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182部分

潇潇雨歇-第182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鞘嵌傻母Fk薷粗谐に锏模故撬拇蠖扔肷屏肌!

    听到这里,唐瑛再不明白李渊要说什么,就真成傻子了:“啊,怪不得……”

    “你是女孩子,虽然你自己不习惯,但你既然在承乾殿当差,长孙就有责任照顾好你。看,戴点玉佩,系根好看的涤带,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多了嘛。”

    唐瑛苦笑:“陛下,您误会王妃了,她给唐瑛配了不少首饰,是我自己不喜欢戴,也……不会配色。”

    李渊摇摇头:“你不会,她就应该教。朕知道,她是不想破坏你的习惯,纵容你,惯着你,可是,有些事情总归需要改变。”

    唐瑛想挠头了,她身上添不添加饰物也属于需要改变的大事?李渊到底在暗示她什么?还是真的对自己有些偏爱过头了?看来,长孙无垢忙着打扮自己,太子妃又出面给予赏赐,李建成把最好的防身之物给了自己,都是出于李渊的授意?晕,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呀。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章 秀宁

    第二百九十章 秀宁

    “你在想,我的打扮哪儿有这么重要?”李渊看出唐瑛的心思,笑嘻嘻地替她问出来,又解答出来:“对你来说,或许现在不重要,但对秦王府、东宫,还有朕,都重要。”

    唐瑛这下更要挠头了:“陛下,您越说,我越迷糊。陛下也知道,我打小这样习惯了,真让我学什么梳妆打扮,我还真难受。再说,臣不觉得自己不打扮有什么问题,我没有人前失礼之处嘛。”

    李渊已经坐下,听了唐瑛的话,微笑着指指自己对面的座位,让唐瑛坐下:“这儿没别人,朕也就不瞒你。秦王妃、太子妃,包括太子,送你东西,教你打扮,或许有为你好的一部分因素,但更多的是为了朕,是要讨朕的欢心,让朕高兴。”

    这点缘由,唐瑛已经看清楚了,因此点点头:“秦王妃对臣还是很关心的。至于太子殿下,看得出来,他对臣也算爱护有加,臣都非常感激。”

    “呵呵,你疑惑的是,朕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对不对?”

    唐瑛诚实地点头:“是。陛下对唐瑛好到了秦王妃和太子妃都不敢得罪唐瑛的地步上,我可真想不通了。我一没有仗势欺人,二也没在陛下面前邀宠卖乖,三也没那本事帮他们说话办事。所以……嘿嘿,我真有点受宠大惊了。”

    “受宠大惊?哈哈哈,说的有意思。”李渊哈哈大笑了几声:“你真能依仗朕的宠爱做出什么不符合规矩的事来,朕还能宠你吗?”

    李渊笑嘻嘻的话却差点让唐瑛冒汗了,伴君如伴虎,古语说的真没错。前面还在哈哈大乐,马上就能翻脸威胁自己,李渊的帝王之术太强了,真是个老狐狸:“陛下说的没错,唐瑛或许就是因为不懂得利用别人的宠爱,才会让陛下另眼相看吧?”

    李渊摇摇头:“唐瑛,朕打第一次见到你,就喜欢上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唐瑛摇头了,她能知道才怪,还有,李渊喜欢她?这话怎么听的这么别扭难受。

    李渊没有关注唐瑛的表情,他的目光已经放向了东边:“因为朕在你身上看到了秀宁的苦。”

    “公主?苦?”唐瑛呆了,完全出乎她意料的答案,让她不能不傻上一阵子。

    “是,秀宁的苦。”李渊没有收回自己的目光,却深深地叹口气:“唐瑛,你或许不能了解秀宁的苦,这些在朕眼里的苦,对你来说,或许只是很平常的遭遇。秀宁是朕的第三个女儿,却是朕最疼爱的女儿,她的母亲为朕生了四个儿子,却只得她这么一个女儿,你懂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吗?”

    唐瑛缓缓地点点头,贵族豪门中的唯一嫡女,获得的父母宠爱有多少,她能想象。也正因为如此,唐瑛才更加佩服李秀宁。

    “秀宁在朕身边的时候,朕从来没让她受过一点委屈。小时候,她想读书,朕就让她读书;她想舞剑,朕就给她找来她能玩的剑。你也许会想,这样长大的女孩一定很娇气,可朕告诉你,秀宁就是又不一样,她是喜欢在朕和她母亲面前撒娇,为人却极懂得分寸、明白事理。二郎他们都知道,秀宁一直像个长姐般地爱护几个弟弟,而在唐国公府上,秀宁未出嫁前,也一直在帮她母亲打理内宅。”

    李渊已经完全陷入到对以往的回忆中,这一刻,他不像一个帝王,而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回忆往事,回忆生命中曾经拥有的那份美好亲情。唐瑛静静地听着,放缓呼吸,生怕出气的声音大了,会打搅李渊的回忆,而这种温馨的家庭回忆,也让她感觉非常好。

    “秀宁长大了,该谈婚论嫁了,我和她母亲在众多才俊中,精挑细选,为她选择了柴绍,年轻英俊,家世又好,人也沉稳,没有那些世家子弟的浮躁,我们认为他是个值得秀宁依靠的好男人。秀宁嫁人了,那几年,她过的很不错,我们一度为此很放心。”

    一度?唐瑛心头一跳,她在李世民那里听过关于平阳公主的一些事情,对当年柴家和李家逃离长安的事情,李世民虽然说的并不很清楚,但也隐约道出对柴绍的不满,似乎是柴绍只顾自己逃命,而丢弃了平阳公主。难道,这是真的?

    李渊并不知道唐瑛在想什么,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呵呵,说是这样说,可是,谁想遇到这种事呢?我自己拥有一个对我不离不弃还处处帮我决断的好妻子,却以为女儿也能遇上这样的好男人,没想到……唉,当初,听到秀宁下落不明的消息时,我真是后悔不已呀。”

    “陛下……”唐瑛不得不出声了,李渊倒是毫不防备地说自家的私隐事,她可不想听,也不想知道,她没这个八卦心,更不想给自己带来麻烦。

    被唐瑛唤醒,李渊怔了一下才笑道:“呵呵,朕老了,喜欢回忆以前的事。”

    唐瑛忙摇头:“陛下,我是听傻了。我一直敬仰公主,特别喜欢听公主的故事,您要是不介意,给我讲讲公主起兵助您的事吧。秦王给我讲过一点,不多。”

    “哦?”李渊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有些多了,见唐瑛如此乖巧地把话题转换过来,他内心对唐瑛的聪慧赞了一声,顺着她的话问道:“二郎经常给你讲他姐姐的事?”

    唐瑛摇头:“讲的不多。当初在虎牢关的时候,秦王不知道我是……我们曾经谈起公主驻守苇泽关的功劳,秦王告诉我,公主很厉害,比他们几兄弟都厉害。秦王还说,如果公主是男的,他根本就没领军的机会了,这大唐的天下,一定是公主帮陛下打下来的。”

    李渊听的笑了,也点点头,表示认同了李世民的这个观点:“是呀,如果不是这样,朕怎么会让秀宁如此辛苦。唉,朕的儿子是不少,可惜,能干的好儿子还是少了点,如果玄霸能活下来,他姐姐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题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题

    李玄霸?这是唐瑛第一次从李家人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李渊的原配窦皇后为李渊生了四子一女,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儿子也都个比个的强。李玄霸是第三子,比李世民小了一岁,打小聪明伶俐,还孔武有力,可以说,李玄霸比李世民还像李渊,真能长大,绝对是个文武全才的有为青年。

    可惜的是,李玄霸死的太早,十五岁时溺水而亡。别说李渊了,就连李世民提起三弟,也是唏嘘有声。也正因为如此,唐瑛从李渊嘴里听到这样的说法,也不为奇了。不过,从这一句话中,唐瑛也听出了李渊对李元吉的不满,如果李元吉可用,李渊就不会一直让他当李世民的副手了。

    李渊没想到他一句话,唐瑛却已经转了数个想法了,见唐瑛还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笑了:“别的女子只是羡慕秀宁有个好父亲,朕却在你眼里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仰慕,唐瑛,就是你的这种眼神,让朕经常想起秀宁。想起当年,她凭一人之力,为大唐聚齐数万兵马,横扫半个河西。如果没有秀宁的功劳,朕要打进长安,会很难呀。”

    唐瑛连连点头,羡慕地说:“将门出虎女嘛。平阳公主真厉害,能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为陛下开拓大唐基业立功,可比唐瑛这种小打小闹的强上百倍。”

    李渊呵呵一笑:“你这女娃,就是小看了自己。秀宁在朕的面前,永远是那个温存的女儿,哪怕是身着盔甲时,对朕也只有女儿对父亲的那种笑。朕一直想亲眼看看秀宁杀敌的风采,却只能在你身上,窥视到一点巾帼豪情。”

    唐瑛脸上有点发烧了:“陛下原来是把我当公主的替身看呀。我比公主可差的远。再说,公主不肯在您面前露出那种豪情,怕是不想让您为她担心吧,毕竟,战场上杀敌……太惨。”

    李渊点头:“朕明白。秀宁孝顺,体贴朕,疼爱家人。朕本来应该让她好好待在家里享福的,却……唉,不得不让她抛下幼子和丈夫,带兵去驻守那种危险的地方。唐瑛,朕不算是个好父亲呀。”

    唐瑛赶紧劝慰:“陛下,我想,公主一定很自豪,她身为女儿家,却能为自己的父皇驻守江山,这种荣耀,可以说是千年无人能达。再说,公主有这样的本事,您如果不让她施展出来,是不是也有些不公平呀?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一样可以办到。”

    “呵呵,你是在说秀宁,还是说你自己?”李渊乐了:“唐瑛,朕就喜欢你这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朕有时候也在想,秀宁要是能像你一样,把什么事都说出来,或许对她更好。可这孩子,太懂事了。唉!”

    唐瑛低下了头,不让李渊看见她发烧的脸,只有她才知道,她也不是那种有话说话的人,恰恰相反,她需要考虑避讳的东西更多。

    唐瑛的小动作没有逃开李渊的眼睛,他自然明白唐瑛在想什么,微微一笑:“你想什么,朕清楚。这人呢,不可能都是一根肠子直到底的。你也不要想太多,朕喜欢你,别人自然就要巴结你,他们巴结你,你就拿着,不用避讳什么。”

    唐瑛暗自吐吐舌头:“多谢陛下,唐瑛……嘿嘿,来者不拒,反正,我没伸手要过,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对,咱来的明,站的正,啥也不怕。”

    李渊当真宠着唐瑛,连这话都赞成起来,倒让唐瑛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做保证:“陛下放心,唐瑛不会做出逾礼之事,那些想通过我向陛下说些什么的人,我不会拿他们东西的。”

    “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这点朕放心。”李渊不在意地挥挥手,即便唐瑛收了别人东西,也不会替别人说话,这点他看的很明白,他也不在乎唐瑛在这方面有什么操守之类的,女孩子嘛,留点家底很正常:“唐瑛,朕听太子说,你对他有些不满的地方,能跟朕好好说说吗?”

    唐瑛愣了一下,才从李渊突然转换的话题下反应过来:“陛下,唐瑛只是有点自己的建议,并非对太子殿下不满。是不是我的态度不那么圆和,所以让太子误会了?”

    李渊笑笑:“太子说,在盛彦师和李义满的问题上,你和他们起了争执,你对朝廷的处置很不满,能说说你的道理吗?”

    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呀!唐瑛在心里狠狠鄙视了李渊一把,这帝王之术玩的太精明了。

    唐瑛和李建成等人因为盛彦师与李义满之事发生争执,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争执的原因并不是唐瑛对李建成等人的不满,而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产生了碰撞。

    盛彦师是宋州总管,李义满死前却是潭州刺史,按理说两人并无挂碍,但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双双身死。事情起源于盛彦师和齐州总管王薄对须昌的征讨之战。这一战事很小,一个小小的须昌城也扛不住两大总管的联手攻击,但令人遗憾的却是,这小小的一场战役,却断送了大唐两位总管,一位刺史的性命。

    此事发生在武德五年的三月,那时,唐瑛还随李世民在洺水与刘黑闼对峙。盛彦师原本受命劝降徐元朗,却被从徐元朗扣押,他后来伺机从徐元朗处逃回长安后,受命为宋州总管。正当洺州城外的大战一触即发,盛彦师立功心切,与王薄相约对依附徐元朗的须昌叛军发起攻击。

    就是这一决定,酿出了一场大祸。事情起因在王薄身上,他率军来到博州地界时,发现自己的军粮没带足,隧向博州刺史李义满征要补给。这本是小事一桩,唐军虽然以府兵为主,行军自带粮草是惯例,但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向驻军地请求支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毕竟都是为国作战。可,谁知道李义满是个小气鬼,他素来与王薄不和,竟断然拒绝了王薄的请求。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法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法

    这事原本也没有酿出大祸,盛彦师和王薄联兵并没有缺粮延误战事,战斗还是取得了胜利。但,盛彦师却做了一件比较出格的事,他在回兵宋州途径博州之时,竟把李义满给抓了,而且是直接带到了宋州给关了起来。

    李义满做的的确不对,但盛彦师和王薄显然也逾越了规矩,按理说,两个人应该连本上奏,在皇帝那里告李义满一状,让皇帝给李义满一些处分或者警告才是正理。可盛彦师不知是出于气愤还是什么,竟越级抓人,这事可就闹大了。

    事情传到朝廷后,李渊赶紧下令放人,至于如何处置,慢慢再说。可惜,李义满实在是太小气了,气量太小,自然命就短。传旨的人还没到宋州,李义满已经羞愤交加,死在了宋州监牢里。

    臣子们相互斗气是常事,可因此闹出人命来,可就是大事了。朝廷之上听闻李义满死在监牢里后,顿时一片哗然,李渊也觉得有些郁闷了,下旨让李建成好好处理此事。李建成便和东宫属臣商议了两天,又征求了一下裴寂等朝中重臣的意见,最后决定将盛彦师收监处死。

    在东宫讨论这一事件的时候,唐瑛是反对惩罚盛彦师的,在她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