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67部分

潇潇雨歇-第67部分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秦母字字在说请唐瑛帮忙,但唐瑛却马上想到了其中的用意。  送一封家书而已,哪里用得着她亲自去,裹在军需文书中送去也好,让家人跑一趟也罢,都很平常。  秦母一再强调让她送去,她就知道,秦母是别有用心了。  自己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秦母见唐瑛陷入深思中,她也不催促,只是命令家人将唐瑛的战马牵去好生喂养清洗,并安排好张小六等人地住处后,自己方上前拉住唐瑛的手往里带,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轻声道:“今日暂时在家里休息一晚,待明日看过长安城后再走。  ”

    唐瑛此时还能怎样,只好笑着点点头。  也罢,想想再说,反正,她有的是时间。

    “老夫人,老夫人,快,太子殿下来看您了,已到二门。  ”

    随秦母还没有走进堂屋,秦府的下人就急匆匆地跑进来通报,不仅秦母他们,连唐瑛也愣住了。  唐太子?李建成?

    唐瑛对这位太子的故事并不熟悉,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和李世民的太子之争,演义上正是被秦琼所杀。  所以,突然听到李建成来看望秦母,唐瑛内心地惊诧可想而知,同时,也为李唐拉拢人的手段感到惊讶,要知道,他们从进城到秦府,中间并没有停留,李建成这么快就过来了,可见是对城门守将早有嘱咐。

    事情的确如唐瑛分析,秦琼和程咬金等人的投奔,并且是在李唐最困难,王世充最强的时候,用阵前堂而皇之的方式离开王世充投向李唐,让李渊大为高兴,要知道,这样地投奔所起到的榜样作用非常强大,李渊自然要大大地给足秦琼他们赏赐,以便让世人看到他重用良将贤臣的明君风范。

    事实证明,秦琼他们的投奔和李渊对他们的重用果然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作用,在短短两个月里,先后数十人脱离王世充和窦建德等阵营投向李唐,同时还有不少小股义军也向李唐靠拢,原李密的旧部因李密之死而惶恐不安的心也随着李渊对秦琼等人的重用而放下了不安之心。

    李渊用人上,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赏赐,还有不时地关心,最为突出地表现就是太子李建成经常代表皇帝前往各将军和大臣的府上。  虚心求教,嘘寒问暖,将李唐起家时管用地怀柔政策发扬光大,从而赢得了关中、关东和陇西等地大批士族、贵族和门阀的拥护,更是获得了出身底层的将领和庶出大地主们的拥戴。

    明德门的守将把真正地秦母等人已经到达长安的消息急速禀报到东宫后,李建成放下手中地事就赶了过来。

    “参见太子殿下。  ”秦、程两位老母带着家人忙迎了上前,李建成已经进来了。  身后的侍从捧着两匹绢布。

    “快免礼了。  ”见众人过来要跪拜,李建成赶忙疾走几步上前阻止众人行礼。

    秦母和程母赶紧谢过太子:“谢殿下关爱。  刚到这里。  一切还未曾收拾,失礼之处,还望殿下包涵。  ”

    李建成笑道:“倒是我的不是了,未曾顾及两位老人家路途劳顿,就来叨扰,抱歉、抱歉。  ”

    秦母忙回答:“殿下太客气了,请屋内奉茶。  ”

    “好。  请。  ”

    唐瑛默默地站在人群后面,不时地抬眼打量李建成。  中等身材,出众的容貌,清新脱俗的气质,挺直的身板丝毫没有强权者的霸气,给人一种很亲切地感觉。  她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位面带温和的笑容,说话轻声慢语,举止温文尔雅的年轻人与小说中那位谋害兄弟。  残忍好色的反派角色对上号。  这样的李建成,与小说中的李建成,相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  不过,笑面虎在这个世上也多的很,表面之下地文章,谁又能一眼看的清呢?

    和秦母同走一线的李建成边笑边走。  也在打量这些人,目光看到唐瑛的时候,稍作停留又扫向别人。  唐瑛和她的这些弟兄也的确不同于一般地家人,军人的烙印在身上已经抹不去了。  作为带兵打过仗的人,李建成一眼就看出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家人,而是训练有素的军士。

    “老人家,这些小兄弟可是护送您前来的秦将军的老部下?”

    秦母看了看默默退后几步的唐瑛,笑答:“不是,他们以前和我儿一起打过仗,算是朋友吧。  现在不想打仗。  都回乡种地了。  此次却是为了义气。  前来护送我们的。  ”

    “哦?”李建成随着秦母的目光再次把目光看向唐瑛,秦母地回答让他略感意外。  同时也有些好奇了:“竟然是秦将军地朋友,失敬了。  这位,怎么称呼?”

    “不敢,在下王英,曾受秦将军大恩,此次送秦家母亲前来长安,也是报恩。  ”唐瑛再次后退一步,躬身回答,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时地她不能和李唐扯上关系,同时,在她内心来说,也不想和这样的大人物扯上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与这些人的距离越大越安全。

    李建成在唐瑛回答自己的时候,仔细打量了唐瑛一番,不高的个子,身材略偏瘦了一些,低着头,看不清五官相貌,没什么特别出众之处。  虽是躬身回答自己的问题,但站姿不亢不卑,语气也是淡淡的,没有慌乱,也没有邀功之意,倒真有那么一点侠士的味道。

    李建成虽然看到了唐瑛后退的举动,一时却没多想,普通百姓见到当朝太子,略有敬畏这很正常。  眼前这人能冒着危险为友千里奔波,应该是可造之才:“王英?好名字。  王兄弟仪表堂堂,千里护送友人之母,可谓义士。  可愿留在长安?我看王兄弟也是怀才之辈,朝廷需要你这样的才俊。  ”

    不愧是太子,拉拢人的活路张嘴就来。  唐瑛苦笑了一下,再次后退一步:“太子殿下的好意,王英心领了。  王英家乡还有些俗事未了,暂时不能背井离乡为朝廷效力。  ”

    秦母知道唐瑛的为难之处,更明白唐瑛为单雄信之心,虽然她刚才还在努力为唐瑛营造上进机会,但此时她也不想揭穿唐瑛的谎言,唐瑛这样的好孩子,以后还机会出人头地,不忙在这一时:“太子殿下,王英说的是实话,他家中确实有事,暂时不能留下。  ”

    听秦母也这样说,李建成倒是不怀疑唐瑛的拒绝了:“那我就不强人所难了。  王英,若是你愿意,安排好家中之事后,可来长安太子*找我,我一定安排好你的前程。  ”

    “多谢太子,王英记住了。  ”

    李建成回头对手下人嘱咐道:“去我宫中取五十两足银来。  ”嘱咐了手下,他方对唐瑛笑道:“区区东西不成敬意,回去后安排一下家中用度,也算我替秦、程两位将军谢你和这些兄弟的护送之义吧。  ”

    唐瑛一愣,想了想,躬身领受了这份赏赐,要知道,五十两足银,在这个时候,这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多谢殿下赏赐,王英记住殿下这份情了。  ”

    “呵呵,眼下乱世,百废待兴,朝廷需要人才,我还是很期望你能尽快为国效力。  ”

    “是,王英记住了。  ”

    李建成在这里待的时间也不长,随便和秦母等聊了聊家中情况,谈谈一路上的辛苦后,就起身告辞了。  他手上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突厥使者又来了,他得想办法打发走;前方打仗,他得筹集足够的粮草来支撑战争;河南、山东的地盘被占领,逃回长安的将领等要重新安置,阵亡将领的家眷要抚慰;北边对突厥人的防范要抓紧;长安这边需要拉拢的门阀贵族还很多。  就在这一通忙碌中,他还要和一些大臣商议唐律的制定,国治的首要就是法治。

    离开秦府,李建成没有急着回太子*,而是勒马出了皇城,向东市而去,在东市靠城墙处的一低矮房屋前,李建成驻足了片刻,方慢慢走了进去。  这里,住着刘文静、刘文起的老母和妻儿。  刚见了秦琼和程咬金的母亲,又来见刘文静的母亲,李建成心里真不是滋味,她们的境遇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刘文静和其弟刘文起在去年十一月以谋反罪被处决了。  这是一桩绝对的冤案,长安城内,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这是一桩冤案,连当初审查这桩案子的李纲、萧瑀也对皇帝李渊说,刘文静虽有不满之心,但那仅仅是针对裴寂,绝不是谋反。

    但李渊宠信裴寂已久,裴寂因为刘文静处处与他作对,一直想致刘文静与死地,抓住这么一个机会岂能放过。  在裴寂的谗言下,李渊最终将刘文静兄弟两人以谋逆罪处决。  大概是他也觉得有些过分,总算放过了刘文静的家人。

    但是,被抄没了家产,刘家人的生活可想而知,虽然有秦王李世民不时派人送点东西过来,但毕竟没了一切,只能勉强在这里过日。

    李建成也知道刘文静冤死,但当时李渊正在气头上,太原的战局一塌糊涂,山东又被窦建德占领,唐军完全没有立足之地,河南的王世充趁机四处侵占唐在河南的地盘。  那段时间,不光是李渊,李唐的朝廷上人人愁眉苦脸,个个忙的焦头烂额。

    所以,当李建成为刘文静的说情被李渊一口回绝后,他也就没有据理力争下去,而是默默地看着冤情发生。  刘文静死后,李建成得知刘家人生活艰难,加上李渊此时也没那么生气了,他方敢过来看望一下刘文静的家人,嘱咐下人关照一二。

    “高鸟尽,良弓藏。  ”刘文静死前的自嘲其实也是一种历史写照。  自古功臣良将有好下场的真是太少太少。  历史的残酷和真实在这种事情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父皇杀刘文静错了,这是个教训,做一个合格的君王不易,做一个杰出的君王就更难!这一刻,李建成想了很多,他唯独没想到的,却是自己那个杰出的弟弟,李世民在为李家打江山,而且一直带兵在外,将来也是一个大功臣,也将面临高鸟尽良弓藏的那一天。

瓦岗三年 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存

    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存

    唐瑛在长安逗留了两天,她思考了许多事情。  秦母让她去送信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儿子说服她留在唐营,为李唐效力,搏一个好前程。  对于这一点,唐瑛并不在意。  秦母的好心她可以领受,但她的一生不会被任何人主使,前程对她来说不过是人生游戏,怎么玩,是她自己的事。

    唐瑛思考的却是她从河北回来后一直在想的问题。  历史是什么?她在以前的时代里,曾经为历史下过定义,历史是人类进步的轨迹。  眼下,她回到了一个过去的轨迹中,这段轨迹正好是历史中很精彩的轨迹,有不少出色的人物,也有不少铭刻在历史轨迹里的事件。

    按照后世书中所写的那些穿越定律,生活在这样的轨迹中,又具有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知识,唐瑛的生活也该不同凡响才对。  但几年的生存经验让唐瑛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个人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简直是微乎其微,特别是在固定的历史时期,一个普通人,想要去改变一段历史很难,要想获得成功,就更难,其中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有多大,简直是无法想象。

    唐瑛自付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也知道自己即便努力恐怕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想起自己以前所做的努力,除了给别人留下她很特殊,喜欢胡思乱想的印象以外,改变了什么?什么也没改变。  渺小的自我,这才是现实。

    既然努力没有成效。  能力又不足,也没有实力,那么,何不让自己活地潇洒一些,自在一些?认清现实,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她的运气已经很不错了。  生活在男女地位并不算完全从属的隋唐交替时代,否则。  就凭她标新立异的行为,“胡思乱想”的想法,单雄信早把她给嫁出去或者扔出去了。

    想到这些,唐瑛自嘲地笑了笑,看来,人的运气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她穿越地时代是则天大帝的时代。  或许还能玩玩什么实现抱负,改革朝政之类地。  即便那样,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人能真正赏识后世的知识和思想,倒是很可能被那些当权者或保守派把她当成妖孽、野心家之流给杀了的可能性更大。

    有了这些想法,唐瑛再次走上朱雀大街,看到那些脸上带着淡然神情的路人时,就更想嘲笑自己了。  到这个时代八年了,她表面上溶入了这里的生活。  思想上却还在千年以后。  她的知识、思维模式、行事风格,都已经固定下来,怎么也改变不了了。

    当那些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出现在她眼前时,她虽然发现与记忆里书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所不符,在判断上却总是下意识地偏向了记忆为真,而不是现实为真。  还真有些眼见也不为实地感觉。  她还是没有真正地成为一个“古人”呀!

    既然以前的思维方式错了,那么从现在开始进行改变也不错。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困难,改变行事作风也很难,但是,她可以尝试做一个平凡的人,通过努力让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生活的稍微好一些应该能够成功吧。  虽然过不了种菊东篱下的苦日子,但能淡然生活在市井之中,也算不错!

    定下了生存目标,唐瑛觉得,自己整个人一下子轻松起来。  不用再去考虑历史该如何发展。  不用再去想明天的战争是什么,等她把单雄信从王世充阵营里拉出来。  不管单雄信是去为李世民效力也好,是退隐山林也罢,只要他还能活着,她地事件就算办完了,她就可以去过自己想要的平淡且幸福的普通生活了,到那个时候,一切都将是美好的。

    唐瑛并没有想到,个人无法改变历史,但,历史却一定能改变一个人。  更重要的却是,人必须学会随波逐流,她还没有意识到,她要生活在人群中,她要彻底地溶入到社会中去,就注定她会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而改变自己。  因此,当她心中还有事情横亘的时候,她永远也不可能过上淡然地市井生活。

    可这个时候,自认为想通了一切的唐瑛,决定要适应这个社会,决定要当一个贞观盛世的顺民,于是,欣然接受了秦母的要求。  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