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358部分

道果-第358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几人看到邱言的那句“财与器”,更是脸色皆变,尤其是王甫,心弦一动,将心神集中起来去看。

    接下来,邱言毫不顾忌的谈到了新法,称若单纯为增强军力,那新法发展下去,很可能会渐渐废弛,由理财转而为敛财,最终皆为强军。

    “哦?”

    李坤在场,又位于考场之上,几位宰执间虽有龃龉,还不至于爆发,但从张链的眼神中,还是能看到一丝冷意,他轻咦一声,接着看了王甫一眼,露出嘲讽之色。

    实际上,变法开始不久,张链就说过王甫沽名钓誉,所谓变法,看似为民安国,其实惠民只是附带,本意还是充盈国库,等于是与民争利,不过是逼迫利益团体,让出部分利益给百姓,让民间暂得好处,以此来增加民意民愿,支持变法进行。

    所以,他这一眼,就是嘲笑王甫,暗指邱言也已经看出了这一点。

    对于张链的嘲笑,王甫没有回应,他皱眉看着考卷,想着那一句“财与器”中的“器”代表着什么。

    “莫非是指代兵刃、武器?”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马阳、徐进心里。

    至于李坤,则是眉头紧皱,眼中矛盾之色越发浓郁,既有针对邱言的,也有针对兵政的,这革新兵制,正是他这位皇帝在背后推动的,可看了邱言一篇,又将心中担忧给放大了,所以就在想,从那“器”中,是不是能有转机。

    接下来,邱言没有让几人多等,他笔走龙蛇,一个个字迅速成型,构成句子——

    “有财方能养器,可分为人心之器与军阵之器。”

    一句之后,洋洋洒洒几百字一气呵成,阐述了心头之念。

    原来,那人心之器是说,要在天下人心中树立一种观念,具体的方法,并非是要用政策律令去强行推广,而是通过招募、后勤等诸多方面,还有在民间倡导一些看似简单的口号,以此来实现目标。

    这里面,甚至提到了练兵与军纪,却唯独没有提到具体的兵法战术。

    而后,那军阵之器就容易理解,指的就是沙场利器,邱言还提到了几个新鲜点子,以及诸多崭新思路,令李坤、徐进看了之后深受启发。

    李坤本来就有几个模糊概念,听了之后,竟是清晰起来,心情有所舒缓:“这个邱言不是个务虚的人,他的这篇文章,已有了沙场兵将的影子,是个难得的帅才,只是他修了神通的事情,还有隐患,不能轻易放过,但有这等才学,又文染考卷,倒是不能太过薄待,唔,要给他个好点的名次,然后再观察一阵子……”

    想着想着,他自觉已理解了邱言所言,就要迈开步子,离开此桌。

    不过在离开的最后,他又顺势扫了考卷一眼,入目的却是邱言刚写的一句——

    “财与器齐,可释大瑞之能。”

    “嗯?”观了此句,李坤的心里猛然一跳,那步子一顿,停下了脚步,忍不住看了下去!

    邱言行笔如风,显然是胸中早就成文,半点迟疑都没有,那收尾的几句就接连落在纸上——

    “中原地大物博,王朝传承几千年,而大瑞承上而立国,几十载国泰民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反观四方之地,每多贫瘠,彼国一年得财,不及大瑞一道财政,此天下人所众知,何以面对四夷,天朝往往势弱?盖因未有行法,能贯穿上下、凝结举国之力!”

    “贯穿上下,凝结举国?难道是指举倾国之兵?”李坤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心底最深处的疑问泛上心来。

    “不错,我大瑞国力远超他国,兵多将广,何以与人交战,依旧时有败绩,最近几年更是损兵折将,国土衰退?”

    与此同时,就在邱言将这些句子写在纸上的瞬间,那心神恍惚一下,意念滚滚而出,融入兴京意志,虽城而舞,仿佛腾云驾雾般的冲霄而起,径直入了龙气。

    紧跟着,在那兵家景象的周围,迅速显化出一片奇异字符,交缠排列,似要组成某种图案。

    随着图案越发清晰,这位于龙气之中的一片景象支离破碎,一名名兵卒与战甲、兵刃分开,兵卒不动,而战甲、兵刃变化,越发坚韧、锋利,又有种种后勤之法显露,加入军中,演化军势。(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烁”、“爱的那瞬间”投出的月票!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念成龙!

    变化了的景象,传到邱言心中,扯动神魂,在魂中构建种种片段,心火急速燃烧起来!

    一个个念头,在他的心中升起,演变成清晰的念头——

    “兵卒不变,而诸器提升,军队战力也就随之提升了,只是战场瞬息万变,能决定胜负的因素众多,兵器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其他因素,其中的关键一点,便是临阵决断。”

    “不过,临敌之时判断,终归变数太多,一战能否得胜,其实是定数与变数加在一起,定数越多,则变数越小。”

    “战前善其器,战时不断粮,战后不乱国,就是定数,将能够掌控的事情,尽全力做到最好,也就增加了胜算,令临场决断所占风险减少,此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人不可什么都不做,就推诿于天。”

    “另外,这财与器,非一时之需,可以反馈民间,令军民均沾,令民愈富,则国愈强,又使得器愈锋,使兵强马壮,强兵又可守万民安泰。”

    想着写着,写到这里,邱言深吸一口气,那龙气中的景象投影心中,与自身意念相合,生出了一点明黄色泽!

    龙气!

    不过,这到龙气并非是奔着邱言而来,而是由于其人心中所生的诸多念头,这念头由殿试而生,而殿试又源自皇帝。

    皇帝为龙气表象,邱言以意识联系城池意志,又借城池意志接触龙气。与殿试考卷相合,至此方能让这一点龙气留驻在魂中。

    只是,随着文章渐入尾声。龙气也逐渐有了退去的迹象。

    心火跳动,邱言隐约已经有了预感,知道这次在真龙边上的一篇文章,终龙气引来,让他有了迈出下一步的机会。

    只是这一步迈出去,后果着实难料。

    “代表一国生灵之念的龙气,到底藏有何等奥秘?我这篇文章。只是一道引子,引入了某种概念,虽未细谈。却不知此方世界的人道会有何等回应,从前也有将前世之概念引入之事,可毕竟局限一人一地,但眼下在王朝殿试之上。书写出来的考卷。直接给皇帝观看,只要能影响其心,就会慢慢辐射天下,这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这世界能否容忍?”

    带着这个想法,邱言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手腕再动,在考卷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也是邱言此身,科举路途的终点。更是成败之举——

    “兵者,国之大事,非一兵、一军、一役、一方之事,当经之以举国之力,实乃综国朝上下、万里江山之力,与敌相争,非只局限于刀兵!”

    轰隆!

    宫外,虚空中有雷霆闪耀!

    跳动!

    邱言身上,无形的因果锁链震动起来,抱负因果急速变化,有了崩解趋势!

    旋转!

    神魂之中,那一道龙气正要回缩,却被十道神识围住,接着神识中绽放出一道道圣贤精神,与那龙气交相辉映!

    龙气一震,竟而开始吸纳精神,好似长鲸吸水,瞬息之间,就有要把十道圣贤精神鲸吞殆尽的趋势!

    顿时,邱言面色一白,感到心神、精力急速跌落,整个人有种精力透支、神思枯竭之感,那神魂都委顿下去。

    但与此同时,那两点药力所化的虚拟七魄猛然旋转,而后径直飞入了神魂之中,落入心火之内。

    呼!

    心火暴涨,凌空翻转!

    心火转!一魄熔炼,神魂如血,有阳气从心火中溢出、飘散。

    顿时,枯竭的神思重新充盈起来,补充道圣贤精神里面,但又源源不断的被龙气吸走。

    那道龙气,在吸纳了诸多圣贤精神之后,已然膨胀起来,比原先大了至少三倍,兀自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只是随着其体积增大,脱离之势也越发强烈,单凭圣贤精神,似乎已经难以继续扯住!

    “现在若是让这龙气走了,那不光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要陪去不少心力和圣贤精神,那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念头在邱言心中一闪而过,那下腹处的虚丹陡然升起,环绕在虚丹周围的三道魂影,顺势融入其中。

    这三道魂影,乃是结合诸人意念的种子而成,有三魂之态,这一融入其中,虚丹内的诸多气血立刻沸腾起来,浑圆透光!

    接着,虚丹飞临龙气,往下一压,竟是要将之镇压,可龙气乃是何等存在,其会被一修士内丹所压?立时就爆发劲力,以人道景象反抗。

    但虚丹中同样透露出人道气息,并且在重压之下,那丹中的气血、拟态三魂竟是急速旋转,慢慢融合为一!

    ………………

    龙气的变化,引起了魂魄响应,但在表面上,邱言还是神色如常,在将最后一句写完之后,便搁下笔,将那考卷拿起,轻轻一弹。

    边上,李坤虽是惊异,有心想要询问,但毕竟身为人皇,当有矜持,况且眼下时间、地点也不对,另外,他与龙气相连,那龙气的一点变化,也引起了心中变动,恍惚间迈步前行。

    不过,李坤在邱言桌边停留太长,难免让其他人生出错误之念,这也是邱言所言太过意外,使得李坤在惊讶之下,忘记了其他。

    这走了两步,心境渐明,李坤又盘算起来:“观邱言所言兵事,比之几个大将也不逞多让,朕还要再思量一番,如何安排他才好。”

    皇帝也是人,而且长于深宫,对外界没有多少接触,对人的判断,往往基于对方的言语、表现,这也是很多人能凭着几次见面,就让皇帝大加赞赏,得以担任重任的原因。

    就这方面而言,善于纸上谈兵之人,比那只会打仗而不会交流的人占更多便宜。

    李坤虽然因为神通一事,对邱言有所怀疑,但由于文染考卷的关系,就有惜才的念头,再加上得来的情报里面,也提到邱言未入道门,之所以会修道,很可能是因为三年前的一次意外,是机缘巧合,并没有触及李坤的底线。

    更何况,相比于满朝文武,邱言的这篇文章,没有涉及具体的兵改,却隐隐点出了方向,让李坤的一些想法越发清晰,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情形,也让李坤好感更甚。

    “可惜,纵然给他个好名次,但修道到了最后,要牵扯王朝气运,这宰执之位,邱言是不要想了,除非他能有大决心、大毅力……”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坤又看了沿途考卷。

    这些考卷上,论遣词造句,辞藻的堆砌,要比邱言强上不少,邱言的那篇文章中,既预测了战局,又分析了利弊得失,然后引申出后面的想法,最后更是提出了一个颇为诱人的说法,内容可谓紧凑,若是加上诸多锦绣语句修饰,免不了长篇大论,怕要写到日头落山。

    其实,李坤平日看折子时,就不喜华丽辞藻,反而中意那种言语精炼的,盖因他每日要看大量奏折,对说了半天都不谈主旨的折子,那是深恶痛绝的。

    与之相对的,其他的考生的文章,粗略一看就能发现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对边疆战事和兵制的理解更有偏差。

    这才是正常现象,考生苦读而来,心里存着理想主义,想事情多是依照自身认知,往年的其他殿试考题,也都有着类似问题,考官批卷的时候,也是从中挑选较为优者,给予较高名次。

    只是,看过了邱言的那篇,再看其他人所写,李坤却是颇为不满,不断摇头。

    “邱言虽修了神通,但毕竟能文引异象,足以名列青史,注定不凡,我想择他人为状元,至少不能太差,只是这榜考生中,难道就没有一个能接近他的?”

    想着想着,李坤亦先后看了高靖、叶运、杨彦等人之作,脸色稍微好转。

    “知己知彼、果断决策,出敌不意、突然奔袭,还有临事机警,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疏漏之处,但也算有些见识了。”

    若事先没看邱言的文章,李坤看了三人所作,兴许会大为欣赏,可现在三人所写虽妙,但后果弊端在邱言的卷子里,都已经提到过了,自然让李坤的看法有了保留,只是对比其他考生,这三人还算难得。

    走走停停,李坤又先后在乔青、狄艾等人身边停下,驻足观看,但都没有看邱言考卷时那般专注。

    这点细节,被几名宰执看到,都明白其中含义。

    “幸好邱言修有神通,这次殿试,也没有再引出异象,不然还真不好办了。”张链暗松一口气,再看邱言的时候,注意其人端坐桌后,眼神游离,似乎正在走神,不由又摇了摇头。

    时间飞逝,殿试很快便告结束,午时刚过,大部分人就已经交卷,李坤也早就回去了,几名宰执更未停留,至于那传胪大典,至少要两日才会开始。

    走出集英殿后,叶运满面红光,低声说着:“我当真是鸿运齐天,竟碰上这等考题,须知这些日子以来,我可是每夜都在梦中领兵,白天则看了些兵书,今日言兵,正好一气呵成。”

    叶运这半个多月里,入梦兵家世界,领兵征伐,是以有此一说。(未完待续。。)

    ps:  感谢“yulinling123”、“飞橙”、“龙之幽灵”投出的月票!

    感谢“玩下下拉”、“雍不容瑕”的打赏!







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合秩序?龙气显化?

    有类似感慨的人不在少数,那日庞倩茹宴请诸生,找的都是考生中有名之人,庞府消息灵通,在京城人手充足,是以这所邀之人里面,有不少都上了榜,今日得意参加殿试。

    在这段时间中,这些人在那兵家世界中征伐,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成功者能保有兵马,失败者在兵败后便就离了平原,再难以进入。

    不过,无论如何,都涨了兵家知识,今日答题可谓得心应手。

    当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