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嫡策 >

第120部分

嫡策-第120部分

小说: 嫡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那口子是武将,打小学的是忠君爱国,一向拼的是忠臣良将,心头立了道坎儿磨啊磨,就是磨不过去,她方刑氏生在西北,长在大漠,从小打的是狼,耍的是虎,阿礼的主意,方祈畏畏缩缩畏畏缩缩,她却觉得好,皇帝要拿女人家的本事来对付方家,那就拿女人家的本事还回去就是了。

    刑氏走得虎虎生风,蒋明英抿了抿嘴,在后头跟得吃力极了。

    将拐过门廊,刑氏便听见了里间方皇后的话声儿。

    “。。。林公公前些时候遣人去湖广瞅了瞅,那一万亩良田瞅着还算不错,山下的平地上能种粮食,山上种果树也好养活禽也好,等过了门,专心找经验老道的庄户人家去瞧一瞧。”

    “田地金银,欢宜倒不是很在乎。。。”

    淑妃下面话儿没说完,顺耳听见了蒋明英的细声通禀:“平西侯夫人到了。”


正文 第一百八五章 双囍(上)

    欢宜的婚事是一早就敲定的,可婚期却定得有些急。

    方皇后、平西侯夫人、淑妃三堂会晤之后,又请了钦天监算日程,又是请皇帝过目,便将日子定在八月份,正是初秋时节。

    行昭有些闹不明白,她是算夫家人呢,还是算娘家人?她是新郎官儿的表妹,可也是新娘子的表妹,是待在宫里头送嫁就好,还是要去公主府闹洞房?

    她私心里是极想出宫的,可方皇后是欢宜的嫡母,要镇在宫里头送嫁的。

    方皇后没那么多顾忌,笑盈盈地叫蒋明英给行昭置办了件儿满襟双柄芍药红高腰襦裙,绣工做得好极了,袖口襟口细细密密地三圈儿,水纹绕着波纹,波纹绕着天碧蓝,又选了副极镇得住场的祖母绿翡翠头面,行昭一瞧这装备,便不由自主地把一张脸皱成了团子状,“是欢宜姐姐的大日子,阿妩穿成这个模样,又不是上台唱戏。。。”

    方皇后恨铁不成钢:“满定京的夫人奶奶们都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小娘子除服之后头一回出去,也叫中山侯家,宣平侯家的夫人们都瞧上一瞧。。。”

    嗬,一不留神话儿说破了,方皇后赶忙转了话头:“记得戴三四套衣裳去。。。”想一想干脆算了,“还是头晚上让蒋明英先把衣裳带给你舅母保险点儿,莲蓉丢三落四的,我不放心。”

    行昭眉梢一挑,转过身就去问蒋明英又是中山侯,又是宣平侯家。这唱的哪一出。

    蒋明英便笑。凑过身来细声细气地透底细:“。。。宣平侯的长子今年刚好十五岁。中山侯的长子好像也满十六了。”

    中山侯刘家钱多,宣平侯林家没个正经的侯爷夫人,尚属太夫人当家。

    一个家里有钱,一个家里没妈。

    方皇后真是矛盾得不知道该选谁好呢。。。

    行昭默了一默,心里头陡然一空,像七巧板缺了一块,像蹴鞠踢了个空球儿,像长久而来的虚妄幻想终于被现实戳破。你听,不对,本就是虚妄幻生,怎么会有声音。

    不过,这样也好。

    日子有了盼头,就好像过得特别快。

    临到婚礼前一天,行昭特地选在晌午去见欢宜,欢宜便拽着行昭不让走,手指头冰冰沁沁的,话里话外尚还带了哭腔:“你明儿个是来重华宫。还是去公主府?”

    “去公主府,算是夫家人。”行昭答得爽快。见欢宜夸张地舒了口气儿下来,便直笑:“若阿妩不去,你便不嫁了?”

    这还没上花轿,欢宜迷迷蒙蒙地泪眼婆娑,想点头又点不得头,行昭当下心便软了,要唐代仕女图上的美娘子在你跟前梨花带雨,你也得心软。

    “我都不认识那些人。。。”婚期越近,欢宜没来由地心焦气躁,只要身边人是好的,刀山火海一起闯,小娘子的心愿常常都想得很美好。

    可如果桓哥儿变成了一个薄情寡义男儿汉呢?如果婆母不喜欢她的身份呢?如果方家没争出头呢?如果。。。

    未来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如果了,一个不经意,一个阴差阳错,便能全盘覆没。

    行昭是出过嫁的,可她出嫁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周平宁会不会要她,会不会将她撵出去,会不会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喜欢上她。

    新嫁娘们忐忑心绪中,暗藏蕴含的那份欢喜,她从来没有体会过。

    可她能够想象。

    行昭轻轻握了握欢宜的手,语气放得很柔很轻:“你认识的,你的夫君,你的小姑子,你的婆母。。。你只要认识这些人就够了,只要认定这些人是好的就够了,别的都不重要。”

    行昭越说,心便越往下沉。

    欢宜身形颤了颤,没隔一会儿,便静了下来。

    八月画堂韶光清丽,十五六的欢宜端正娴雅,双肩放平,素手搁膝,有柔光从窗棂之中投射而入,打在她的侧面之上,安静得好像一幅画,一副隽永轻描的水墨画。

    行昭心里很明白,她安抚的其实并不是欢宜,而是她自己。

    无论是未知的恐惧,还是少女的忐忑,都不能阻挡时光的进程,和诸事的忙碌。

    是的,忙碌。

    欢宜是今上唯一的女儿,到了正日子,六司忙得是人仰马翻,蒋明英更是重华宫凤仪殿来回跑,欢宜身着大红双囍服,蒙着红盖头在凤仪殿里待嫁出阁,淑妃狠狠哭了三场,方皇后亲自持戒授女,等到司礼官高呼一声“吉时到!”,二皇子是哥哥,俯身背过欢宜,一步一步走得稳当,走过一百零八步,刚刚好到了顺真门,扶着欢宜进了喜轿。

    天家嫁女,声势自然浩荡。

    行昭瞅了瞅更漏,算算时辰,这怕是还隔着两条街,她耳朵边儿就听见了鞭炮炸呼的声儿,还有唢呐高亢地吹了“喜扬眉”又吹“凤求凰”,潇娘登时坐不住了,扭了扭身子想出去瞅瞅,便有小娘子笑话她:“。。。可不许去!京里规矩,定过亲的小姑娘便不能再抛头露面了!”

    说话儿的是中山侯刘家的二姑娘。

    论起来行昭还能和她攀上亲——贺家二夫人不就是出身中山侯刘家的?

    行昭抬了眼眸子,一个大堂里乌压压的全是女眷,不算闹闹哄哄的,可也没哪处是清净的,来人勋贵人家的有,文臣武官的也有,刑氏看起来精神头足得很,利利索索地穿了件儿银红万字不断纹十样锦褙子,插着芙蓉赤金头面,笑着一张脸这头招呼一声,那头寒暄几句,四处都没落下。

    刑氏这样精明利落的人,放在哪儿都能活得很好。

    这不,才从西北到定京来几年啊。刑氏便领着方家进了定京的圈儿里。

    行昭正走神儿。外间便有人通传。豫王妃和信中侯夫人到,话儿将落,又听通传,陈阁老夫人到。

    刑氏眉梢挑了挑,先拍了拍行昭的肩头,便兵分两路,行昭挽着潇娘去和豫王妃闵寄柔寒暄,刑氏笑着往陈夫人那处走。先夸未来的四皇子妃陈媛,再夸陈婼:“。。。您这两个小娘子,一个赛一个的乖顺。。。”又亲亲热热地挽着陈夫人往里走,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说起来欢宜公主还是四皇子的长姐,等你们家长女正正经经过了门,咱们两家人拐着弯儿地就能攀上亲了呢。”

    陈家要戳开四皇子好男风那层纱,好让皇帝闹个没脸儿,他直管戳。

    只一条,别把方家拖进去!

    刑氏牢记着那出戏呢,皇帝如今要抬举陈家。方家不好明目张胆打陈家脸,话里话外恶心恶心总行吧?

    陈夫人也不恼。笑呵呵地不置可否:“借您吉言,借您吉言!”

    行昭一心两用,这头和闵寄柔说着话儿,那头支着耳朵听,前世里头陈家能将陈婼硬生生地推上台,手腕心机忍功,能有一样是差得了的?

    贺家有个太夫人谋定而后动是个聪明人,陈家则是一屋子心智都很平均。

    两家合起来,让方家吃这么大个亏,又是交虎符,又是被迫定亲事,甚至将方祈摆在明面上,推到皇帝的眼前,给皇帝心里扎根刺儿。

    聪明得很,聪明得很呀!

    信中侯闵夫人见着行昭倒真是很欢喜,眼圈红了红,揽了揽行昭便轻声说道:“。。。你母亲三月的除服礼,我且都记着呢,没忘,请了静一师太做法事,打听了皇后娘娘捐了一千两海灯钱,我便只好拿五百两。。。左右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熙攘喧阗中,陡然听到别人提及母亲。

    若不是闵夫人,她根本就不能从那场大火里头闯出来,更不能从贺家那架牢笼里头彻底出来。

    行昭猛地鼻头一酸,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谢过闵夫人还记挂着母亲,阿妩心里都明白。”

    闵夫人叹了叹,还想说什么,却被外头炸翻了天儿的鞭炮声打断,小娘子们三三两两,笑嘻嘻地凑过去瞧,只见桓哥儿英姿飒沓地走在后面,欢宜蒙着红盖头,大红喜服在地上一拖一拖地往前带,两个人手上都牵着一根红带。

    他们就这样被绑在了一起了。。。

    行昭立在墙头下,觉得有些恍惚,多奇妙啊,上辈子几棍子都打不着的两个人,这辈子反倒被牵扯到了一起去。

    从此相濡以沫,盛世安好。

    世间多奇妙,谁又能想到?

    入正堂,三拜礼成,方祈大喇喇地坐在上头,眼神却紧张地瞅着长案上自家祖宗的牌位,他上回射穿了人冯安东的祖宗牌位,现在由衷地希望这世上能没有因果报应,阿弥陀佛。

    旁人不晓得方祈在想什么,行昭却是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欢宜身份特殊,饶是小娘子们想闹洞房,也掂量了又掂量,桓哥儿在一片儿闹哄哄中掀了盖头,也不晓得是谁嚎了一句“方驸马觉着公主好看吗!”

    桓哥儿的脸登时红通了,讷了几下,索性亮了嗓门:“我媳妇儿能有不好看的!”

    随即哄堂大笑。

    闹完洞房出来,潇娘非得灌行昭几杯果子酒,约莫是喝了酒,小娘子脸蛋红彤彤的,眼神潋滟得很:“。。。哥哥娶了公主,下头便轮到我出嫁了,等我一嫁,怕是再也见不着爹娘,哥哥还有你了。。。”

    原先话儿都还说得轻,说到后头,便嘤嘤哭了起来。

    潇娘是要嫁回西北去的!

    行昭单手接过酒盏,仰头一饮而尽,再亲手斟满了两杯,一杯推给潇娘,语气十足豪爽:“酒喝干再斟满!干杯!”

    反倒轮到潇娘愣了愣,一咬牙,酒杯碰酒杯,仰头再喝。

    身旁伺候的丫头们也不劝,等暮色四合,宾客们三三两两离了席,这辈子行昭头一回喝得微醺,脑袋晕乎乎地扶在莲玉身上,先同刑氏告了辞,刑氏便笑话行昭,“。。。喝桑葚酒都能喝成这幅德行?”转身吩咐人去盛醒酒汤来,“先喝碗醒酒汤才许走,叫皇后娘娘看见了,铁定罚你抄书。”

    行昭只好又灌了一大碗醒酒汤下肚,等外头候着的内侍来催了,这才又辞了刑氏与方祈。

    一出府门,便有辆青帏小车候在门前,莲玉扶着行昭上马车,行昭撩开车帘子,使劲睁了睁眼,等看清楚了,脑子瞬间就清醒了。

    这是什么鬼东西!

    六皇子怎么在她的马车里!

    ps:推书一本《雍正小老婆》,上古花妖重生清朝耿府,为了龙气增进修为嫁给雍正当侧室,可这内宅是怎么回事?重生的那拉氏,穿越的李氏,修真的钮钴録氏,这也就罢了,八爷的芯子也被换,重生成了自己的儿子?雍正的后院精英云集,各显神通,花妖修生养性,生包子,表示宫斗神马,一切毫无压力。

    

正文 第一百五六章 双囍(下)

    内造的榆木精制马车,四角悬灯,内置茶案软垫。请使用访问本站。

    那人风轻云淡,单手执茶盅,盘膝而坐,一身天青长衫在光照之下,好像要几欲隐没在了暗纹花缎的车厢。

    “你怎么在我的马车里!”

    行昭身子巴在马车边缘上,脑子空白一片,往后四处瞧了瞧,迅速转过头来,压低声音又重复了一遍:“你。。六皇子这个时候在这儿做什么!”

    六皇子偏头笑了笑,脚下手上动作却快极了,撑起半个身子便将行昭一把拉进车厢里:“阿妩若不怕遭旁人瞧见,慎能立马陪你去逛双福大街。”

    行昭一声轻呼提到嗓子眼里,被这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车厢低矮,四盏灯明明灭灭地置在高角,却总有地方是灯下黑,照不到光亮的,明暗斑驳得让人心里又闷又慌。

    行昭手脚拘了拘,理了理裙裾,规规矩矩地压膝静坐,头深埋在胸腔之前,耳畔边便能很清晰地听见“砰砰砰”的心跳声。

    有她的,也有六皇子的。

    两个人的心跳不是同步的,一前一后地缠在一起,说不清楚的暧昧。

    “是皇后娘娘请您来送阿妩回去的吧?”

    沉谧和寂静最难耐,行昭索性心一横,将脸抬了起来,弯唇笑得十足舒朗,一句话跟着一句话,根本不给六皇子插嘴的机会:“您是皇后娘娘的儿子,阿妩是皇后娘娘的亲外甥女儿,不用攀也是亲。您来接阿妩。虽说是大材小用了些。可到底也还算是情理之中,趁机也还能去瞧一瞧欢宜姐姐。只是这般晚了,也不知道您用过晚膳了没有,若没有,过会儿到了凤仪殿,阿妩招待您吃一碗梅子茶泡饭可好。您也甭挂心欢宜姐姐,今儿个。。。”

    “中山侯刘家长子年十五,未成亲。可房里已经搁了几个通房,有自小一起长大的侍女,也有从外面买的容色好的贫家女子。。。宣平侯林家大郎君将过十六,文不成武不就,最大的本事就是在他家太夫人跟前撒娇卖乖。”

    六皇子柔了柔眉眼,嘴角似笑非笑:“只是刘家长子到了娶亲年龄了,家里长辈便利落地将通房丫头们都打发了出去,做出一副太平之景象。林家大郎君却素以孝顺闻名定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阿妩你还看少了?”

    这回轮到行昭插不进嘴了。

    小姑娘微不可见地往后缩了缩。六皇子的眼睛和耳朵是什么做的!

    行昭身子往后一退,六皇子眉角往上一挑。顺势欺身而向,语气从清朗陡然变得软和下来,眼睛眨了眨像只猫儿:“阿妩问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