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5部分

潇潇雨歇-第5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雄信初始还有些惊讶于唐瑛的成熟与坚韧,他倒是没有对唐瑛的女扮男装而感到奇怪,女扮男装四处逃命的百姓多的是,一点也不稀奇。单雄信惊讶的是唐瑛一点也不像一个孩子,更何况是女孩子。在了解了一点唐瑛的遭遇后,他了然了。遇上这么多悲痛之事,唐瑛的早熟一点也不奇怪了,只能叹息这孩子太惨了。也正因为如此,单雄信才坚定了收留唐瑛,抚养她成人的信念。

    没人去追究唐瑛的来历,单雄信说是他的老乡,那就是他的老乡。这年头,啥人没有,啥事没有呀。唐瑛就这样在单雄信家住了下来,成为单雄信名义上的亲随,实际上的义妹。单雄信把唐瑛安排在自家的后院,给了她一处相对独立的房子,好方便唐瑛的生活。

    邴元真是瓦岗寨的文书,负责整个瓦岗寨的粮草征集和人数登记,记录或传达翟让的命令等等。瓦岗寨经过几年的发展,又拜杨广所赐,日益壮大起来,前来投靠瓦岗的小股义军和百姓也多了起来,因此邴元真的工作加重了许多。

    有一天,邴元真偶尔发现唐瑛在看他给新来的人登记名字。原来,在唐瑛身边,识字的人几乎没有,单雄信倒是认字,却没有多少时间教她,所以,要想学习文化,她只能寻找一切机会,邴元真那里便成为唐瑛经常过去溜达的地方。凭借对繁体字的一知半解,她还真从邴元真的花名册上认识了不少的字。

    邴元真发现唐瑛也认识不少的字后,非常高兴。因为他实在是忙不过来呀,而能帮忙的人少之又少。了解到唐瑛学习的渴望后,他对唐瑛说,想学习可以,但要经常过来帮忙。唐瑛对于邴元真的要求求之不得,对她来说,借此机会学习掌握隋唐的文字是再好不过了。

    两人就此一拍即合。邴元真满足当唐瑛这个好学生的老师,既能为人师表,还能抓一个免费的差役;唐瑛有了学习实践的机会,如鱼得水。自此以后,唐瑛成为瓦岗寨的编外文书,邴元真暗中的得力助手。

    “大哥。”简简单单套了一件衣服,唐瑛走了出来:“我去了,晚了别等我。”

    “去吧,尽量早点回来,我让你嫂子给你留饭。”

    “嗯,多谢大哥。”唐瑛回单雄信一个微笑,走出了她居住的小院。

    单雄信才走出小院,老家人单福就跑了过来:“二少爷,徐将军叫你去大堂,说是来了一个老熟人。”

    单福是单家的老家丁了,一直跟随在单雄信的父亲单禹身边,算是单禹的亲信随从。隋朝和南唐之战中单禹战亡,为了躲避隋军的搜索,他护着单家母子流亡到了二贤庄。单雄信一直将他作为自己的长辈看待。

    “福伯,你认识此人?”

    “好像来过家里,叫什么王伯当的。”

    单雄信听罢一喜:“是他?哈哈,太好了,瓦岗寨又添一员大将。走,去大厅。”

瓦岗三年 第三章 春雷(一)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的暮春,太原郡的晋阳,唐公府中,李渊也刚刚从午睡中醒来。他并不是一个嗜睡的人,今天却甜甜地午休了两个时辰,原因是昨晚纵欲过度。

    李渊这年五十岁,由于保养的不错,加上军旅生涯使得身体素质很不错,他看起来像是四十岁才出头,这让李渊颇为自得。

    昨天,他和留守晋阳宫的御史裴寂喝酒寻欢,酒后自然就有点乱了本性,稀里糊涂地拉着两名美女上了床,这一夜的颠倒鸳鸯下来,后遗症就是睡眠不足,上午匆匆处理了一点公务,连午饭也未用,就躺下了,一觉酣睡,是心满意足。

    伸个懒腰,拿起枕边的绳索拉了一下,门外侍候的侍女推门进来为他更衣。虽然已经是暮春季节,但太原的天气还有点冷,人出门依然要穿夹衣。李渊扫了一眼侍女拿来的衣服,那是一件很随意的家常便装,李渊没有说话,伸开双臂,让侍女为自己更衣。

    鼻子里闻着少女特有的清香,李渊的思绪回到了昨晚。昨晚的那两名女子的相貌他已经有点记不清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有那两具软玉般的身躯……

    正在回想中的李渊突然打了一个寒颤,昨天他好像是在晋阳宫里跟裴寂喝酒的,哪儿来的美女?而且是两个?不好,出事了。李渊腾地站起来朝外就走,正在为他系腰带的侍女冷不防被他带到在地。

    李渊已经顾不上两名侍女了,他急匆匆地跨出了房门,一迭声地叫人。此时的他,眼里似乎看到了杨广恼怒的神情,看到了杨广狞笑着举起了屠刀……

    “父亲。”随着喊声,年轻的男子匆匆跑了过来,这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李元吉。

    李渊对李元吉有些偏爱,那是因为李元吉没有获得母亲的疼爱,做父亲的自然就要给孩子一点平衡感觉了。看到儿子脸上有些惊慌的神色,李渊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感染了儿子,急忙调整了一下神态:“四郎呀,为父想起了一件急事。你帮为父将你裴叔叔请到府上来。”

    李元吉连忙点头,转身向外跑,很少看见父亲脸上有这种惊恐表情的他,下意识觉得有大事要发生,心中惊疑不定。

    李渊在他身后喊了一句:“别跑,没啥事。你见到裴寂后就说,我想起一件要紧的事,找他商量商量。”

    李元吉站住了脚,点点头,回身给了父亲一个微笑。

    李渊已经调整了心态,也微笑着问到:“见到你二哥了吗?如果看见他,让他过来一趟。”

    听到父亲要叫二哥过来,李元吉脸上勉强出来的笑也没了,眼睛看向了地面:“听说他出去跑马了,恐怕天黑前不会回来。如果父亲有急事叫他,我让家人去找。”

    “算了,你忙去吧,不用管他了。”李渊轻不可闻地叹口气。

    在李渊的这么多儿子里,前四位都是一个母亲所生,就是李渊的正室夫人窦氏。按理说这几个儿子应该关系很铁才对,但老四李元吉和老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好,这也是让李渊郁闷的事。儿子大了不由爹呀,好在这两人的矛盾并不大,不过是相互不太看得过眼而已。

    望着四儿子匆匆离开的背影,李渊叫过家人,吩咐他们尽快把李世民找回来,他自己则走回室内,开始思考要不要将老大李建成叫回来。

    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这年二十七岁,比老二李世民年长了九岁。此时的李建成被李渊留在老家河东护宅,实际上是在为李家总管良田财产,并招募私兵,发展地下组织。

    李渊在家发愁的时候,李世民的确在城外跑马,和他在一起的有太原的贵戚子弟,还有太原一处的江湖豪杰,他们一起跑马射箭,喝酒呼朋唤友,正玩的痛快。

    在李世民的这帮子狐朋狗友中,有一个走私大行商,刘弘基。刘弘基算是一个亡命之徒,他早年因为拒绝服兵役去打高句丽而被通缉,索性跑出去当了盗马贼。再后来,他看准了中原需要战马,就跑到突厥那边去,私下购买马匹,回到中原后高价卖出。从盗马贼到走私犯,刘弘基很快积累了原始财富。钱赚得差不多了,刘弘基动了动脑子,觉得自己应该走老祖宗的那条康辉大道,往名上靠靠,名利双收嘛!

    不可能在隋政权里获得一官半职的刘弘基把目光转向了如火如荼的义军和中原的各处军阀势力上,在经过了一番仔细考察和好朋友刘文静的介绍后,刘弘基搭上了李世民这个公子哥。唐国公李渊,在大隋朝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英勇善战,在突厥人那里的名声都响当当的,这人以后大有前途。

    而李渊的这位二公子,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热情好客的年轻人,勇敢、果断、有上进心、能放下架子礼贤下士。这些有点看在刘弘基眼里,凭借商人投机的眼神,他看出在动荡的岁月里,此子将大有作为,他的身家前途就靠李世民给予了。

    “弘基兄,你这次带来的战马都不算特别好呀。”擦擦额头上的汗,李世民冲站在一旁深思的刘弘基笑道:“我可不会给你高价。”

    李世民的爱好非常多,其中尤其爱马,可以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马迷。当初经刘文静介绍认识了刘弘基后,李世民就傍上了刘弘基,当时他看中的可不是刘弘基后来表现出来的作战勇猛和识人之明,而是刘弘基那手相马的绝技。

    李世民对刘弘基之好,亲密到了出则同骑,入则同卧的地步,这连刘弘基本人都没有想到。李世民整天在刘弘基面前当小学生,缠死人了。不过,一个堂堂的国公家的二公子,能如此放下身份,对待一个通缉犯,这给江湖豪杰的印象可就大大地好了。刘弘基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他此时的唯一想法就是,这辈子卖给李世民了。

    看着李世民戏耍的笑脸,刘弘基哈哈大笑:“随便你,反正我不会亏本。告诉你,今天带出来的这些马,根本不是我这次得到的全部,有几匹好马还在我的马厩里。只是,这几匹马的性子都很暴烈,你要真想要,就要拿出能降服它们的本事来。”

    李世民也大笑起来,冲围过来的众人扬扬眉:“我李世民会怕暴烈的马?越烈越有味道。”

    “喔,走喽,去刘大哥家拉马喽。”李世民的这群狐朋狗友立马撺掇起李世民了,拉着刘弘基和李世民就往城里走。

    刘弘基哈哈笑着,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李世民,指了指天边:“等回到城里,再被你们宰一顿酒,天就黑了。今天算了吧,马在我的马厩里,跑不了。明天,咱们晌午喝酒,下午出来跑马。到时候,看我的马怎么摔死你们这群兔崽子。”

    李世民从刘弘基的眼神看出刘弘基有话想单独对他说,因此也笑了起来:“好啊,弘基兄要请客,我们不吃白不吃。今天都回去,好好洗洗睡了,养足精神,明天去喝酒,不去的,是软蛋。”

    “好,好,好,明天都去。”一群人乱哄哄地散开,踏上了回城的路。

瓦岗三年 第四章 春雷(二)

    骑在马上,和李世民并肩走着,刘弘基看看周围,小声道:“这次在路上,我又收了三百多精壮的小伙子,武器也配备足了。二公子,唐公到底有没有什么打算?”

    李世民小声回答:“我爹看样子是有这种心理准备的。不过,自从我娘走后,他变得有些小心谨慎,心里的打算始终不肯对我们明说。”

    “眼下外面大乱,正是起兵的好时机,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李世民点头:“我知道,也对父亲说过,只是,父亲没有点头,也没有申斥我,看样子,有希望。”

    “那,你可要抓紧准备。”刘弘基还是要叮嘱一番。

    “明白。这两年,我一直在暗中扩充父亲的骑兵部队,现在人数已经快三千了,都是精选出来的战士。所以,弘基兄,你的速度还是要再快一些。”

    原来,刘弘基下决心投靠李世民后,他的走私生涯就从贩马变成了为李世民的骑兵部队扩充买马了。所以,李世民所谓的不会花大价钱买马只是一句玩笑,因为出钱的人已经不是刘弘基,而是唐国公府了。

    “上次刘文静跟我谈过,靠我这样偷偷摸摸地搞马过来,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他一直想和突厥联合起来,直接从突厥人那里弄马,最好连兵也弄点过来。”刘弘基笑着把球踢了回去。

    李世民皱了一下眉头:“文静兄做事总是有些异想天开,和突厥人联合,怎么可能?要说以前或许还行,可自从雁门之战后,突厥和大隋的关系就破裂了,而我父亲又狠狠打击过突厥人,恐怕……”

    “刘文静说,突厥人喜好珠宝财物,没有远大的目标,却掌握有全天下最强的骑兵,又zhan有饲养精良马匹的草原。如果我们把握得好,从贪婪的突厥人手中获取利益,并非异想天开。”

    刘文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人才,看问题总是比常人的目光要深远得多,也全靠刘文静的指点,李世民在政治上才成熟得那么快。因此,刘文静在李世民眼中,就是一个良师益友。刘文静时时为李世民提起大丈夫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偏居一隅之地绝非豪杰所为。在刘文静的指点下,年轻的李世民已经是雄心勃勃了。

    快到城门口了,唐国公府上的一名家人匆匆跑了出来,见到李世民就冲了过来:“二公子,国公有令,让您回府后马上去花厅见他,说是有要事。”

    李世民一愣,看了一眼同样有些惊疑的刘弘基,小心问道:“还通知别人去花厅了吗?”

    家人愣了一下,摇摇头:“不知道。国公午休起来后,突然说有急事找你们商谈,让四公子去请晋阳宫裴大人了,小人来找您。对了,小人出来的时候,看见您的叔父长孙大人也进府了。”

    “长孙顺德?”李世民想了想,没觉得家里发生什么大事,更糊涂了。

    “二公子快点回去吧,想必令尊一定有事。”刘弘基见李世民还在苦苦思索,急忙提醒。

    “那,我先走一步。若没什么大事,明日晌午,我一定到兄家中叨扰。”

    告别了一伙狐朋狗友,李世民打马前行,加快了脚步,很快回到唐国公府上。

    将战马的缰绳扔给前来迎接的小厮,李世民匆匆往花厅赶:“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不知道,唐公在等你,裴大人和长孙大人也过来了。”

    李世民的眉头再次皱紧了。

    裴寂,是皇帝安插在太原的监军人物,明里是晋阳宫监管,暗中却有随时向皇帝汇报太原郡上自亲王,下至百姓行为思想的权利。只是,隋炀帝杨广却不知道,裴寂并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有更远大的抱负。

    杨广更没想到的是,裴寂和李渊是老朋友了,裴寂好赌好色,李渊好色,以前有窦氏夫人管着,李渊要偷偷摸摸出来玩,裴寂就是他的搭档之一。这次,李渊被皇帝发到太原来了,两人又勾搭在一起了。更妙的是,窦氏夫人已经去世了,那裴寂更是肆无忌惮地拉着好色的李渊经常混迹花丛中了。

    好色好玩,但两人从来没耽搁过正事。皇帝对大臣的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