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311部分

潇潇雨歇-第311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馑闶窃谥谌嗣媲案歧畲蟮亩鞒璋伞G厍砗统桃Ы鸬牟渭樱约俺に锾渝暮乩瘢荚诒泶锿桓鲆馑迹蔷褪翘永钍烂穸蕴歧陌柚夂颓蠛椭摹

    唐瑛热情地招待了来宾,一扫前几日的憔悴与痛苦模样,好似这段时间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在别人眼里,唐瑛恢复了往初,同时,也预示着她并没有对即将成为皇宫里的贵夫人有丝毫抵触之情。唐瑛表现的很自然,这让带着观察她的使命而来的有心人,以及李世勣的父亲李盖,都没看出任何异常之处。

    六月初十,唐瑛亲自将李勇夫妻送出了府门,而张小豆带着全体弟兄和陈安等人,一路将李勇夫妻送出了长安城,看着他们和西域商队回合后,才返回城里。暗中跟随他们的人回去向长孙无忌汇报了一切,长孙无忌没发现异常之处,他为之警惕的琵琶女也待在东宫里,开始学习侍候新太子了,因而,他也放下了心事,从心里认同妹妹说的话,那就是唐瑛还是爱秦王的,屈服是早晚的事。

    郡主府中,唐瑛把李勇和胡姬送出门后,就把灵云打发进宫去安排她明日入住承乾殿的一切事宜,而她,则和易水一起,默默地祝福藏身在西域商队里的郑氏太子妃能一路平安,同时,她也给张小六写了信,叮嘱易水在回到洛口仓后再把信给张小六。按照唐瑛的估计,她这一生,怕是不能光明正大地回这个家了。好在,她能去的地方很多,不是吗

    彻底放下了一切心事的唐瑛,在武德九年的六月十一,被长孙无垢亲自从郡主府接进了承乾殿。此时李世民他们已经搬去了东宫,原秦王妃居住的正殿,就成了唐瑛的寝宫,长孙无垢一如往常般,亲手为唐瑛布置了房间,这是恩惠,也是暗示。

    唐瑛明白这种暗示,因而,对等着她的李世民承诺道,她在这里住半年,陪李渊渡过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后,就如了李世民的心愿。而在这半年里,她也会尽心为李世民争取到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李世民得到了这两句话,满意而去,他没看出,唐瑛眸子中的那一丝冰冷。

    武德九年六月十二,众臣等待已久的人事变动终于出来了,宇文士及升级为太子詹事,原秦王府属臣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封为左庶子,而高士廉与房玄龄则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文学馆大学士中的虞世南封为了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当了太子洗马。而这番封赏中,最有讽刺意义的却是圣旨中专门嘉奖了尉迟恭,并将齐王府里的全部金银器物都赏赐给了尉迟恭。

    如果说这些任命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的话,那么,有两点却是人们都未曾想到的。一是武德朝中的重臣,几个宰辅都没动,这让各部行走的臣子们略微安心了,因为,这说明,新太子没有准备在人员上大动,他们都不用担心饭碗问题了。而那些门阀贵族们也轻松下来,不管以前是不是支持过秦王,此时,新太子用“不动”两字,就安抚了他们那颗动乱的心。

    其次,是对原东宫属臣的任用。魏征虽然从原先的三品官太子洗马,变成了七品官职的太子詹事主薄,依旧还是在东宫里做事,而且是在新太子跟前做事,有发言权的;薛万彻是原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此时也被太子从终南山上召了回来,担任了右领军将军。这一文一武的原太子心腹重臣被启用,而且还是重用,这让众多提心吊胆的人们终于放下了一切顾虑,长安城里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而消弭。

瓦岗三年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揭发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揭发

    坐在以往的软榻上,李渊却没有了以往的舒适感,他手中酒盅里的美酒颜色呈现出不正常的浅红色,他有些不满地看看酒,又看看唐瑛:“瑛儿呀,这酒没味道了,不好喝。”

    唐瑛就似没听到李渊的抱怨,依旧往地上的大酒坛中倒水:“天天喝,就不能喝那么浓的,既然陛下舍不得不喝,那我只好让你喝清淡一些的。”

    李渊苦笑:“朕是啥权力都没了,连喝酒,也有人管喽。”

    虽是自我调侃,但李渊话语中的悲戚还是让唐瑛鼻子有些发酸,那掺水的手也停了一下,却还是没有犹豫地将一大碗水倒进了葡萄美酒中。

    唐瑛并不是在进宫之后才来见李渊的,她在六月初七的时候就进宫来见李渊了,那个时候,李渊刚在前一天将所有的权力全部给了李世民,虽然对自身的安全问题有了点放心,但,失去权力的那种滋味,却依旧让李渊痛不欲生。唐瑛正是知道这点,才在那天来见李渊的。

    李渊并没有怀疑唐瑛在玄武门事件中做了什么,因为他已经从宇文士及与他的一次交谈中,“偶尔”得知唐瑛被秦王软禁了两天,所以,面对唐瑛,自认是同病相怜的李渊是泣不成声,后悔有,懊恼有,更多的却是悲恸。

    只是,就如唐瑛所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无回天之力的他们,除了接受事实,还能怎么样?再说,李世民虽然做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毕竟是他的儿子,而且是出色的儿子,是这个王朝最合适的接替人,李渊再悲痛,也不会失去理智,自毁李家的。

    “今天裴寂老儿怎么没来?难道老家伙还在做梦?”

    唐瑛抬头看看滴漏,回答李渊:“陛下昨天不是用了玺嘛,今日朝堂上大家都得去亮亮相,这可是关乎朝中人事安排,裴老儿也不敢不去。再说,东宫那边的风怎么吹,裴老儿得负责给您学过来。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陛下再等等吧。”

    正说着,就见小顺子端一碗水,笑嘻嘻地跑了进来。唐瑛把水接过来,试试水温,在李渊不满的目光中,一股脑地倒进了酒坛子里,而后把碗递给小顺子:“顺公公,水够了。你去洗洗,大热天,看你这一头汗。”

    小顺子应了一声,边往外退,边笑道:“不需要烧水了吧?要高总管进来侍候皇上不?”

    唐瑛看了一眼毫无反应的李渊,想了想,道:“好。”

    等小顺子退出大殿了,李渊笑了一声:“瑛儿好像对高无庸有些不放心?”

    唐瑛也不想瞒李渊,她此番回到宫里之前,就想过要设法把高无庸从李渊身边调开,她可不想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旁监视,并随时回报给李世民:“是,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问高公公。”

    李渊略微点点头。他是被亲儿子阴了一把,但,这不代表他就没有智商。事件过去近十天了,许多疑惑也存在他心里很久了,借着说话的机会,李渊先问唐瑛一个问题:“你那晚来找朕,到底是为秦王,还是为太子?”

    唐瑛早想到李渊会问这个,毕竟,那晚她一反常态的苦苦哀求,一定会让李渊心中起疑。只是,唐瑛肯定不会把实情告诉李渊,这不仅会让她失去李渊的宠信,更要命的是,她的“背叛”,会再一次深深伤害这个老人。

    “为秦王。”唐瑛苦笑着给李渊的酒盅里加了掺水的酒,叹口气道:“我从秦王那里得知,昆明湖有伏兵,而且,齐王有意坑杀天策府的将军们。”

    李渊长叹一声:“或许,那会是真的。”

    唐瑛缓缓低头,将眼中泪水抹去。昆明湖的伏兵,已经被她证实为假,因为,玄武门事件的早晨,薛万彻带兵攻打了承乾殿。齐王……会不会坑杀秦琼等人,她却不想去细细考究,她在害怕,害怕考究出来的结果会伤她自己太深。

    唐瑛不再说话,李渊也不想说话,他是相信了唐瑛的话,心里却在滴血。他的儿子们呀,那些从小嬉笑长大,又随他左右并肩作战的两个儿子,就这样生生地被这个宫廷所吞噬。有时候,他会想,如果窦氏在天有灵的话,她会怎么想?会不会如他一般,痛悔不已呢。

    高无庸在寂静中静悄悄地走到李渊身边,体贴地拿下李渊手中空了的酒盅,换了一块新鲜的梨子递到李渊的嘴边。李渊看他一眼,张嘴含了梨子,手指指唐瑛,高无庸急忙端了梨块,趋步到唐瑛跟前。

    唐瑛拈了一块梨吃了,看着高无庸,笑道:“高公公,我这两日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不知道高公公能回答我吗?”

    高无庸没有唐瑛想象中的慌乱和装模作样,而是像早就料到唐瑛会有此一问似的,退后两步,恭恭敬敬地回答:“请郡主示下,老奴有问必答。”

    唐瑛缓缓点头,明白高无庸要么是早有准备,要么就是有人早指点过他了。按理说,话到这份上,唐瑛不需要问就知道答案了,可她却想要李渊也能听到一个答案,因而,她还是继续问了下去:“那晚,我出了两仪殿后,发生了什么事?”

    李渊想到唐瑛会问类似的问题,故而,神情马上专注起来,眼都不眨地看着高无庸。

    高无庸躬身回答:“郡主出了两仪殿后,问了老奴一个问题,而后就晕倒了。”

    “晕倒之后呢?”

    “太子正好路过。”高无庸口中的太子,就是李世民了。

    唐瑛冷笑:“是秦王先路过,还是我先晕倒?”

    高无庸再弯弯腰,轻声回答道:“老奴没看清,只看到郡主晕倒,太子接住了您。”

    唐瑛看了看李渊,李渊的眼睛里已经有了杀气,一个回答,就可以让他明白很多事情了。只是,唐瑛虽然想让高无庸离开李渊,却没想要这个老太监的性命,毕竟,主事的人不是他,他没有该死的理由。

    “秦王接住我之后呢?可有什么事情吩咐了公公?”

    高无庸咬咬牙,知道今天过不去了,他后退一步,低着头,继续回答:“太子叮嘱老奴,要一刻不离地守着皇上,绝不能让皇上受到半点伤害。”

    唐瑛看着李渊,叹惜道:“公公果然忠于职守,唐瑛再此多谢您了。”

    高无庸再次后退一步,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在这个宫里,他们这些太监宫女的命根本就不是命,任谁一句话,就可能魂归地府。作为一个经历了三朝皇帝的老太监,高无庸比任何人都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可是,他这次却踏进了这个不该进去的漩涡中。

    而在决定倾向秦王的那天起,高无庸就想到他也有死亡的一天。可他,为了秦王时不时的关心,为了秦王妃轻言细语的关怀,也为了唐瑛对他的那份尊重,他还是一无反顾地陷了进去,即便,被眼下的人所杀,他也无悔。

    李渊慢慢地坐直了身体,尽管他早就怀疑自己身边有李世民的人,可一旦被证实了,这心里的恼怒可想而知。更何况,背叛者还是眼前这个跟随了他九年的阉货,一个阉货,怎么也敢参与到太子之争中去,虽然这个阉货的确很忠心地待在他身边,虽然他听到儿子力保他不会受到伤害时还有有些触动,但,此时李渊的想法只有一个,高无庸必须死。

    不等李渊发话,唐瑛挪到李渊身前,轻轻地拉住了李渊的袍子,劝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高公公都陛下很尽心的。”

    李渊看着唐瑛道:“他是尽心,可,朕不能容忍。”

    唐瑛淡淡地笑道:“他也没错什么,陛下有什么不能容忍的?若是陛下为了唐瑛而惩罚高公公,我良心会不安的。如果陛下真为了我而不喜欢高公公了,就请陛下让高公公去东宫吧。”

    东宫……唐瑛的暗示让李渊打了一个哆嗦。东宫,眼下东宫里的主人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权力,而高无庸既然是他的人,自己杀了高无庸,会不会让他以为……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有任何冲动的好。

    “高公公在太极殿待了快一辈子了,比任何人都熟悉太极殿,日后,若是太子要到太极殿中处理朝政,还得高公公这样的老人服侍才好。毕竟,太子殿下在外的时间太多,不是太熟悉太极殿里的环境。陛下,为了大唐,您也该派几个熟悉一切的人去帮帮太子。”

    为了大唐,为了大唐……李渊在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这四个字,一股苍凉悲怆之意涌上头。为了大唐,他曾经做好了伤害亲生儿子的准备;为了大唐,他失去了两个最爱的孩子,还必须忍下这丧子之痛;为了大唐,他还得继续忍下被儿子软禁之苦;为了大唐,为了他的李家天下,他得忍,继续忍呀

    望着李渊眼中涌起的泪水,唐瑛轻叹一声,起手握住了李渊的手,大热天里,这只手却是冰冷刺骨:“陛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剩下的那一二分如意之事,如意之人,能让陛下享有八九分的满意,也是合算的。无论怎么说,秦王也是您最出色的孩子,也是咱们大唐最好的君主人选。您就放下吧,就算,就算,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瓦岗三年 第四百九十六章 目的

    第四百九十六章 目的

    唐瑛的这一句话,勾起了李渊的伤感,想起儿子小时候偎依在母亲身边读书写字的场景,想起了自己手把手教几个儿子练武的情形,想起了窦氏对长子和二子的喜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更可怜的是,做父亲的亲眼看着儿子们互相杀戮,就为了那把椅子吗?或许,这一切都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他的错。

    叹息片刻后,李渊看向高无庸,佝偻的身躯下,是什么让这个一贯行事谨慎小心的老奴才做出这等足以杀头的事?他很想问问清楚,而转念一想,何必问呢?就如唐瑛以前所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别说老2收买了他身边的人,老大何尝不会这么做呀。算了,算了,一切都过去了,追究如何,不追究又如何,不如放他们去吧。

    “二郎的母亲去世时,二郎才十四岁,是朕手把手亲自教会了他这一切,他做出今天这等事,也是朕的错。朕不怨他,朕,怨的是自己。高无庸,朕念你服侍朕也算尽心尽意,也不想把主仆情分抹的干干净净。刚刚郡主说的那些,你明白了吧”

    高无庸在死亡线上挣扎了半天,此时听到这番话,顿时涕泪交加,扑倒在地,泣不成声。

    “罢了,去吧,去吧。”连连挥手,李渊也不忍在见高无庸的伤心模样。

    唐瑛也是长叹一声,走过去扶起高无庸,轻声道:“高公公,不是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