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江南春 >

第115部分

江南春-第115部分

小说: 江南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嫁过来没多久,就有了身孕!
  要知道,因为齐焕之亡妻的缘故,齐家盼望齐焕之有后不知道盼望多少年了!而沈柔冰才嫁过来。就有了动静!这怎么能不让齐家上下欢喜无比。尤其是齐焕之的母亲齐大夫人。只怕心中要将沈柔冰疼到骨子里去了!
  要知道,齐大夫人甚至曾经做过齐焕之终身不娶的准备了!
  现在齐焕之不禁娶了新人,而且眼看着孩子就要出生了!她怎么能不高兴!怎么能不疼沈柔冰!且不说沈柔冰性子温柔贞静。本来就得她欢心,就算是沈柔冰性子不是她喜欢的,因为孩子,齐大夫人都愿意将沈柔冰给供起来!
  “这妇人有喜,最是要小心的。”齐大夫人满面慈爱,道:“你大姐姐的兄嫂都不在京里,从前也可怜没什么闺中好友,我怕她在府上闷的慌,就让人递信,请阿凝你过来了。你们姐妹好久不见,就不要在我这老妇人面前应酬了,自去叙话吧。”
  “是,婆婆。”沈柔冰格外小心地站了起来。
  沈柔凝也起身,向齐大夫人行礼之后,扶住了沈柔冰。
  出了暖厅,沈柔冰笑着道:“阿凝,去我院子里看看吧。”
  沈柔凝自然应了下来。
  姐妹俩离开之后,齐大夫人身边一个管事妈妈低声道:“夫人给的见面礼是不是太重了?那沈四姑娘居然也没有推辞……”
  “你啊,还是眼界太窄了。”齐大夫人心情颇好地饮着茶,笑着道:“且不说别的……就说焕之媳妇的两个亲妹妹推脱不肯来,而沈四姑娘这个堂妹却立即就来了,这么真心对焕之媳妇好的,我也愿意重重赏她。”
  “再说,她是陈公唯一的外孙女,在陈府上下都十分受宠,尤其那位陈厚蕴陈大公子,居然肯将那么宝贵的时间抽出来教导她一个小姑娘……”齐大夫人显然仔细打听过沈柔凝在陈府里的情况,也很明白陈厚蕴的潜力……她的目光透过袅袅的茶雾看向不知名之处,半晌之后才感慨道:“更何况,在她身上还有那种牵扯……将来会如何,太难说了。”
  这个沈四姑娘,居然和她的母亲长的那般相似!
  只是不知道,高高在上的哪一位,时至今日,心中是否还留有当年的一点儿执念?
  齐大夫人不敢深想下去。
  当年,她也是偶然机会,才知道了那个秘密,一直都谁也没敢说。
  “夫人的意思是?”管事妈妈有些不明白。就算沈四姑娘深受陈府上下喜爱,但她的毕竟姓沈。沈家可没有什么厉害的大人物。她的父母也不过是县令罢了。
  “你不懂,也不用问太多。”齐大夫人看了那管事妈妈一眼,淡淡地道:“下去去做事吧,务必将大少奶奶今日的饭食做的用心一些。”
  “是。”管事妈妈不再问,应声下去了。
  ……
  “齐府虽然比沈府要大的多,但其实已经分成两个大院子了,中间砌了花墙隔开,各自也有向外进出的大门。我们大房住了东院,二房住在了西院。两房人早早就分了家,平日里不怎么常见,就是见了,也是客客气气的。所以,府上很安静的。”沈柔冰一边慢慢行走,一边向沈柔凝介绍道:“你姐夫有个妹妹早就嫁了出去,一个弟弟叫齐行之,年纪比你还小一岁呢,也搬到外院去住了。其实婆婆平日里还是很孤单的,都没有什么说话之人。”
  这样的生活,是沈柔冰从前所不敢想象的。所以,她心怀一颗感恩之心,诚心孝敬着齐大夫人。这婆媳,才很快就融洽起来,堪比母女之情了。
  甚至在齐大夫人眼中,沈柔冰比自己那个嫁出去的女儿还要贴心乖顺。毕竟,当年那个女儿性格有些随了她,有点儿强硬的脾气,有时候并不乐意完全听从母亲的话。
  “姐姐对齐大夫人诚心,大夫人也爱护姐姐……”沈柔凝笑着道:“这样相处出来的情分,连我都羡慕姐姐你了。”

☆、262 姐妹

  沈柔冰笑容羞涩而幸福。
  即便是说着介绍齐焕之亡妻所住的院落之时,她幸福的笑容也没有太多变化:“……这个院子,算是封起来了。夫君偶尔会进去缅怀故人。”
  “大姐,你心中就没有芥蒂?”沈柔凝有些好奇。
  “以前有一点儿。不过很快我就想开了。”沈柔冰带着温柔的笑意,轻声道:“她已经故去了,我又何必与一个故人争执什么呢?我也没奢望过得到夫君待她那样的强烈感情……我只希望日子安宁,夫君能够将我当成妻子一样尊重不慢待不羞辱,那就很够了。”
  “而且,夫君从这院子里出来的时候,神色很平静。”
  神色平静,表明他的心很平静。
  他的心能平静,就说明他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也已经完全告别的过去。再来这里缅怀故人,应该是想要告诉故人,自己如今生活的很好。
  所以,沈柔冰觉得,现在与齐焕之平静生活在一起的是自己,她实在没有必要自找不痛快。
  沈柔凝再次被她的话给触动了。
  沈柔凝并不觉得沈柔冰太聪明,至少,她并不明白许多的人生道理。因为沈柔冰从前读书不多,论琴棋书画,都是毫无出色之处的。最擅长的乃是针线女红。当年在沈家村的时候,她也早早从族学退出,一直待在闺房安静地做针线。她也不曾受到过太多来自长辈的指点。而从前的她,的确是有些沉闷且懦弱的。喜欢热气吞声息事宁人。但沈柔冰之所以懦弱忍让,也正是说明了她本心良善心性豁达,容易满足。
  而容易满足的人,通常都会过得很好。
  所以,沈柔冰或许不够聪慧,但其实却是极聪慧的。
  “大姐,小宝宝不闹人么?”沈柔凝大略参观了沈柔冰居住的院子,姐妹两个就回到了温暖的内室,坐在榻上闲聊:“……父亲来信说,母亲的身子也一直都很不错。但五嫂的情况却不太好。她的反应很大,小宝宝很不乖,很是辛苦。”
  田氏去了岳阳,也很快查出了身孕。
  算算日子。她和沈柔冰的月份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田氏的身孕一查出来。沈柔凝就收到了信。而沈柔冰这里显然是觉得要隐瞒过去了前三个月,再对外公布的。所以,她今日来了。才知道。
  沈柔冰温柔地轻抚着小腹,微微摇摇头,道:“孩子很乖。所以,我有时候都甚至不敢相信他真的来了……还是母亲专门请了一个大夫三日一上门来诊脉,一次次地确诊,与我说宝宝的情形变化,我才敢相信的。”
  “大嫂也有喜了?三叔父写了信来么?”沈柔冰当然也很替田氏高兴,道:“看来,那岳阳的确是处宝地!只是哥哥怎么也不给我送个信!”
  她仅仅只收到过一次沈端榆寄回来的信,说了他们已经在岳阳安顿下来,报了平安,又叮嘱了她几句而已。
  “难道你已经告诉五哥你的大喜事了?”沈柔凝揶揄道:“父亲还特意叮嘱我,让我不要多宣扬呢。”
  沈柔冰连在京城的沈家人和沈柔凝都瞒住了,怎么会特意告诉远在外地的兄长。听到沈柔凝这样说,她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婆婆说,宝宝不到三个月,容易受惊……哥哥嫂嫂没告诉我,肯定也是因为这个。”
  “他们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定然要比我小心谨慎多了。”沈柔冰显然没有想太多,很快就兴奋地道:“啊,我正好有许多宝宝用的东西,回头就收拾一番,给嫂嫂送去!”
  两姐妹许久不见,说了许久的闲话。
  用了午饭之后,沈柔凝见沈柔冰开始有些困顿疲倦,不敢再打扰她休息,也就告辞了。她离开的时候,齐焕之还在衙门没有回来。沈柔凝也就没有见到他。
  回到陈府,沈柔凝想着沈柔冰如今的幸福平和的生活,不禁与陈大太太说了一番。陈大太太听了也很受触动,感慨道:“……听说这么说,你姐姐是个心善之人,也很容易满足,没有什么野心,所以她能过的好。阿凝,若是将来你嫁出去,一定也向你这个姐姐学习。”
  陈大夫人望向沈柔凝的目光之中,忍不住就暗含了忧虑。
  她自己没有女儿,从见到沈柔凝的那一刻起,就十分喜欢这个与自己小姑长得十分相似的小姑娘。要知道,她嫁过来,直接就是当家主母,小姑更是才没几岁大,说是姑嫂,实则堪比母女了!小姑含恨远嫁,陈大太太一直都很伤心,也出于各方面的考量,只是暗中关注着她,并没有去打扰小姑的生活。
  而且,与当年的陈君怡相比,沈柔凝更加乖巧懂事,惹人疼爱。
  但没想到,之前陈老爷子就教了沈柔凝许多一般闺秀不会接触的东西,给她讲古,讲历史民生朝政;而后来的陈厚蕴也更是教了她许多!现在居然又由着她独自游历!
  这是想将沈柔凝往什么方向培养呢?陈大太太完全不能理解!
  在她看来,一个闺阁姑娘,年纪小的时候要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修身养性!长成少女之后,出嫁之前,要学的就是管家理事和在内宅生存的门道和学问……
  那个沈柔冰若不是碰到了齐家那样特殊的情况,而且她自己的肚子也十分争气,一嫁过去很快就有了身孕……她就是心态再好,就真的能生活的幸福?
  再说,沈柔冰正因为书里的学问学的少,对外面的见识也少,所以才能安于内宅容易满足……所以才能比较容易过得好!
  而沈柔凝?
  她的眼界开阔了,懂得多了,一颗心也就变大了!
  到那个时候,她真的还能习惯内宅的琐事无趣么?她还能……
  陈大太太不敢深想下去。
  沈柔凝喜好丹青,那就请个师傅在家中老老实实地学习丹青,画些花草蝶虫也就是了,也不是不能留名后世,就像古时候的那些才女们一样!

☆、263 应答

  为什么要让她去如同男子一般地游历!
  她还从未听讲过,哪家的闺阁姑娘需要游历才能成年的!
  陈大太太不能理解,也十分的担忧——
  不仅仅是担忧沈柔凝将来会在难以适应内宅的生活,也更担心的是,若是被人知道了她的这些经历,沈柔凝在婚事上,会艰难。
  谁家会愿意娶一个心思在外无法安心相夫教子的媳妇?大家想娶的都是能够打理家务能照顾男人和孩子,能乖顺听话的媳妇!而不是什么多么了不起走遍了大庆见识广博的媳妇!
  就算是她自己,也不想要这样的女子做媳妇!
  但陈老爷子做下的决定,陈大太太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偶尔与陈大老爷提起,陈大老爷也并不如何担心,反而有些为沈柔凝的大胆野心感到骄傲自得!陈大太太没有办法,才将担忧放在了心低。
  当年的陈君怡,也总是喜欢出门。但她也仅仅是在京城而已。
  而沈柔凝,却要在整个大庆游历了……这真真是……唉……陈大太太心中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对沈柔凝道:“阿凝啊,你真的要出去游历么?游历之后呢?”
  “阿凝,大舅母说这番话,你可以当大舅母浅薄没有见识的唠叨忧虑……但大舅母想要说的是,这人啊,走的地方越多,这心就会越大……”
  “一个出生在偏僻小山村的人,他若是一辈子没有走出那个小山村。就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大娶亲生子老去……他一样能够生活的平静而满足,你难道能说他这一生过得很苦?但若是这个山村人,他读了书,走出了小山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见识了许多精彩,你让他回到小山村去生活,他还能心甘情愿么?”
  “我真的很担心你。”陈大太太眼中饱含了忧虑。
  沈柔凝静静地听完了她的话,面露感激。起身对陈大太太行礼道:“大舅母关心我。我只有万分感激的。而且,现在我也无法对大舅母保证说,我将来一定就能甘心安于心宅,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但是大舅母。我是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若是我不能做闺阁时候去尝试一些我想去做的事情。那这一辈子还能再有任何的机会么?”
  “我若是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就像大姐一样,那当然是好的。不必再多说什么。”沈柔凝慎重地道:“只是我既然已经设想过,心也自己动了,若不能真的迈出去,一直压抑着,一样也不会安宁安乐……所以,肯定还是要走出去看看的。万幸的是,外祖父和蕴表哥都很支持我。”
  “至于将来会如何,见识过后,能不能再静心……那都是以后再需要考虑的事情了。”沈柔凝想了想,道:“我觉得,我的心应该能够安宁下来,就像现在蕴表哥已经不会再刻意去想要四处游历一样。”
  “表哥的志向在庙堂之高,这让他的游历变得有意义……”沈柔凝缓缓地道:“而我的爱好则是在丹青一途上,我的游历,也一样有了意义……胸中有沟壑,身在内宅,一样能安然。”
  陈大太太说不出什么来了。
  她看向沈柔凝,轻轻一叹,依旧很是忧虑,道:“但愿吧。”
  “不过,你会外出游历之事,万万不能要瞒的大家,不要对外宣扬。待你离开之时,陈家会对外说你回到了岳阳,与父母团聚了。你父母那边,我也会写信叮嘱他们的。”陈大太太心意淳淳,与沈柔凝说了许多话。
  ……
  一眨眼到了上元节,官府和明义候府甚至是御林军的一些人联合起来,几乎将整个京城翻了个遍,也没能找到郑元斌的尸身。之所以说是尸身,那是因为有渔民在云雾大泽打渔的时候,捞到了一把佩剑,正是代表着御林军身份的属于郑元斌的佩剑。
  佩剑泡在水中泡了几日,连剑鞘都没有了,实在从上面看不出太多的线索来。衙门也又在渔民所指之处大肆打捞,却是没有发现更多的东西。
  但代表着身份的御林军制式佩剑都丢了,显然郑元斌本人是凶多吉少了。
  堂堂明义候府的嫡长孙,御林军前途无量的偏将,就这么死的不明不白,连累了京兆尹大人都辞了职。案子转交了刑部……但估计也没什么指望的。
  甚至,许多人都开始猜测议论说,这是明义候府内部在争权夺利。要知道,郑元斌是嫡长子,本人也有前途……他不死,明义候府的爵位迟早都是他的。但他现在死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