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门娇 >

第57部分

农门娇-第57部分

小说: 农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素是个标准的淑女型小家姑娘, 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在家里做女红,身子本来就比一般的姑娘要弱些。因着文陵的事日夜担忧,思虑甚深,身子已经是抱了病,又大半夜的跟着人跑出去寻乐云,这一下子病素一下子爆发出来,她一连烧了三天才退下去, 而且一直烧烧退退的, 缠绕了好多天也没好,乐云回来五六天了,她还病怏怏的下不了炕。

    从文陵失踪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了。蓝家两个老人那边儿,都快要瞒不住了,蓝氏这头也担心的很,知道张素是因为文陵和乐云生的病,心里过意不去也放心不下, 天天的跑过去看,天气转暖,家鸡开始下蛋,也捡出来送去给张素补身子。

    又过了两日,张素的身子刚有所好转,能下炕了。哪知不知谁从镇上打听来的消息,从洪县县城方向来了四五个浑身浴血的人,蓬头垢面,都看不清模样了,从衣服上看是衙门里的衙役,有人亲眼看见他们一瘸一拐的进了衙门的大门。

    消息传回来后,果然有几家同样有人在衙门里当差,好长时间没见影儿的人家,迎回了亲人, 只是伤的伤,残的残,衙门里都给了抚恤,里面却没有文陵去衙门里头再问,给的又是一样的回答: 他在办差

    办差办差,到底办的是哪门子的差, 竟然半月半月的看不见人,探不到消息?回来的这些又是伤,又是残的,叫人怎么能安得下心?

    这消息的打击性无疑是巨大的,传回来之后,不但张素又倒下了,连蓝氏也病倒了。蓝家庄那边眼看就要瞒不住,要是叫两个老人知道了,还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哩

    蓝氏的病还好说,只是一时忧急攻心,内热外寒,导致了病倒, 大夫开了几副药,吃下也就好了。张素那头却很严重,风寒高烧已经缠了她好长时间,这下子病倒,又是烧了好几日才免强退下烧来,整日躺在炕上,眼前不敢离人。

    除了蓝氏这头天天跑去看望,蓝家庄那边听见了消息, 乐云姥娘也亲自来了一回,又隔三差五的叫人往这捎点鸡蛋之类的补品, 希望张素的身子能早些好起来。

    可是张素的身子却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拉都拉不住,一天比一天坏,急的新水夫妇整个弯月镇的大夫都请遍了,都未能力挽狂澜。大夫说她是思虑过甚,伤到了根本,如果她自己不救她自己,用药物是没有用的。

    可是文陵一天不回来, 张素就一天控制不住的忧心不已。

    好在安英天天来开导她,好歹也起些作用,安英一走,张素就又烧起不断。

    田丰盛听说了这事儿,跑到张家村酸言酸语的放话:早叫张素嫁进田家,她不肯, 好麻,弄个蓝家死鬼回来,现在死不死,活不活的,就这么吊着,早晚要把张素的命吊了去。不如退了亲, 改嫁田家,现在也还来的及田家不会嫌张素是个病怏子

    放完话田丰盛就撒腿跑回家了,他怕新水揍他哩。

    这话儿传进张素耳朵里,无疑更加加重了她的忧虑,病情日日转下,正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衙门里终于传来消息:薛捕头带着一众衙役终于将那帮流匪捉获,虽然伤的伤,残的残,但终于是将人都捉回来了。县老爷大喜,要重重的奖赏这次参加缉捕的人员。

    文陵还没回来,但这消息传回来, 众人都放了心。蓝家二老那边儿,瞒不下去说了实话,二老听说人没事马上就要回来,倒也没担心。蓝氏也放下心头一块重石,轻快了起来。张素这头,听说文陵没事,马上就会回来,她才终于止住了无尽的忧虑,人的精神一好,身子很快便好起来 ,除了还有些咳,人是不再发烧了。

    镇上陆续传来消息,这次的头等功是薛捕快的,二等功就是蓝文陵的,三等功是两个大块头的衙役。这次除了一大祸害,县老爷高兴,把他们留了下来,要在县城里大宴三天再回来,到时候再论功行赏。

    有人说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那可是一伙百来人的流匪,已经害了多少人家了。薛捕快带人把人绑了,这头等功,怎么也要升他去县上任职了,说不定,薛捕快要做县上的二等捕快呢

    也有人说,二等捕快哪是这么容易做的, 顶多是个三等捕快。总之薛捕快再升职就要进县的,甭管几等捕快,在县上做事,那可是前程似锦的。

    不管人们怎么争论,镇上的捕快的位置空着是无可非议的。许多人悄悄猜测, 这次即然蓝文陵也立了大功,是不是会叫他填上这个捕快的位置呢?他虽然是个小衙役,不比中役和大役,但他最近已经接连立了两回功,可见不是一般的人。

    ~~~~~~~~

    三更到~~

 第一百章荣锦归乡

    第一百章荣锦归乡

    文陵还未回来,镇上亭长带着一众衙门里的人已经去蓝家贺了一趟喜,亭长还亲自送了一份礼。亭长那是什么人物,一镇之长啊,竟然亲自跑了一趟小小的乡下小村庄,还带了贺礼,这等荣耀,连张家村那最富有的杨地主都从未有过,就不用说蓝家二老有多高兴了。

    一时间,蓝家成了整个弯月镇上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打听文陵的家世,身世以及他的婚姻状况。听说这蓝文陵今年才十八岁, 小小的年纪,竟然能从白役升至正役,已经是闻所未闻,现在又立下大功劳,恐怕镇上空缺的那个捕快位子十有八九是留给他的,小子前途无量啊这些没什么追求,没什么见识的乡下朴实的乡民们,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自家女儿嫁过去,哪怕不是女儿,是侄女,外甥女呢,嫁给官老爷,以后有的是沾光的机会。

    听闻文陵已经与张家村的姑娘订了亲事,那些有心思的人们纷纷遗憾的打消了念头,但这波亲事热潮刚刚褪下,随即另一波热潮又刮起来,人们纷纷上门打问文陵有没有未嫁或是未娶的兄弟姐妹,没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孩子也是可以的 ,一时之间, 蓝家最大的孩子蓝玉一下子成了风头人物,如此关注之下人们才发现,今年才十一岁的蓝玉,已经扯开了身条儿,亭亭玉立,初有少女的 袅娜,可以预见长大后是个漂亮的。而且这娃娃人又端庄贤惠,小小年纪,已经能帮着父母担下家里不少事情,即便没有文陵, 也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好亲事。

    只是可惜蓝玉年纪实在太小了,方氏不想给她过早的定下亲事,人们又是一片憾声。不过激动的乡亲们并没有就此打住,挂不上亲戚,多拉拉关系也是好的,所以文陵还没回来的这几日里,蓝家天天高朋满座,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不但蓝家这般热闹,连远在张家村的安平家里,都受了波及,许多人想起文陵有个姐姐嫁在张家村,便纷纷来打听,这一打听之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张家还有一女一子未嫁未娶呢

    要知道,就算是嫁进张家,那也能算是官老爷的亲戚,只要有他姐姐在,有什么事情还用愁找不到人?再说,张家的安宝,还是刚刚得了秀才回来的,这也是一官老爷的料子,最不济,秀才开学堂也是强于下地种田的。

    这一下子,本来冷清的张家老院儿,几乎每日都有人上门来,不是打问安英,就是打问安宝,弄的张赵氏又喜又悲的。喜的是, 安英安宝的婚事看来是不用愁了,悲的是,当时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叫安英许给蓝家呢?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她更加后悔的想到,当时文陵刚升正役的时候,如果自己能拉下脸来,破着头皮上门去求一回亲,或许现在文陵就是安英的了,哪有那个病怏怏的张素的份儿?到时候就算是杨家,见了自己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区区一个商人,哪敢在官老爷亲眷面前放肆?可是自己为什么不去呢?为什么就拉不下这个脸来呢?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他连亲事都订了,自己的安英哪还有机会?

    得到喜报三日之后, 镇上敲锣打鼓一路将文陵送了回来。

    文陵穿着一身崭新的官服,合身的衣服将精壮的身体衬的修长而有力威武,他走在前头,后面跟着六七个敲锣打鼓的,还有一顶空轿子。看来也是镇上给准备的,只是文陵觉得那样太过张扬了,就没坐,而是一路走了回来。就连这敲锣打鼓的也是推了半天,没推掉才无奈叫他们跟着的。

    路上经过临月村时,安红一家都聚在路边观看。安红抱着怀里干瘦的小婴孩,眼巴巴的望着一身光鲜的文陵,心下后悔,当时要是跟二嫂家搞好关系,现在凭二嫂家那么有钱,娘家又有这么个出息的弟弟,现在自己在婆家也不会这么难过了。

    而立在安红旁边的田丰盛见到威武的文陵则缩了缩脖子,有些后怕的想到,这小子的拳头是越来越硬了,当时自己跑去张家村放的那些酸话儿,万一传进了蓝文陵的耳朵里,他会不会轻饶了自己?

    安红一家人心里是如何想的暂且不说,文陵带着众人一路从镇上回到了蓝家庄,一时间又是一番热闹。文陵随身带回的,除了身上这身崭新的官服,还有县大老爷相送的一些布帛礼物。至于镇上的功赏,则要等到明日他正式回衙任差了才会颂布。

    与家人团聚了一会儿,吃过午饭,文陵特地去了一趟蓝家庄。一来看望一下大病初愈的张素,二来他也要去姐姐家看一看,他如今荣功归来,自然不忘要去姐姐家给她添一把底气。本来接着乡俗,文陵跟张素虽然订了亲事,但只要还没成亲,就不能相见。不过文陵本身不在乎这些乡间俗礼,又担心着张素的身体,新水那头又提早捎了话儿,叫文陵无论如何要去一趟,所以这一趟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县老爷一共送了两匹上等绸布,几盒糕点,和一双官靴。布子一匹是黑底雕花暗纹的男式布料,一匹是水蓝色带藕合色淡莲纹的女式布匹。文陵叫娘亲将两匹布各裁下一个成人的用量来,又带上两盒糕点,便往张家村去了。

    一路上遇到许多熟人热情的打招呼,文陵都一一笑着回了,到了张家村,更是有许多看见他的人指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满眼羡慕的说,官老爷对他姐姐真是上心,一回来就来看望了,瞧那布子,那料子,那是一般人穿的起的么?

    文陵先去了安平家里,留下一盒糕点和那块男式料子给安平做衣服,跟蓝氏稍稍打听了一下情况,才拿着另一盒糕点和布子去了新水家里。

    新水一家对于文陵的到来很高兴,他如今身份不一般了,很有可能当任镇上的捕快,在镇上,捕快可以算是亭长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位置了,他却不骄不躁,一回来立马就来看望张素,这就说明闺女的眼光没有错,这小子有心着哩

    虽然文陵在不意乡俗,新水为了女儿也顾不得那么多,但叫文陵来家是一回事,却不能叫他跟张素单独相处的。夫妇二人热情的招待了文陵,只可惜他傍晚之前还要回去,所以不能在这吃晚饭了。

    张素风寒发烧的病虽然是好了,可咳嗽却是留下了,一日里总是不停的咳。现在见了文陵,见他全胳膊全腿儿身上也没有伤,这才松了口气,精神也好多了,与一家人一块儿跟文陵说了一会儿话。

    张宇是个大咧的, 直接道了张素这几日的情形,又说都是担心文陵才这样的,弄的文陵直道抱歉,羞的张素起身跑进了里屋。众人高兴的说笑了一会儿,文陵才起身告辞。

    第二日,衙门里的封赏下来,薛捕快果然被调去了县上任职,虽然任命是三等捕快,待遇却是照二等的来。而蓝文陵则封任了镇上的捕快,他以十八岁的年纪,打破了镇上最年轻捕快的纪录,以后整弯月镇的治安就落进 了他的手里,许多人心里担心,也有许多人心里期盼,这文陵,有着丝毫不输于薛捕快的能力和魄力呢。

    镇上同时又封了立下三等功的那两个大块头,封他们为大役,辅助文陵搞好弯月镇的治安,奖赏蓝文陵布帛四匹,白银十两,奖赏大块头每人布帛各两匹,白银各五两。

    封赏的消息传出来,人们议论纷纷,文陵果然是做了捕头那些有心想与蓝家攀亲的人家纷纷行动起来,向唯一能攀上亲事的张家老院儿发动攻击。安宝还小,婚事可以靠后, 安英却是已经到了年龄,提亲的人家各式各样,其中不乏条件不错的。

    只是这些提亲的人,安英全都拒了,不是她不愿意嫁人,而是这些人, 她实在是都看不上哩这事急的张赵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发动全家人去劝安英,又不敢把安英逼的太急了,怕她真如她说的那样,进镇去投奔陈赵氏去。安英这孩子向来独立能干,又是个硬性子,这事儿她能做得出来哩

    可惜能劝的都劝了,安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张赵氏不敢急逼,只能眼睁睁看着一门门好亲事错肩而过,心下又急又悔。

    任命下来的第二天, 蓝文陵走马上任,做了弯月镇捕快,重编了镇上所有衙役,与里长商量着改制了衙役待遇机制,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就烧的那些散慢的衙役猴急了起来, 哪还敢偷懒散慢,个个瞪着眼跑到街上去巡逻。蓝文陵那个小子竟然把他们的月银跟功绩挂上勾了

    不过不可不说,这一招实在管用。镇上的治安立竿见影,比以前好许多了。

    而这时候,天气渐渐进入三月,惊蛰之后,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满地是黄金的春天到来了。

    ~~~~~~~

    周末一更哦~周末愉快~~

 第一百零一章又开春

    第一百零一章又开春

    文陵做正役的这段时间,已经攒了一些钱,再加上这次赏的银钱和布匹,足够他另建一处不错的院子了。

    惊蛰后,大地一化冻,蓝文陵便带人在那处选好的地方大刀阔斧子的盖起新院子来,打算秋上的时候,就准备婚事,将张素娶进门来,也叫二老再也不用担心。

    “王婶子,谢了啊,等喂大了,还要再来你家配种的。”蓝氏递过钱, 接过王婶子怀里的小猪崽儿。这是刚下生一个多月的小猪崽儿,白白胖胖肉乎乎的,身上一点脏东西都没有,干干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