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门娇 >

第103部分

农门娇-第103部分

小说: 农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新建的鱼池,今年虽然才刚搬过来,但这土质和水质都比张家村好,产鱼约摸两 千斤,其中一千斤已 经卖完了,得了三十两银子,另外一千斤因为卖不了而压在了水池里,赶在入冬前差不多可以制四百斤鱼干卖了,那就是四十两 银子。另外还剩下两 百斤鱼放在水池里,也就没什么大影响了。

    这样一算的话,今年新鱼池一下子就替他赚了七十两 银子,另还有两 百多斤鱼,这还是鱼池刚建的情况下。如果等到来年春,一开春就投放鱼苗,加上鱼池里本就有的鱼苗,依着这水池里鱼的生长速度,一年几乎可以收两 季,如果鱼干能卖的好,赚的钱可以算是以前的两 倍。

    而且这还不止,如果鱼干能卖的顺利,家里的鱼全部制成鱼干来卖也是可以的,到时候剔除了材料和人工费,一斤鱼干要比一斤鲜鱼多赚十文左右,一年的进项差不多要在四百两到五百两之间。

    年进五百两,那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最富的地主杨家,也不过年入五六百两的样子,自己家只肖再发展个两年,就足可以媲美杨家, 甚至远远把杨家甩在后头了。

    安平越想越兴奋,手里的算盘子‘噼哩叭啦’响个不停。

    养一个普通丫环,一年才需七八两银子,家里总共就乐清乐云两个丫头,以后她们出嫁时,完全可以陪嫁上两个丫环,以后在婆家日子也过的舒服一些不会受欺负。而且家里也可以再添置几个丫环,孩子娘以后就可以什么事儿都不做,只管教孩子就可以了。

    “你想啥呢?”蓝氏抱着乐臻,好笑的坐在安平身边,打断他的思路。

    安平笑起来:“算帐呢。这鱼干的生意若是做的顺,要多赚不少钱。过些日子,家里再添几个丫环,你跟几个孩子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不用再做些粗活。”

    “哪需得再添丫环?” 蓝氏吓了一跳:“一个秋菊就够顺手了,再添什么啊,一年要七八两银子呢。”

    “添一个上等丫环,一年也才十两银子”安平笑眯眯的:“赚了钱是做什么的?不就是拿来花,拿来享受的么?以前你跟孩子吃了苦,现在咱们有了条件, 自然也要好好享受享受。我就想叫你也跟那些有钱人一样,尝尝被人伺候的滋味儿。”

    “你呀有钱也不能乱花”蓝氏嗔安平一眼,哄逗着怀里的乐臻。

    安平见蓝氏哄着乐臻,屋里不见秋菊,又环视了一圈儿,疑道:“秋菊哪去了?”

    “她呀”蓝氏喷笑起来:“ 叫乐清缠去烧菜了。这个乐清,真真是古灵精怪, 什么都想吃一口,我看人参果儿都想尝一口呢”

    安平下意识的吸吸鼻子:“我说这么香呢。 烧的什么?”

    “听说是鱼鳔子你说那东西哪能吃啊,一层薄皮儿,也没有肉,吃什么?怎么吃?那丫头偏偏还说农书上有写,非缠着秋菊给她做了吃。”蓝氏无奈的摇摇头:“听大栓说,那孩子在鱼内脏里挑了半天呢。我看一会儿菜上来,咱们一人多少吃一筷子吧,别叫孩子伤了心。”

    “嗯。”安平点点头。心里却在想,乐清说能吃的东西,还真有可能是美食她天天研究些稀奇古怪的书籍,上次的那本食谱,高掌柜都说没见过 。

    人家还开玩笑说那丫头是个奇才。奇什么才?吃货才差不多,整天只知道研究个吃,相反的,一提女红不是跑就是溜,真担心以后进了婆家门,一点女红都不会该么办。

    “菜来罗”安平正想着,乐清在外面轻喝一声,手里端着个盘子走进来,唱道:“红烧鱼鳔儿~~~~”

    又跑回厨房去,再端了个盘子来:“香辣鱼肚”

    秋菊在身后端了一盆烧好的鱼子鱼白,一边笑道:“真别说,我烧时尝了一块,这鱼鳔鱼肚还真好吃呢。”

    蓝氏笑起来:“是吗?那呆会儿我可要好好尝尝。”

    乐清马达着嘴儿:“尝尝就行了, 可别跟我抢啊”以后爹做鱼干的生意,这鱼肚鱼鳔肯定少不了,扔了可惜,留下来制菜也是一笔额外收入。

    安平笑言:“秋菊,午饭备的是什么?”

    “白面馍馍和蒸花卷子。”

    “行。 你就去把饭都端上来,我去鱼池那边将几个干活师傅喊过来,先吃午饭,完了再干活儿。”安平起身往院子对面的鱼池走去。

    秋菊也应声去厨房端馍馍了。

    乐清望着盘子里的鱼肚和鱼鳔直流口水,筷子都抓在手里了,准备一开饭就大吃一顿。

    乐云坐在蓝氏身边,正在细细的给乐渊系围子:“一会儿吃时你小心点儿,要是滴在衣服上,又得洗了。”

    “嗯,嗯。”乐渊心不在焉的应着,眼睛滴溜溜的望着飘着瓷白的鱼汤的盛有鱼子鱼白的盆子。

    蓝氏眼望着乐云,不禁想起刚才安平的话。乐云今年都十二了,眼看着入冬过完年就是十三了,已经进入了待嫁女的范围。要是能趁现在添上两个丫环,在乐云出嫁前还能培养一下感情,等将来乐云嫁了之后,有 两个贴心的丫环在身边,也可以做她的左膀右臂。

    ~~~~~~~~~~~~~

    三更到啦~~

    今日圆满,撒花~~~

 第一百七十七章又一条财路

    第一百七十七章又一条财路

    几个短工和大栓很快收拾了东西,跟在安平身后进院子来了。

    蓝氏忙客气的跟几人打着招呼,让秋菊到旁上伺候着递毛巾,几个短工纷纷到水渠里洗手。

    这几个短工都是张家村人,以前跟安平的关系不错的,一边洗着手,一边跟旁上的秋菊打着哈哈:“孔姑娘,今儿中午做的什么饭啊,这香?”

    “炖的鱼子鱼白,烧了个鱼肚,烧了个鱼鳔,还有两个青菜。”秋菊笑眯眯的在旁上递着毛巾:“那鱼子鱼白锅里还有,足够几位师傅吃的,一会儿可要往饱了吃。”

    “哎?还真把鱼肚鱼鳔做菜了啊?”大栓笑起来,一边擦完手往堂屋里走来:“别说,还挺香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大栓快坐吧。这菜听说是很好吃呢。”蓝氏笑着招呼众人落坐,一边朝众人挤挤眼,意思是这孩子挑了半天了,一会儿要是不好吃,众人也客气客气,多少吃一点。

    安平也在水渠里洗 了手,跟着走进堂屋坐下来对众人招呼道:“也没什么好伺候的,都是家常便饭。咱们下午还要继续干活儿,所以中午就不喝酒了,晚上那顿酒管饱。哥儿几个多吃啊。”

    大栓笑着:“这还叫家常便饭?安平你家的家常便饭也太好了吧?”说着,指着桌上的菜:“且不说这鱼,光这两个菜,小鸡炖蘑菇,回锅肉,也就在你家能跟着吃吃,哥儿几个平时哪吃得起啊,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众人跟着应声,桌上飘出的菜香味诱的几人腹中馋虫直叫,一边暗赞安平家给的日银不错,伙食也着实不错。

    “客气什么,来,吃吃吃”安平一提筷子,带着众人吃了起来。

    蓝氏带着几个孩子坐在桌子西头,几个短工和安平把桌子东头和两角的地方都包了,坐的满满当当, 秋菊本来也在这桌上吃饭的,见今日挤不开,便识趣的跑去厨房里吃了。

    开饭之后,乐清便朝着那盘鱼肚和那盘鱼鳔进攻了,这么多人,谁知道一会儿还有没有她的份儿?

    在蓝氏的示意下,其他人也迟疑的提筷尝了一点。哪知,一尝之下,竟如此好吃,桌上的筷子不禁多了起来,几乎都落在那两只盛鱼鳔和鱼肚的盘子里,不一会儿,本来就不太满的两只盘子便见了底。

    乐清心下有些愤愤的想,这帮人也太能吃了,看来下午再挑出来的,得单另做了吃了。

    几个短工从未吃过这种味道,不禁都夸赞起来:“别说,这东西还真好吃那么多,扔了白可惜。”

    “安平,你家这丫头可是个精怪吃的晓得不少呢我都从未听说过这东西还能吃”

    安平笑着回应:“她呀,就知道吃,女红不会一点。跟着修田学了点字,就天天研究起农书,食谱来,对吃的东西到是精到”

    乐清忙补充:“食谱上是这么写的,是秋菊姐姐手艺精,才做得出来。下午我还去把剩下的挑出来,咱们做着吃。以后杀鱼挖出来的鱼鳔和鱼肚也都不浪费。”

    乐渊高兴的拍手:“好哦~~好哦~~这个可真好吃”

    乐清瞪他一眼:“ 别光想着吃。下午跟我一块儿去挑”

    “哈哈哈~~”众人叫这两姐妹逗笑,又继续吃起来。除了鱼鳔鱼肚,桌上其它的菜也很不错,肉多,做的又香,众人吃的很是满意。

    吃过饭,几个短工因为对午饭满意,连休息也没休,就又去干活儿了。

    蓝氏把碗筷交给秋菊收拾,她拉着安平进了里屋,小声的商议起给家里添丫头的事情来。

    乐云还有个三两年就要嫁人了,若是不出错,该就是嫁进杨家去。杨家世仁虽然是独苗,他那个妹妹对乐云也不错,可杨家的当家主母毕竟不是世仁的亲生母亲。

    到时候乐云一个新嫁娘过去了,不吃些苦头是不可能的。杨老爷再疼世仁,也不可能时时守在家里,乐云在那家吃了苦,要是身边再没个人儿,岂不是更好欺负?

    现在要是家里添两个丫环,两三年后, 跟乐云的感情也就培养的差不多了,到时再一块儿陪嫁过去,有事多少也照应些。

    这事本来就是安平提起的,既然蓝氏愿意,他自然也没意见。就叫蓝氏看着寻两个可靠的丫头,年纪最好在十岁左右,这样两三年后也才十二三, 继续伺候乐云几年再嫁人也不迟。

    两人商量妥了,安平便去鱼池那边帮着干活儿了。

    乐清一边挑着鱼鳔,一边抬头看了安平一眼。心下暗想,看来想做鱼鳔的生意,是不太可能了。这东西毕竟确实是太小了,一千斤鱼里也出不了多少这个东西,而且还很费事,只能偶尔挑出来自家吃吃的,卖是不值得卖的。

    打这鱼鳔的主意,还不如打这鱼池里剩下的那两百斤鱼的主意呢。

    在古代, 其至现代,大部分人都认为因为在冬天没有可吃的东西,鱼会变瘦。其实不然, 冬季冰层下的鱼是最肥的。而且因为冬季河流都冰封起来,市场上并没有新鲜鱼出售,所以到时候鱼的价格会翻几翻不止。

    所以,入冬不久,乐清便拿石头砸开冰层,拿鱼杆儿钓起鱼来。

    大栓和安平只笑她孩子气太重,这么大了还爱玩儿。等乐清真钓上条鱼来,而且又肥又大的时候,两人才傻了眼。

    乐清指着自己编的农书对安平一字一句的念:“冬天的鱼更肥,味道更美。书上说的没错吧?爹,这时候市场上都没有鱼可卖,咱们要是去卖的话,要赚大钱了。”

    “这农书……”安平不置信的拿过乐清手上那本‘农书’翻起来:“奇'。:'怪,上回我可是把这书翻了好几遍,并未见到这一篇呀?那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呢?”

    “ 爹,这是另一本书。”乐清淡定的翻出封面来,上书‘渔记’。看来爹还挺细心的,幸亏自己早有准备,另写了一本。这本里头不但把冬季养鱼的技巧都写了进去,鱼身上可吃的,可用的,也都有记载,还有夏日拿冰镇鱼,贩往内陆卖的方法。

    “哦”安平恍然,拿着书求知若渴的细细的读起来。

    乐清无事人一样朝大栓耸耸肩,拉着钓来的那条大肥鱼跑回家去了。中午就吃秋菊做的红烧鱼,啧啧,秋菊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安平很快就书看完了,他现在识的字越来越多,读起书来也很顺畅,书里的内容,对他无疑于当头棒喝,原来财路就摆在眼前,只是他没看见。

    当下,安平便迅速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破冰捞鱼,现在市场上可没有新鲜的鱼卖,那些大户老爷太太们爱吃鱼的,馋虫上来了,可是多少钱都愿意付的。

    另一件,则是立马寻人伢子打听附近有没有精于挖地窖的人才,他打算一开春,就将院子低下整个掏空,做成冰窖。冬日储冰, 夏日用来镇鱼贩往内地去卖。要不是现在正严冬, 地冻的结实,他现在就想寻人开挖呢。

    很快,安平的鱼就在弯月镇开始卖了。

    正是隆冬快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图‘年年有余’的吉利,又有大户人家爱吃鱼的老爷太太光顾,安平的鱼卖的很好,没几日便卖上了一百二十文一斤的价儿。

    而原本约摸两百斤的鱼,冬季捞上来过称竟有两百六十多斤,前后四五天的工夫就卖完了,一共得了小三十两银子。

    这两百斤鱼要是放在夏秋,也就能卖个六七两银子, 这一下便翻了数倍。 安平大受鼓舞,预备明年秋末的时候多留些鱼到冬天卖,谁能想到冬天的鱼不但不瘦,反而更肥,而且这么好卖这么金贵呢?

    生意做的一再顺利,安平一家高高兴兴的迎来了年节。

    现在老院儿那里是老张头掌家,家里太平多了。只是今年陈赵氏回张家村省亲,却没进老张头家的门,虽然老张头浑不在乎,但终究给人的心情略略添了一笔灰色。

    安平和蓝氏有心帮扶一下那边,头着年节送了许多东西过去。到了大年初一,一家人先跑去老院儿拜了年,老张头和张赵氏都很高兴,张赵氏也似乎并未对陈赵氏的事过多的在意。

    很快,便到了大年初三。

    按乡俗,这一天是要举家陪蓝氏回娘家门儿的。

    可是因为那边方氏的大女儿蓝玉正月初八就要出嫁,事情又办的有些匆忙,那边现在家里上上下下都忙着这事儿,所以安平和蓝氏不想给那边添麻烦,就把孩子们都留在家里,两个大人拎着节礼去了,打算去了帮帮忙,不在那吃饭,早早的就回来。

    秋菊姐弟被放了假,去了红梅婆婆那里过年,过了初六才回来。

    鱼池那边的大栓也放假回家了,初六才回来上工。

    如此,家里只剩了几个孩子,看院子,照料鸭子鱼池和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便落到了乐云头上。

    ~~~~~~~~

    今天恢复双更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