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75部分

潇潇雨歇-第275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烧了,对不对?”

    李世民尴尬地低头,不说话了,算是默认了。

    唐瑛哼哼:“你若再仔细看上几遍,就应该知道我在为保住秦王府的兵权而努力,就能知道我的去向,知道了我的去向,就该想到我去做什么了,你也就知道自己该准备些什么了。可惜,你没那样去想,也没做准备,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李世民已经知道唐瑛这一年是在草原上渡过的,也想到了唐瑛去的原因和目的。可惜,这些都是他回到长安后,从长孙无垢嘴里知晓的,而之前不是没有这方面的猜测,但却没认真往这方面想过。因此,面对唐瑛的嘲讽,李世民明智地选择了不吭声。

    长孙无忌也眼观地板,一声不吭。唐瑛和李世民的对话他一一听在耳朵里,却只能当什么也没听到,他没唐瑛这么强悍,敢直截了当地说出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同时,他心里也在埋怨自己,明明想到了唐瑛的失踪应该是为秦王办事去了,却没想到唐瑛会办什么事情,的的确确是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作为谋臣,他又失职了。

    其实,唐瑛所做的事情的的确确出奇了一些,怪不得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没想到这一点。再加上,唐瑛出的主意,也只有她才没什么心理负担,所以,这种留下就可能成为祸害的信件,怎么可能保留太久,而没有认真研究过信件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能看出唐瑛的良苦用心才怪。

    把两个大男人都说的哑口无言了,唐瑛也出完了胸口的闷气,从袖笼里拿出图纸,递给李世民:“这是我这一年的收获,你先看看,而后,我们商讨下面该怎么做。”

    与李靖和李渊一样,一眼看到图纸,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就紧张起来了,李世民一个眼神过去,长孙无忌跳起来跑去关上了书房的门。唐瑛笑了笑,起身将房间里的蜡烛全部点上,尽量不让铺开的图纸上投有阴影。过后,三个脑袋就凑在了一起。

    这份图纸,在三份图纸中标注的最详尽,而且,这些标注中的许多路线,还是唐瑛和李靖一起商讨出来的,军神参与制作的东西,自然更为精准,李世民的目光一落到那些路线上,就挪不开了。

    “图纸是三套,陛下那里一套,我给李靖大将军留下了一套。不过,最为详尽的还是这一套。”指着突厥牙帐位置上的大红点,唐瑛解释道:“这些路线,绿色的各州通往草原的通道,基本以商道为主,深蓝色的却是李将军跟我商量出来的快速突击通道,黄色的则是历年来突厥侵扰咱们的主要路线。这次颉利带领精兵突击晋州的路线也标注出来了,咱们雁门关的防守堪忧呀!”

    随着唐瑛的解说,李世民几乎全身趴在地上,手指贴着地图上的路线来回滑行,嘴里念叨有词:“嗯,蓝黄重合的地方不少,突厥人也会注意这些地方,怕是过去有些困难。这里,这里不行,一片沙漠,行军有些难处,不适合突袭……”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不同,他的目光聚焦在那些部族聚集点和人数上,不时地在嘴里计算着人数,相隔间的距离等等。

    等三个人从地图上移开目光,才发现每个人的腿都麻了,敲打着各自的腿,三人抬头,目光聚在一起,顿时都笑出声了。

    李世民弯弯腰,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腿,恋恋不舍地再巡视了一番地图后,笑道:“如果这个图变成一个大沙盘就更好了。唐瑛,我给你腾一间屋子出来,你看如何?”

    唐瑛笑道:“我原本想在太谷城里给李大将军弄一个沙盘的,可惜,陛下催的急,我也只好放弃了。”

    “太谷城里没必要弄沙盘。”李世民显然不介意李靖比他早看到这样的图纸,冲唐瑛摆摆手道:“父皇应该会把更重要的地方交给李靖,他在那里也待不长,大型沙盘也带不走,不做还好一些。”

    唐瑛笑着点头:“你这里我也不能做,否则,陛下怎么看?”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章 建议

    第四百四十章 建议

    “这……”李世民一愣,心思也从突击突厥人的身上转到了这两天的忧虑中,他才反应过来,如果他的父皇不将骑兵的组建交给他,又怎会让他在自己府上摆一个巨型沙盘。

    唐瑛看到李世民变了脸色,叹口气:“没法子,我回来快三个月了,陛下那儿一直没反应。在仁智宫,我也看到了你禀报上去的陇右马场状况,还借机探寻了一把陛下的想法,可惜,陛下回答的滴水不漏,完全没上我的套。”

    李世民听了唐瑛的话,没吭声。图纸,马匹数量,建军所需,陇右的情况,这些东西,皇帝全要了,但却没一点反馈消息,这说明,皇帝不是看不到消灭突厥的机会,而是在考虑统帅人选,而这种犹豫,恰恰说明了皇帝对自己的不信任。他不想在唐瑛和长孙无忌面前流露出那种不被父亲信任后的脆弱和痛苦,所以,李世民只能不说话。

    “皇上是没想好该怎么下旨,还是没有决定人选?”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一样,在听到唐瑛说给了皇帝一套图纸后,就明白了眼下的问题是什么,见李世民不出声,他赶紧问了出来。

    “陛下的想法我无法窥视,也不能左右。”唐瑛叹口气,她比长孙无忌更明白李世民的痛苦,可她知道,这种事情,言语上的安慰根本就无济于事,虽然绕不开,但也该尽量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眼下大唐能让陛下彻底放心的统帅人选没几个,虽然陛下将期望的位置又提高了一大截,可他绝对不放心把这么重要的军事任务交给期望。到头来,骑兵队伍的组建,还是秦王最合适,陛下早晚得下这个决心,而且,时间不会拖的太长了。”

    李世民感激地望了望唐瑛,苦笑了一下:“时间,本王需要抓紧时间呀。如果,能有机会说服父皇让我去……”

    “若是你早准备了一年,说不定已经培养出一些马战好手,这样就具有了说服你父皇的本钱。”唐瑛说到这里,淡淡地看了一眼李世民后继续道:“我已经找太子谈过了,他许诺,只要皇上那儿下了旨意,他一力支持,惟命是从。”

    “太子给了你许诺?”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看一眼后,都直直地把目光放在了唐瑛的脸上,显然对此大感意外。

    唐瑛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想到了李建成的那个条件,心里轻叹一声,却不再解释。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知道唐瑛说话一向是有把握才会说,故此,两人都不怀疑此事,但却同时有了担心,联系上这段时间听说的那些事,一股不确定感在两人心里蔓延开来。只是,两人对此都保持了缄默。

    甩甩头,将心中的那丝不快抛开,唐瑛笑道:“所以说,东宫那边的阻力不存在的情况下,皇上的态度就能决定一切。秦王,我力主你去见陛下,私下里请见,将你解决突厥人的方案告诉皇上,促使皇上下定决心。”

    “只是,这样一来,皇上会不会怀疑秦王别有用心,居然早早就想到了出兵突厥的事情?而且,皇上一向不喜秦王先下决策。”长孙无忌考虑的周全,此时情形,颇有些复杂,能少一事最好少一事。

    “不会。”望着李世民眼中的笑意,唐瑛也笑了。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还没明白唐瑛的意思,他淡淡地解释道:“父皇应该想到,唐瑛既然能把这样的图纸给李靖,就一定会给本王留下一份。加上父皇命本王巡视了陇右马场,本王若还想不到唐瑛的用心,若还不想去抓住这个立功的机会,就不是本王了,那样才显得本王心中另有计较,反而是欲盖弥彰。而只要本王拿出的策略能让父皇动心,这个军权,基本上就是本王的了。唐瑛就是抓住了父皇的这种想法,才采取这样的手段帮本王获取军权,也获取继续立足朝廷中枢的资格。”

    李世民解释的很清楚了,唐瑛也就微笑点头,不再多言。长孙无忌是关心则乱,李世民一说,他就明白了,也是频频点头,同时,心里对唐瑛左右政局的能力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他敏感地意识到,只要唐瑛真想做成什么事,无人能够阻止,这个女人对秦王来说,越发重要,也越发可怕了。

    按照唐瑛的建议,李世民用了三天的时间,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地图,又和长孙无忌、张公谨等人讨论几日,再暗中找人把他们想到的方案拿去给房玄龄和杜如晦看过,两人见到这样的机会也是大喜,开足脑筋提了许多建议,让这份灭突计划制作的很是完善。带着这样的方案,李世民信心十足地去找李渊了。

    李世民和李渊的谈话无人得知,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后对心腹们言道,他们父子的这次交谈甚欢,皇上对他们提出的方案更是大加赞赏,并颇为心动,虽然没有当场就下旨让他们组建军队,却也流露了一些这样的想法。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秦王府里,从李世民到奴仆们,都难得流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几年的压抑感此时才稍稍得以放开。

    几天后,李渊将唐瑛叫到了甘露殿,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他需要从唐瑛这里再获取一些有用的资料和建议。

    “朕已经决定要重新组建大唐的骑兵,所以,今天让你来就是要听你说。秦王报给朕的名单里,天策府中将军占据大半,你对他们也很了解,说说看。除了这些人以外,你再给朕推荐几个马军总管。”丝毫不给唐瑛推诿的借口,李渊也是开门见山道出让唐瑛过来的意思。

    唐瑛一方面很感激李渊给她的这种信任,一方面又觉得这样的人选由她来说,似乎显得李渊太过谨慎了,按理说,这应该是兵部的事,也应该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事。只是,李渊语气中的命令味道很重,由不得她推辞不受。

    “陛下其实也了解这些将军们呀。要组建新的骑兵队伍,天策府里的尉迟将军首当其冲,而秦琼、程咬金两位将军长期带领骑兵,也是玄甲军的总管之一,肯定也缺不得他们。侯君集,此人有勇有谋,练兵也有一套;张公谨,陛下知道,他也是瓦岗出身,我认为他能胜任。薛万均,此人在幽州就深得李艺的器重,也是练兵的高手。说到他,我倒建议,陛下不妨让太子把薛万彻也贡献出来吧,他们两兄弟可都是带兵的能才。”

    李渊正听的频频点头,猛听到唐瑛把薛万彻也提了出来,心里是暗暗称赞,唐瑛虽然在为李世民争取利益,但终究还是将大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既然你说薛万彻能干,朕就让太子把人给出来。只是,朕觉得此人有些鲁莽。”

    “薛万均是兄长,为人沉稳,能管住薛万彻。”唐瑛肯定地挥挥手:“他们两兄弟可带一队人马。”

    “唔,这个建议不错。你继续说。”靠在软椅上,李渊嗮着冬日的阳光,感觉很惬意。

    唐瑛轻笑一声,喂李渊喝了一口水,缓缓道来:“陛下,天策府的众将军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领军都有一套。太子府上的几个将军,比如冯立和薛万彻,也有足够的战争经验,都是可用之人。而我认为最能成为秦王得力助手的,有三个人:李靖、我义兄、屈突通老将军。”

    “哦……继续说。”李渊显然听入神了。

    “李靖的能力就不用我说了,陛下完全了解。我义兄眼下是并州总管,今年夏季的突厥入侵对并州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可见义兄的防卫能力,而且,他也是文武双全之人,这个,不是我夸他,陛下很清楚。至于屈突通老将军,他原来与突厥人打过不少交道,是隋朝遗留下来的少数军事人才,统军能力又高人一等,他的经验对陛下组建新的军队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唯一不足的就是老将军年纪太大了,不知道身体状况还能不能……”

    李渊缓缓点头:“你说的有理,朕马上让御医前往洛阳,探视一下老将军,也就此事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唐瑛笑道:“百姓都说,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老将军这样的军事人才,可是咱大唐的宝贝,陛下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宝贝,可真有福气。”

    “噗。”李渊被唐瑛逗的笑出声了:“丫头,你的意思是,朕也是一宝?”

    唐瑛笑回:“您跟老将军他们不一样,您是家宝、国宝,天下之唯一的大宝。”

    “大宝……哈哈哈哈哈哈。”摸摸额头,李渊欢笑中虽然觉得这个词有点怪,却还是很高兴。

    唐瑛也在笑,不过,她却是因为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的广告而笑,笑过之后,却是酸酸的感觉。

    “怎么啦?”察觉到唐瑛神态有异,李渊侧头看向她。

    唐瑛掩饰地强笑一声,而后却轻轻伸手帮李渊扯掉一根白头发,心酸地说:“臣离开一年多,陛下的白发……却多了不少。是臣不好,让您担心了。”

    “你这孩子。”被唐瑛的孝心感动,李渊轻叹一声,转而又笑道:“这玩意不听朕的圣旨呀,不让它长,它偏要长,朕也没办法喽。”

    扑哧,唐瑛被李渊逗笑了:“还是陛下豁达。”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秘兵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秘兵

    摸摸头发,李渊哎了一声,摇摇头:“不说它了。你告诉朕,在你看来,这支骑兵要多少人才够?还有,你跑了北边不少地区,这个队伍在哪儿组建比较好?”

    “唔,要完成既定目标的话,精锐者不少于两万,而总人数,得在十万左右。至于地点,不宜集中在一处,应该对外有所保密才好。”

    “需要这么多人?”李渊呲了一声,十万的人数超出了他的预计,这可是一大笔开支。

    “不多了。颉利那边的部属以精骑为主,人数常年保持在五万左右,而他在短时间里调动的兵马不下十万。所以,我提出的这个数目,还是以少博多呢。”

    “嗯,这样想来,也的确不算太多。你提出的精兵数目倒是和李靖提出的差不多,你们两个商量过?”

    唐瑛一听,冒了一层汗,幸好李靖在皇帝面前不敢开大口,否则,跟告诉她一样的也告诉李渊他只要几千人马,李渊就得怀疑她是故意虚夸人数,事情就得弄巧成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