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门娇 >

第83部分

农门娇-第83部分

小说: 农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你看你,又来了”许姨娘无奈的摇摇头,忙转了话题:“镇上武太太下了贴子请太太过去吃茶,听说是连我们也请了呢,咱们到时候穿什么衣服呢……”

    到了中午,杨老爷才回来。按说今日大年初三,妻妾们该回娘家去。可是两个妾室娘家早就没了人,大太太那边又跟娘家闹的不太好,所以呆在家里哪儿也不用去。他落得清闲,去了一趟镇上,找万木匠拉了一会儿话,中午了才回来。

    杨太太早就憋足了劲儿,只等杨老爷一回来,就好好的告世仁和世珍一状,顺便连两个姨娘也要搭上教养的不好的罪名。她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先给杨老爷 侧面一提:“今儿陈家太太来过了。就是镇上那个大户陈家,听说他家米铺和布庄的生意都很不错,已经发展到了解邻镇去呢。”杨太太故意把陈家夸的好好的,呆会儿老爷要是知道他家想跟自己家联姻才会更加高兴,然后自己在老爷正高兴时再泼上盆冷水,把世仁和世珍做的事说出来,老爷不生气才怪,说不准还会抽他们几鞭子呢。

    杨老爷神色淡淡:“咱们跟她又没什么交情,大年节里的,来做什么?”

    杨太太笑道:“来送了一点年节礼,随便聊了聊。陈家太太的意思,她那个孙女今年九岁了,跟世仁正好配呢,她有意这门亲事。”然后自信满满的等着杨老爷喜上眉梢,高兴的手舞足蹈,自己再狠狠的打击他。

    哪想到杨老爷却是眉头一皱,不是很高兴的:“孩子才怎么小,急着提这事儿做什么?你应了吗?”

    杨太太没料到杨老爷如此反应,一怔,下意识的按着本来设想好了的道:“我本来是想应的,可是世仁他……”

    “糊涂”杨太太还没说完,就被杨老爷不客气的打断:“孩子这么小,谈这些做什么?再说咱们跟陈家又不熟,突然提这事,你知道陈家打的是什么主意?还有,我就世仁这么一个儿子,容不得他受委屈,将来娶妻也一定要娶家世不如咱们家的,依陈家现在的家世,根本就不行。”

    “可是……”

    “可是什么?这事儿谈成了没有?”

    “叫,叫世仁和世珍破坏了……你是不知道, 他们……”

    “幸亏没谈成,若真是成了,我当下便贬了你”杨老爷火气很重的指着太太的鼻子:“世仁的婚姻大事,不经过我同意,你也敢随便应,你真是了得了你幸亏世仁机灵,不愧是我的儿子。”

    杨太太告状不成,反惹了一身骂,都快吐血了,委屈的:“我觉得是门好亲事……”

    “好屁好 我看你就是见不得世仁好陈家这样的,娶回来谁压得住?要是搬去镇上买院子,那岂不相当于入赘?我老杨家可就这么一个命根子,再入给别人吗?你这个糊涂蛋”

    1/2

 第一百四十三章分吃

    第一百四十三章分吃

    老张头跺着脚,竭斯底里的:“安英今年都二十了,再不嫁,留在家里做老姑娘吗?这事儿我就作主了,就选东王屯儿这家。”

    蓝氏跟安平面面相觑,这事情要是不叫张赵氏知道,她到时候能不闹吗?

    安平咬咬牙:“这事要是再拖,安英可真嫁不出去了,咱就听爹的”

    蓝氏吸了一口气,点点头:“成。我这就托人捎信给我娘,叫她去那人家里说。爹,那你看叫不叫他留钱翻一下院子呢?”

    “就叫他拿彩礼就行了,翻院子的钱,我们出”安平一挥手,翻个顶好的院子也用不了十两银子,自家现在有钱了,这点还帮不了妹妹吗?

    蓝氏干脆的点点头:“好”

    “乐云,你就去把你小姑喊来。我问问她,要是愿意,这事儿咱们就办”老张头抽出烟袋,又点上旱烟,一口接一口的抽了起来:“ 记得,千万别叫你嬷听见了。”

    “嗳”乐云抬腿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把安英带了过来。

    安英听说是这事,沉默了一会儿,点头:“成,就这么办吧。”其实她是真不想再嫁人,可是看着爹娘和哥嫂都为着这事操心不已, 她实在不忍。算了,寻一家老实人家嫁了吧,种地生娃,像一般的村妇一样平淡的生活,虽然不是她想要的,起码亲人们还能放心。

    信儿捎到了东王屯儿,那边很快给了信儿,两个孩子都大了,对方想尽快成亲,正月初八那日就叫媒婆上门来提亲,半年之内叫两人成亲。

    杨家那边也给了信儿,世仁不知出了什么招儿,直接将陈赵氏吓走了。

    两件事情都尘埃落定,安平跟蓝氏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只有乐云风清云淡的,仿佛紫涵来抢世仁,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乐清很奇'。:'怪乐云的反应,旁敲侧击,死缠烂打之下,终于逼得乐云开了口:“他要是连这点小事情都搞不定,紫涵就不可能看得上他了。”

    哦~~~~~~乐清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姐姐总是说些高深的话,怎么好像自己成了本土妞,姐姐反而成了穿越人士呢?

    正月初八这一日,东王屯那家人遣了媒婆来提亲。

    许是媒婆不认路,打听之下,竟去了张家老院儿。恰巧张赵氏在家,听说媒婆一说,顿时炸了锅,当下就把媒婆骂走了,又跑去安平院子骂老张头:“你个老不死的东西,你敢背着我就许下这事情了?你当我不存在了是不是?你还想谋权篡位是不是?你是不是早就想着做张家当家人了,就巴不得我早点死呢是不是?”

    老张头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本来就要去老院儿跟张赵氏吵一架,被安平夫妇拉住了才忍下这口气,现在张赵氏这样一骂,他也不客气的回嘴:“闺女都多大了,你还挑三捡四的,你还想挑个有钱的哩?你就不怕闺女嫁不出去了,害了她啊?有你这样当娘的吗?”

    张赵氏跳脚:“那你就自作主张,下主意啦?啊哟,我今儿要是不在家,我还不知道哩,你把个闺女嫁出去了,我都不知道啊哟,不行,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完,我才是张家当家人,不能由你这么胡作,我得把本家四院儿叫来,评评理”

    “本家四院儿喊来也是我有理”老张头气的吹胡子瞪眼:“再者说,要是论起理来,我的叔伯才是本家四院儿,你的几个哥哥,算得什么本家四院儿?”

    张赵氏嘲笑的:“你有叔伯啊?你有兄弟啊? 逃难时候人家都各顾各的跑了,人家谁还顾你啊?你现在还能寻回来吗?你能寻得着?”

    “你”老张头气的跺脚:“我不管咋样,反正安英的事情我就作主了我不能叫你坏了闺女一辈子”

    “你想得美”张赵氏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的,扭身跑出院子去了。

    老张头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怔了怔神:“她去哪儿了?”

    安平略一沉思,暗呼一声不妙,忙大步跑出了院子,一边叮嘱:“爹,你先在家里呆着,我一会儿就回来。”安平出了院子,跑到老院儿一看,张赵氏果然没回来,他赶紧又往东王屯儿跑去。

    可惜安平反应还是太慢了,他跑到时,张赵氏已经将提亲的这家人家痛骂了一顿,周围围着不少人,人家父母和儿子都一脸涨红的立在院门口,叫张赵氏骂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安平跑过去,一把抱住张赵氏,道一声‘抱歉’,赶紧将张赵氏拉了回来。东王屯儿这里,只能事后再来道歉了,婚事是肯定黄了,唉,这叫什么事儿啊?

    张赵氏一路拉扯着,被安平带回了张家村。

    老张头听说她跑去将人家骂了一顿,黄了安英的婚事,气的两眼一黑,伸手就给了张赵氏两个响亮的嘴巴子:“你个死娘们儿,你要做什么了你,你这是嫌闺女的名声太好了是不是?给你这一闹,十里八村的哪家还敢娶咱们安英?你这是想毁了安英啊你?”

    张赵氏起先也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冲动,但被老张头一扇,火气又上来了,掐着腰嚷:“你个死老头子你还敢打我了你,你图清闲搬到这儿来一住好些日子不回家,还愿意管起家事来了?你就算住在家里,都轮不到你管,何况你都搬出来了?我告诉你,你搬出来,有本事你别回去”

    老张头往地上‘呸’了一口:“你管我回不回”

    “你永远不要回来 正好腾出一间房来给乐荣住”张赵氏气的眼冒金星,一手扶墙,‘呼呼’的喘气。

    老张头露出一抹嘲笑的笑:“房子院子是我累死累活

    1/2

 第一百四十四章京中来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京中来信

    这人身着金字福长褂,黑色小牛皮靴子,头带一顶小皮帽,三十出头,样貌清朗,行事有礼,看着像是哪家有钱有势的人家里的管家。

    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张赵氏有些疑惑,这个老大远冒出来的陌生人,怎么会认得自家的老头子?张阿厚,就是老张头的名子。

    见张赵氏怔愣,那人有礼的一笑,又重复了一遍:“大姐,请问张阿厚家可是在这里?”

    “是,是,我家老头子麻。你是。。。。。。”张赵氏终于有了反应,上下打量此人,确定从来没见过,心里不由暗暗猜测,老头子是不是在外面闯了什么祸,引到家里来了。

    那人脸上浮起惊喜,又再确认道:“大姐,贵 家大哥是不是今年五十有二?当年从南方逃难过来的,之前住在南方水乡镇的小沙村?”

    “呃,呃。。。。。。”张赵氏回答不出来,又怕真是老张头闯了祸,现在祸水找上门来了,正了正神色,鼓了鼓胆,不答反问道:“你是谁 呀?到底有啥事哩?”

    “大姐,是这样的。我是京城吕家的管家,大姐喊我一声祥子就行了。”那人自知有些高兴的忘形而有所莽撞了,忙极有礼的自我介绍,又道:“我家夫人姓张,闺名作阿凤,也是当年从南方逃难出来的。她有两 个家兄,大兄叫阿厚,二兄叫阿念,夫人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就是寻一寻这两 个兄长,现在终于得了点消息,便马上差我来寻寻看。只是。。。不知。。。。。。寻的对不对?若是有唐突的地方,还请大姐谅解呀。”

    “啊,啊。。。。。。”竟然是老头子的妹妹寻来了,这么些年了。。。。。。等张赵氏消化完了这句话,激动的都忘了跟祥子说话,扭身就跑进了院子里,到西厢窗下,喊道:“老头子阿凤有消息啦阿凤家里来人啦你快出来瞧瞧呀”

    屋里传来一阵跌跌撞撞的声音,待老张头从屋里冲出来 ,一张老脸已 经激动成了猪肝色。安英安宝和安民夫妇听见喊声也纷纷从屋里出来,只是他们毕竟跟这个未见过面的姑姑没什么感情,显得镇定一些。

    老张头几乎是颤抖的,扑到祥子身边,来回仔细看了看他,哑声道:“你是。。。。。。你是。。。。。。妹夫?阿凤现在怎么样了?她在哪里?过的咋样?有几个孩子,孩子们好吗?对了,她那里有没有阿念的消息呢?”

    “真是阿厚舅老爷?您先别激动,我们夫人好着呢,听我慢慢跟你说。”祥子忙 扶住有些不稳的老张头,细语安慰。

    老张头老泪纵横,哽咽的不成声调:“兄弟啊几十年了啊从那南方逃出来,我就跟阿念阿凤走散了,那时候阿凤才八岁呀几十年来,我独自撑着一个家,又担心着阿念阿凤他们怎么样了,晚上想我这兄弟妹子想的都睡不着觉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那。。。。。。我现在,我现在哪能不激动,哪能平静得下来?”

    “舅老爷,您喊我一声祥子就行了”祥子不愧是管家,这时候也相当的冷静,仔细的跟老张头确认:“舅老爷,我们夫人当时逃出来时确实才八岁。不过稳妥起间,咱们还是对再一下别的信息。您当时住的是哪个镇哪个村,爹娘都叫什么呢?还有阿念舅老爷,当时逃出来时又是多大?”

    “水乡镇小沙村,我娘叫张大柱,我娘叫李玉芳,当时南方大水,我逃出来时十六,阿念十二,阿凤才八岁。我最担心的,也是最小的阿凤,她才八岁啊,又是个女娃娃。。。。。。”老张头说着,又老泪纵横起来。

    祥子肯定的点点头:“那就没错儿了,您就是我家夫人要寻的舅老爷。您放心,我们夫人现在过的好着呢,我们老爷现在是京城里县太爷的师爷,膝下两个儿子,大子如今是荷县知府,二子不爱从政,经了商,如今生意做的也不错。夫人不爱铺张,家里有两 个丫环一个家丁和我这个管家伺候着,日子过的好着呢。”

    “啊呀”听祥子说阿凤丈夫竟然是京城里做官的,倒吸了一口 冷气,忙将人往屋里让:“来来来,几十年的亲人寻回来了,可是个大喜的事情,咱们进屋说,进屋说话。”

    “对对对,咱们进屋再说”老张头这才回过神来,说了半天,还没叫人家进屋呢,赶紧牵着祥子往屋里走,又支使安宝:“安宝,你赶紧去把你二哥二嫂也喊过来,寻到你姑姑了”

    安宝应声跑出去了。安民和吴氏也忙跟着招呼,安英则赶紧跑去生火烧水,冷战了几个月的老张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进了屋,老张头跟祥子又仔细的问了阿凤的生活细节,当时怎么跑到京城那么远了,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怎么认得吕老爷的。

    祥子一一回答了:八岁的阿凤机灵能干,被当时穷困的吕家收下做了童养媳。没想到后来吕老爷竟然考中了秀才,又进而考中了举人,做了官也没忘阿凤,依言娶她为妻,阿凤跟吕老爷可以算 是青梅竹马,恩爱的很。

    老张头不住的感叹,阿凤好命,才遇上吕家这样的人家。又问祥子阿凤现在是个什么模样,又开始絮叨不知阿念怎么样了。

    阿凤托祥子还捎了一封信来,由于不知何时能找得到,信是早先写好的,已 经很长时间了。老张头叫安宝仔细的念给众人听,一边不住的抹着泪儿。

    信上阿凤回忆了一下以前的事,又说了自己的近况,叫老张头不用担心。还说只要一寻到老张头,她得了信儿就会马上

    1/2

 第一百四十五章对不起,我已经滚远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对不起,我已经滚远了

    老张头失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