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清朝求生记 >

第281部分

清朝求生记-第281部分

小说: 清朝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出的,还不得气个好歹的。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 弹簧的事儿撂下了
    按说这次出门云锦本来也应该坐她原来的车轿的,那是按照规矩打照的很标准的亲王侧福晋用车,气派是气派了,但要是走起远路来,这舒适度总还是差点儿意思,这次因为太后的体贴,使得云锦能得到一个专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马车,云锦不能说不兴奋的。
    云锦这时候因为事情已成定局,所以也尽量的把对元寿的担心放下,反正担心除了是给自己增加心里负担以外,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尤其是现在能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也没别的事情做,云锦于是就开始琢磨起如何布置自己的车了,为此她可是好生的花了一番心思。
    难得有这个机会,怎么也得弄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啊,不求外观如何乍眼,只要内部舒适自在就最好。云锦首先想到的就是减震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的也就想到了弹簧,云锦是想这个时代既然钟表都有了,那么再做个车上减震用的弹簧出来应该也不能算是什么难事吧?可是她跟十三阿哥把这个原理一说,虽然他听了是很感兴趣,也说会回去让工匠们好好研究下,但是云锦却有些泄气了,因为从她跟十三阿哥的对话来看,这方面实现的可能性可是非常的渺茫啊。
    就云锦所知,弹簧用的应该是钢材,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钢材,得是弹力相当突出的,本来她想着这时候有那个软剑什么的,用那种材料就应该差不多,结果一问下来,却是差远了,做软剑的材料要是扭巴扭巴当车座上的弹簧使,基本上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断了。也就是说,这个弹簧的材料,不只是要有相当高的弹性,还得有相当强的韧性和抗压性,否则根本就用不了多长时间,现在大清所有的钢材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既然觉得希望不大,云锦也就不去多想了,丢给十三阿哥的工匠去操心好了,能弄成当然是更好,弄不成也会给他们开拓一个新的思路,也许会在别的什么地方用上也说不定。
    弹簧的事儿撂下了之后,云锦就开始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车内有限空间的问题了,她拿出自己冥思苦想才画出来的图,跟十三阿哥笔笔划划的讲解着,首先一张卧榻是必然要有的,这样才有利于好好休息,只是一张卧榻摆进去,车里本来就不大的地方显得就更小了,而云锦想要安在上面的东西却还有很多,而且下人上来侍候的地方也要预留出来,所以她这几天可是想破了脑袋,左颠倒右摆布的,光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实验,就不知有多少回了,这才总算是把一切能利用的空间全都利用上了,
    这个地方要有个置物架,可以放一些茶壶茶碗什么的,那个地方要有个暗匣,可以放一些贵重的物品,例如云锦的首饰什么的,在路上自然是用不着戴多少的,但到了热河之后,出席正式的场合还是要用到的,这块要弄几个抽屉,放一些备用的药品,还有零食什么的,在那块还要放个小火炉,除了用来取暖,还可以热水泡个茶冲个油茶之类的。
    “云锦,”十三阿哥看云锦画功依旧不怎么样的图就已经够迷糊的,现在听云锦这么一说,就更晕了,“你这是出门啊,还是搬家啊?”
    “怎么了?”云锦睁大了眼睛看着十三阿哥,“不是太后说的,要力求舒适吗?”
    “你弄个卧榻在车上干什么?”四阿哥虽没看云锦的图纸,但光听云锦讲就已经皱了眉头,“难不成你打算这一路都躺着吗?”
    “谁说卧榻只能是用来躺着了,想坐还不是一样坐,”云锦笑着对四阿哥说道,“云锦这叫就躺坐两不误,要按云锦本来的意思,是想弄个躺椅的,可是那个放腿的地方还是有些太矮了,云锦怕腿会肿,所以才想弄这个卧榻的。”
    “你现在就担心腿肿,”四阿哥看了看云锦根本就没显怀的肚子,“有点太早了吧?”
    “总是要有备无患嘛。”云锦笑笑说道,“谁知道皇上这次要在热河呆多久。”
    “能呆多久?”四阿哥白了云锦一眼,“年前肯定就回来了。”
    “就算是如此,在车里有个地方能躺着总也能'炫'舒'书'服'网'点儿啊,这不也是太后的意思嘛,不过爷也说的对,”云锦对四阿哥笑笑,又转而对十三阿哥甜甜的笑着说道,“这么着吧,十三爷,让那些个工匠把卧榻弄成折叠的吧,这样躺下坐着也都更方便些,记着让他们把云锦要的那种厚厚的软垫也按照这个样子分成两种啊。”
    “得,四哥,”十三阿哥看着四阿哥说道,“你这一说话,又给我找了个麻烦。”
    “十三爷真是会说笑,这个事儿对那些工匠们来说,那根本就不叫个事儿,”云锦说到这儿,脑子里突然掠过了一个念头,让她惊喜的叫了起来,“啊,十三爷,我想到了。”
    “大惊小怪的做什么?”四阿哥瞪着云锦,“都是当额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当。”
    “云锦这不是太兴奋了嘛。”云锦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些,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
    “云锦,你想到什么了,这么高兴?”十三阿哥含笑问着云锦。
    “刚才云锦不是说要做个可以减少震动的东西吗?”云锦笑看着十三阿哥说道。
    “是啊,”十三阿哥点点头,“我不是说了会让工匠们合计合计的嘛。”
    “云锦知道那种东西不太好弄,”云锦摇了摇头,“至少在这次去热河之行,怕是弄不出来的,不过,云锦又想到了一种办法,就是弄气垫。”
    “气垫?”十三阿哥疑惑的问道,“这个是什么?”
    “就是用气做的垫子啊,”云锦笑着给他解释,“就是用牛皮之类的东西做外皮,里面装满了气,当然这个外皮是一定不能露气的。这样做出来的垫子,坐着软和,也能减震。”
    PS:
    本想睡一觉起来一鼓作气写完五千字的,但最后还是睏住了,先发这么多吧,其余的晚上再发,总之今天一定够五千字就是了。
    或者以后之锦就这么发吧,把五千字分成两章,早上一章,晚上一章,这样之锦写起来也不会觉得太累。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
    “你还别说,如果这么弄的话。应该是有效果的,”十三阿哥想了想之后,也笑了,“真是服了你了,脑子是怎么长的,偏能想出这些新奇的主意来,这个气垫比起你之前说的那个东西,那是要简单的多了,想来工匠们很快就会做出来的。”
    “要是弄成了,”云锦笑着十三阿哥说道,“就麻烦十三爷,再照此给太后弄一辆吧,让她人家路上也能舒'炫'舒'书'服'网'服的。”
    “这不是应该的嘛,”十三阿哥笑着点头,“怪不得皇太后祖母如此疼你,你是有点儿什么也想着她老人家。”
    “老十三,”四阿哥这时也开了口,“如果这气垫真的好使的话,就给皇阿玛也弄一个,卧榻就不用了,他路上时不时的要接见官员。也不太方便,就弄个坐垫吧,这样也能'炫'舒'书'服'网'些。”
    “四哥,咱们可算是想到一起了,”十三阿哥笑着说道,“等我那边弄成了,就拿过来让你们试试,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没有。”
    “如此,云锦就谢过十三爷了。”云锦冲十三阿哥欠了欠身。
    “咱们还指不定谁谢谁呢,”十三阿哥爽朗的笑着,“这个气垫真要是弄好了,我那个作坊可又会多一笔进帐呢。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算你一份儿的。”
    “十三爷,瞧您,”云锦打趣的笑着说道,“现在也是说什么马上就想着挣银子了,亏得还总说我财迷呢,您要是再这样发展下去,九爷那个财神的称号怕就要让出来了。?”
    “不当家不知些米贵,”十三阿哥感慨着说道,“这话一点儿都不假,这些年要是没有这些生意在,指着我那点儿俸禄,还不知会拮据成什么样子呢,就象云锦说过的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要是没有银子,我这火器营也做不到现在这个局面。”
    “对了,那个火器弄得怎么样了?”云锦好奇的问道,“比那些洋鬼子的玩意儿强很多了吧?”
    “兵械的事儿你打听这么多做什么?”四阿哥轻责云锦一句。
    “没事儿的,”十三阿哥忙说道,“这个火器营本就是因为云锦才建起来的,问问怕什么的,你还怕她泄秘不成?”
    “算了,”云锦摇摇头说道,“十三爷,您还是别说了,云锦也不想知道了,我们爷说的有理,这种事儿是应该保密的。”
    “爷,”云锦见四阿哥虽没再说话,但看向自己的眼中却是带着些许怀疑,就冲他笑笑说道,“云锦不是赌气,是真的认为您说的有理,一国之武力情况和兵械技术,就应该是绝密的。不过,说到这儿,云锦倒是有个想头儿。”
    “什么想头儿?”四阿哥看着云锦问道。
    “咱们大清是不是每三年都要举行一次大阅兵礼啊?”云锦开口问道。?
    “是啊,这是为了整饬军纪,检验训练成果的。”十三阿哥抢着说道,“说起来,正好明年就该到阅兵了呢。”
    “明年就有?那正好,”云锦理了理思路,才往下说道,“云锦是想着,除了整饬军纪,检验训练成果以外,还可以用阅兵来显示咱们大清的实力,在将士们的演习之外,咱们还可以适当的展示一下这些火器,当然啦,最核心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外露,阅兵的时候,把周边的小国全都叫过来,还有那些蒙古、西藏什么的,让这些地方看看咱们大清的实力,也让他们心存畏惧,轻易不敢来犯。还有,也可以让安排一个地方,让老百姓也能看到,这样会加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为自己身为大清人而自豪。”
    云锦在现代受一些的影响,以为这个时候没有阅兵呢,之前还想着什么时候跟四阿哥说说。让他就此上个折子,这样他即使是没有兵权,但至少会让那些将士们对他有些好感,也让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十四看看,不是只有你懂军事的。
    可是当云锦为了谨慎起见,而查阅一些书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又受了那些穿越的骗,阅兵在中国可是自古就有之的,甚至是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那时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的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当然啦,这种仪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阅兵模式,只能说是个阅兵的萌芽而已。?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活动应该是在周武王会合八百诸候伐纣的时候,而开始频繁起来,则是在春秋时期,只是那个时候不管这个叫“阅兵”,而是叫做“搜”,因为起初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后来才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是战车,每年一次检阅步兵就是“搜”,三年一次检阅战车则是“大阅”。而五年一次连步兵和战车一起检阅,就叫“大搜”。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的说是从汉代被叫起来的,也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当阅兵举行的时候,曹操亲自击鼓鸣金,以声响信号指挥受阅部队进退。在此之后,阅兵活动越来越正规和壮观,也因此产生了不少诗词,有意思的是,“名实俱亏。积弱之势既成,益见其恹恹不振”的宋代,却是咏叹“阅兵”诗作的数量相对偏多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只是因为这里有为即将出征的战士饯行的意思,所以在现代时,云锦并没有将它与阅兵联系起来,这才会让那些给骗到的。
    现在康熙的时期,“阅兵”已经是一种军事仪式和正规的训练制度了,所以也用不着云锦这个与军事基本上不感冒的人再来不懂装懂的混说,而且她也没有看过清朝的阅兵仪式,听说是有“军器”一项,但也不知会不会有火器的演示,自己这个建议,说不定也是拾人牙慧,毫无新意。
    “向周边展示实力,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倒是有些意思,”十三阿哥对这个可以炫耀武力的事儿比较感兴趣,“四哥,说不得可以跟皇阿玛提一提。”
    “弄那么多人来,这银子需花销不少不说,安全问题怕也是要费不少功夫,”四阿哥皱了皱眉,但随即也下了决定,“也罢,弄这么一个大阵仗的阅兵仪式,想来皇阿玛看着肯定高兴,就由你来上折子吧。”
    “四哥,这个折子还是由你来上吧,”十三阿哥苦笑着说道,“皇阿玛刚刚让我办军需的差事儿不久,我就又上这么个折子,备不注他会以为我有什么野心呢。”
    “也好,”四阿哥看了十三阿哥一会儿。才点点头,“这事儿就由我来上折子。”
    “爷,十三爷,”云锦看气氛有点儿不大对,就在一边插话道,“您二位说完了没有?”
    “你又有什么事儿了?”四阿哥瞅着云锦问道。
    “能有什么事儿,”云锦撇撇嘴说道,“云锦这儿马车的事儿还没说完呢,你们就说别的去了。”
    “云锦,你可真会耍赖,”十三阿哥笑了起来,“明明是你先说起阅兵的,这时候又来着急了。”
    “这事有轻重缓急,阅兵还有一年呢,可这马车过两天就要用了,”云锦瞅着十三阿哥很严肃的说道,“十三爷,您说吧,应该先弄哪一个啊?”
    “怎么跟老十三说话呢?”四阿哥在一边训云锦道。
    “就是对十三爷,云锦才这么随便的,”云锦对四阿哥板着的脸是毫不在意,“因为他和爷是不分你我的,这要是换个别人,云锦自然会恭敬的一塌糊涂的。”
    “说的好,”十三阿哥大笑着点头,“四哥,云锦这话正合我心,咱们可不就是不分你我嘛,这些年也就是到了你这里,我说话才能无所顾忌。皇阿玛也是的,偏把老八给弄到你隔壁,要是把咱两家放一起该多好哇。”
    “你现在离我这儿也不远啊,”四阿哥看着十三阿哥说道,“多跑几趟累不着你的。”
    “我还不够常来吗?”十三阿哥笑着说道,“兆佳氏都说了,我就差长在四哥你这儿了,几天不来,就浑身不'炫'舒'书'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