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64部分

潇潇雨歇-第64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这个问题反复说了几次,唐瑛身边的弟兄们都听到了。  因此。  当唐瑛提出要去乐寿的时候,李虎才大胆提出意见。

    唐瑛唔了一声,走了几十步后突然回头一笑:“李虎,走,咱们去那些可能有人地院子里找找人。  ”

    “啊?”一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唐瑛。

    “李虎提醒了我,咱们这群人本就比较显眼,如果再这样招摇地去乐寿,保证全体玩完。  不变成窦建德的阶下囚,也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嘿嘿,所以嘛,去换衣服,装成商队,咱们不是卖醋的嘛!”

    唐瑛这一解释。  众人哈哈大笑,李虎却还是担心:“我们一群大老爷们去卖醋……好像也不太对劲。  ”

    “也对,的确人多太显眼了。  ”唐瑛皱眉头想了一会儿:“干脆,你们分头走,到聊城或者回黎阳等我都可以,我一个人北上。  ”

    “不行。  ”这次,甘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不止李虎一个人了。

    唐瑛嘿嘿一笑:“怎么,还怕你们的将军迷路或被山匪劫了不成?人少目标小,我只是去打听一下做生意的行情,不会惹事。  李虎。  你跟我。  其他人,听我军令。  通通找地方藏起来,一个月后,在此集合,一起回去。  ”

    唐瑛用下命令地语气做了最后的决定,这些人虽不愿意,却也只好听命。  唐瑛带着李虎径直北上,她真想好好考察一下窦建德的施政情况,如果不是小说中写的那么无能,或者真像她听到的那样勤政爱民,或许……

    河北境内的一路上,唐瑛他们听到最多地还是说窦建德的好。  他关心民生,减少隋朝的赋税,打跨了许多山匪贼人,不杀降兵降将,河北的老百姓似乎都很喜欢窦建德,隐隐都在期盼窦建德来当皇帝,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一路走一路打听,唐瑛不得不佩服窦建德的统治手腕。  或许,窦建德就没什么手腕吧,只是平民本色?回想着脑海里少的可怜的关于窦建德的片段,除了他在虎牢关被李世民打的落花流水外,几乎没有太深的印象了。

    平民皇帝,历史上真正地平民皇帝只有一个:朱元璋。  只是,朱元璋地残暴却很出名,杀大臣,杀功臣的手段更是名垂万年。  窦建德和朱元璋相比,在杀周围军队势力上都差不多,心狠手辣,但对待俘虏或者旧朝官吏地手段却少了暴虐,对民众更是多了亲民和善,似乎真是个不错的君王。

    有了这种印象,唐瑛开始暗自谋划是不是可以把单雄信拉到窦建德这里来,然后,自己也可以再次出面效力窦建德,帮窦建德打败李唐的话……嘿嘿,说不定也能建立一个“贞观之治。  ”

    唐瑛的愿望是美好的,期望是梦幻的,然而,她却忘记了一个后世的教训,有时候眼见的也不一定真实。  而现实的残酷更是将唐瑛这一路上的幻想给打的粉碎。

    当唐瑛和李虎两人到达乐寿的时候,乐寿城里城外都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中,深感诧异的唐瑛一打听,才知道,窦建德刚刚赶跑了王世充的使者,为自己称帝做准备。  看来,皇帝果然是个好东西。  人人都不想放过当皇帝的机会。

    而让唐瑛没有想到地是,窦建德不仅大张旗鼓地为隋炀帝杨广办了一场隆重的丧事,还将萧氏皇后和一帮隋朝宫室人员送去了突厥,说是应嫁给突厥的隋朝大义公主的请求,礼送隋皇室人员,结好突厥。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唐瑛突然对窦建德失去了兴趣。  或许是受后代教育的影响。  唐瑛一向比较憎恨匈奴、突厥、女真等草原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入侵,而对和这些敌人交好地汉人也连带有了方案。  看这些人就像看石敬瑭一样的恶心。

    “李虎,收拾东西,咱们明天就回去。  ”

    “啊?”李虎莫名其妙了:“怎么啦?”

    唐瑛平复了一下自己地心情,尽量放缓语气问李虎:“你怎么看待窦建德和突厥人交好这件事?”

    虽然唐瑛的语气已经尽量放缓,但李虎还是敏感地觉察到了唐瑛内心的愤怒。  昨天,当他们听到窦建德为隋炀帝举行隆重的发丧大礼时,李虎就感觉到唐瑛的反感。  他知道唐瑛为什么落草为寇。  知道唐瑛憎恨贵族,也知道唐瑛为什么要来考察窦建德,只因为窦建德的出身是平民百姓,是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

    但是,当李虎听清唐瑛地问题时,他还是愣了,他没想到唐瑛居然对窦建德和突厥人交往这么反感。

    见李虎迟迟不回话,唐瑛深深地吸口气:“你不必忌讳什么。  也不要过多考虑,说你的真实想法。  ”

    李虎点头了:“我虽然不懂许多,但听说,眼下北边的势力都在拉拢突厥人。  刘武周什么的,不也投靠了突厥人。  我想,大概是都不想现在的罪突厥人。  或许,还想从突厥人那里得到一些好处?”

    “可是,突厥人一向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更是侵扰边民,烧杀掠夺无所不为。  ”

    李虎还是不明白唐瑛的愤怒来自何处:“可,要打仗,总不能两头都打吧?”

    唐瑛听了这话就是一愣。  是呀,枉自她具有那么多现代的知识,居然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要抢这个花花世界,就必须打仗。  要打仗就要预先规划。  想必在窦建德、刘武周。  甚至还有李渊、李世民他们眼里,只是小打小闹侵扰边境地突厥人远远没有其他争霸的人具有威胁。  再说。  李虎还有一点说对了,结好突厥人还有好处,那就是马匹,从突厥人手中买马,似乎,李唐赖以发家的骑兵也是从突厥弄来的。

    苦笑一声,唐瑛叹气了:“是呀,两者相比取其利,这么说来,倒是我小气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  ”

    “将军,窦建德为什么给隋帝送丧呀?他不是反贼吗?”李虎弄不明白的却是这个。

    相对与李虎的疑惑,唐瑛却是无所谓,窦建德为隋炀帝发丧下葬披麻戴孝在她眼里不过是演戏。  嘲笑了一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他在做样子给别人看,拉拢那些隋朝地老臣,或者是邀买人心。  他运气好,宇文化及可是裹挟了不少有能耐的人,全部被他得到了。  ”

    这点倒是不假。  就这两天打听到的情况,唐瑛知道,原杨广的黄门侍郎裴矩正在为窦建德出谋划策,规划出台各种政策,制定法律。  而许多隋朝的旧臣或是杨广身边的近臣,也都纷纷为窦建德效力,成为窦建德的朝廷班底,此时的乐寿,俨然弄出了一个正规的朝廷。  从这方面来说,窦建德为杨广操办丧事,得益不少。

    李虎听了唐瑛的解释,哦了一声,随后又叹气:“我对大隋没好感,看着还是以前那帮家伙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就不舒服。  ”

    李虎无意识地观点表达却让唐瑛心里咯噔一声,她模糊地意识到了一个很疑惑地问题。  李渊最后得到的江山,除了有个好儿子李世民外,也源于他地亲善政策,对贵族的拉拢和对民众的亲善,让李渊几乎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的肯定。  但李渊却很少将隋朝的大臣任用为自己的重臣,多数是不痒不痛地封个官,给个王,掌握实权的却很少。

    与李渊相比,窦建德似乎一直在使用降将、降臣,甚至他身边最倚重的都是原来大隋的官员。  窦建德在河北有贤王的美誉,仔细想来,窦建德对百姓的好除了征收的赋税低一点,自己的生活简朴一点外,他这个出身平民百姓的人,似乎并不认同平民这个阶层,为人做事倒是跟喜欢跟那些大地主,大贵族在一起。

    历史不是哪一个英雄创造的,而是普通民众创造的。  这是后世民主学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结。  从这句话的内涵上来看窦建德,唐瑛似乎看到了窦建德失败的原因。  使用旧朝人来管理新朝,呵呵,新瓶子装旧酒,说句不恭的话,还不如不玩改朝换代这一套。

    “李虎,你说对了。  窦建德太喜欢那些贵族了,老百姓对他来说,不过是他能征用的兵士,能提供粮草的劳力罢了。  算了,这人也需要我考察了,跟王世充比,也好不了多少。  咱们回去吧。  ”

    武德二年八月,唐瑛离开黎阳两个月后又回到了黎阳。  今年的新粮已经下来了,黎阳仓作为粮食仓储基地,忙碌的人群在城门进进出出,而军士的盘查却丝毫未见松懈。  好在守门军校认识唐瑛,亲自送她入城去见徐世勣,否则,光在城门口排队都能累死人。

    唐瑛一见徐世勣就笑:“你的防范措施做的真严密,我都差点进不来。  ”

    徐世勣看见唐瑛却是长长地松口气:“你总算回来了,正担心你。  ”

    “担心我?出事了?”

    徐世勣哼哼:“你从北而来,难道不知道窦建德已经兴兵犯境了?眼下怕是正朝我而来。  ”

    “哦。  ”唐瑛点头了,她当然知道这个:“我也正想告诉你呢。  李唐在河北的地盘基本上完蛋了,洺州失守,相州被攻,你这里真要面临一场大战了。  怎么样,要不要我留下帮你?”

    “你赶快带上你的陈粮离开这片地区。  哼,你留下可以,除非彻底离开单雄信,为李唐效力。  否则,一旦被王世充知道你在这里打窦建德……”

    “汗,我只是那么一说,没真想留下来。  ”唐瑛赶紧改嘴。

    她现在还真的不能在黎阳参与帮大唐的战争,她不能连累单雄。  因为,回来的路上,她已经听说秦琼和程咬金早在五月份就阵前反水跑去大唐了。  王世充为此恼怒异常,对原李密旧将的监视加强了不说,还派人经常来往那些将军的家里,不时邀请家眷进宫和皇后叙谈,其实隐隐就是把大将的家人当人质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王世充知道唐瑛出现在黎阳仓,并且帮李唐打仗……

    深感于危地不可久留,唐瑛第二天就离开了黎阳。  唐瑛也没想到,等她再次见到徐世勣的时候,竟然是在一个他们谁也想不到的场合下,而且,唐瑛让徐世勣犯的难可比这次更厉害,更过分。

瓦岗三年 第一百一十二章 归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归程

    带着十大辆显眼的大马车上路后,唐瑛心里多少还有有些忐忑的,毕竟战争又开始了,从黎阳到洛口仓的一路上,不仅会有军队调动,也会有大批流民,这十辆马车会不会成为别人争抢的对象,谁心里也没底。  这点,连唐瑛的手下也清楚。

    “将军,咱们不会被抢吧?”李虎在大胆地发表了几次见解而没有被唐瑛驳回后,胆子也大了不少。

    唐瑛牙疼,找徐世勣买陈粮其实就是一个借口,但如果不带回去点东西,单雄信和王世充那里又不好糊弄过去,真是头疼呀!

    “管他的,把握一个原则,遇上军队据理力争;遇上流民,随便他们好了。  反正这些东西也不值钱。  ”

    “哦。  ”李虎不说话了。

    唐瑛暗自叹口气,乱世中,想做点小生意都难呀,普通老百姓就更难了。  这一刻,唐瑛突然想起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大唐盛世。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百姓盼望和期望的好日子,自己前些日子执着于为了帮单雄信而想去改变历史,是不是也太傻了?

    甩甩头,将那些胡思乱想扔在脑后,唐瑛苦笑了一下,还是先将秦琼他们的母亲送到长安再说吧,无论如何,先为单雄信的以后做些铺垫,有人帮忙总比她自己奋斗要好一些。

    离开黎阳后的第十天,唐瑛他们遇上了第一批流民。  几十人,以老弱妇孺为主。  在看见唐瑛他们这一队人马时,眼中虽然也露出饥饿的目光,却不敢拿自己地性命去试探唐瑛他们的守卫能力,反而靠边让开大路,眼巴巴地看着大车从他们身边经过。

    当那些绝望、惊喜、乞求、不舍的目光在她身上扫过,落在大车上,然后失望地离去的时候。  唐瑛仿佛又回到了和母亲流浪的那两年。  饥饿、寒冷、痛苦、乞求、失望,她也曾经经历过呀!回头看看身后的弟兄们。  每个人脸上也都写着两个字:不忍。

    “李虎。  ”尽量压低声音,唐瑛转头对身边的李虎吩咐道:“把最后一辆车上地粮食扔两包下去。  ”

    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唐瑛知道,两大包粮食够这几十人食用半个月了,而只要食物足够维持几天,这样地流民群就不会哄抢。

    “是,我马上去。  ”李虎明显在等待唐瑛下这样的命令。  立马转身向车队后跑去。

    唐瑛苦笑了一下。  她其实并不担心这些流民来抢自己的车队,而是担心这一次的施舍却可能给车队带来更大更多的麻烦,比如大股流民闻风而至,比如过路军队的哄抢。  虽然知道这种危险存在,唐瑛还是狠不下心来不管这些人。

    身后很快传来欢呼声,同时也传来抽泣着的感谢声。  唐瑛不用回头就知道,一定有不少人趴跪在地上给他们磕头,感谢他们。  但,唐瑛没有自豪感,更没有满足感,她唯一地感觉就是加快脚步离开这里,免得心酸和痛苦的回忆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看到这边出现了“活菩萨”,那些零散逃难的人们开始向这边涌了过来。  唐瑛在心底叹口气。  却不得不狠下心来下令车队加快前进步伐,同时命令李虎再撕开两包粮食,把粮食全部撒在大路旁。  近十米长的路上撒了不少粮食,那些向这个方向扑来的饥民们都涌向了能轻易得到粮食的地方,也就没人愿意跟马车较劲了。

    唐瑛他们奔出一段路后都松了一口气。

    “妈呀,幸好没有逗留下去,我可真怕路上的人都全拥上来抢马车。  幸好将军下令把粮食撒了一路,否则咱们可真不忍心对那些人出手。  ”李虎擦擦汗,后怕地笑了起来。

    唐瑛也笑了笑:“人都是惜命地,那些散落在地的粮食也够那些人吃上几天了。  快走吧。  两天后换水路直达洛阳。  ”

    “是。  ”李虎笑道:“这善事也不好做。  已经跟着翟首领抢粮食的时候。  遇上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