍不畏死,其所统领的滚刀团牌军,科技含量颇高。

  
  三将到齐,李逵道:“老秦被人家包了,困在一个小丘上。大家出出点子,看怎么救他出来。”

  
  鲍旭道:“咱没点子。大哥说咋打,咱就咋打。”

  


  李逵道:“出江宁时,宋江哥哥告诉我,在苏州这一带,是明教大将石生的兵马,这人很骚包,漂亮的像个娘们。对付骚包的又像娘们的人,该当如何?”

  
  项充道:“捧他。”

  
  李衮道:“夸他。

  
  鲍旭道:“又捧又夸。然后狠揍。就像娶亲,进门前狠捧,进门后很揍。不打不成|人!”

  
  李逵笑道:“好。项充、李袞,我们皆是皇上亲封的八品干办官,好好出力,可别挫了威风。”

  
  项、李同声道:“哥哥放心。”

  
  李逵道:“鲍旭,你也是个御封的进勇副尉,官小了点儿,只要这一战打好了,俺自向宋江哥哥给你请个首功。也弄个七八品官当当。”

  
  鲍旭道:“小弟理会的。只是焦挺不在,他那一营,该有个人代管,才好合力。”

  
  李逵笑道:“哥哥年前便要给俺派个指挥使,俺想到焦挺总要回来,因此拒绝了哥哥。这一营俺自统领。”

  
  四人商议己定,催军急行,不久前军鸣镝,表示发现敌军。李逵纵马奔弛,一会便看到前方田地里屯了一支兵马。原来石生早已得到消息,亲自带了五千兵马于途中相候。

  
  双方人数相差不多,互相射箭,定住了阵脚。这是古代阵地战的通常战术,一般这样就表示是要斗将,也就是双方各出一将或数将,那一方斗赢了,在气势上就占了优势;其次是斗阵,一方摆个阵法,另一方也摆个阵法,两阵相撞,最后发展到混战。

  
  李逵道:“我得去会会这个石生。”

  
  项充道:“哥哥小心。最好穿上盔甲。这石生枪法很有名的。”

  
  李逵道:“谁耐烦穿鸟甲?”

  
  鲍旭道:“这却是公明哥哥军令,不穿,只怕以后又要挨军棍,多没面子?”

  


  李逵脑中闪过齐小远严厉的面孔,打了个寒噤,无奈地道:“俺穿。”

  
  不多时,李逵便穿一身黑甲,头顶钢盔,率一百个团牌手径到阵前,众军汉齐声高喊道:“咱家李爷来拜阵了啊!”

  
  一声锣响,对方队列变动,闪出一员白袍银甲的骁将,相貌英俊,两鬓各插一根华丽的野雉尾,手提一杆烂银枪。身边也簇拥着百八十个彪形大汉。

  
  李逵大声道:“俺是梁山李逵,来将通名。”

  
  “苏州石生。”

  
  李逵道:“阿也,莫不是风流神将石五郎?俺铁牛久闻大名,你真是石生?不要骗得俺拜了,你又笑我?”

  
  原来石生排行第五,相貌俊雅,自负风流,像明教众多头领一样会幻术,蛊惑了许多良家妇女。人皆称为风流神将。

  
  石生心道:“不料黑旋风李逵也知道我的名头。”心里得意,笑道:“我便是石生。我对李大哥也是久仰。”

  
  李逵道:“俺却不信你是石生,你走近来,让俺看个仔细。若真个是石生,俺就退兵。”

  
  石生当然没那么傻,笑道:“你何不走近些?”

  
  李逵道:“说得是。有道是行客拜坐客。俺来也。”提了双斧,大踏步走了过去。

  
  石生也不惧他。一是自负枪法;二是李逵是孤身一人上前;三是圣公曾下旨,说是正与梁山协商合作,诫诸军不要轻易与之接战。而且看这李逵神情,对明教并无敌意。

  
  离石生还有十几步远,李逵站住了,笑道:“俺哥哥夸石生漂亮,真个漂亮。呵呵,铁牛信了,且拜一拜。”

  
  撇了双斧,双掌按地,拜了下去。

  
  石生见李逵如此施礼,大吃一惊,再不敢坐而受礼,慌忙下马,抢上几步来扶李逵,一边笑道:“李大哥太客气,折煞石生了。“

  

()
  李逵呵呵一笑,绰起双斧,就地一滚,一下到了石生脚前,举斧便向石生双腿砍去。李逵领滚刀团牌军多年,也学得不少团牌军招式。何谓滚刀?就是地趟刀,阵前专斩马脚、敌脚。

  
  石生反应迅捷,双足一点,向上疾飘,一枪便扎在李逵背上,却被铠甲挡着,扎不进去。小腹蓦地一凉,不知何处飞来的一枝标枪,透入腹甲。紧跟着双腿剧痛,齐踝斩断。

  
  原来李逵一动,手下的百余名团牌手也跟着行动起来。要知这团牌军人人携有二十四把飞刀或标枪,都是远距离作战的好手,百八十步距离根本不算什么。人手一飞刀,石生部下那百多彪形大汉纷纷坠马。此时李衮、项充、鲍旭三将齐出,众军大声呐喊,如一股狂风,席卷义军。

  
  李逵须髯怒张,眼如铜铃,满脸血污,用牙叼着石生首级,双臂轮动巨斧,冲杀在最前面。他的形像仿佛恶魔下凡,吓得义军魂飞胆落。

  
  石生部下多是被裹挟的乡民,武器都是竹刀木棍,主将又被杀死,怎抵得过如狼似虎的团牌军?团牌军杀入敌阵,直如砍瓜切菜般,但见人头滚滚,鬼哭神嚎,众人向后溃败。

  
  这五千人马一溃,便向来路逃窜,不久便逃到正在围困山丘的义军阵列里。兵谚云:兵败如山倒。逃兵势如潮水,己将大军阵脚冲动。团牌军急追过来,那管对方有两万之众,如群狼入羊群般,纷纷着地一滚,便见黄尘滚滚,从中射出无数标枪飞刀。义军顿时大乱。

  
  山丘上的秦明见到义军队列乱了起来,立即上了火炭赤马,举起狼牙大棒,高喊道:“杀啊!”率先冲下山坡。

  
  先锋军都是马队,被困多时,早憋了一肚皮鸟气。此时出击,士气高涨,个个发出疯狂的呐喊声,居高临下,气势如虹。

  
  义军腹背受敌,乱成一团,再也组织不了有效的反击,一击便溃。秦明、李逵杀性甚重,部下也是久受主将熏陶,一个比一个狠,追着义军不放,管你跪地求饶也好,抱头鼠窜也好,上去就是一刀或一枪,直杀到十几里地外,杀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方才鸣金收兵。这一战斩敌一万七千以上,降卒四千,只逃走了一百余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一章 斥朱(1)
石生的两万兵马是明教围攻苏州的主力,一旦被歼,苏州压力顿解,守城军趁机出击。义军残余部队不战而退,苏州之围遂解。

  
  秦明下令于城外扎营,等着苏州官衙派人犒赏。在他想,为苏州出了这样大的力,犒赏绝不会少。谁知从黄昏直等到第二天黎明,除了地方耆绅父老自发送了一百头猪,两千瓶酒。府衙也只派了两个胥吏来问候,送了一百两银子。官场上有点分量的人一个也未现身,对这支大军直如视而未见。

  
  秦明不由得纳闷,对欧鹏道:“这平江知府好不晓事。我就算官职不高,也算是苏州的恩人,怎地不派人犒军?我对众军又如何解释?下次还能指望将士出力吗?就算你楼知府一清如水,也不能让我的兵饿肚子打仗啊!”

  
  苏州是政和三年升格为平江府的,知府楼异,字试可,人称墨庄先生,素有清廉之名,官位也很高,两年后病逝,赠太师、齐国公。

  
  当时平贼的惯例是,大军过境,便要地方供应粮秣,兵士也可借此发笔小财。至于苏州这样富庶的地方,就不止发点小财了。何况这次不是过境,而是专程来解围呢?全军将士都极为兴奋,眼巴巴地等着厚赏呢。这越发使秦明郁闷。

  
  欧鹏道:“按理不该这么怠慢?小弟便去州衙走一趟。”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两个时辰后,欧鹏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通判平江府许操。

  
  “对不起,对不起,”一见面,许操便连连作揖,连声道歉,“大军血战解围,真是辛苦了。我平江府百姓,无不感戴。但本府情形,确实特别一些。因此知府大人不便出面,委托了乡老耆绅代为劳军,犒赏确乎菲薄了,决不是有意怠慢。请恕罪则个。”说着,从袖中抽出一张大红贴子,“这张礼单,供各位将军、头目聊作看花买醉之资。”

  
  秦明知道这是进献将领的礼物,接过礼单来一看,上书纹银一千两,锦袍三十条。虽然菲薄了些,但人家一个劲地道歉,倒也不便过份。

  
  “原来那猪和酒,是知府老大人馈赠,真是感谢。”秦明笑道,眉毛一扬,“非是小将多事,通判大人刚才称知府不便出面,似有甚难言之隐?但是小将驻军整整一日,也没个官员来问候,未免凉了将士们的心。”

  
  许操有点局促不安,看看左右,欲言又止。

  
  秦明道:“小将是个好说话的,但手下有个步军头目李逵,性子颇躁。小将正使人看住他。万一有所疏漏,让这厮跑了,只怕惊了全城百姓。”

  
  秦明这话意思很明显,就是犒赏不丰,李逵有可能率部哗变。

  
  许操久闻李逵之名,知道是个恶魔。沉吟片刻,道:“不满将军,平江府现有个太上知府,发号施令。楼老大人号令不出府衙,因此做不了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