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54部分

潇潇雨歇-第54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芰耍乩次艺昭睢

    既然没人提反对意见,那就按部就班地进行战争准备吧!不过,这次和上次不一样,要重新派遣大将,还得给李世民安排一个好助手,上次就败在助手身上了。  李渊的眼睛在站立地众人中扫视了两遍后下了决心。

    “秦王听令,朕命你为陇西行军道大总管。  统率西征大军,一举消灭薛仁杲。  ”

    “是,儿臣遵令。  ”

    李渊再看看李世民,微笑了一下,抬高了声音:“屈突通听令。  ”

    屈突通一愣,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他才敢确定李渊再叫他。  赶紧跨了出来:“臣在。  ”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朕命你为西征大军长史,辅佐秦王不得有误。  ”

    “啊?臣遵令。  ”屈突通赶紧躬身领命。  同时心里涌起一股说不清楚的感觉。  在他以为此生再也不会领军上战场的时候,却突然得到这样的任命,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屈突通并不知道,在安排这次长史的人选上,李渊父子可谓费尽心思,多方考虑,最终选定了屈突通。  他们看中屈突通地。  除了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和多年地领军经验以外,更为看中的却是屈突通的治军之道。

    在撤回长安的路上,李世民就在反思这次败仗,回到长安后,他也和父亲李渊多次讨论过失败的原因,最终的结论却只有四个字:军纪不严。  而这,却是有历史原因的。

    李唐晋阳起兵地时候,亲属部队只有三万人。  另外的两万人是新兵,经过的系统训练很少,战场军纪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训练。  其次,起兵后,陆续来投的义军和小股势力也没有完全融合到李家部队里去,很多时候还是各自将领带各自的兵。  各自为战的现象十分普遍。

    另外,为了拉拢和争取各方势力的加入,李渊采取地政策是以宽为主、以奖为主、以赏为主,与此对应的惩处措施就很少使用,甚至没有使用过。  当初打长安时出现的违反军令现象,也仅仅是申斥几句而已。

    这样一来,虽然李唐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也有大批反隋人士参加,但也形成了在军队内部和朝廷上存在很大的讲“义气”,讲“人情”。  讲“交情”的习气。  而那种上令下行、军令如山地正规作法却没有得到提倡和规范。  从而使得唐军上下完全忘记了令行禁止的规矩。  也忘记了军队离不开军纪的约束。

    此次刘文静和殷峤敢于不听李世民的嘱咐,擅自将部队拉出城去作战。  就是原来自作主张成了习惯。  军纪涣散,将上级的命令视同儿戏,就是浅水原之败的主要原因。

    再三衡量和分析后,李渊父子下定决心要把整肃军纪放在建设部队的首要位置上,而在唐军上下的将领中,屈突通无疑在这方面能给李世民最大的指导和帮助。  所以,这次出征,李渊才会突然把屈突通给摆在了副帅的位置上。

    武德元年八月,又一场旷日持久地大战拉开了帷幕,抢先发动攻击地并不是一心想要复仇的李唐,而是薛仁杲。  薛仁杲并没有李世民他们想地那样花时间去稳定自己的统治,也没有采取什么安抚百姓,慰劳百官的措施,而是在安葬了老爸后,急匆匆地向李唐开战了,嗜好杀戮的他,把战争当成了最好玩的游戏。

    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然而,对秦州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悲苦的日子,薛仁杲的进犯就从这里开始了。  窦轨在成功收复高墌城后,又不得不把秦州扔给了西秦人。  西秦的下一个目标是泾州,然,与秦州不同,薛仁杲遇到了泾州的骠骑将军刘感率军民最顽强的防守。

    长安正在准备出兵事宜,得到秦州失守的消息后,大军加快了准备工作,八月下旬,李世民再次率领五万大军踏上了抵御西秦的征程。  大军在快要到达高墌城的时候,遇上了前来禀报泾州战局的斥候。

    望着半跪在身前的斥候,李世民敏感地觉察到又有悲剧发生了,略带紧张地询问:“泾州可是失守?”泾州如果失守,西秦大军很可能兵分两路抄了唐军的后路,他不可能不担心。

    “回秦王,泾州没有失守。  可是,刘将军却中了西秦人的奸计……”说到这句,斥候的嗓音里带上了明显的泣声。

    “刘感将军?你详细道来。  ”李世民的心一紧,难道……

    斥候摸了一把泪,才继续说出原委。  原来,薛仁杲对泾州围困了半月,久攻不下,心生一计。  他下令大军装作粮草不济,从而撤军。  刘感果然上了当。  随后,薛仁杲指使折墌城守将向刘感诈降。  刘感起先也很犹豫,但经不住身边众人撺掇,真的出兵去“接受”投降的折墌城。

    然而,出得来就回不去了,陷入埋伏的刘感大军,在经过拼死的激战后,全军覆没,刘感本人被生擒。  俘获刘感的薛仁杲趾高气扬地将刘感押回了泾州城,并让刘感劝城投降。

    听到这里,李世民已经明白了,虎目也忍不住含泪:“本王见过刘将军,那是一位宁折不弯的汉子,他必不会答应薛仁杲的威胁。  ”

    斥候轻声泣道:“正是。  刘将军不仅没有向城中劝降,反而大喊:薛贼军中粮草已尽,秦王大军马上就到,大家当齐心合力,守城卫家,誓死不降西秦!薛贼大怒,居然将刘将军,将刘将军……”斥候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李世民面如沉水,他知道,依照薛仁杲的嗜杀之性,刘感一定死的十分惨烈,本想阻止斥候再说下去,但,转念一想,李世民却沉声下令:“说下去,刘将军怎么啦?”

    斥候狠狠抹了一把泪,才一口气把话说完:“薛贼命人就在泾州城下挖了一个坑,将刘将军下半身埋在坑里,然后……然后命军士乱箭齐发,将刘将军活活射死在泾州城下了。  ”

    “畜生……”

    李世民预料到刘感必定死的很惨烈,却也没料到薛仁杲的手段如此残忍。  其他将领此时也气得发指眦裂,恨不能立刻将薛仁杲抓来杀了,为刘感报仇。

    虽然借用刘感的死成功地激起了将士们对西秦的仇恨和一腔战意,但李世民的心情却半点也轻松不起来,薛仁杲比他们预想的要强悍,也有智得多。  如要拿下此人,彻底消灭西秦,摆在李世民眼前的依旧是道难题。

    武德元年九月,李世民率大军再次回到了高墌城。  望着城外用唐军将士的尸身堆起的所谓“京观”,李世民的心在流血,这一刻,他生生将嘴唇咬出了血,却使劲按捺下想要冲出城去与西秦军决战的冲动。

    “秦王,让我们出去吧!”

    身边的将士不停地前来请命,他们面对这个所谓的京观,面对城外西秦大将宗罗睺率领的十万西秦军,浑身上下都在叫嚣:报仇,报仇,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他们也想用敌人的头颅来堆积一座“京观”,让死难者的灵魂可以安息。

    李世民下令出城了,但,不是将士们想象中的出城迎敌,而是去挖沟渠。  李世民下令,将城外的护城河加宽、加深,并在高墌城的城墙内再筑一道城墙。  面对李世民摆出的绝对防御,一心死守的架势,众将全晕了,只有屈突通一人暗中点头称赞。

    坐在行辕里,望着众将不满的目光,李世民的脸上也没了笑容,他下定决心,一改以前嬉笑谈论军情,只讲情面不讲军纪的做法,要严厉治军了。  因此,坐在主帅的位置上,李世民的脸上不仅没有笑容,还是一副黑脸,阴得快出水了。

    “我知道你们都想出城作战,怎么,上一次的败仗你们没参加?也想来一次?你们当西秦骑兵是摆设不成?”“啪”地一声,李世民拿起案几上的帅印狠狠地拍了一下:“昨天,谁私自出城了?给我站起来。  ”

瓦岗三年 第九十八章 肃军

    第九十八章 肃军

    昨天,西秦派了十几个军士跑到壕沟外,冲城墙上大骂,还是那套,什么李世民胆小鬼,李世民缩头乌龟,李家祖宗不是人之类的,李世民倒是根本不予理会,这些唐军士兵却都气得够呛。  左将军丘行恭被骂得浑身冒火,带上几十个随从,三不管地打开城门冲出去要杀那些西秦兵。  结果,西秦兵一见出来人了,打马就往回跑,丘行恭是带人就追。  好在他没有完全失去理智,眼看快追到西秦大营了,赶紧就撤了回来。

    “我,我们只是带人出去查看壕沟的情况。  ”丘行恭见李世民发火了,赶紧站了起来,期期艾艾地回答李世民的询问。

    李世民冷哼一声,丘行恭是他在晋阳的老部下,从晋阳起兵开始就一直追随他左右。  拿最亲信的人立威,效果也最好:“查看壕沟的情况?查看到西秦人的大营外面去了?你当本王眼睛瞎了吗?”

    “我,我,我们只是不小心走远了点……”丘行恭还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这个样子,吓的他腿肚子有点哆嗦了。

    “本王此番出征,从离开长安的那天起,就在强调军纪问题,并请屈长史为军队制订了一套军纪法规。  现在看来,本王让你们熟背的军纪法规还是不够,你们依旧没记住。  既然这样,哼,本王就帮你们长长记性。  丘行恭,带着你的手下这些人到军纪处,你。  去领四十军棍,其余人等,每人领二十军棍,不得有误。  ”

    “啊?”丘行恭傻眼了,四十军棍,屁股要被打开花的,他腾地扑倒在地。  连连求饶:“秦王,臣不敢了。  再也不敢违背军令了,求秦王开恩。  ”

    “丘行恭,你是随本王晋阳起兵地老人了,本王什么时候说出去的话还会收回来?本王告诉你,军纪法规规定:违背军令者,斩。  本王只打你四十军棍,那是因为你没有给本王惹出麻烦来。  否则,本王绝对不会这样轻饶了你。  ”

    丘行恭的五官都皱一起了:“秦王,四十军棍,臣一时半会儿可就起不来了,还怎么上战场杀敌呀!求求您,暂时记下这顿打,等消灭了西秦人,臣再领罚。  成不?”

    屈突通在旁笑笑,张口为丘行恭求情了:“秦王,看在刘将军也是护主心切的份上,暂时记下这四十军棍,以后将功补过。  ”

    “不行。  ”李世民口气很硬地没有给屈突通这个面子:“这次不处罚,下次别人违反了军纪。  也不处罚?哼,本王只看今天,不看以后。  以后立下功劳,本王照赏,现在违反了军纪,本王也照打不误。  丘行恭,你还不动?难道,你要本王亲自动手吗?”

    “啊?不,不,不劳秦王。  臣马上就去。  ”丘行恭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  起身就跑。  开玩笑,李世民摆明了肝火旺盛。  本来四十军棍也只是屁股开花,李世民要动了手,怕是半年也别想躺着睡觉了。

    屈突通的求情被李世民硬梆梆地堵了回来,他倒也没生气,而是淡淡地笑了笑,不说话了。  可是,下面坐着的这些将军却都坐卧不安了。  一向尊重老将军地秦王这么不给屈突通面子,这说明,秦王这次是较真了,违反军纪的真要倒霉了。

    环视了一下众人惶恐不安地脸色,李世民继续扮演恶人角色:“本王再次强调,军令如山,违背军令者,定要重处。  本王已经下了军令,坚守不出,不得应战,因此,本王宣布,从今天起,再敢言战者,斩;不遵将令出城者,斩。  房玄龄,你把这条军令写下来,挂在本王的行辕大门口;杜如晦,你是监官,谁违反了军令,你可持本王的手令,直接拿人。  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是。  ”“遵令。  ”“再也不敢了。  ”一迭声的“斩”,吓得众将纷纷低头,不敢看李世民冒火的眼睛。

    望着下面一片唯唯诺诺声,李世民严肃的脸上却闪过一丝笑容,眼睛看向下手位的屈突通,正好这位地眼睛也看了过来,两人在旁人未曾看到的角度相视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中。

    当晚,李世民悄悄来到了丘行恭的住处,为他带来了最上等的棒伤药,并亲自给丘行恭伤药疗伤。

    “怎么样,痛的厉害吗?”望着丘行恭那红肿的加厚了一层的屁股,李世民小心地抹着药。

    “臣还受得了。  嘿,平时跟那帮小子的关系不错,他们下手不重。  ”丘行恭趴在榻上,呲牙咧嘴地吸气。

    “怪我吗?”

    “不怪。  嘿,您昨晚跟我说过要拿我立威了,我明白。  ”

    原来,李世民带大军来到这里后,就在开动脑筋想法子严肃军纪,为此,他也跟屈突通商量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  上一次地惨败让李世民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任何人情世故在战场上都是扯淡。  城外三万唐军将士的白骨更是时时刻刻提醒李世民上次失败的原因。

    但是,虽然李世民一直在强调军纪、军令的问题,那些将领却还是没有完全放在心上,他明明三令五申不许提出城作战的事情,这些将领还是源源不断地跑来请战,并时不时地开城门出去追杀西秦派来骂人地小兵。

    李世民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深知,如果唐军的军纪再不出重拳整治,难保不会出现第二次不遵将令擅自作主的事情,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一次,不能再让士卒因为这种原因而丢掉性命。

    这次,得知丘行恭也带兵出城过,李世民和屈突通商量了一个杀一儆百的法子。  为了不让丘行恭心生怨恨,李世民提前跟丘行恭说了要通过惩罚他来树立军威的想法,并详细为他解说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丘行恭在李世民的解说中明白了自己的莽撞,自然愿意配合李世民演出这场好戏。

    “嘿嘿,老殷、柴驸马这些人被吓惨了吧?说实话,秦王,您这军棍该打他们才对。  ”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他们和你不同,你可是我身边出来的人,我连你都不讲情面,这点就够他们去想了。  ”

    丘行恭内心一阵激动,李世民的一句话就让他消除了仅有的一点抱怨,从此以后,对李世民可谓肝脑涂地,屁股上地那点痛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