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木樨花开秋来晚 >

第140部分

木樨花开秋来晚-第140部分

小说: 木樨花开秋来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这兵马不能停太久,每停一天,粮草供给便不知要花多少,臣觉得,应该先往前行,到了实在不能进再停。想那慕乾,虽在我大虞军中有神勇名声,可毕竟青州梁州等地范围并不大,臣算着他们再募兵,也撑死不过几万人,想要来与咱们三十万大军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臣认为……”卢将军才说到此处,却已经被赫连铖打断:“卢将军,朕自有把握,你先带着朕的亲笔信去兵部。”
  卢将军有些担忧的望着赫连铖,不知道皇上为何忽然又踌躇了起来,可皇上的命令他哪里敢违抗,只能听从吩咐寻了纸笔过来,伺候着赫连铖写了信。
  赫连铖写了两封,一封给兵部,一封却是送进后宫给慕瑛的。
  提笔在手,他感慨万千,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慕瑛说她弟弟领兵造反的事情,回想到出发前,慕瑛盈盈有泪,向他哀求千万要留她的弟弟妹妹们一条性命,可万万没想到,她的弟弟妹妹们却是这般对待自己。他务必要向她说清楚,不是他不愿放过慕乾慕坤和慕微,是他们不愿放过他。
  “一封给兵部,一封,你亲手交给皇后,不能让他人假手,知否?”赫连铖将两封信交到卢将军手中:“卢明,你是朕信得过的人,朕这才派你回京,定然不能辜负朕的期望!”
  “是!臣定然将这两封信带回京城,妥善交付给兵部和皇后娘娘!”卢明接过那信,心中有几分感叹,皇上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惦记着给皇后娘娘写信,莫怪民间有传言说皇后娘娘乃是红颜误国呢。
  江小春的耳朵贴在帐篷的布上,全神贯注的听着里边的动静,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小内侍站在他身后,看不到他脸上的神色,有些焦急,细声问:“小江公公,出了什么事情啦?怎么卢将军进去这么久还没出来?”
  “嘘,你这傻孩子,别说话,皇上他们可是在谈军国大事!”江小春转过身来,脸上那笑容早已消失不见,一双眉毛蹙得紧紧:“咱家方才听着,仿佛说慕大公子在青州梁州举兵造反了!”
  “什么?”小内侍唬得全身发抖:“慕大公子造反?”
  慕大公子在大虞可谓威名赫赫的人物,昔日大虞攻打南诏,遇到瘴气藤蔓,还有猛兽长蛇,一时间被阻拦在那瘴气之外,进去不得,大军足足停了半个月。后来是慕大公子亲自带领一百名勇士,用了攻心之术,让当地的蛮夷带看他们突破沼泽瘴疠之地,犹如神兵天降,直接冲入南诏军营中,活捉了那带兵的大将军,一举将南诏最硬的防线突破,大虞兵马方才顺利过了那一关。
  从征讨南诏那一役开始,慕大公子的威名远播,都说慕家又出了厉害角色,下一任大司马定然是慕大公子无疑。
  现在慕大公子竟然举兵了,而且是在青州梁州,不消说,定然是为了拥戴太原王赫连毓了,太原王乃是太后娘娘亲出,而且为人心善,昔日住在宫中,所有的宫人们对于太原王,只有称赞,绝无半句不好的言辞,相较于皇上来说,太原王甚得人心。
  “小江公公,慕大公子有多少兵马?”小内侍问得战战兢兢。
  “仿佛说有十多万。”江小春轻描淡写:“没事,咱们皇上领兵三十万呢。”
  “可是……”小内侍牙齿都在打颤:“昔日慕大将军领兵一百就将南诏那十万余人击退……”?

☆、第 218 章 莲动下渔舟(二)

?  卢明高大的身影从帐篷里晃了出来,瞥了一眼站在外边的两个人,脸一板:“好好伺候着皇上,别的事情你们不用掺和,阉人就该明白自己的身份!”
  “卢将军,这事儿不消你吩咐,我们自然都知道,卢将军走好。”江小春弯腰,一脸谄媚的笑:“卢将军,你为皇上操心战事上的事情,已经够辛苦了,皇上的饮食起居这档子事情,就不用卢将军挂念了。”
  卢明横了江小春一眼:“你这阉竖,惯会讨好卖乖,休得拿那媚上的一套来讨好我,只管好好伺候着皇上便是。”说罢,将那帐篷帘子一摔,大步踏了出去,那气概真真如山一般朝人压了下来。
  江小春站在那里好半日没敢动弹,等着那人影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他这才挺直了背,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卢将军,实在有些吓人,这般威风八面的作甚,其实他比咱们,又高贵到哪里去了?”
  小内侍缩了缩脖子,好半日没有说话,过了一阵子才喃喃道:“小江公公,咱们该怎么办?万一慕大公子带的人勇猛无敌,皇上……”
  任凭谁都会有忧戚之心,皇上根本就没打过仗,御驾亲征不过是挂了个鼓舞士气的名头罢了,如何能抵挡得住慕大公子的军队?这真是让人堪忧。小内侍心中发毛,有些慌张,只是不敢出声,生怕被江小春捉了把柄,到时候说他扰乱军心。
  第二日起来,军营一切照旧,仿佛大家都不知道青州举兵之事,赫连铖坐在帐篷里,将一些官阶高的将领们召集起来商议此事:“青州梁州等地举兵,朕已经派卢明星夜回京城去增调兵马,位爱卿如何看?是继续前行还是先行等待?”
  呼延寿一皱眉:“皇上,行军打仗,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还有停留之理?这三十万大军每停一日,便不知要消耗多少物资,从京城增调兵马,一路上过来,少说也得十来天,这般消耗如何能供给得上?皇上,咱们可不能拖着。”
  “威武将军说得是。”众将皆附议出声:“皇上,我们难道还怕了慕乾那厮?青州梁州,仓促举兵,还能纠结多少人?皇上尽请放心,臣等当竭心尽力,一路披荆斩棘,打慕乾那厮落花流水!”
  见众人都异口同声,赫连铖心里头高兴,拍案而起:“好,战便战,传朕旨意,马上开拔!”
  此话一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赫连铖瞬间觉得自己豪气如云。
  青州靠近长江之侧,在这个时候,仿佛春风已经从长江那边吹了过来,枝头上有了点点新绿,太原王府的园子里,一片浅浅的鹅黄绿浮在枝头,放眼望过去,生机盎然。
  王府的一个凉亭里,凉亭的三面都挂着帘子,可还是留出了一面朝着外边,从那边看了过去便能见着里边坐着三个人,两男一女。
  “唉……”中间坐着的那人,穿着紫色锦袍,忧心忡忡的叹息了一声:“微儿,我真不知道如何劝你兄长……”
  “毓哥哥,你只想着对不住你皇兄,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皇兄对不住我们慕家?”慕微吸了下鼻子,眼中泪珠溅落,那模样楚楚可怜:“自从父亲死后,我每晚都不能安寝,闭上眼睛就能见着他那慈祥的模样。昔日他是那般疼爱我,可他死后,我竟然连去他灵前哭上几声的机会都没有!”
  四个子女里,慕华寅最看重慕乾,最疼爱慕微,简直是将慕微当成自己眼珠子一般爱惜着。对于慕微来说,他关爱浓浓,无人能及,他的死给慕微无比的忧伤,听着慕乾说要举兵为父报仇,她即刻出声表示支持。
  赫连毓却是左右为难,他护着慕微一路到了青州辖地,本想拖些日子,等着赫连铖怒气渐渐的平息了,自己再上奏折请求原谅,并希望他能将慕家兄妹放过,可万万没想到赫连铖竟然如此狠心,派来使臣宣读圣旨,要将他就地斩杀。
  慕乾大怒,当即便拔出刀子来将前来青州宣旨的几十人斩杀殆尽,唯独逃了那个使臣。
  “看来那厮肯定是回京城去报信了。”慕乾皱眉道:“阿毓,不如咱们起兵罢,一路杀去京城,我要为父报仇!”
  “阿乾,起兵一事如何能乱说?皇上是我长兄,我这个做弟弟的如何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来?再说要想举兵,手中没有兵马,如何能举?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咱们暂且呆到青州,看看到时候会怎么样罢。”赫连毓想了想,有些痛苦纠结:“万一我皇兄不放过我,我就不做这个太原王了,换上平民的衣裳,咱们几个去流落江湖,找个地方隐居下来便是。”
  口里虽然这样说,可他的心中却还是有些惆怅,都说父母在不远游,母后还在宫中,自己这般与皇兄作对,还不知道皇兄会不会迁怒于母后?只是现在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闻说你们青州梁州这边多有曲坞,曲坞里都养了自己的护院,训练有素,只要我们肯花钱,联系上青州梁州等地的庄主,只需给我凑足五万精兵,我便能领着他们一路打到京城去!”慕乾站在那里,威风凛凛。
  他自九岁便已经在军营历练,十多年来早就已经身经百战。而且他作为慕家传人,天生有一种尚武之质,刻苦研读了各种兵书,又亲自在战场上历练过,大虞不少将领的为人与行军布阵的特点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知此知彼百战不殆,更何况像他这种胸有丘壑之人?慕乾站在廊柱旁,胸膛横阔,真有俾睨天下指点江山之豪情。
  “阿乾……”赫连毓有些彷徨,自己真要与皇兄这般针锋相对?他实在不想如此做。
  “毓哥哥,我知你不想反抗你大哥。”慕微冲了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衣袖:“你可以不反对,但你别阻拦我们兄妹反对,如何?”
  见着她那亮闪闪的泪光,赫连毓一时不知所措,赶紧拿出手帕来给她拭泪:“我不是想阻拦你们,只是……”
  “既然毓哥哥不想阻拦,那我大哥便能放手去做了。”慕微咬牙切齿:“我一定要见着那贼人死在我面前!”
  “微儿,他是我的皇兄,也是你的姐夫,”赫连毓实在不知道怎么来劝解慕家兄妹,他知道,在他们的丧父之仇面前,自己再怎么说,那些话也是苍白无力。
  “阿毓,你别说了,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可这一切都是废话,他是你皇兄,那为何要对你痛下杀手?他是我姐夫?他可想到我阿姐的感受,可顾及到她的家人?既然他这般不为我们着想,我们又何必再将他当成亲人看待?”慕乾咬牙切齿:“我出去与那些曲坞的大户联络。”
  慕乾这一出门,却遇到了惊喜,半路上碰到了高启,仿佛是天意,他就站在路上等着他一样。
  “高大公子!”
  他乡遇故知,真是让慕乾惊喜交加,特别对方同是天涯沦落人。
  高启是被赫连铖驱逐出京的,他也是被赫连铖追杀的对象,两人相见言谈甚欢。
  “阿乾,我在青州梁州这些地方也住了好些年,认识不少大户,也略有些薄面,要不要我陪你去募兵?”高启说得十分诚恳:“你放心,我定然能帮你将事情做好。”
  慕乾点头:“我信得过你。”
  就这样,在青州梁州几地奔波四五日,去了十几个庄子,终于募到了八万精兵,这数目可是慕乾没有想到的,他原本想着最多也就能凑到两万就顶天了,可现在忽然有了八万,这让他简直不敢相信。
  “阿乾,还有一个地方驻扎两万精兵呢。”高启脸上笑容冷冷。
  慕乾眼睛一转,便知道他的意思:“高大公子可是说青州的驻军?”
  “是。”高启点头:“阿乾果然深知我心。”
  “青州驻军将领乃是我父亲旧部,我先带人去与他交涉,若是他不愿交出兵权,也莫要怪我对他不客气了。”慕乾眼睛直视前方,眼神深邃。
  青州指挥使杨烈,乃是慕华寅一手提拔起来的,当时他不过是一个十夫长,慕华寅慧眼识将才,将他从行伍里擢升,一步步的到了正四品的官职,领兵两万,驻守青州,美名其曰是维护青州稳定,实则是在监视太原王府这边的举动。
  慕乾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人只身前往青州指挥使官府去了,守门的人不识得慕乾,拿了名剌进去通传,杨烈看到名剌上写着的名字十分生疏,皱了皱眉:“此人多大年纪?可带了长随?”
  “大人,只有他一人。”
  “领他进来。”杨烈将名剌扔到了桌子上,不过是一个求见的人而已,自己此刻正闲,看看他到底找自己有什么事。
  “杨将军。”一个声音从堂外传来,有些熟悉。
  杨烈站了起来,看着那愈来愈近的身影,张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慕大公子?”
  ?

☆、第 219 章 莲动下渔舟(三)

?  事情来得突然,突然得让杨烈几乎措手不及,那个原以为逃得远远的人,就这样措不及防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杨将军还认识我?很好,很好。”慕乾笑容满脸的走了过去,拱手行礼,就在他微微弯腰的刹那,忽然间脚步朝前一跃,即刻间便到了杨烈面前,一伸手,就将杨烈的脉门扣住:“杨将军,慕某今日孤身前来,就是看杨将军准备如何处置我的。”
  杨烈愁眉苦脸的望着慕乾,慕大公子真是名不虚传,这一纵一跃,转眼间自己便已经被他擒获,偏生人家还这般客气,问自己看如何处置他——这不是在说反话吗?自己都在他的手中,是要求着他莫要杀了自己。
  慕大司马的事情他已经听说了,对于昔日恩人的遭遇,他心中也是愤懑,在他看来,慕大司马对于皇上,那是忠心耿耿,为何皇上就这般忌惮他,竟至于要杀害他呢?这实在是一桩冤案。
  现在慕大公子寻上门来,这来意究竟是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杨烈心中轮了两轮,考虑着这事的利弊——不消说慕大公子是想拥护太原王杀到京城去,这胜算能有多少?若是拥戴有功,自己的官职自然是会连升三级,可是万一失败,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全家老小都会跟着陪葬。
  “慕大公子,咱们有话好好说。”杨烈稳了稳心神,毕竟慕乾年轻,自己先给他来个推手,将这档子麻烦事给绕过去。
  “没有什么好好说不好好说的,我只要杨将军一个字。”慕乾剑眉高扬,微笑里带着一分压迫,让杨烈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慕大公子,你要我哪个字?”杨烈战战兢兢,这事实在难以处理。
  “我想要你这青州两万精兵,你给还是不给?”慕乾一只手朝他腰间探了下去,摸到了那个系在身上的袋子,微微一笑:“杨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
  “给,我给。”杨烈面色惨淡,都已经被慕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