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184部分

道果-第184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落下,就见马宛有些不情愿的站起,走到邱言跟前,拱手致歉:“邱兄,先前是我受小人蒙蔽,对你有所错怪,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马兄客气了。”邱言起身回礼。

    两人说完,马彬又道:“事情的经过,我都听韩卓兄说了,虽说有马岭的缘故,但归根结底是我管教不严,不能将责任退给长随……”

    随后,他将在座的诸人一一介绍。

    屋子里坐着的,都是马家子弟,有主家血脉,也有旁支庶出,不过看几人见的气氛,颇有些兄友弟恭的味道。

    不出邱言所料的是,那位让他留神在意、流露天理浑然气质的青年,果然是陈井口中提过的马守。

    这个步骤,本该放在马宛认错前,但却放到现在才进行,也足以看出,马府解除邱言心中芥蒂,还是看的很重的。

    这本就是尊重邱言的表现。

    说了些话,马彬脸上浮现疲惫之色,诸多马家子弟见状,便都纷纷出声,劝马彬回去休息,注意身体。

    听了劝,马彬对邱言歉意一笑:“我这身子不太好,就不在这里扫兴了,你们聚在一起,多多的熟悉。”话落,对左手边的一人道:“器轩,等会代我设宴,让慎之在家里吃饭。”

    “三叔放心,这事我知道了。”那名马家子弟赶紧回应,这人是马家长孙,名叫马宇,器轩是他的字。

    随后,马彬也不坚持,在一名仆从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离了大堂。

    看着其人远去的背影,邱言心里闪过一道念头。

    “不知这马三爷的身子是怎么回事,我用眼观气,看不出其人有体虚之感,只是从面色上能判断出骨骼和气血不佳。”

    邱言还在想着,旁边就有人招呼,请他移步后院。

    后院一间待客用的大厅里,酒席已经布置好了,满满当当一桌,热腾腾的,一行人来了,直接落座。

    此时,没了马家三爷压阵,这一桌子的马家子弟在情绪上九有了些许变化,不再压抑内心,如此一来,他们对待邱言的态度,就都表露出来——

    虽然表面上都客客气气的,可细细感受之下,还是能从言语和细微处感受出端倪,其中有些是真心结交,有些则是例行公事,同样,马宛和身旁的一人,对邱言的敌意,也瞒不过他。

    “看来,和马宛的事,到底还是留下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抹平的,不过,也不用担心,等明年会试结束,有了更高的功名,这些琐事自然迎刃而解。”

    邱言能来马府,是给马阳面子,他这一身,只为体验人道,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多追求,无欲则刚,当然不用顾忌太多。

    心里这样想着,邱言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神色如常的饮酒,那马守坐在他的旁边,频频敬酒,接着又与邱言谈经论理,显得很是投缘。

    “邱兄,那日天理论道,我并不在此,事后听人叙述,才知此事,一直引为憾事,邱兄你对天理人欲的看法,给我很大的启发……”

    酒过三巡,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人。

    这人来的突兀,未经仆从通报,贸然闯入,显得失礼,可诸多马家子弟在见到来人之后,却是放下杯箸,一个个从位上起身,虽未行礼,但眼中都流露出尊敬之色。

    马守在起身时,拉了邱言的衣袖,后者顿时明了其意。

    “这人是谁?竟让马家子弟有这般反应?”邱言顺势起身,朝来人看去,心中满是疑惑,隐隐感到与自身有所牵连。

    来人身材高大,看上去约莫四十岁左右,穿着蓝色直裰,浑身流露锋利气息,好像一柄出鞘利剑。

    “郑先生。”作为长孙的马宇走出来,出声询问。

    那郑先生点点头,目光一扫,那视线锐利如剑,停在邱言身上:“这位就是邱公子吧?我这次来,是要请他前往春秋书院的,书老要见他。”

    “什么?书老要见邱言?”

    听了这话,诸人脸上多少都有异色。

    邱言皱起眉头,对方能认出他,这并不奇怪,看刚才的反应,这郑先生明显和马家关系匪浅,认得诸多马家子弟,一一排除,也能猜出自己身份,只是对方口中的春秋书院,却让他感到疑惑。

    “春秋书院在东都颇有名气,存在时间不短,听说连马老相国年轻时,都曾在里面求学,可为何会来找我?我与此书院从未有过接触。”

    正在邱言疑惑之际,那郑先生走了过来,口中则道:“邱公子此来东都,应是为了杏坛论道,书老请你过去,正与此有关!”(未完待续。。)

    ps:  感谢“飞雪玄狐”投出的评价票!







第三百零六章 提前入士林?

    春秋书院。

    这座书院历史悠久,相传前朝还未建立的时候,这座书院就已经存在了,当年也曾大儒云集。

    和理宗书院一样,也是位于城郊,占据了好大一块土地。

    不过,和新兴书院不同的是,这春秋书院的周围,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氛围,反而聚集了好些民众,这些人住在砖瓦房里面,在此繁衍生息,书院外围,更有连绵良田,田间地头,有农夫耕作。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处庄园。

    走到春秋书院的围子边上,邱言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一名名农民身上,不时遥望农田——

    之前在马府的时候,那位郑先生不告而入,见了邱言后,告之春秋书院有请。

    得知此事,邱言没有继续留席,而是在郑先生的带领和马守的陪同下,出了东都,来到了此处。

    走在旁边的马守一到此处,就开始介绍起来:“这里的地都是书院所有,租给这些人耕种,每年只需上缴四成收成,余下的都留给他们自己,春秋书院历史悠久,是太史公的传承,太祖定鼎天下时,为招揽贤达,给予了许多赏赐,书院周围的土地,就是那时候赐下来的。”

    他这位理宗书院的门生,对春秋书院却格外熟悉,而且话里话外给邱言的感觉,反而像是春秋书院的门生。

    “原来是这样。”邱言点点头道。

    农民辛苦一年,最后却要交出四成收成,近乎一半,如果是在邱言前世,几乎不可想象,但在这个世界,土地都是地主的,在其中劳作的都是佃户。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在别人的地头帮别人种地,别人拿走大头那是天经地义,给自己留下来的,就是劳作的酬薪,要是留得多,就被看成赏赐。

    其实,所谓佃户,家中可能也有薄田,不过一来是田地少。二来又可能比较分散,不适宜劳作,这第三,则是家里人口众多,靠着一点薄田养活不了,才不得不出来给地主家种地,以此贴补家用,艰难度日。

    听了邱言的话,马守笑道:“这也是春秋书院蒙太祖厚待。不受赋税,不用纳粮,才能给佃农这些优待。”

    邱言闻言,还是无声的点头。

    上缴四成都被说成优待。这并不令他惊奇,要知道,在剑南道,有很多绅士和大地主家。最少也要收上七成八成,只给佃农留下两三成的口粮。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人,没有按劳分配的概念。另一方面,则是收上去的粮租里面,有一部分要作为赋税,上缴给朝廷,为了分摊和弥补这部分损失,赋税的部分,自然会被转嫁到种地的农民身上。

    而且,邱言这一路北来,也曾见过卸磨杀驴的,那可是一丁点都不留下,逼得佃农家破人亡,反正对握有土地的人来说,怎么都不愁没人耕种,就算逼死今年的佃农,来年还是有人抢着来做。

    “这个时代,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去做,不过,我现在只是一名举子,只能体验人道,而且神道方面也没彻底稳定下来,暂时还不能下手……”

    在邱言思索之时,那郑先生带着两人走进了书院围子。

    一进其中,邱言这才察觉到盘踞其中的文思之气,和理宗书院不同,这春秋书院的文思,显得更加内敛、厚重。

    沿途,分布着一间间如农家屋舍般的房屋,邱言从里面捕捉到了一点历史气息。

    有的屋子里正传出朗朗书声,也有的屋门前,有三两学子席地而坐,或读书,或交谈,甚至还有人在屋前整理了一下片菜园,正在洒水施肥。

    “和理宗书院比起来,这里的气氛要轻松许多,多了一丝从容。”

    邱言开始在心里比较起两座书院的异同。

    旁边,马守还在说着,介绍着春秋书院利用周围土地,试验井田制的事情,这春秋书院传闻是太史公的传承,自然偏重史家,崇尚上古的三代之治,推崇井田,既然有自己的土地,当然会以此试验。

    “看来,这春秋书院虽然现在的名声不如理宗,但心也不小,如今试验井田,肯定是想日后推行天下。”

    邱言正想着,就听马守话锋一转,谈到了朝廷即将出台的新法——

    “耕者有其田才是正道,井田为本,可保永固,可惜很多人看不透这点,如今,朝廷即将布行常平法,以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本,贷放给农人,到期则以银钱偿还,再征以利息,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与民争利了。”

    马守一边说,还一边摇头:“那位黑面相公太过想当然了,他以为制定法规,世事就能如愿,却不知施行时多有掣肘,而且挪用常平光广惠仓,不为急务……”

    随后,这马守数落了不少新法的不是,看似抱怨,但落在邱言耳中,他却若有所思。

    “马守这是在试探我呢,看来他的政治主张已经很明确了。”

    尽管清楚对方目的,但邱言却没有发表太多意见,以对新法不甚了解为由,避而不谈。

    马守倒也没有怀疑,这些政策性的东西,普通的学子虽然关注,却不会了解太多,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信息手段,能让寻常学子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国家。

    两人还在说着,走在前面的郑先生却突然停下步子,随后他转过身来,视线落在邱言身上:“已经到了,邱公子,你自己进去即可。”

    “哦?这里是……”

    听了这话,邱言停下口中话语,目光一转,视线越过郑先生,落在其人身后。

    这是一座阁楼,外表略显破旧,但在邱言的感知中,却能从中捕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境。

    马守看了一眼阁楼,然后说道:“这是春秋书阁,是书院的藏书馆,里面收藏的书籍种类繁多,更有不少孤本和古籍文献。”

    “春秋书阁……”邱言打量着书阁,接着点点头,给郑先生、马守行了一礼,就走上前去。

    这座书阁前,有三层石阶,邱言抬脚踩在上面,脚底一落,就察觉到一股厚重、威严的气息。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感知自发捕捉到的气息,心中一凛,迈开步子,一口气走了上去。

    刚到门前,紧闭的大门倏地打开,一个苍老之声从中传出——

    “进来吧。”

    邱言也不客气,抬脚迈过门槛。

    呼!

    在他走入里面的瞬间,身后的房门无风自动,自行关闭。

    书阁中一片寂静,四周门窗紧闭,所以光线灰暗,不过以邱言的视力,还是能看清里面的情景的。

    入目的,是一座连着一座的高大书架,书架上每一排都摆满了书册。

    空气中,有一种古旧的味道。

    沙沙沙……

    轻响从内里传出,邱言分辨出是翻动书页的声音,他循声走了过去。

    这声音是从书阁深处传出来的,越往里面走,光线越暗,古旧的气息味道也越发浓郁,走着走着,邱言的心里竟生出些许错觉,觉得自己似乎在远离生气,步入了幽冥。

    终于,他在藏书深处看到了一道身影。

    这是个老人,须发皆白,衣着简单,打着补丁,他身前有张书桌,桌上摊着一本书,此人正趴在书上,头颅微动,似乎在趴着阅读。

    看着这般诡异景象,邱言没有言语,只是静静看着,但渐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悦。

    他已猜出面前这人就是郑先生口中的书老了,不过正因为如此,才心有不满。

    对方突然邀请,自己连饭都没吃完,就直接过来了,结果现在却被晾在这,那可不是一句前辈高人就能遮掩的,他邱言一不是春秋书院的门生,二不是马家仆从,没理由强行忍耐。

    不过,正当心中的不满越发激增时,邱言却猛然间惊醒。

    “不对!这股怒气来的毫无来由,就算我对此人不满,也不至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心中一动,邱言的感知扩散开来,却没有发现什么异状。

    “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耳朵也不好使了,莫怪,莫怪。”

    这时,趴在桌上的老人突然抬起头,露出满是皱纹的面孔,以及一双浑浊老眼。

    这双眼睛昏暗、无神,但邱言在看到的时候,却是感到一股浩大意境笼罩过来,下一刻,他仿佛在对方眼中看到历史长河的变动。

    不过,这感觉一闪而过,接着就听老人开口笑道:“果是你,我就说这东都虽大,但能成就文心的一共就那么几个人,但都需磨练,怎么理宗突然就蹦出来一个,原来真是外来之人。”

    “嗯?”听到这话,邱言倏地眯起眼睛,外松内紧。

    “年轻人,不要着急,”那老人咧嘴笑道,嘴里的牙齿早就掉光了,“你刚凝聚心火,这个时候杂念最多,稍有不慎就会性情变化,要一点一点的灼烧才行,不然积蓄下来,就会招来心魔。”

    “心魔?”听到对方提到心火,邱言反而定下心来,“不知老人家让我过来,有何见教?”

    老人听了这话,依旧笑着:“老朽让你过来,是想问一句,你想不想提前入士林?”(未完待续。。)

    ps:  感谢“飘血战鹰”投出的月票!感谢“天道下的水与墨”的打赏!

    今天状态非常之差,诸事不顺,思绪很乱,晚上的一张尽量赶出,但不敢保证,实在不行只能休整了。







第三百零七章 魂不过三

    “提前入士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