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酒曲韵香 >

第51部分

酒曲韵香-第51部分

小说: 酒曲韵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两个丫头就要走,赵嬷嬷忙喊住:“大厨房的锅里还留了些饭菜,本来是怕咱们不够吃的,所以多做了些预备着,你们就端几碗好的去给她,另外再端两碟子点心。”待两人应着走了,才回头跟众人说:“那孩子也怪可怜的,大过年的也没个亲人在身边。”
    曲家兄妹三个都点点头,心里自然是知道失去至亲的痛苦,曲韵则笑道:“回头我让青果她们多去安慰安慰她,那丫头脾气倔,轻易不肯听旁人的,也只有青果跟她关系好些。”
    曲轩则抬头看她,“那个丫头你是要留在身边的?若是不想还是早些放出去,给她些银子就算了,她武功那么好,若是要存心对你不利的话怕是防不胜防。”
    “我想留下她,她那么一身好功夫撵出去实在是可惜了,你们不知道,她最近好了许多了,青梅成亲的时候还帮了不少忙,就只是不太爱跟人说话,我想咱们对她好她心里是知道的,肯定不会再来害我了,大哥你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曲轩点点头,不再多劝。
    没一会儿,青果和禾苗各抱了一坛子酒来,大家便推杯换盏的喝起来,到一坛子酒喝光,青果只得又回去取了一坛,赵伯和赵嬷嬷年纪大了,又喝了太多的酒,便都提前回去休息了,只余下曲家兄妹三个带着一众小丫头守岁。
    到后半夜的时候,菜都差不多凉透了,青桃三绣就端起来放在火炉上温着,另取了一个火炉来温酒,曲韵倒了一杯梅花酿,浅尝了一口,这酒是乃是采用根霉白药与红曲酿制,用的水更是讲究,乃是梅花瓣上收集来的雪水,是她自己闲来无事酿制的,统共只有三四坛子,由于酒中融入梅花香味,酒未近唇梅香来,令这酒品起来更加爽净、悠长,而且在饮用温度上也颇为讲究,要隔冰雪沁凉控制在16度左右或隔水温热控制在35度左右,这样才能品出真正的梅花香味来。
    晃了晃手中的梅花酿,曲韵随手拿了个绣缎放在逸雪亭半卷着棉帘子的台阶上坐下,抬头看着天空中朦朦胧胧的月光,心里想着常常陪她在屋顶赏月的那个人,不知道他在家里有没有守岁?会不会在这个时辰抬头看看月亮,想到能跟他在同一片月光下,就仿佛想起了在他怀里的温暖,就算仍旧飘着雪花,也感觉不到那么冷了。
    但还是有人从身后给她加了件披风,曲韵回头,见是自家大哥,便冲他笑了笑,“大哥,坐啊。”
    就有三绣立刻又搬了一个绣墩过来,曲轩在她身边坐下,浅笑着看她,“困不困?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曲韵摇摇头,“不困,今年无论如何也要陪大哥一起守岁。”
    曲轩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只是陪着她一起看月亮。
    直到第二天清晨,曲韵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了沁梅院,想着这几个丫鬟也都是一夜未眠的,便也不要她们伺候,自己拾掇了去睡了。
    过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酒坊就又开始忙乎了,青梅跟曲远也以年前的约定搬进了曲府居住,他们两个的小院子紧挨着赵伯住的院子,每日小两口早晨一起去酒坊,晚上一起回来,恩爱的让人羡慕。
    曲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由他们又想到了青桃,便想趁着大哥未上京之前把事儿给他们办了,让府里也热闹热闹,石岩自然是没有意见的,青桃想了想也同意了,反正这是早晚的事,她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比青梅晚太多。
    三月初的时候,青桃风风光光的上了花轿,围着锦城绕了一圈才又回到了曲府,早先石岩住的院子已经被收拾一新,挂上了红绸布,贴上了喜字,青桃被直接抬进了新院子,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来凑热闹,本着不偏不倚的态度,早先给青梅的嫁妆青桃也同样有一份,而且曲轩和曲夜也各自包了大大的红包给他们。
    接着就是曲轩进京,曲夜依旧跟了去,酒坊那边的事已经不怎么用曲韵操心了,每个月她只要拟出计划来交给曲远,他就负责去实施,青梅每隔十天报一次帐,一切都井然有序。
    两个哥哥走了之后,曲韵就又想起了要买庄子的事,便托了祥叔给四处打听着,结果没两日曲志就来回话。
    “姑娘,那庄子算是中等偏大的,有二十几亩田地并一个庄子,卖家要价一千五百两银子,您要不要去看一看?”曲志大体的说了说,就问曲韵的意见。
    曲韵沉吟了一下,一千二百两也还好,她现在手里还攥着足有两万两的银子,也就不在乎价格了,就是贵点也没什么,关键是这庄子的位置要好,田地也要好才成,想着便问道:“这庄子的位置在哪?”
    说起这个曲志笑了,“说来也巧,就在夏家二夫人的茶花园旁边。”
    “那可真是巧,跟她做邻居我也放心,那这样好了,你先跟那个卖家约个时间,我去瞧一瞧,看看那庄子才好决定买不买。”
    曲志站起身来笑道:“这是自然的,那我这就回去找那人说这事。”
    过了几日,曲韵坐了马车去郊区,亲自去看那庄子,卖家是个瘦小的老头,只说他是这庄子里的管家,庄子的主人原先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如今生意赔了,急需卖了庄子换做资金周转,价格是一点也不能再让了的,但是还是很大方的领着曲韵前前后后的参观了一番。
    这庄子是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里面布置的也很好,一应家具都是黄梨花木的,宅子后面还有个花园,栽种了一些花和十几棵树,至于这花园后面是什么,曲韵好奇的问了一句,那管家回道:“这后面是一片荒山,也是属于这庄子里面的,挨着这片荒山的原先也是很荒凉的一片,可是前年不知道被谁家买下了,种了果树,原先看果树的是个老人,性子脾气都好,还常常到这庄子里来串门,可是后来又来了一些凶神恶煞的人,这一带的村民没有敢招惹的,若是姑娘能买下这处庄子,可不敢去招惹那些人。”
    听着这老管家介绍的,曲韵忍不住问了一句:“那种果树的山是不是被附近的村面唤作果山?”
    老管家一听,诧异道:“莫不是姑娘知道那山?”
    “嗯,”曲韵心里乐开了花,可是怕说出来这人又要加价,便含糊的回道:“听人说起过。”
    在庄子里转完,老管家又领着曲韵一行去看田地,那二十多亩田地都在这庄子周围,一眼望过去都看不到边,曲韵不懂怎么看田地的好坏,便让曲志帮着看看,曲志看了笑道:“是好田。”
    如此曲韵便满意了,当即跟那管家签了契约,付足了银子,那老管家便领着仅剩的几个下人掕着早已经收拾好的包袱坐马车走了。
    因为那老管家走了,庄子里也无人看管,曲韵便留下了青桃和石岩暂时留下来住几日,回头找好了人才能来替换他们夫妻两个。
    从庄子里回来,曲韵直接去了酒坊,先去了粮仓,随手把各种粮食各拣了几粒,然后一直在酒坊待到傍晚才回去。
    吃过晚饭,曲韵早早的回了自己房间,并且把门关好,就进了桃花谷,说起来她可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可是桃花谷还是跟上一次她离开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踩着小溪里的石头,曲韵先去了那块空地,以前她不知道要种什么,所以一直荒废着,可是现在就要派上用场了。
    曲韵拿起旁边的铁锨挖了几行小坑,然后把荷包里的粮食种子一粒一粒的放进去埋上土,又用溪水浇了一遍,才坐在溪边歇口气。
    农活她只是看人干活,自己却没干过,好在有了这片空间之后她需要时不时的挖个坑埋个土什么的,要是放在以前她哪里会干这些。
    站在田边,曲韵双手合十的在心里默念:希望这些种子都发芽长出苗。
    果然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刚刚才种上的粮食种子已经长出了小小的青苗,曲韵大喜,她要把这些禾苗再移到田里去,根据以往的经验她得出一个结论,从桃花谷再移植出去的植物总是长的又快又好。
    
    第九十四章种田忙
    
    
    且说曲轩进京参加会试,会试历来是由礼部在贡院举行,考试的时间是三月初九,三月十二和三月十五共考三场,每场三天,放榜的时间规定在四月十五,因为当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为杏榜。
    所以曲轩考完了试便直接坐船回家了,与其要在京城里耗上一个月的时间他还不如回家等消息,关键是他不放心自家妹子一个人在家。
    等他们两个一回来,曲韵先把买了庄子的事说了,曲轩坐在紫檀木雕花圈椅上,伸手端了茶来喝,闻言轻笑道:“买了就买了吧,你打算派谁去庄子里?”
    曲韵挠挠头,在曲夜身边坐下,抢了他的茶来喝,“就是不知道谁合适,所以才一直拖到哥哥们回来。”
    曲夜闻言笑着站起来,看着兄妹两个说道:“我这里有个好人选,你们要不要考虑?”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曲韵头也不抬的说道:“说来听听。”
    “祥叔。”
    这下连曲轩也认真的看着他,想了一会笑了:“祥叔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是他家里还有田地,又怎么舍得下?”
    “这个你就甭担心了,我听曲志说他家的那几亩地也不是好田,上年的没收多少粮食,我看大哥你去走一趟去说说,八成能成。”曲夜信心满满的嬉笑着,自家大哥现在在祥叔和刘婶子眼里那就是准女婿,只要他出面,别说是请他家去庄子里当主管,就是不给月钱白让他去看庄子,估计都同意。
    “要不,大哥你去试试?”曲韵明白了二哥的意思,也试探这问了一句,“祥叔家两个儿子都在咱们酒坊里干活,家里只剩下他们老两口,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地怕是慢慢的也种不了了,不如去咱们田庄子里干管事,若是他们老两口肯去的话,就让赵嬷嬷从府里拨几个下人过去,另外那些地也要雇人来干,也不用他亲自下地,只给看管着就是了,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足够他们老两口吃住的,还能给曲志攒下不少银子娶媳妇呢。”
    听她说的在理,曲轩自动摒除他们两个潜在的意思,点头同意出面去给说说,自然这事是要提前跟曲远两口子说一声的,曲韵亲自把这事说了,他们两个自然是满口答应了的。
    而祥叔那边也很快有了回话,答应这几天就把田地卖了去给她看庄子,但是月钱不肯要那么多,只要五两银子,还要两亩地,种蔬菜瓜果的老两口吃用,这些条件曲韵自然是同意的。
    过了没两日,祥叔和刘婶子走马上任,青桃和石岩才得以回来,刘婶子年纪大了腰腿不好,曲韵便拨了几个粗使丫头过去帮着感谢杂活,又派了禾苗去照看着,原先她留下禾苗也是为了她懂种田,现在正是用得着她的时候。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季节也是忙农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己的庄稼地,有俗语说: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因为之前田地里是光秃秃的,所以曲韵也打算种春麦,然后点谷种豆,种些粗粮,可是这二十多亩的地要是要是都种上许多大量的人手,可是如今家家户户都忙着,祥叔便去找了曲家村里几家外来户,这几户人家自己没有田,都是平时干些零活赚点银子,因此也都同意了去庄子里帮忙,也有几家是家里田地少,或者产量不好,家里只留几个人忙活就够了的,曲韵给出的工钱又高,倒也不愁找不到雇农。
    选种、筛种、浸种,一连串的忙活,本来曲韵想直接从空间里往外移植麦苗的,可是她发现这办法不适用,因为没有谁家种麦子是跟水稻一样插秧的,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法子,只是拉着曲夜从桃花谷里往外担了几桶水用来浸种子,希望这个法子也能有效。
    祥叔则每日看着雇来的人耕地、除草,耕地用的牛是现买的,反正以后每年也都要用,要是雇别人家的牛来,这会儿八成谁家的牛是闲着的。
    然后就是播种,等种子都下了地,便不再那么忙了,祥叔也就有了偶尔的空闲去摆弄他那两亩的菜地,他种菜的时候曲韵跟着,带着禾苗和青桃去给他帮忙,荠菜、油菜、菠菜、香椿……种了几种曲韵也没数过来,但是每次来她都要到这菜地里来转一圈,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吃到这里长出来的新鲜蔬菜。
    在这二十几亩田里有十亩的水田,忙完了这些,便要开始翻地育秧苗,种水稻的土壤必须先翻过,使其松软,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然后把挑好的稻种种下去,又在上面撒了一层稻壳灰,然后随着除草施肥的,一连串的事让曲韵忙的连回家的空也没有,连着几日都住在庄子里,酒坊那边也顾不上了,还好有曲远兄弟两个和青梅顶着,不过这个时候杏花、桃花的又要开了,这几种酒的酿制她却不放心,只得酒坊、田庄两头跑。
    没多长时间,曲韵的下巴就明显的尖了不少,而会试也到了要发榜的时候,曲轩自然进京去看榜,临走前把曲夜留下帮衬着家里,曲韵不放心,想着他这一去少不了要多待些日子才能回来,而且出了榜之后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殿试,依大哥的水准这会试是肯定能过的,关键是殿试,虽然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可是却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前途问题,因此曲韵实在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强烈要求让二哥也跟了去,曲夜也是这心思,留在家里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显得很没有,还不如跟着上京城走一趟。
    曲轩犟不过他们两个,只得应允了,临走前自是对曲韵百般叮咛万般嘱咐,好在吴世杰过不了几日就要处斩了,也不可能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可是曲轩兄弟两个前脚刚走,后脚就传出吴世杰在狱中自杀的消息,曲韵立刻就去了衙门找县丞了解情况,那县丞一口咬定吴世杰是受不了牢里的辛苦,自杀而死,曲韵自然不信,便私底下又让石岩去找狱卒们打探,结果却意外得知吴世杰临死前一天,半夜里有黑衣人混进了牢里,狱卒们都以为是来劫狱的,可是那黑衣人却只顾着自己脱身并没有要救吴世杰的意思,吴世杰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