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结发为夫妻 >

第95部分

结发为夫妻-第95部分

小说: 结发为夫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肤略黑,但眉眼极精致漂亮的是安顺伯的长媳薛氏。

    其余人相见,不过是点头笑笑,薛氏却很奇怪,先是愣了下,立刻热络地拉起易楚的手,“前几天就听人提起杜太太,长相标致温情也大方,今日见了果然名不虚传,”又提到自己的闺名,“娘家姓薛,单字一个琴字,杜太太称我薛琴就好。”

    易楚也说起了自己的名字年龄。

    薛琴熟稔地说:“我比你虚长几岁,就卖个老,叫你阿楚。”

    易楚从善如流地笑笑。

    陈芙眼波流转,趁无人之际,悄声提醒易楚,“安顺伯的长子在吏部验封司任职……前阵子皇上彻查了好几家勋贵,这一阵开始着手封赏之事。”

    皇帝登基要做的都是这两件,先立威,再施恩,恩威并用,才是治国之道。

    而验封司掌管封爵、袭荫、褒赠吏算等事宜。

    陈芙是在说,薛琴对她热络是事出有因?

    易楚正思量着,眼前出现了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少女,陈芙介绍道:“是平凉侯家里的十七姑娘,上次在宫里见过。”

    易楚认出来了,就是她说不懂喝茶后嗤笑出声的女子。

    易楚笑着招呼,“这么巧,又遇到了。”

    赵十七看都不看易楚一眼,只矜持地冲陈芙点点头。

    易楚无谓地一笑,陈芙却很难堪,不好意思地解释,“赵家是武将出身,她家的人都不太会交际,并不是单单对你冷淡,你别放在心上。”

    万晋朝有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但凡有爵位的哪家不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拿命换来的?

    偶有文官得爵的,那也只能是三等的伯爵,不可能到公或者侯。

    而因外戚得爵的,不许世袭,除非有特恩才能世袭一两代。

    赵十七不会交际,怎么不见她对陈芙视若无睹,摆明了还是瞧不起易楚罢了。

    易楚心知肚明,却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只笑盈盈地问:“你可请太医开了调养宫寒的方子?”

    陈芙点头,“……当天姐姐就请了方太医来诊脉,没垫帕子,也没拉帘子,方太医跟你说的一样,确实有宫寒之症,这几天都吃着药。”

    易楚想起方太医花白的胡子青筋毕露的手,笑了笑。

    皇后娘娘为陈芙考虑得果然周到,方太医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即便有肌肤接触,也不会招来什么闲言碎语。

    陈芙歪头瞧了眼易楚,突然压低声音,“听韵婷说,上次等在宫门口接你的是个年纪很轻的男子,是杜总兵吗?”

    易楚心里“咯噔”一声,反问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没别的意思,”陈芙慌乱地摆摆手,“通常外命妇进宫,等在外面的都是身边的嬷嬷或者大丫鬟,还没见到当家爷们亲自接人。”

    易楚松了口气,悄声道:“我是头一次进宫,对宫里的规矩不太懂,相公不放心,怕出了什么篓子。”

    这就是默认了。

    陈芙羡慕地说:“你们处得真好……前阵子,我偷偷听我娘跟身边的嬷嬷提过,说姐姐要给我从武将里头选,我觉得行伍之人性子野,脾气糙,相处定然不容易……如今看来倒也未必。”话出口,立刻懊恼不已,连声哀求,“杜太太,我拿你当姐妹,万不可把这话告诉她人。”

    易楚见她急得脸都红了,声音也发着颤,忙柔声宽慰,“你放心,此话出你口,入我耳,再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陈芙这才放了心,小声道:“我家里姐妹虽多,可嫡生的只我跟姐姐两人,姐姐比我大六岁,我娘身子不好,从小就是姐姐管着我,尤其她嫁到宗室后,对我更加严厉。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心里是又怕又爱,什么事情都不敢违逆……倒是觉得你很亲切,我最羡慕有梨涡的人了,听人说有梨涡的人酒量都好,你能喝酒吗?”

    易楚冷不防她从亲事说到皇后娘娘又说起喝酒,一时失笑,“能喝点,但不太多,曾经喝过一壶二两的秋露白,好像没有醉,就是话变得特别多……我挺喜欢喝酒的。”

    “我也喜欢,”陈芙遇到知己般兴奋地低呼一声,“可我娘跟姐姐都不让我多喝,即便过年,也只能喝一杯,再多却是不能了……我自己也酿酒,回头我送坛子梨花酿给你,我大哥大嫂他们尝了都说好喝。”

    两人越说越热络,眼见着花厅里又多了几人,其中就有钱氏跟杜俏。

    难怪门口停着威远侯府的车,却没见到人,想必杜俏到钱氏屋里说话了。

    钱氏身后跟着苏婆子和一个大丫头,杜俏身后则跟着赵嬷嬷和锦屏。

    能跟着在宴会上露面的婆子丫鬟,自然都是平常用得顺手的,也是最得力的。

    易楚又是一愣,没想到钱氏竟然特地让苏婆子在角门等她。这种活儿,不都是专门迎送的婆子的差事?

    主人来了,自然应该过去打声招呼。

    易楚便与陈芙一道走了过去。

    苏婆子已将在角门处的所闻所见告诉了钱氏,钱氏对易楚的态度更是亲切,“……刚才跟表嫂还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日后得经常往来才是,可别生疏了。”

    钱氏是林乾正儿八经的表妹,算起来当然是亲戚。

    杜俏打量一下易楚的穿着,眉头稍皱了皱,脸上也挂着笑,“怕你不认识路,原本还想让黄师傅去接你,”又转向陈芙,“这位是……”

    钱氏连忙介绍,“文定伯家中的六姑娘。”又给陈芙介绍杜俏,“威远侯夫人,杜总兵的妹妹。”

    两人互相见了礼。

    杜俏就拉着易楚到了僻静处,叹口气,“你这打扮也太不经心了,赤金大朵配牡丹髻或者如意髻才对,你既是梳着圆髻就别用这招摇华丽之物,还有褙子,都是去年的样式了,今年已经不时兴这种牙边。”

    易楚很是无语,褙子跟罗裙都是她自己缝的,穿起来既合体又舒服,而且也无失礼之处……就因为个牙边,难道还能扔了不穿?

    杜俏又问道:“我哥得了宣府总兵的差事,你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她还是从林老夫人那里得知的消息。

    因林乾在发送先帝时当众取出遗旨,着实惊呆了一干人。人人都知林乾自从断了腿,再不曾问过政事,却不料遗旨会在他那里。

    嘉德帝登基后,也曾先后两次宣林乾进宫议过事。

    林乾虽然还是个闲散侯爷,可如今的闲散跟先前又不同,每天登门拜访的朝臣络绎不绝。林乾仍是一概不见,杜俏却觉得脸上很有光彩。

    她曾私下问过林乾遗旨的来处,林乾倒没隐瞒,说就藏在易楚送来那幅画的夹层里,他只是找了个最恰当的时机公布于世。言谈之间,对易楚颇为赞赏。

    六月十五,林家人照例聚在一起用膳,男一桌女一桌,中间用屏风隔着。

    林老夫人有意在全家人面前给杜俏做脸,就说起皇后宴请之事,问杜俏,“娘家舅爷什么时候启程去宣府?”

    杜俏哪里知道,一问之下几乎下不来台,勉强笑着应道:“京里还有事要处理,日程尚未定下来。”

    林老夫人又道:“要是定了日程,该准备些议程,再请舅爷到家里吃顿饭算是送行……舅爷娶的是哪家姑娘,也应该常来常往才是。”

    杜俏吭吭哧哧地替大哥道了谢,却没提易楚。

    后来,杜俏差人细细打听了皇后宴请的事。

    当日宴请之人都是人精,见凭空冒出的杜仲竟然得了正二品总兵的职务,已猜出嘉德帝要重用他,而且易楚又得了太后青眼,犯不着得罪人,因此满口都是夸易楚温柔大方。

    唯独赵十七捂着嘴轻笑,“杜太太倒是不藏拙,不懂就问,席间的菜倒是问了大半。”

    杜俏把此话放在了心上,气得心尖尖都疼。

    这下丢人都丢到皇宫去了。

    而且,易楚已经见了太后跟皇后,便是让大哥停妻另娶都不可能。

    只能花费点心思,把她身上的小家子气扳正过来才好。

    所以,杜俏打听到吴家办花会请了易楚,不请自来,一早就安置好宝哥儿,急三火四地到了忠勤伯府。

    两家是亲戚,用不着请柬那一套,让人直接回禀就行。

    因来得早,易楚还没到,杜俏就去钱氏那里看望她儿子。两人差不多同时当娘,一谈到孩子有说不完的话,倒比往日更显亲厚。

    钱氏自打跟吴峰交过心后,自己肯动脑子,又时时请教吴峰,已经很会处事。

    瞧着杜俏不经意的神情与言谈,猜出她的几分心思,便推心置腹地说:“都是同枝连气的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外人怎么贬损是她们的事,咱们自己人可得抬着捧着。阿楚虽然出身低,可也是得了太后亲眼,加上咱们两家扶持,谁还敢低瞧?至于其他,私下教导就是,诸如琴棋书画之类谁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还不是后来学的?”

    杜俏并非愚钝之人,思量片刻已然明白。

    其实钱氏拉拢易楚也是藏了私心的。

    以前锦衣卫辛特使的身份,吴峰虽然没告诉她,可她却隐约探知了几分。所以,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杜总兵,她稍联想就猜到了。

    景德帝晚年连儿孙都不相信,却唯独信任辛特使,而现在的嘉德帝,根基尚浅,就把守卫京都咽喉的要任委给他。

    可见杜仲是个有本事的人。

    钱氏私下商量吴峰,“都说杜总兵要受皇上重用,要不要去拜访一下?”

    吴峰很笃定地说:“现在不是时候,贸然去落人眼目,过些日子再说。他赴任前定然能见上一面,你们女人倒不妨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钱氏一听就明白了,加上苏婆子告诉她,杜总兵对太太是捧在手心里的,亲自送来不说,还打算亲自来接。

    钱氏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这次花会,钱氏用尽了十分的心思,没专门安排吟诗作赋,却叫了一班演乐班子,隔着湖面,细细地吹弹些清雅的曲子。

    亭子上摆了笔墨纸砚,又有云子双陆,有愿意作画的就画,有想下棋的就下,各随其意。

    亭子里有吴韵婷照看着。

    钱氏则带着易楚四处看些草木藤蔓,其中也有能做香料或者入药的,易楚对这些略懂一二,跟那些爱制香的夫人太太交谈颇为投机。

    陈芙是活泼的性子,自小受过严苛的教养,琴棋书画都拿得出手,本来最爱跟人斗诗,此时竟也不与吴韵婷等人闹,却跟在易楚身边形影相随。

    钱氏看了暗暗称奇,皇后娘娘对易楚不待见已经落了痕迹,没想到陈芙竟毫无顾忌,对易楚这般示好,也不知是何用意。

    午正时分开始用饭,约莫半个时辰,到未初已经结束。

    年青姑娘没疯够,大多数仍留在吴府,跟着吴韵婷一同闹,而成了亲的要么记挂着孩子,要么怕婆婆不喜,便早早地告辞回府。

    易楚吃不准杜仲是不是回来了,正准备找人去问问,就有个小丫鬟过来,口齿伶俐地说:“杜太太,杜大人已经到了,正在跟我家大爷说话,问太太这就回府还是再喝杯茶?”

    易楚不想让杜仲久等,又怕打断他跟吴峰谈话,略思索,道:“我喝了茶就走,约莫一炷香工夫吧。”

    小丫鬟清脆地答声,“行,我这就去回话。”

    花厅坐的众人便艳羡地看向易楚。

    女人的脸面不仅是身份家世,还得看在婆婆跟相公跟前的地位。

    在座的人个个身份都不低,可她们的相公从没当众这么抬举她们。

    易楚匆匆地喝了杯中的茶,便起身与花厅里的夫人太太们告别,杜俏想见一下兄长,也跟着一同告辞。

    便有丫鬟跑去知会了吴韵婷。

    吴韵婷匆匆过来送客,说些,“感谢赏脸到敝府,招待不周还请见谅”之类的客气话。

    杜俏回答:“要是得空的时候到我们府里玩玩,老夫人时常提到你。”

    易楚就道:“吴姑娘请留步,你那里还有客人,我们自行出府便是。”

    说是这样说,怎可能是自行出府。

    钱氏正带着婆子在二门处等着送客,见到易楚,便笑盈盈地随着一同出了角门。

    杜仲就站在胡同对面的马车旁。

    浅灰色的细葛布长袍,头上没戴冠,用根玉簪插着,发梢散在肩头,被风吹着,微微飘扬。

    见易楚出来,脸上自然地浮起清浅的微笑,朝这边迎过来。

    杜俏上前唤了声,“大哥。”

    杜仲笑笑,神情变得和蔼,“阿俏也来了?”

    杜俏低声道:“前几天老夫人问起大哥的日程,说替大哥送行,大哥可定下去宣府的日子?”

    “怎么也得过了中秋节,”杜仲自然听明白了杜俏的意思,说是询问,其实是在抱怨,没早早将他任职的事情知会她。

    他跟林乾商量过,现在不是大肆宣扬的时候,待过几日,事情都定下来,自有庆贺的时候。

    杜俏还是这般的沉不住气。

    杜仲轻轻拍一下她的肩头,“你放心,过两天我会上门给老夫人请安,不会失了礼数。”

    这样亲近的动作让杜俏很欣慰,她微笑地仰着头,又提到另一件事,“我家里还有几包上好的茶叶,赶明儿让人送过去,你跟阿楚喝着试试,别再……”

    不等说完,杜仲打断她的话,“有好茶你自个留着喝吧,我这几年居无定所,对茶叶并没什么喜好。”

    杜俏神情有点尴尬。

    易楚忙替她打圆场,“都是什么茶?”

    “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还有信阳毛尖,各样都有点。”杜俏脸色慢慢恢复了正常,“回头我分出些来,还有几匹绉纱,夏天穿着不贴身,比细葛布要凉快。”

    易楚笑着道谢。

    赵嬷嬷趁势扶了杜俏往马车那边走。

    跟以前一样,杜仲仍是撩开车帘先扶着易楚上去,回身朝门口相送的钱氏等人拱拱手,就看见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女在丫鬟的簇拥下出现在角门处。

    少女穿天青色褙子月白色裙子,一双黑漆漆的明眸顾盼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