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80部分

潇潇雨歇-第180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チ耍俊

    李世民点头:“父皇对我说了。”

    “秦王怎么想?”

    “我当然要据理力争。徐元朗有那么好打?哼。”

    “陛下怎么说?”

    “父皇说他要考虑一下。”

    “那,陛下没说为什么不想让你继续领军了?”

    “父皇说,我这两年太辛苦了,刘黑闼已经解决了,别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让别人去收拾,我回来多休息。”

    唐瑛叹口气:“似乎是借口,陛下是不是在考验你?或者,对你有些不放心?”

    “难说。”

    “那,秦王准备怎么办?”

    “按照你的建议,和原来一样,我行我素。”李世民回答的很干脆:“该做的一定要做,文学馆里继续招人,只要有才,就不要放过。对了,你没事的时候,也过去听听,那些文士可都是真正的才俊,治国之策,绝对不会比东宫那些属臣差。”

    唐瑛点头:“我去过,只不过,每次都是坐在角落里听课。秦王,太子的手下,也都是人才,跟文学馆里的人比,也有其不俗之处。文学馆里的人以经史论道为主,有些方面,赶不上太子那边的人,他们参与实际事务更多,经验上要老道的多。”

    李世民嗯了一声:“我信你的,只要是有才之人,我不会轻看了他们。”

    唐瑛知道,李世民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提醒一下,也仅仅是出于习惯而已,所以,她并没有多想别的:“好像,很晚了。我已经用过晚饭了。”

    李世民深深地看唐瑛一眼,郁闷地转身就走,边走边叹气:“算了。”

    唐瑛暗自吐一下舌头,笑了。

    为了避嫌,唐瑛接连两天都没有去东宫,更是以踏春访友为名推掉了李渊的召见,陪义父好好玩了两天。这期间,李世民把万分焦急埋藏在心里,混在文学馆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战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只是,鉴于本性,他依然每天到李渊面前去愁眉苦脸一回。

    或许是害怕徐元朗成为第二个刘黑闼,又或许是对四儿子始终不能放心,李渊还是决定让李世民继续征讨徐元朗。不过,和前一次一样,李渊再次否决了唐瑛跟随李世民去山东的提议,借口一样,休息休息再休息。唐瑛无奈地托腮望夕阳,离开,是不是比自己想的要难?李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

    无聊的日子又过了几日,这日一早,唐瑛才从外面跑步回来,还没来得及练习弓箭,长孙无垢的贴身侍女香怡就找了过来。

    “唐将军,王妃等会儿来找将军,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王妃找我?有什么事吗?”唐瑛愕然道。回到长安后的这段时间,长孙无垢没有专门找过唐瑛,她只是在府中上下的人对她的精心侍候中看得出,长孙无垢一直很用心地对待她。唐瑛默默领受了这种特殊对待,却不想去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对她来说,欠债越少越好,特别是欠好人的债。

    香怡微微一笑:“将军说笑了,王妃的事情,我们怎么敢问。”

    “也是。”唐瑛苦笑一下,问了白问,这位就是知道,也不会说的:“这样,请禀报王妃,我洗浴过后,就去拜见。”

    香怡行个礼,施施然而去。唐瑛在这厢赶紧打水洗浴,换衣服。未成想,等她洗浴完毕回到正屋,长孙无垢已经坐在屋里等她了。

    “妹妹,难得今日有空,我来请妹妹陪我上街买点东西,行吗?”看见唐瑛,长孙无垢笑嘻嘻地站起来说话。

    唐瑛闻言是微微一愣。住在这里也有些时日了,长孙无垢对她也确实很尽心,吃穿用度每样都亲自安排。豆子两口子到长安时,唐瑛还身陷河北,长孙无垢亲自督促秦王府的管事安排了他们住处,从小处可见,长孙无垢一直用心在自己和唐瑛之间架起友谊相处的桥梁。对于这些,唐瑛心知肚明,可她也仅仅是颌首领受,并没有特殊的表现,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也是因为她为将来着想而不想和秦王府扯上太深的感情。

    长孙无垢并没有唐瑛那种独立自立的想法,也没有那种女人要自强的感觉,所以,唐瑛的淡然处之,落在长孙无垢的眼里,却是太要强,太自尊,太避世了,花样年华的女子,被不幸折磨成这样,她心里对唐瑛更加怜惜起来。

    只是,改变唐瑛需要时间,需要慢慢用心去温暖她,特别是唐瑛曾经写的那封表白信,让李世民心热的同时,也让长孙无垢有些酸楚,她更是感觉到,唐瑛是可以被改变成普通女子的。所以,从唐瑛再次回到长安后,长孙无垢不动声色地一步一步安排着唐瑛的生活,从任何点滴处寻找唐瑛的喜好,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唐瑛那颗孤独冷漠的心能被她融化,她可以让唐瑛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幸福。

瓦岗三年 第二百八十六章 潜移默化

    第二百八十六章 潜移默化

    唐瑛果然是粗神经,长孙无垢的这种潜移默化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别说内在的改变了,她连外在的变化都没有。长孙无垢看在眼里,叹在心里,而李渊对此也有些微词,有几次暗示长孙无垢多用心,这让长孙无垢感觉到突然多出了一丝压力。

    思前想后了几天,长孙无垢才琢磨出这么一个潜移默化的法子来引导唐瑛。在她想来,唐瑛即便拒人千里之外,却还是女子,是女子就不会拒绝上街逛逛,她准备从这方面入手,慢慢地引导唐瑛学会做女人的事,学着回归到自己的本位上来。

    长孙无垢想的一点没错。唐瑛虽然各种生活习惯在这个时代显得特殊一些,但在前世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而,唐瑛并没有失去女儿家的某些特型爱好,比如逛街……

    因此,长孙无垢的邀请虽然让唐瑛出于本能地想拒绝,但她却在长孙无垢热切的目光注视下,嚅动了一下嘴唇,微微点了点头。与公与私,她都无法说出拒绝二字,再说,跟着长孙无垢逛一下与平时不同的地方,也算是对另一种生活的了解吧。

    长孙无垢故意忽视掉唐瑛的犹豫:“妹妹放心就是,我不是那种喜欢上街的人,咱们就到几个大的玉器行和沽衣铺走走。”

    “王妃要买首饰?这,唐瑛不太懂。”唐瑛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她可不是谦虚,而是真的不懂:“如果王妃是为**心,这,还是不必了吧?您赏给我,我也不会佩戴。”

    长孙无垢笑道:“知道妹妹在这些上不用心,只是,我想,虽然妹妹不喜女儿打扮,可眼下也是朝廷大臣,身上还是应该有些体面的饰物才对。”

    唐瑛看了看身上的衣物,干干净净,却也普普通通,浑身上下除了束发的银环,竟是一件饰物也没有。再偷眼打量一下身边的这几个人,无论王妃还是侍女、侍从,都不似自己这般朴实无华。唐瑛暗自吐了一下舌头,长孙无垢说的对,作为女人,她的确太不注重打扮了;作为臣子,她也太不注重朝廷脸面了。

    见唐瑛打量了自己一番后,略微红了双颊,长孙无垢便明白她已经被自己这句话说服了,而唐瑛露出了与平常完全不同的羞涩样子,也让她莞尔一笑:“走吧,我已经让下人安排好了车驾。”

    唐瑛点点头,有些忸怩地跟着长孙无垢走出了秦王府。这趟街逛的的确很舒服,只是……唐瑛不仅对大唐的服饰有了一点点了解,对豪门贵族的生活方式多了一点点了解,也对自己的缺点多了一层认识——她还真不懂怎么配色、佩戴那些很有讲究的首饰。

    “唐将军早,殿下请您到东厅。”唐瑛才迈进东宫的大门,当值的东宫侍卫就小跑迎了上来,边问好,边说话。

    唐瑛忙笑着回答:“多谢这位兄弟了。我没来晚吧?”

    “不晚,大人们没到齐呢,太子殿下昨日专门嘱咐过,今日请诸位到东厅议事。”

    “好。”唐瑛边答应着,边向东厅方向走去。

    今日李建成召集东宫重臣前来,还是为了商议如何规范官制,尽快让大唐各地的政务运转起来。唐瑛已经是数次参加这样的讨论了,李建成每次都要派人请她过来参与商讨,有时李渊还会专门叮嘱她要多提建议,唐瑛一方面是出于对李世民的承诺,要时刻替掌握这样的大事,一方面也出于自身对大唐政务的兴趣,因而从未推托过。

    当然,李渊父子如此重视唐瑛在这件事上的参与,一方面是魏征的举荐,另一方面,也与唐瑛有一天脱口说了一句在中国必须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关系。唐瑛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李渊父子颇为上心,而在随后的数次讨论中,唐瑛那切合中国国情的中央集权统治理论,更是大大出乎了李渊父子的意料,因此,在建立大唐官制的问题上,他们自然不会让唐瑛置身事外了。

    “太子殿下,上午好。”刚进门,唐瑛意外地看见李建成已经端坐在东厅的议事主座上了,赶紧上前见礼。

    李建成似乎在想什么心事,等唐瑛走到跟前了,才惊醒过来:“啊?哈,唐瑛,你来了,快坐,坐。”

    唐瑛微微点了点头,走到左侧位置上坐好,冲对面的韦挺拱拱手,算是见礼了。韦挺欠下身,看她一眼后,把眼睛转向门外,魏征刚好跨了进来。前后没多久,王珪、李纲、裴矩等人陆续到来了。

    对于裴矩会加入到大唐官制的建立中来,唐瑛并不觉得意外。裴矩原是杨广的信臣,在杨广身边有佞臣之称,众人一向以裴矩喜欢说投杨广所好的话而暗中嘲笑此人很会拍马屁。更让大家对他不耻的还有两件大事。其一,传说,让杨广费帝国之财,在洛阳大摆奢侈宴席招待西域、突厥、高丽等各方使节和商团的馊主意就是出自裴矩之。其二,裴矩深知杨广急欲征服高丽,故此一直极力怂恿杨广亲征高丽。正因为裴矩说话做事很得杨广开心,故此,在杨广一朝,裴矩可谓风光无限。

    不得不说,裴矩此人最被人称道也是最让人诋毁的就是他这种见人使舵的能力,。广喜欢佞臣,他就能当个上等的佞臣;窦建德急需人才辅助稳定河北的政治经济,他就帮窦建德把个河北治理的井井有条;来到长安后,李渊需要实干家,他马上就给李渊提了很多实用的治国之策。眼下大唐急需重建官制、田亩制、税制等等,而裴矩在这些方面都有一手,因此,这些日子,东宫里讨论这些事情时,裴矩也是必不可少的座上客了。

    只是,无数诋毁裴矩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裴矩此人很有本事。他是一个出色的地理学者和外交家,杨广前期,大隋威震四夷,八方仰慕来朝,这其中,少不了裴矩的功劳。他亲自深入古丝绸之路,游说西域各国朝拜大隋,并大力招徕西域各国商人前往长安经商。后人曾说,隋唐丝绸之路的发达,裴矩应占一半功劳。

瓦岗三年 第二百八十七章 裴矩

    第二百八十七章 裴矩

    在联系西域各国的同时,裴矩还做了一件与唐瑛所做类似的事情,那就是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关隘要道,以及西域各族的风土人情,溯源寻根的错综关系等等,编撰为册,绘制成图献给杨广。就此一事,足以让唐瑛对其刮目相看了。

    唐瑛在对裴矩有了初步了解后,对这个人越发感兴趣了,几次接触下来后,唐瑛发现,裴矩的知识很渊博,然,裴矩待人处世的能力也让她大开眼界。而裴矩也从李渊处得知了唐瑛绘图能力,大加赞赏的同时,竟主动将自己的绘图方法和当年往来西域时观察路线的心得细细写了一个册子,请李渊转交给了唐瑛。此举让唐瑛大为感激,赶紧跑去登门求教。两人在绘制地理图的共同爱好下,竟成忘年之交,这是后话了。

    见大家都到齐了,李建成忙唤侍从为众人奉上茶水:“诸位,前几日我等说到了既要预防地方官职之间为争功和私怨而互相掣肘,又要他们能做到互相监督,我向陛下汇报后,陛下嘱咐我们,把这一想法细细讨论一下,拿出最终的意见来,让朝中重臣都看看。今日请大家来,就是为了此事,大家有何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魏征看了唐瑛一眼,笑道:“殿下,臣还是同意唐将军的建议,地方官吏文武分开,文不管兵,武不干政,各行其道,这样最好。”

    李纲微微颌首:“地方武官只负责守卫城池,缉盗拿凶之事为文官之职,此法甚好。只是,若在战时,文武之间会不会相互猜疑?如何划分职责,也要设想周全。”

    裴矩很赞同文武分治之说:“文管一方发展,武保一方平安。只要做到清正廉明,护得乡民周全,臣认为,那些私募军士的行为一定会得到遏制。唐将军前日建议颁布不许私人豢养武丁的朝令,臣回去想过,认为可以实行。”

    李建成深深地看了唐瑛一眼,笑道:“看来,大家都赞同文武分治的方针喽。呵呵,只是,眼下我朝以府兵为兵制,若是要文武分治,府兵制就难以立足了。军权收归朝廷,这给养也要朝廷负责,这可是一大负担。”

    唐瑛欠身回答:“府兵制在战争年代管用,也有利于保护乡民,减少朝廷军费上的开支。然而,府兵制的实行也必然会成为军阀产生的温床,为那些怀有野心的人提供了可趁之机。太子殿下不要怪唐瑛说话直接,这其中的道理,我想,殿下和各位大人都很清楚。”

    李纲点头:“唐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只是,自隋以来,府兵制已经实行百年,眼下又是多事之秋,贸然取消,怕会生变。老臣建议,府兵制暂时不取,文武分治的制度慢慢推行,先从已经彻底平定的部分地区施行,而后逐渐取代现在的官制。”

    李建成赶紧附和:“大人不愧是老臣,看的就是比我们长远。”

    唐瑛也点头:“心急吃不得热包子,在下也同意李大人的建议,慢慢推行,看成效再说。”

    李建成呵呵一笑:“事情的确急不得。今日还有时间,我们慢慢谈。对了,刚才太子妃派人对我说,近日讨论国事,我等都辛苦了,她特意在小花园里备了家宴,请大家小酌几杯,另外还给诸位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