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嫡策 >

第9部分

嫡策-第9部分

小说: 嫡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夫人一时语塞,支吾说道:“行明嫁的是黄小郎,黄家娘子隔不了几年就出嫁了,黄小郎是黄家长房嫡长子,行明一嫁过去就是宗妇。。。”
  嫁过去就是宗妇,主持中馈,又有贺家撑腰,这日子想过不好都难。二夫人的着眼点只有行明,唯一的女儿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太夫人却不这么想,笑着把串在腕上的檀香木佛珠摘下来,“砰”地一声扣在案上,说:“黄夫人瞧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模样,连黄太夫人都中气十足,前些日子才和娘家打了场嫁妆官司,定京城里谁不晓得?行明熬呀熬呀,总算能主持中馈说上话了,我这老太婆估摸着也瞧不见了。”
  “您可千万甭这么说!您可是要活百寿齐福的人!”二夫人赶忙嗔道,见老人家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心头一灰,估摸着方家这亲事是成不了了。
  面上有些犯愁,端起茶盅心不在焉啜了两口,贺家门楣够高,临安候权势够煊赫,可她们二房连点边儿都挨不上啊,这些年胜在听话,又有三房这样忤逆的做衬,老夫人也乐得抬举二房。可三房如今瞧明白了,也肯伏低做小了,二房可怎么活啊。。。
  行明难嫁,她心里是知道的,好点的人家别人看不上,更不能娶回家当宗妇,差点儿的人家自个儿都看不上,老夫人那关更过不了。黄家这样的不是正好吗,谁家没几个难缠的主啊,还不是看自个儿怎么过。
  太夫人见二夫人不说话了,开口道:“妻好夫祸少。黄太夫人不是省油的灯,商贾没什么,只是这么大年纪了还和娘家的子侄扯钱币官司,这就有点拧不清了,从黄家娘子身上就能看出她家长辈的品性。黄小郎若不是黄太夫人带大的,都还好说,就怕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二夫人听太夫人有松口的迹象了,不由自主地往前倾,连声说:“黄小郎是在黄老爷跟前养大的,黄夫人是泰安名门出身,小郎君将满十三岁,就已经是廪生了,在国子监念书。黄老爷官在五品,荫封也好,自己要下场考也好,前途是不愁了。”
  “荫封?他们家能恩荫到什么职?读书人家三代之内无人在朝堂任实职,家族就算没落了。”太夫人不留情面地嗤道,看了眼有些重燃希望的二儿媳妇,又言“你们既定下定国寺一行,就去吧,正好也卡着点,去把明年的香油钱捐了。到时候叫黄小郎君和黄夫人来和我请个安,我好好看看。”
  二夫人听前面,有些耷拉,又闻后言不禁喜出望外,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太夫人亲去,这是给行明做颜面啊。
  “方才说媳妇是跌进了福窝窝里,果真是没说错!”二夫人笑弯了眼,连声唤门外的刘妈妈,边说:“一定要叫行明来和祖母磕头!连皇后娘娘都免了太夫人的问年礼,现下还要为行明这样奔波。。。”
  太夫人看着有些好笑。
  老大媳妇木讷怕事,却胜在忠厚温良。老二媳妇精明知机,却子嗣艰难,在丈夫面前得不了好。总的瞧起来,就只有贺现的媳妇,前堂后院一把抓,端的是贤良能干的当家主母,老侯爷为老三当真是殚精竭虑。
  太夫人念及此,笑颜微敛,抿了抿嘴,朝二夫人摆摆手,说:“要是黄小郎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或者黄夫人是个没道理的,我照样不答应这桩婚事。贺家的子嗣不丰,统共就只有两个嫡女,贵重着呢。”
  推门进来的刘妈妈,听到这话,边应下,边转身往外走。不由心下一咯噔,两个嫡女,太夫人这是没将三房算到贺家里去啊。。。
  二夫人现下正得意,有贺太夫人过问行明的婚事,不怕嫁不好。是太夫人亲掌的眼,过的目,就连嫁妆也能丰厚些。
  刘妈妈拐过抄手游廊,石纹栅栏里种着的青草,在暖炉熏染下,青草香混着松凝清露,沁人心脾。
  暖阁里行昭低着头,撑着绣花绷子做针线。
  行明或执起茶盅又放下,或凑拢过来看看行昭的针线,或拿本《左氏春秋》来看,抬头一看,是刘妈妈来了,不禁眼神一亮,赶忙下炕跻上绣鞋,连声问:“可是祖母让我们过去?”
  行昭一抬头,将绷子轻搁在绣笼里,看刘妈妈笑着点头,也忙下炕套上鞋子,和行明一道往正堂去。
  一进去,就看到二夫人站在太夫人跟前,一脸喜气洋洋,行明暗道不好,来不及想多,就听二夫人笑盈盈说:“过些日子,咱们一大家子都去定国寺祈福。让行明给您做个抹额可好?”
  抹额,做工简单,两日就能做完,又是戴在外面的,别人一眼就能看到。二夫人无论是为了展示行明手艺也好,显示太夫人对行明上心也好,太夫人都乐意顺水推舟。
  果然,太夫人乐呵呵地说:“好啊,做个兔毛鹤纹样式的,人老了就想把头发给箍得紧紧的,显得精神。”
  二夫人一听笑得更欢了,从行昭这个角度看过去,可以看到行明垂着头,手缩在袖里。行昭心里一叹,黄家有什么不好呢?最少能得安稳一生,岁月静好。
  二夫人拉着行明规规矩矩行了个礼,告了安,便欢天喜地往外走,行昭去送,回来后,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太夫人靠在西番莲纹八福软垫上,看行昭眉眼郁气,笑说:“怎么了?不乐意去定国寺?”
  行昭长呼出一口气,看坐在上首的贺太夫人,一笑眼角已有几缕纹路了,罢了罢了,先解决前一桩事儿吧。
  行昭出人意料地,“噗通“一声跪在毡毯上。
  “四姑娘这是做什么!仔细膝盖疼!”张妈妈一声惊呼,赶忙下来扶,却被太夫人拦住。
  只听太夫人沉声地吩咐道:“所有人的出去。玲珑你留下,莲玉留下。”
  太夫人是如何睿智的人,行昭一跪,就知道她这是要将堂会的事儿原原本本说出来了。
  雕葫芦万福楠木朱门“咯吱”被关上,一时间厢房内,只留下了四个人,与满室的静谧。
  行昭在安静中,率先开口,小娘子的嗓音还很清脆稚软,却还在力求肃穆端严:“堂会上,应邑长公主离开了近一个时辰。。。”
  

第十五章 坦白
更新时间2013…8…4 18:09:44  字数:2691

 太夫人边听边点头,示意行昭继续说下去。
  行昭抿了抿嘴,想了想,继续说道:“但在这一个时辰里,应邑长公主并没有在偏厢休憩,而是在一个久无人居的院落里。。。和一个男人在一起。。。”
  太夫人蹙着眉头,直觉这个男人和临安侯府有关系,没开口问,沉住了气,颔了下颌,继续听行昭说。
  行昭说到这里,抬起头,眼眸如星般光耀,她看到太夫人面色渐渐严肃起来,掩了眸,轻轻却一字一顿地说出声:“阿妩,听到的是爹爹的声音,应邑长公主让爹爹休掉母亲,母亲被休回方家后,她就能嫁到贺家了,和爹爹白首偕老。”
  清亮干脆的破瓷声陡然而起,圆口青花绘缠枝莲的旧瓷茶盅被一下拂落到了地上,青黄的茶水顺着缺口流到毡毯上,细绒的白毯瞬间被染成了茶色一样的污浊。
  满室噤声,茶盅是太夫人一怒之下拂落的,贺琰年少时的情事她隐约知道些,那时贺琰出入宫闱甚繁,去的时候笑逐颜开,回来的时候喜气洋洋。大周民风开放,在贵家士族里尤胜,年纪轻轻的小娘子与小郎君暗生情愫也没什么了不得,只是都明白家族比天大,终会顺应长辈安排,嫁娶于家族有益的对象,再斩断前尘情缘,好好经营一生。
  只是没想到,贺琰钟情的是应邑。更没想到,事到如今,尘埃落定了,两人竟然还密会相商要铲除挡路石,再续前缘。
  这会给贺家带来多大的震荡,会给贺方两家的关系带来多大的影响,会给景哥儿的前程带来多大变数,他们想过吗!
  太夫人心知未完,沉声问:“侯爷是怎么说的?”
  “父亲说,母亲未犯七出之罪,贸然休弃,怕方家不会善罢甘休。”行昭语声很平静,再抬首,眼里却有泪光,殷殷看着太夫人,继续说:“应邑长公主却说,方家如今惹了圣上的眼,就算是母亲死在贺家,方家自顾不暇,又怎么会管呢。爹爹听了,语气变得高兴极了,连声问询细况。后来,有人来了,阿妩就回听音堂了,再后来,应邑长公主也回听音堂了。”
  行昭不知道朝堂上究竟会发生什么,却记得在前世,大夫人方氏自尽而亡后,贺家将此事压下不提,对外只说大夫人是暴毙,方舅爷远赴定京提枪来问,是太夫人出面以贺家全族作保,方家才肯就此罢休。到后来太夫人抵死拦着,不许应邑进门,是王太后出面,太夫人妥协,却带着贺行景避到庄子上去,贺琰穿着素服背着木荆去接,她没有回去,应邑抱着新生儿子去接,她也没有回去。
  行昭暗忖,前世里,太夫人应当是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的,但也是母亲死后才知道的。劝退方家,是不得已时必须保全贺家的颜面。不许应邑进门和带着行景避到庄子上,这是在内疚中,保全自己的良心。
  行昭在赌,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赌注太大了,禁不起输。
  当这件事还能够挽救的时候,太夫人绝不会因为方家的暂时动荡而袖手旁观。
  屋内的四个人都没说话了,好像安静得连呼吸都会嫌重,行昭稳稳地跪在地上,她并不打算继续说了。
  静默半晌,知子莫若母,听太夫人冷哼一声:“看起来应邑长公主知侯爷甚深啊,句句话都挠在痒处。临安候这个位置坐稳了,方家的助力不需要了。这个时候,应邑就来了,既成全了少时的情怀,又能为今后的仕途保驾护航。我怪道他成亲这么些年,还瞧方氏不顺眼,连看景哥儿也不亲近!”
  张妈妈在一旁听得惶惶然,她是太夫人身旁服侍了几十年的心腹,太夫人曾不止一次地说,侯爷完完全全是贺家的种,将老侯爷身上的自私与自负继承得丁点不剩。
  太夫人说完,见小娘子强忍着泪,却还能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句贺琰的坏话都不说。太夫人心头一阵疼,贺家的女人艰难,是因为摊上了贺家这样薄情寡义的男儿汉,连声唤:“阿妩,你快起来。你有何错,要跪天跪地啊!”
  行昭仰着脸,摇摇头,梗直了颈脖说:“阿妩昨日偷听,应邑长公主言之凿凿,似有胜券在握。心下惶恐,既恐应邑长公主仗势欺人,谋害母亲,又恐父亲受人蒙蔽,背弃母亲,还恐阿妩无错却要眼看慈母被休,哥哥无错却要与亲父相悖,母亲无错却要变成飘零浮萍!阿妩只求祖母庇护!”
  最后一句话说完,行了一个叩首大礼,俯身在地上,久久不起。
  一旁的莲玉哭得泣不成声,也一把跪在地上,连声哭说:“万望太夫人庇护!四姑娘昨儿个翻覆一夜,又想去看大夫人,又怕露了话出来,连遇见侯爷,都不敢看侯爷眼睛。”
  张妈妈抹了抹泪,脑子里却无端地想起了老侯爷还在的时候,贺琰的学业他是半点不问,却天天在崔氏房里考校贺现。贺琰五六岁的时候,被一起子坏心的奴才怂恿,把书都给撕了,那时候的太夫人也是这样一边梗直脖子忍着哭,一边狠狠地打贺琰的手板心。。。。
  太夫人走下堂,佝身将行昭扶起,搂在怀里,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温声安慰:“祖母庇护,祖母庇护。我们贺家是承有太祖皇帝下发的丹书铁券的大家贵族,你母亲是贺家的宗妇,应邑不敢堂而皇之地来谋害她。你母亲是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抬大轿嫁进贺家的。你爹没道理,更不能将她休弃,若你爹有这个念头,我头一个不答应。”
  行昭贴在太夫人怀里,心里有句话,却不敢说,应邑是外人她自然不敢来三番两次地贺府害人。而贺琰可是贺家人,和大夫人一起吃一起住的枕边人啊,他想说个什么,做个什么,易如反掌。
  “您知道的,母亲性懦,禁不起风雨,连万姨娘都能惹得她只晓得哭。哥哥又搬到外院去住,阿妩想搬到正院陪陪母亲。”行昭闷声说。
  太夫人点点头,这样也好,搬到正院去,挨着方氏住。若是贺琰说露了嘴或是应邑按捺不住了,行昭好歹能警觉些,劝劝方氏,就怕铸成了大祸。
  “好好好,今儿个就收拾箱笼,本来按照规矩是满八岁再出去单独住,现在出去也说得通。正院里的有个小苑,离你母亲的正堂近,离荣寿堂也近。等下让张妈妈去开库房,选点好东西去摆着。”太夫人连声应诺着,不经意间余光瞥到了还跪着的莲玉,目光一凛,继而说:“这丫头跟了你也有些年头了,这次就不跟着过去了,在荣寿堂留下吧。”
  行昭一惊,忙脱开身来,她能理解太夫人这样做的用意,莲玉不是张妈妈,没有岁月积淀下来的情分在,一个奴才晓得了这么隐秘的事,主家有千万种办法让你说不出来话。她不能让莲玉又受牵连,扯着太夫人的云袖,急忙说:“昨儿个您派素青姐姐去问她,她都没说。可见她是忠心护着阿妩和贺家的,这样的奴才,阿妩身旁除了她可再没有别人了。”
  张妈妈也劝:“您安知莲玉就不是另一个玲珑了呢?”
  玲珑就是张妈妈的闺名。
  太夫人看了看,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莲玉,又听张妈妈的话,心头一软,语声硬气却到底温和了许多地朝莲玉说:“你主子信你,那我也信你。张妈妈在我身边是怎样的体面,你是看到了的。忠心为主,不搬弄口舌,迟早你也会有张妈妈的那份体面。”
  莲玉泪都顾不得擦,连忙又磕了几个头,嘴里唱着:“莲玉不敢,四姑娘一直都是莲玉的主子,四姑娘护着莲玉的心,莲玉永生不忘。”
  行昭仰脸向太夫人抿嘴一笑,又贴了过去,紧紧回抱住太夫人的腰,喃喃地说:“幸好还有祖母,爹爹一定也会怜悯我们的。。。”
  

第十六章 豪赌
更新时间2013…8…5 18:04:20  字数:2631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正堂四人的情绪都平静了很多了。太夫人扬声唤进来丫头们,素青领在前面,小丫头们或端着装了温水的喜鹊阳纹铜盆,或端着装了妆粉帕子的黑漆描金托盘,一溜地小碎步进来,行昭和莲玉重新梳洗抹面。
  太夫人又吩咐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