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51部分

潇潇雨歇-第51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房玄龄点点头表示知道后,李世民把脸转向杜如晦:“城中留守军士还有多少人?”

    杜如晦小心回答:“不到五千,都已经去城门集结了。  ”

    “五千……加上城中精壮,应该能支撑一些日子了。  对了,府库里还剩多少军饷财物?”

    “约有一半。  ”

    李世民想了一下:“立刻抽出一千军士,将所有财物都运走,先离开高墌城。  ”

    杜如晦愣了:“啊?”

    “快去办。  ”

    “可是……”杜如晦还在犹豫,他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

    李世民此时也不想废口舌去解释,只是看了杜如晦一眼。  杜如晦被看的一个激灵,李世民眼中的严厉不容置疑,这是他在李世民眼中从来没见过的表情。  杜如晦把想问地话吞进了肚子里,转身向外跑去。

    望着杜如晦跑远的背影,房玄龄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秦王,难道我军真的要败?臣刚才去城墙上看了看,没有……”

    “城外有没有扬起大量的尘土?”李世民打断了房玄龄的疑问。

    房玄龄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点头:“远处似有大片尘扬。  ”

    李世民猛伸手按了一下额头:“最坏地事情发生了。  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些尘土应该是西秦骑兵造成的,而且,数量绝不在万人之下。  ”

    “啊?”房玄龄傻了,他非常清楚李世民话中的含意,大量的西秦骑兵在高墌城外扬起尘土,这说明……“果真如此,岂不是,岂不是……”

    李世民本就没有血色的脸上也是惨然一片:“但愿我军将士能突围回来。  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先做好准备,无论来的是败兵还是西秦大军或者……凯旋之军。  ”

    房玄龄躬身应道:“臣明白了。  秦王,臣马上去城墙守着,无论如何,臣等一定要竭力保您的安全。  还请秦王暂回屋休息。  ”

    李世民摆摆手:“我是一军统帅,我不在,军心不稳,民心不稳。  别说了,立刻去城墙。  ”

    此时,李世民还只是猜测刘文静他们会败,但他内心还是保留了一些侥幸的心理,期望自己猜错了,或许事态没自己想的那么严重。  但是,李世民却万万没想到,唐军败的比他想地还快,还惨。

    李武离开后,刘文静没有犹豫,而是带着步兵队伍继续向西秦阵营冲杀了过去。  虽然李世民撤军地命令在他袖子里,但,前方骑兵的冲杀已经给步兵地冲击打下了基础,眼看胜利就要到手,刘文静绝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功劳。  但是,刘文静想不到的是,即便他这个时候下令撤兵,西秦也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了。

    唐军骑兵在刘弘基、窦轨等人的带领下,很轻松地撕开了西秦军阵的口子,冲了进去,但西秦也马上组织起了顽强的反攻,薛举亲率中军指挥作战,两支军队在浅水原上攻守不停地变换着角色,战马嘶鸣声越来越响。

    唐军这一刻在气势上占了优势,发动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凶猛冲击。  西秦在进行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激烈防守后,似乎已经顶不住,整个大军开始缓慢向后退。  唐军将领见西秦军阵有松动迹象,均是大喜,殷峤立刻下令,死死咬住敌人,骑兵加强冲击力量,一定要彻底冲溃敌人的阵营。

    刘文静带着大军紧紧跟在骑兵后面,前方不时传来的好消息让他放弃了一切顾虑,他指挥着军队前进再前进,一定要跟紧骑兵队伍,寻找一举冲破西秦军阵的机会。  八万大军就好似一道青色的激流,不停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唐军的统帅都为一时占据上风的争斗而兴奋,殷峤和刘文静更是一个指挥前军,一个指挥中军,狠命地冲击西秦看似摇摇欲坠却一直顽强抵抗的军阵。  薛举的帝旗一直在军阵中间挺立着,也在吸引唐军向那个方向冲杀再冲杀。  所有的将领都不曾注意,他们已经远离高墌城,来到了一块巨大的平原上。

瓦岗三年 第九十三章 披甲

    第九十三章 披甲

    就在唐军的大部队向缓慢后退的西秦军阵发起一阵阵的冲击时,在唐军的背后,薛仁皋亲率两万骑兵从浅水原的侧翼悄悄地绕了过来,直直地插入到浅水原和高墌城之间,生生截断了唐军退回高墌城的道路。  两万骑兵圈起的漫天尘土,就是房玄龄在高墌城城墙上看到的大片扬尘。

    当唐军的后部发现身后出现了一大片黑压压的西秦骑兵时,他们连通知中军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西秦的骑兵冲进了方阵。  而面对相对软弱的唐军步兵,薛仁皋和他那两万手下,简直如同饿狼看到了美味的羊羔一般,嗜血的鼻翼都完全张开,每个人脸上都是残忍又兴奋的神情。

    战马的冲击力配合上士兵手中长而尖厉的弯刀,每一次挥砍之下,都带走一条生命。  铁骑纵横之下,唐军的后军连抵御的战阵都没来得及组成,瞬间被冲散,所有的军士都乱成一团,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身后的惨叫声传到刘文静耳朵里的时候,他都要愣上片刻才反应过来。  不好,身后有人偷袭,这个念头刚刚在他脑海里形成,就见西秦骑兵的大旗已经在距离中军不远的地方挥舞起来,黑色的盔甲和长刀,铁蹄踏破长空的声音伴随着唐军的惨呼已经到了。

    刘文静眼睁睁地看着西秦铁骑向唐军的步兵军阵冲杀了过来,六万步兵,这些为大唐立下多少战功的精兵们。  根本无法抵御西秦骑兵地凶悍冲杀。  看着一排排倒下的军士,刘文静这一刻才真正明白西秦骑兵的厉害,才真正理解了李世民闭关不出的战略。

    但,时间根本就不会给刘文静后悔的机会,他甚至连后悔的念头都来不及想,整个中军也已经像后军一样,乱作一团。  任何一支稍微组成的战阵在西秦骑兵面前都没有抵抗之力,瞬间都会被冲地七零八落。

    一切都来不及挽回了。  西秦铁骑在唐军的步兵军阵中有如踏进了任人宰割地羊群,这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抗,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铁蹄的践踏下,弯刀的挥舞中,冤魂一个个飘上天空,血肉横飞之中,断臂和头颅混在一起。  惊恐的躲避和拼死的反抗最后都是一个结局,唐军一败涂地。

    正在兴奋地冲击西秦军阵地唐军骑兵队伍,突然发现,刚才在他们面前还只能奋力抵抗的西秦军突然改变了军阵,步兵急速后退并闪开了中间的通道,未等唐军反应过来,蓄势已久的西秦骑兵从中军阵中奔驰而出,气势如虹地向唐军骑兵队伍冲了过来。

    窦轨率领的前军首先遭到了这一波强悍的攻击。  从进攻到防守的转变在瞬间根本来不及完成,就算窦轨反应敏捷,也要在损失了近百名骑手后才算组织起军阵死命顶住了西秦军的凶悍反攻。

    刘弘基率领地第二梯队由于有窦轨部赢得的片刻时机,得以组织好了防守阵形,然而,等刘弘基接应上窦轨后。  他们才发现,整个唐军的军阵已经没有了,身后的步兵乱七八糟地四处奔跑,而他们的身后,则是西秦人的精骑。  广袤地原野上到处是奔逃的唐军和追击的西秦军,而成片倒下的军士则是清一色的青色盔甲,遍地的杏黄旗上一大块一大块褐色的血迹怵目惊心。

    刘弘基和窦轨心知不妙,两人拼力将部属组织成有序的军阵,试图用最快的时间脱离战场。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  在他们的前后左右。  全部都是西秦人地骑兵,西秦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击着唐军地骑兵军阵。  唐军拼命进行着抵抗,只能缓慢而顽强向南面撤退。

    “报……快开城门,军情紧急。  ”斥候嘶声竭力的高喊在城门外响起。

    李世民此时刚刚来到城墙上,斥候惊惶地高喊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李世民在城墙上差点一个趔趄。  他赶紧扶住城墙垛,极力远眺,然而,入眼的除了尘土还是尘土。

    斥候憋着一口气冲上了城墙,对着李世民扑通就跪下了:“秦王,秦王,我军,我军中了埋伏。  ”

    李世民没有看斥候,预料中的败仗真的发生了,他反而冷静了下来:“还有多少人马?各位总管如何?刘文静和殷峤人在何处?”

    斥候猛喘了几口气,再回禀时,语音中已经带上了哭腔:“各位将军和刘长史下落不明,殷长史率近万士兵在回城途中,派小的回来……”

    “下去再探,一定要探知各位总管的下落。  ”

    “是。  ”斥候抹一把泪,起身就走。

    “等等。  ”李世民转身走几步到斥候跟前,伸手为斥候整(。3uww。)理了一下头巾:“注意安全,探知到任何消息,即刻回来禀报。  ”

    “是,小人一定竭力弄清各位将军的下落。  ”

    “水带够没有?”

    斥候一愣,马上低头查看了一下随身的羊皮口袋:“多谢秦王提醒。  ”

    “李武,给这位兄弟拿两袋水来。  ”李世民回头吩咐了李武,才又面对斥候轻声嘱咐:“出去遇到自家兄弟,让他们不要害怕,火速回来,本王开着城门迎接他们。  ”

    “是,小人一定把秦王的话带给每个兄弟。  ”斥候低着头,哽咽的声音暴露了他无法平复的心情。

    “去吧,快去快回。  ”亲手将两个水带给斥候挂在身上,李世民轻轻拍拍斥候的肩膀。

    斥候没有再说话,利索地行个半跪之礼,转身就跑。

    望着斥候冲出城门的身影,李世民扶着城墙苦笑了一声,冲跑过来扶他的长孙无忌摆摆手:“别管我,速去指挥四方城门,一定要大开,准备迎接我军将士。  但愿还能回来大半人马。  ”

    长孙无忌嘴唇动了两下,最终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向城墙下跑去。  很快,高墌城的四个城门完全打开,城墙上,守军也各司其位,弓拉满,箭上弦。

    庾立带着城中精壮跑了过来,看了看大开的城门,他皱了一下眉头,转身吩咐助手几句后,才带到城墙上见李世民:“秦王,臣按您的吩咐带来两千精壮,另外已经嘱咐将城中庙宇和市场清空,组织妇孺烧水准备伤药。  ”

    “好。  庾长史,等下伤员救治,城里人口撤退等事宜就靠你了。  告诉百姓,愿意离开的,现在就先南撤,明天,怕就来不及了。  ”轻轻地说出后面一句话,李世民把眼睛看向了高墌城外。

    “臣马上安排。  请问,秦王何时离开?”

    李世民听到这句问话,再次转身面向庾立:“离开?我还没有离开的打算。  ”

    “臣明白了。  ”

    庾立的身影已经走下了城墙,李世民却还在咀嚼庾立的那句问话,离开?事情不会糟糕到这种地步吧?仗,打败了,可,会败到什么程度?想起长安城里渴盼捷报的皇帝和众官员,李世民这一刻觉得身上更冷了,冷得他裹紧了披风。

    败退的军士终于出现在守城官兵的眼中,意气风发出城而去的兄弟,回来的时候却是双眼透着恐惧,双腿不停地颤抖,很多人冲进城后就扑倒在地,没有力气再站起来。  一波*的败军飞一样地冲回城里,城门内的街道上很快就躺满了军士,满身的尘土,疲惫的神情,悲哀痛苦的样子,让城里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没参加战斗的军士们也不安起来,他们站在城墙上,死死地盯着回来的人群,期望从他们中间找到熟悉的弟兄或者老乡,激动和失望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来回出现,城墙上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李世民裹紧战袍死死地望着城门,他也在寻找,寻找跟他一起从晋阳杀到长安的那些老兵的身影,寻找八大总管的身影,寻找刘文静和殷峤的身影。

    李世民寻找的时间并不算长,殷峤和柴绍先进入他的眼帘,李世民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殷峤活着,很好,柴绍活着,太好了,李世民真的担心姐夫死在战场上,他如何给姐姐一个交待。  在殷峤和柴绍撤回来后,唐俭也从北门撤了回来,带回来近三千士兵;接着,窦轨也逃了回来,身边只有数百骑兵随行。

    喘息着冲进城门后,殷峤没有像那些军士那样一屁股坐下,而是凭借着一口气冲上了城墙,从斥候嘴里,他知道李世民在等他,等他们……

    “秦王,末将,末将……实在是没脸见您。  ”嚎嗷一声,殷峤堂堂七尺男儿跪在李世民跟前,双手死死抓住地砖,浑身颤抖,这不是害怕,而是后悔,还有痛苦与愤恨,这些表情都都交织在脸上,殷峤此刻只有一个感觉:无地自容。

    李世民低头看看殷峤,又抬头看向城外,淡淡地命令:“起来。  ”

    殷峤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又低下头去:“秦王,你骂我吧,都是我的错……”

    “起来。  ”李世民提高声音重复了一遍,语气也变的严厉起来:“骂你?骂你能骂回那些将士们?骂你能把西秦人骂死?骂你能保住高墌城?给我起来守城,你的罪等打走西秦人再慢慢算。  ”

    “是。  ”殷峤腾地跳了起来:“臣一定拼死守城。  ”

    “死?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想到的仅仅是以死赎罪?莽夫。  ”

瓦岗三年 第九十四章 撤离

    第九十四章 撤离

    给殷峤下了这个结论后,李世民再也不想跟殷峤说一句话,他扶着城墙慢慢向城门方向走去,还有五名总管和刘文静没有看到人影,他急切想知道他们的安危,根本没有精力来找殷峤算账。

    时间慢慢地走过,城外的败军一波又一波地往城里跑,无一例外带着恐惧与沮丧的表情。  然而,李世民却寻找不到那些熟悉的身影了,五位总管,一位长史。  很快,回城的军士越来越少,渐渐地,城外再也看不见的身影,而西秦的大队人马却已经冲杀过来。

    李世民不甘地望着城门方向,他还舍不得下令关闭城门,因为城门一旦关闭,城外的唐军,还没有逃回来的刘文静、刘弘基等人就再也进不了高墌城了。

    “秦王,秦王,下令关城吧,再不下令,就来不及了。  ”长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