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嫡策 >

第69部分

嫡策-第69部分

小说: 嫡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妩。。。”

    贺琰清了清嗓子,边站直起身,边笑着朗声一唤,他并不知道,这两个字里其实是带了些微不可见的试探与讨好。

    恰逢其时,九井胡同里传过来一声拉得悠悠长长的打更声,木槌在铜锣上敲了三下,打更人的声音嘹亮清扬,长长的一句“小心火烛”便堪堪压过了贺琰的那一声轻唤。

    可行昭将那句“阿妩”,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嗬,原本像咬青杏那样的酸又直直地涌上了心头,喉咙,舌尖,眼眶里。好涩呢,涩得让人眼眶又热又痒,包着的那泡泪在里头直打旋儿,横冲直撞地想冲出来。

    至少贺琰并没有不想见到她,行昭突然想到这。。。

    人啊人。。。

    行昭当真怕极了这样的情绪,怕极了和贺琰单独相处的光景。

    他是她的父亲,宽纵她,喜爱她,会笑着问她如今是在学柳公权还是在临颜真卿,会拿大手轻轻摩挲着她的脑袋,再轻声一笑,可他也是那个当着她的面,逼她的母亲将毒药一饮而尽的那个人,也是罔顾她的眼泪与撕心裂肺的呐喊,一意孤行的那个人。也是斥责她的哥哥,背弃她的母亲,毁掉一个家族的那个人!

    父亲与弑母宿敌,又怎么能划上等号呢!

    宽纵与血腥,娇宠与杀戮,亲缘与敌人,父亲与小人,这些。。。这些本不应该相提并论的啊。。。

    亲眼看着贺琰无力的神情,行昭猛然发现,任何一种单纯的恨。都没有掺杂着犹豫与迟疑的怨恨来得更让人心声绞痛。

    索性心一横,压下眼睑,死命地阖上。颔首低头又深屈了膝,抿嘴笑着同贺琰温声行礼:“阿妩给侯爷问安,久不见侯爷,您可还好?将才从二门到正院里,那片竹林又长得葱葱郁郁的了。等到了盛夏,又能成一片茵来。风一吹过来,正院里头还能嗅到竹香味儿,也能听见窄长竹叶打在风里的声音,您说这种扑簌簌的声音比雨打芭蕉的声音还要好听。。。”

    一股脑地急急地说话,到最后。行昭都不知道她到底在说些什么了,话在嘴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听那头没声音。艰难地抬起头直视贺琰,贺琰的瞳孔是深褐色,看起来专注极了,浑身陡然放松下来,轻笑道:“您同舅舅的话儿说完了吧?正院阿妩也瞧过了。今儿个来得不妥当,二婶也没拜访。太夫人也没拜访。只是天色也晚了,阿妩也该回宫了。。。”

    既然面对面时还会挣扎,那干脆就逃开吧,就当一回懦夫,就这一次,屈从于内心的矛盾与妥协。

    话音一落,蒋明英便行在了前头——她要去马车上备好物什,行昭垂眉敛容跟在后头。

    “阿妩,你等等,父。。我有话同你讲。”

    贺琰的声音飘飘渺渺的,见行昭的步子顿了下来,似乎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向白总管使了眼色,白总管便带着仆从鱼贯而出,压低声音向着莲玉与蒋明英吩咐:“你们也先出去,在府外的马车上等也好,在偏厢等也好,若是不放心,候在游廊也可以。。。”

    蒋明英神情淡漠,却是话中带笑:“今儿个温阳县主出来,皇后娘娘本来是不许的,这个时节最容易染暑气,奴婢怕奴婢一脱了身,温阳县主就不舒。。。”

    贺琰冲蒋明英一摆手,止住了她的话头,眼神却直直盯着行昭,轻声地在留她:“只用一会儿,不到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你就回去吧。。。”

    蒋明英蹙了眉头,想起来皇后的吩咐,正准备张嘴,却听见小娘子稚气却低沉的声音。

    “蒋姑姑,莲玉你们先出去。”

    行昭手蜷在袖里攥成一个拳,却神色平静,语气坚定。

    蒋明英眉间蹙得愈紧,莲玉轻叹一声,眼神在贺琰与行昭身上来回打量,想了想,终究屈膝福身拉着蒋明英往外走,顺道凑其低语,“。。。咱们就守在外头,您想想,方都督还在这儿呢。。。”

    蒋明英神情一松,被莲玉拉着走出房门,往回探了几眼,这个沉稳牢靠的女官到底忍不了了,靠在廊柱上,轻呢一语:“小小年纪,我看着都心酸得很。。。”

    莲玉紧紧抿住嘴唇,看着透出暖光的莲青色窗棂,心里没着没落的。

    门“咯吱”地关上了,行昭眼瞧着顶天的那扇门在地上划过一道圆润的弧度,最后一丝缝儿也不留,关得死死的,心提起来又放下,贺琰要同她说什么?威吓?拉拢?还是。。。

    行昭头痛欲裂,她想思考,她想理智地分析,却没有办法将心沉下来,她在以最恶劣的态度揣测她的父亲,多么可悲啊。

    “以前太夫人住在正院里,哦,是你祖父还在的时候,我每次一过来就能嗅到浓浓的药味,太夫人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药不离口,汤不离手。麻黄发汗,利水消肿。桂枝解表,止痛温经。白芷散寒,祛风通窍。。。大抵是久病成医,在太夫人床前侍疾久了,寻常药材的药效我也能一口念出来,每回在太夫人床头背诵这些的时候,太夫人就摸摸我的脑袋,然后什么也不说。”

    贺琰望着摆在高几上的那尊粉彩绘花鸟花斛,眼神动也不动,边说边坐靠在了左侧的太师椅上。

    出人意料之外的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行昭轻轻望向她的父亲,一张笑脸却看不清神色。

    “太夫人常常生病,却也每天拖着病体来问我学问,从《论语》考到《史记》,背结巴了一次,她就拿竹篾子打我手板。。。”贺琰轻笑着,拿手比了一个宽出来,给行昭看,“就这么宽的竹篾子,打在我手上,声音又响又脆。我且不敢哭,因为太夫人是躺在床上伸出个身子来打我,每打一下,我便抽一下,她也咳嗽一声,咳得厉害极了,眼睛里都是红的,脸却是刷白刷白的,看起来既可怜又可悲。我知道这是因为贺现,是因为住在正院东偏厢的那个晚秋姨娘,太夫人在争一口气儿,她不比别人弱,所以她也不许她的儿子比别人弱。。。”

    行昭低头,没有出言打断,父亲和女儿讲述这样的场面,其实是不体面的。

    说起来,现在的贺家哪儿还有什么体面可言啊。。。

    贺琰长长叹出一口气,从轻声地笑,慢慢地笑出了声:“所以我拼命地读书,拼命地想讨他的欢心,太夫人告诉我,等站到高处了,别人一抬头就能看见你时,他自然也把你放在心上了。至于怎么爬高,太夫人没有告诉我,我却在想,只是因为贺现是那个女人肚子里面出来的,他便不用拼命地爬,就有人看见他。我却要拼出一条命,放下面子和尊严,放下我的梦想,放下我心尖上的女人,去求方老将军,去求皇帝,去求各式各样的人,才能让他看见我。。。”

    他是谁?

    应该是老侯爷吧。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看见?”

    行昭压抑住喉咙里将将萌芽的辛辣:“你受到的苦与痛,你便让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你的女人,一一地再尝一遍?母亲不是你中意的人,母亲不是个能和你琴瑟和鸣的女人,母亲没有讨你的欢喜,所以她就该去死吗!”

    “母亲占着临安侯夫人的位子,而那个女人想要,你为了圆你少时的梦,所以母亲就该去死吗!”

    “你放下的尊严,你丢掉的梦想,就一定要靠别人的牺牲来完成吗!”

    “你将你受到的不公平与辛酸,再照搬原样地带给别人,你以为你这样就是捡起来了你曾经丢掉的尊严了吗?不,你将你的尊严与梦想丢得越来越远,这一次,不是别人让你丢的,是你自己亲手丢下的!”

    行昭手心直冒汗,睁圆了一双眼,直瞪瞪地看着低垂首的贺琰,声音从一开始的低吟,到最后的扯开了喉咙尖厉出言,眼眶里的泪变成涌上后头的腥甜血气,不可置信地站起身来,浑身在发抖,在发僵,甚至她耳边发嗡,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面对何人。

    贺琰是在开脱吗?要么一刀两断,斩断所有瓜葛,要么做过了就忍下!

    君子做不成,至少也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小人吧!

    “母亲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啊。。。”行昭终是忍不住了,眼泪直扑扑地顺着面颊唰唰流下,“她崇敬她的夫君,她爱护她的子女,她将偌大的一个侯府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她是你明媒正娶回来的,她什么也没做错啊!你何必将自己遭受过的苦难再完完整整地强加在母亲的身上。。。”

    “是。。。所以我如今无时无刻不在后悔。。。”

    贺琰缓缓抬头,眼眶微红,轻声打断行昭的话。

    PS:

    明天改bug,没有洗白渣男,也没有圣母女主,只是阿渊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一个人要直面自己的错误,哪怕一生只有一次,不论结局如何。

第一卷正文  第一百一二章 前尘

    初夏夜里的双福大街华灯已上,双桥圆洞里有英姿挺俊的小郎君,也有戴着青帏幕篱,衣袂翩飞的小娘子,有乐呵呵地四处应承的摆摊小贩,也有挂着一连排花灯也不急着卖,只拉着游人说故事的老叟。酒家楼肆的门前早已高高挂起了几盏红彤彤的灯笼,有胆子大的老板娘,还会身上披着华绣半臂,笑眼如丝地杵在大门口,笑盈盈地扯开了喉咙招揽生意。

    闹闹嚷嚷中,有一架青帏软绸的华盖马车从九井胡同里出来,车辙轱辘在光洁的青砖地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瞬间就湮没在了纷纷扰扰的热闹中。

    “姑娘。。。”莲玉欲言又止,将手庄重地放在膝上,身子却随着马车的颠簸一抖一抖。

    小娘子从正院出来时面上是笑着的,可一出临安侯府朱门,便蹲在地上双手捂脸哀哀地哭起来,景大郎君怎么哄都哄不好,方舅爷差点拔刀又冲进府里去。

    她至今都还记得大夫人死的那天晚上,姑娘抱着大夫人的身子哭得惊天动地,可今晚的哭声却是缠绵不断,像一首没写完的哀伤辞句。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行昭单手挑开幕帘,静静地望着马车外,轻声缓语:“外头好热闹。。。”

    声音不高,却将莲玉一下子从回忆拉了回来。

    “或许是七夕快到了的缘故吧,嗯。。。也可能是中元节要到了。”莲玉赶紧凑过头去,看见卖花灯的旁边,有挂着面具在买卖的商贩,连忙回道。

    七夕啊。。。

    贺琰说,他与母亲最初的相逢就是在七夕的。一个才进京城迷了路,手里拿着个面具,哭得一抽一搭地花了脸的小娘子。一个长衫翩翩的贵胄公子。后者走在双福大街上,走着走着却被人拉住了衣角,他回过头去看,才发现是个哭得一抽一抽的小娘子,边哭边满脸是泪地问他,“阿福找不到路了,爹爹也不见了,姐姐也不见了,将才还有人笑阿福的脸是花的。。。”

    大概再不堪的婚姻里,也有那么几个让人永生难忘的场景。莫名其妙地镌刻于心。

    当时贺琰说这番话的神色是怎样的呢?是带着笑的沉默,还是悔不当初的扼腕叹息。

    行昭将头轻轻靠在马车内壁上,她发现明明将才才见过贺琰。脑子里的他,面容却变得模糊极了,像是被人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她使劲地想使劲地想,也能想起来他说的那一长串话儿。

    “。。。这些时日来。我每每路过正院,便能想起你母亲的形容,她笑着盘腿在炕上给我做衣裳,她抱着你在柏树下念诗,还有她才嫁进来的时候,太夫人怕她不能立马上手管家。便让张妈妈在册子上将各家管事妈妈的名字、籍贯、还有喜好都抄下来,送过来给她。她便卧在被窝里头背,不仅背。还让我给她听写,错一个她便连饭也不想吃。。。”

    “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为了求娶你母亲,整整等了五年,我往西北一年跑三趟。对老将军比对太夫人还要恭敬。方老将军犹犹豫豫地却说我面相不算太好,‘前庭不够宽广的男人。做事情容易进死胡同里’。我当时不以为然,如今回过去看,老将军知人识人的本事一辈子都没变过,我如今做下的错事,是一步错步步错。。。”

    “我自己经历过的苦难,我却又重新强加在了别人身上。。。阿妩,有时候我都在想,如果那个时候我没娶阿福,不在乎什么名利位子,坚持和应邑一起,你母亲也嫁给一个真正疼她护她的人,是不是如今的结局都会不一样呢?如果我与你母亲好好地过下去,不去算计那样多,是不是现在的结果会变得不一样呢?景哥儿不认我了,冷面冷肠地紧紧贴着方祈。你也不认我了,怕是如今都不愿意见到我吧。众叛亲离,皆是我咎由自取。。。”

    声音渐渐地低到了地上,面对太夫人不能说出来的后悔,却意料之外地对着幼女吐露心扉。

    话到最后,“咎由自取”四个字是扑哧一笑,说出来的。

    一步错步步错,却归纳得好极了,是因为贺琰先动的歪念头,应邑才会如同被风燎起的那团火,只会越烧越妄,最后烧到自己身上,只好退到角落里,祸水东引。

    “莲玉,你说临安侯今天。。。”

    今天,今天到底有几分真心?

    行昭轻轻开口,却没将话说完,她傻,却不能傻成这个样子。

    错了便是错了,幼时的宽纵与宠溺不能将弑母之仇一笔勾销,亲缘与牵扯也不能构成消磨怨怼的佐证,无论他是有心还是无意,是积谋已久还是情势所逼,是悔不当初还是逢场做戏,行昭都不能原谅。

    她是在犹豫,在挣扎,在矛盾,可她也牢牢地记得她的母亲是怎么死的。

    或许贺琰是真正后悔了,可这又能代表什么呢?母亲就能活过来了吗?贺琰手上沾的血,应邑心头打的那一把好算盘就能洗干净了吗?两个儿女对父辈的绝望就能消除了吗?

    通通都不能。

    今日的推心置腹,只能代表贺琰终于勇敢了一次,无论后果如何,无论对错如何,人总要正面自己的错误,一辈子哪怕只有那么一次。

    帘幕被疾疾的风高高扬起,行昭将头探了出去,马车疾驰得飞快,九井胡同口高高挂起的“奠”字儿灯笼,在一片星星点点的红光里显得安静沉谧。

    临安侯府气势十足的朱门被抛得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