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46部分

潇潇雨歇-第146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哎了一声:“为什么不好用?本王可以随便铸钱,铸多少都可以。这可是陛下亲口宣布的。”

    唐瑛抱着手臂看李世民,一言不发。

    李世民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没逗你,是真的。不仅我,齐王也获得三个,裴寂老儿也得到一个。”

    唐瑛这下是真相信了:“不会吧?铸钱可是国家大事,这种权利怎么能赏赐给私人?这样一来,岂不是会搅乱经济……那啥,市场上,谁家的铜钱最大?”

    “大唐统一制式,尺寸,重量,名为开元通宝。”

    “不错,比隋朝的制钱强多了。”唐瑛点点头,很正经地继续问:“那,请问秦王,数量呢?有规定吗?”

    李世民郁闷:“啥意思?”

    “秦王府、齐王府、裴府,七个铸钱炉呀,随便铸造,想要多少造多少,这可是你说的。”唐瑛冷笑:“请问秦王,眼下市场上面、米等多少钱一升?盐多少钱一斤?麻多少一尺?绫罗绸缎多少钱一匹?”

    “这……”

    唐瑛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懂什么叫通货膨胀,因此,仔细斟酌了一下词汇后,方继续道:“秦王,在货物数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钱却增加了许多,那么,就会形成货物少,钱多的局面。有钱的人会多买,多占用资源,无形之中,货物的价格就会被抬高。秦王,你们不愁钱多钱少,可老百姓呢?他们上哪儿去找这多给出去的钱?”

    李世民皱眉头了,他真没想过这些。听到唐瑛的话,他也觉得似乎有些问题,可这些问题是真的存在吗?

    唐瑛见到李世民紧皱的眉头,就知道自己的话没有什么作用,她叹口气,停止了想继续劝解的念头:“秦王,这些东西是你们这样的人不能明白的,说了也没用。不过,我想你应该清楚一个事实,铸钱的权利绝对不能下放到私人手中。若我是你,就会拒绝这个赏赐。当然,这样就会得罪齐王和裴寂,还有你的父皇。”

    李世民这回点头了:“得罪他们我不在乎,得罪父皇的事,你们不是都不让我做嘛!”

    “秦王,你真……”唐瑛咽下口水,把无耻两个字收了回去:“哼,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有了铸钱的权利,相当于你拥有了招揽天下人才豪杰的本金,也能大量地赏赐秦王府众人,提高他们的忠诚。”

    “不错。”李世民微微一笑:“我不否认有这些想法,也不否认准备将其实施。”

    “即成事实的事情,我不会浪费口水去阻止。只是希望秦王记住,皇上的这种赏赐行为,绝对不能在以后成为借鉴和经验。”

    李世民很认真地点头:“我很清楚此事的好坏。”

    唐瑛打了一个哈欠:“秦王,窦建德的命还能争取留下吗?”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明白了。那么,唐瑛有个请求。”

    “你说。”

    “我想去河北走走。”

    李世民一愣:“什么意思?”

    唐瑛淡淡地回他:“窦建德要死了,河北也快乱了。你说我乌鸦嘴也好,说我是巫女也罢,我反正有种河北即将大乱的感觉。早点去走走,把地形勘探清楚了,回来给你弄幅详尽的军事地图,方便你用兵。”

    李世民摇头了:“你的想法很好,可河北不一定大乱。父皇在决定杀窦建德的时候,也决定对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免税免役一年。”

    唐瑛哦了一声:“好手段。佩服,皇上的帝王之术不差呀!”

    “是呀,所以,你有时候想法有些偏颇。”李世民苦笑一下,又想起了唐瑛刚才的那些警示话语。

    唐瑛冷笑了:“秦王以为,老百姓真的只想到温饱吗?民间多义士,山东多豪杰。请秦王转告皇上,别忘了燕国的死士,齐国的五百壮士。窦建德可是一个讲义气的豪杰,百姓眼中的贤主。”

    “这……”李世民再次郁闷了:“唐瑛,你能一次把话说完不?”

    “这次,我说完了。放不放我去河北,你看着办。”唐瑛说完这句话,冲李世民做了一个请出去的手势。

    李世民慢慢挪动脚步走到门口后,突地回头一笑:“唐瑛,今天的谈话让我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你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不能让你离开。所以嘛,我决定这两天就找李世勣谈谈,然后正式向父皇提出迎娶你的请求。只要父皇一答应……”

    没等李世民把话说完,唐瑛腾地冲过来把他推出了屋门:“废话太多。”

    砰,房门被紧闭,李世民踉跄了两步,吐吐舌头,这个唐瑛,还真有一股蛮力。废话?嘿嘿,这算不算是默许了?哈。李世民得意地走了。

    靠在房门上,唐瑛死死地控制住自己冲出去逃之夭夭的念头。李世民说什么?要找李世勣求亲,很好,非常好,也就是说,如果李世勣不答应……哼哼,李世勣或许不敢不答应,不过,如果李渊对自己不满意呢?看来,事情拖不得了,明早就去找李世勣。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三十章 东宫

    第二百三十章 东宫

    魏征和唐瑛一样,回到家里就接到东宫的召唤令,急忙赶到了宫里。

    “魏洗马怎么才来?太子都等的不耐烦了。一身酒气,上哪儿自在去了?”一见魏征,韦挺就开始抱怨。

    魏征忙上前给李建成见礼,回头冲韦挺笑道:“今日在长安街上碰见了瓦岗寨的熟人,一起去喝了几杯。”

    李建成冲韦挺挥挥手:“算了,我召的急,不是魏洗马的错。魏征,急着找你来,却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殿下请讲。”

    “父皇决议要杀窦建德了,明日行刑。”

    “啊?”魏征傻眼了:“殿下,我们不是说了窦建德不能杀的呀,难道陛下没有听取殿下的意见?”

    “父皇决心已下,无人能阻止。。再说,父皇说的有理,窦建德非杀不可。”

    魏征有些急了:“可殿下,窦建德一。杀,河北民心不安,怕是战火又起呀。眼下大唐虽有一统趋势,可江南并未平定,还在用兵,而洛阳一战耗时近一年,国家经不起再一次大战了。”

    李建成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此时也觉得李渊更有道理:“这点父皇已经顾忌到了。今日朝会上,父皇宣布,对河北、河南的百姓免税免役一年。只要百姓得了实惠,窦建德杀不杀,他们也不会太关注。”

    “这……”魏征也犹豫了:“免税免役的确是安抚人心最好。的办法。只是,唉,河北之人历来都讲一个义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建成点头:“我也有此担心。所以才找你前来,问问。你,安抚河北,还有没有别的法子?”

    魏征思考了一会儿后摇头:“臣还是以为,不杀窦。建德为好。殿下能否再向陛下进言?”

    李建成摇头:“不。能。今日,秦王在陛下面前力争过,结果被陛下说了一通。陛下决议一定,无法更改了。”

    “秦王力保窦建德?”魏征又是一愣。

    “惺惺相惜嘛。”李建成笑笑:“二弟向来喜欢英雄豪杰,对窦建德颇有推崇之心,他保窦建德那是意料之中的事。”

    韦挺冷笑一声:“秦王和窦建德之间都到了披衣御寒的地步了,鬼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别的。”

    “韦挺,你想多了。”李建成皱眉头呵止了韦挺的猜疑:“今日在父皇面前,二弟坦诚了对窦建德的喜爱,他力保窦建德与你我想法一样,都是为了河北的安定。”

    魏征一听,苦笑一声:“秦王若真是出于对河北局势的担心而力保窦建德,那说明秦王想的深远,已绝非是个只会打仗的大将军了。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秦王能将河南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就已经证明了秦王和他的手下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太子殿下,臣等让你多留意,多提防秦王,绝不是无稽之谈。”

    “提防,我能提防他什么?我是太子,这点还需要我对你们说多少次?”李建成皱眉头了。今日三父子的一席谈话,李建成听出了李渊对李世民的一丝不满,也听出了李渊对自己的肯定,因此,他此时很烦东宫属臣劝他提防李世民的进言。

    “太子殿下。”韦挺把腰杆一挺,不理会李建成的不耐烦,继续劝解:“魏洗马说的对,秦王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后,回到长安与以前大不同了,竟有凭借军威跃跃欲试的架势。皇上虽然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可赏赐秦王三个铸钱炉,责备秦王不读书,这些话里怕是大有深意。”

    “什么?陛下赏赐秦王三个铸钱炉?”魏征张大了嘴巴:“这怎么能行?这不是公然允许秦王府自己发行钱币吗?”

    “不止秦王,齐王也获得了三个铸钱炉。”李建成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裴寂也获得了一个。秦王、齐王征战有功,父皇赏赐他们一些富贵,也说的过去。”

    三人正说着,东宫舍人王珪和太子左庶子郑善果走了进来。二人正好听到李建成最后一句话,两人的脸色也同时不好起来。

    “太子殿下,铸钱事关国之大事,陛下今日之举,怕是不妥。” 王珪坐下后,首先埋怨起李渊了:“秦王府和齐王府都可以铸钱不说,连裴寂也铸钱,这,钱币的数量如何把握的住?”

    “将铸钱权限赏赐给臣子,他们岂不是想铸多少就铸多少?臣等前些日子才制定的金、银、铜、铁、盐等管制规定,又如何能执行下去?陛下这些做,可是给太子殿下出了一个大难题呀!”郑善果也长叹一声,皱紧了眉头。

    韦挺想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对东宫来说更为紧迫的问题:“秦王、齐王都可以随意铸钱,那他们就有足够的金钱延揽人才,收买朝臣。殿下,这事不得不防。”

    魏征的心思也在这方面:“秦王府里的各路人马本就比东宫雄厚,这下有了赏金大权,恐怕难以将他们拉拢收买过来了。”

    李建成本来没把这事当成一回事,又不是独赏李世民一人的,此时听到几个臣子这么一分析,他也觉得有些不妙了:“这……你们想的是不是太多了?不管秦王如何赏赐他的臣属,毕竟还是大唐的臣民,还能逾越了朝廷去?”

    “太子说的正途,只怕别人不这么想。”韦挺哼了一声:“秦王也好,齐王也罢,手下都是些武夫,打仗厉害,却没什么头脑,还不是谁赏的钱多就对谁忠心?那个尉迟恭,你们也看清楚了,眼里除了秦王,还有别人吗?”

    李建成微微一笑:“韦挺,治国靠的是文人,不是武将,秦王府里武将多,正说明他们没治理国家的能力。这点,父皇今天也说了。”

    魏征叹气了:“如果光是那些武将,我们也不必对秦王府在意了。太子,秦王手下可不止几个武夫,而是有不少人才,就臣所知,那个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都不善。”

    “几个秦王府的属臣又能怎么样?你们可是陛下亲自指给我的辅佐之才。”李建成还是不以为然,魏征提到的这几个人,论名气,论资历,论在皇上眼中的地位,都比东宫的这些人差远了。

    魏征见李建成依旧不肯相信他们的判断,思考了一下,问李建成了:“太子,您可还记得前段时间臣向您禀奏的国法军法合二为一的建议?”

    李建成点头:“国法和军法虽然看起来用途不一样,但其本质却一样。治国与治军同样需要依法行事。若国无法,则民乱;军无法,则无战斗力。这些话,我都记得。”

    “这些话其实不是臣想到的,而是臣在瓦岗军时,与一个人谈论法制时,他告诉臣的。”魏征缓缓道出实情。

    李建成兴趣来了:“哦?这人现在何处?”

    魏征叹气:“今日臣在长安东市上碰到了他,并在一起小酌了半日。他告诉臣,他现在是秦王的属下。”

    “秦王府?可是秦王这次从洛阳带回的人才?”

    “正是,此人现在就在秦王府内,任秦王内侍之职。”

    “内侍?”

    李建成愣了不说,郑善果和王珪等也愣了。要知道,当魏征提出国法军法应该统一制定的建议时,这些人都是耳目一新,颇为这种观点而赞叹。因为历来军法由军中将领掌握,任意处罚,朝廷基本上不予理睬。而魏征却提出了军法不能大于国法,将军执法也要遵循国法原则,不可借用军法之名任意处置下级的观点。这样一来,既限制了统帅的生杀予夺权利,也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真是非常妙的一步棋。

    王珪看魏征的目光就跟看傻子一样:“魏洗马,一个你口中的律法人才,只是秦王的内侍?是秦王眼光不行,还是你眼光有问题?谁不知道秦王爱才如命,若此人真有你说的这么强,不可能只是个内侍。”

    魏征嘿嘿:“此人的与众不同也在这里。当年在瓦岗军中,李密三番五次要让他出来做事,他是抵死也不干。听说他在洛阳时,王世充也要重用他,可他呢,借口身体不好,跑回乡下种田去了。这次跟秦王来到长安,据他所说,他是为了报答秦王的恩情,不得不跟来,却也不肯出来做官。臣觉得,秦王可能只知道他能打仗,不知道他还有这些才能。”

    李建成哦了一声:“原来是个隐士一类的人呀!既然秦王不了解他,那,魏征,你可有法子把人弄到东宫来?”

    魏征摇头了:“这个唐瑛呀,脾气太执拗,臣劝了他一下午,他也没答应。还对臣说,等他把答应秦王的事做完,就回洛阳种地去。”

    “等等。”李建成猛地一愣,确定自己没听错:“魏征,你再说一遍,这个人叫什么?”

    “唐瑛。此人姓唐名瑛,是瓦岗寨的旧人。比臣还早上瓦岗寨呢。不过,此人年纪很轻,今年应该不超过二十岁吧?”

    李建成眉头慢慢皱起来了:“唐瑛,居然是她……哼,如果是她,魏洗马,看走眼的人就是你了。”

    这回是魏征发愣了:“太子,此话何意?难道太子殿下知道唐瑛?”

    “对,我不仅知道这个唐瑛,还了解她不少事情。”李建成整(。3uww。)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