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34部分

潇潇雨歇-第34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斩疾辉儆谐晌置竦哪且惶臁U鹿苁拢闼担颐腔岱牌柩舨致穑俊

瓦岗三年 第六十一章 杀儆

    “将军……”章管事擦擦额头上的汗,不敢再起轻视之心了:“将军教训得对,在下领教了。”

    唐瑛微微教训了章管事一顿,也就放开了,微笑道:“好了,章管事,从年初春涝到现在,灾民饿死数万,黎阳仓守着这么多粮食,为什么不放赈?”

    “守仓的大人不让放呀,说是这些都是军粮,不能放出去。他们不仅不放,还从民间收刮了大量粮食囤积起来,连义仓也没放过,他们把义仓的粮食弄来,再高价卖给有钱人。皇帝其实曾经发了三道圣旨来让开仓赈济灾民,这里的大人为了敷衍皇帝,就把四处弄来的陈粮拿出来,偶尔施舍一次,哄骗灾民,说黎阳仓只有这么一点粮食了,其余粮食都被皇帝拿去打高句丽了。”

    “什么?”唐瑛气得一拍案几跳了起来。

    她是真的没想到呀,杨广居然下过三次圣旨要求黎阳仓开仓赈济灾民,更没想到这些官吏的心肠居然黑到了这种地步,不仅罔顾皇帝的圣旨,还这样哄骗民众。这一刻,唐瑛的心里居然为杨广叹惜了一回,他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恐怕也与这些黑心官吏的无耻作为有关系吧。

    唐瑛铁青的脸色把这些人都吓住了,章管事抖了一下,也站了起来:“那个,将军……”

    这些人的惊恐很快让唐瑛清醒了过来,她使劲压下满肚子的气愤,对站在自己身后的单成道:“你去见徐将军,把章管事说的这些话都说给徐将军听。”

    单成也早就气的满眼冒火了,道了一声“是”,飞快地冲了出去,找徐世勣去了。

    章管事又擦了一把汗,知道即便瓦岗军原先不打算杀了那几个仓守官员,这下恐怕也是要动手杀人了。不过,他没有懊悔,这些人的行径太过分了,该杀呀!

    看着单成跑了出去,唐瑛也慢慢坐了回去,她知道,不管徐世勣原先如何打算,听了单成这番话后,肯定会起杀心的,这就够了。不过,如果徐世勣还要放过某些人,她也不在乎违反一次将令,反正她只是来帮忙的……

    “章先生,这些账册上的记录没问题吧?”

    章管事赶紧回答:“没有,将军可以派人查验。”

    “不用了,我相信章先生的人品。这样,先把陈粮封存起来,将靠近城门的仓储的位置和钥匙给我,就从最近的这处开始开仓。各位先生等我命令,挨个守着这些仓储,搬完一处记录一处,什么时间搬的,什么人拿的等等,等整个放赈工作做完了,我给先生们请功。”

    听了唐瑛的吩咐,这几个人赶紧站了起来,齐声应道:“是。”

    不出唐瑛所料,徐世勣本就打算杀几个黑心官吏来收买民心,听了单成转过去的话,别说他了,连那些义军首领和下级军官都气惨了,一迭声地杀杀杀。整个黎阳仓的守官一个也没漏掉,脑袋全部挂在了城门口。这一次,唐瑛甚至都没想过要保全这些人的尸身,她在看到这些脑袋的时候,脑子里就两个字:活该。

    开仓放赈的法子最后采用了徐世勣的建议,那就是敞开了几座大窖的大门,任凭饥民过来拿粮,每人每天限一次,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一直到一个月的时限到了为止。这道布告一发布,黎阳四周的民众首先沸腾起来,家家户户四处奔走相告,每个人都是热泪盈眶,以为自己在做梦。

    这还不算,徐世勣又下令,从军队中调出两千人,分成五组,带上一连串的马车,拉了满满的粮食,顺黄河沿岸而去,一路上除了救济那些早被饿得半死不活的灾民,还宣传了瓦岗军的仁义。

    徐世勣这一手高明呀,百姓的命救了,瓦岗军的声誉提高了,都不要说那些贫苦百姓,就连河北的窦建德都派人来找李密,说是被瓦岗军的仁义所感动,愿意听瓦岗军的指派。而地方上的那些小股义军赶到黎阳投奔瓦岗军的就多如牛毛了。最后,连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等地的官员们也纷纷向瓦岗称降,俨然将瓦岗当作新的领导了。

    自从决定开仓让灾民自行取粮后,唐瑛的工作便由监管粮仓的监督官变成了登记官,跑来要求加入瓦岗军的民众和各地小股义军越来越多,几天的功夫就来了几万人,徐世勣手下的那几个人忙的团团转,有这方面经验的唐瑛自然被徐世勣抓了差。

    “姓名?家乡?多大了?”唐瑛奋笔疾书,偶尔抬头看看面前排起的长龙和黑压压的人群,都要在心里为自己的手腕叫苦,才三天时间,她的手腕已经提笔就痛,却不得不坚持下去,每天过来的人太多了。

    “张小六,二十一,齐州郓城。”

    “齐州的?嗯,去那边领号牌。”唐瑛麻利地把名字籍贯写下来,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将军,我以前当过兵,我能给您当亲兵吗?”张小六很平静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唐瑛这次抬头了,嗯?看清眼前人的模样,她感到似乎有些眼熟:“你是齐州人,瓦岗军的秦琼将军也是齐州人,按照我们的规矩,你应该分到他的帐下。另外,我不是将军。”

    这几天,不是没有投军的人提出过类似张小六的这种请求,唐瑛也一如既往地解释回答,一般来说,为了让新兵尽快消除陌生感,都会给他们分配到有家乡人的群体中去。

    “我知道,可我们兄弟俩想跟您,可以吗?”张小六不像其他人,仍然固执地要求留在唐瑛身边。

    这下,别说唐瑛觉得不好处理,旁边的单成也皱眉头了:“我说,那个张小六,投军可不是找媳妇,没有自己找的,都要经过分配,分配,你懂吗?就是说,我们家小将军也没权力私自留下你。”

    这次张小六没坚持了,而是深深地叹口气:“既然将军为难,小人也就不再坚持了。只是,我这位小弟弟年龄太小,我又不放心让他跟我去打仗,不知道将军能不能把他当仆人暂时收留一段时间?”

瓦岗三年 第六十二章 小豆

    唐瑛一时间被张小六弄的云里雾里的,听他这么一说,才注意到他的身后缩着一个瘦小身体,身上穿了一件不知哪儿弄来的半旧衣服,上遮不住胳膊,下露出半条小腿,而露在外面的身体上一点肉也没有,简直是一副皮包骨头,头发脏兮兮地如同乱鸡窝一样顶在头上,一双眼睛一会儿看看自己,一会儿又看看张小六,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见唐瑛上下打量身后人,张小六道:“他是我的叔伯兄弟,叫张小豆,十二岁。春上的大水冲垮了房子,一家人就活了他一个。我除了当兵,也不会干别的,他又无处可去,年纪这么小,跟着我……”

    唐瑛长长地叹口气,这孩子,怎么看怎么像刚到瓦岗寨的她,同病相怜之心一起,唐瑛下决心了:“好吧,这孩子我留下了,不入军籍,就当是我的小兄弟好了。”

    张小六松了一大口气,急忙把张小豆拉到唐瑛面前,就要按着他下跪:“快叫主人。”

    唐瑛忙探身一把拉住张小豆的手臂:“别,我这里不兴这套。小豆,我不是什么将军,而是瓦岗军中单雄信将军的亲随,我身边的人都是我的兄弟,你以后也和他们一样,就是我们的小兄弟了,随他们,叫我唐瑛或唐兄就成。”

    “这……”张小豆不敢答应,转头去看张小六。

    张小六忙点头,还推了张小豆一下:“你真有福气,还不快点叫兄长?”

    “唐兄。“张小豆脆脆地叫了一声,有点脸红地低下头。

    唐瑛微微一笑,转头找单成:“单成,把这孩子领去洗干净了,再他弄套干净合体的衣服。在我的饷银里出。”

    单成哈哈一笑,几步过来揽住张小豆的腰就往旁走:“走吧,让单哥哥我给你好好收拾收拾。啧啧,看这张小脸,脏成什么样了。”

    “不许欺负他。”唐瑛冲单成喊了一嗓子,嘴角也带出不少笑意。

    “哈哈,我才不会不欺负他呢。”单成拽着小豆往前走,边走边笑:“咱们单家军里又来了一个小唐瑛,我高兴都来不及。”

    唐瑛撇嘴,心知单成玩兴大发了。

    单成虽然只比唐瑛大了七八岁,父母却都是单家的老家人了,他也是自打懂事起,就一直跟在单雄信身边。当年单雄信把唐瑛捡回瓦岗寨,单成就想充老资格,可惜,唐瑛骨子里透出的冷把所有想把她当成孩子的人都吓退了,单成自然也不敢去逗弄整天带着冰冷面具的唐瑛。

    单成一直为没有逗过小时候的唐瑛而耿耿于怀,唐瑛看出张小豆像以前的她,单成自然也看出来了。这下,肯定要把以前想捉弄唐瑛未了的心愿都实现在张小豆身上。

    看到张小六还在凝视远处的背影,唐瑛笑道:“你放心,我们单家人都亲如一家,绝对不会欺负你弟弟。以后,大家都住在一起的时候,你也可以向所属将军请假来看他。”

    “多谢将军成全。”张小六感激地躬身到底。

    唐瑛摇摇头,乱世才会造成这种骨肉亲情的分离:“你去领号牌吧,还没具体分配的时候,你可以经常去看你弟弟,我那里很随便的,没什么规矩。”

    张小六似乎还想说什么,见唐瑛已经忙着招呼下一个人了,他只好向旁边走去。唐瑛很快又埋入到登记工作中去了。这天以后,唐瑛也见过张小六两次,都是他去看张小豆的时候碰上的,两人没交谈过,不过是点头而已。唐瑛后来听张小豆说,张小六被分到了秦琼的部属里,那已经是他们回到洛口仓以后的事情了。

    黎阳仓的工作唐瑛并没有做完,十月底,徐世勣接到李密传来的密令,让他带着自己所属部队和唐瑛他们一起,火速前往月城与瓦岗军主力会合。徐世勣不得不匆忙离开了黎阳仓,郝孝德接手了徐世勣的工作,暂时帮徐世勣管理黎阳仓。

    直到走上了回程的路,徐世勣才把唐瑛等中层以上的将领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李密下令让他们火速返回洛阳的真正原因:李密吃败仗了,吃了到瓦岗后的第一个败仗,他的心腹谋士柴孝和也在这一次的败仗中掉入洛水,溺水身亡。让李密吃这个败仗的人就是朝廷紧急调往洛阳的江都通守王世充。

    听完徐世勣的解释,唐瑛唯一的念头就是:王世充真的来了,李密果然打不下洛阳。

    (今天是唐瑛这部分的一个小尾巴,只有暂且先更新的这些,明天转李家攻打长安的部分。若是RP爆发,今天有0。1%的概率可能会加更。若是RP不爆发,。blablabla明天再来看吧。)

瓦岗三年 第六十三章 如晦

    十月中旬的长安城不仅没有入秋的凉爽,反而热得要命。天热,人热,连空气中都充满了热气和硝烟的味道。是的,长安城笼罩在硝烟之中,虽然这股硝烟还没有真正地燃烧起来,却已经让长安城里的民众感觉到了它的炙热——唐军驻扎在城外已经八天了。

    从起兵一直到攻到了长安城下,李渊率领的军队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其中的艰辛与运气都不缺乏。

    八月,唐军攻到霍邑城下,驻守霍邑的宋老生经不住唐军的嘲讽骂战,率精兵出城,结果运气不好,被唐军欺骗的城内守军早早关闭了城门,将宋老生也关在了城外,宋老生被刘弘基砍死在爬城的过程中。随后,李渊下令趁热打铁,唐军在没有准备攻城用具的情况下,愣用人肉长梯硬生生地攻下了霍邑。

    霍邑被拿下,宋老生的死深深地震撼了唐军南下路上的城池,小城池纷纷开城投降,防守能力不足的大城池要么直接投降,要么抵抗一下被攻破,总之,当唐军行进到渭水河时,除了屈突通率领的人马驻守在黄河岸边外,已经没有人能阻挡唐军前进了,不到二个月就开到了长安城下。

    唐军能迅速做到这点,除了作战能力强悍外,也取决于李渊的领导才华。强攻下霍邑城后,李渊发布了两道命令:一,以后攻城,要文先武后,先以文德劝降,实在不行,再武力攻取;二,所有将士,无论出身,不论官职大小,只要立功,通通奖赏,而且奖赏的额度完全一样,一视同仁。

    这两道命令就是唐军能迅速取胜的真正原因。第一条,显示了唐军的仁义,显示出李渊在这个乱世中对生命的尊重,这条命令一经公布,顿时让有志之士和广大民众都为之一振,这就是明主的气质。第二道命令,官兵一致,以功论赏,大大刺激了普通士兵和底层将领的奋发性,而这道一视同仁的命令,彰显出李渊博大的胸襟和远见卓识的智慧。因此,唐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这两道命令发布后,前来投靠李渊的人才就源源不断,而一路上加入唐军的民众也是非常踊跃,到达长安城下的时候,出发时不到七万的唐军已经扩大到了二十多万,人才涌来无数,不仅为李渊此时打江山出力颇多,其中不少人也成为了大唐建立之初的朝廷基柱。

    在这些人才的帮助和建议下,李渊的军事行动变得迅捷而有效起来。就在瓦岗军占领黎阳仓的时候,唐军也占领了四大仓之一的永丰仓。永丰仓是隋朝四大粮仓中,距离长安城最近的一座,里面的仓储量虽然比不上回洛仓,但比起黎阳仓来,也小不了多少。当李渊看到窖藏里满满当当的粮食时,嘴都笑歪了。

    有了兵马,有了粮草,唐军很快就攻到了长安城下。也许这里不应该说“攻”,应该是行军走到了长安城下,因为沿途几乎没有阻挡之兵,偶尔出来一个城池,不是主动归降,就是大军一攻就下。而唐军一路上对百姓秋毫不犯,开仓赈济灾民,安置流民,安抚百姓等行为更是深得民心。所以,唐军几乎是毫无阻碍就来到了长安城下。

    “敦煌公,敦煌公……”

    大嗓门从外面传进内帐的时候,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酒杯,一抹嘴角的酒水,大笑:“弘基兄,还不快点进来,陪我喝酒。”

    刘弘基就着李世民的声音大步跨进内帐,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