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432部分

道果-第432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得了这些兵家典籍的原本精神,蕴养了这么多年,尚且不能随念操控,怎得那个新丁,不过只是让原本精神依附在身,就能施展出这等手段?”

    吕虎并不愚蠢,联系之前邱言的话语,立刻就意识到,这些泛黑的原本精神,正是被其掌控,只是凭着丰富的经验,他自是看出来了,这些原本精神,还都是无主之物,并没有被他人的意念沾染、炼化,又如何能够被人掌控?

    “看来,这个人的身上确实有着隐秘!若是能抓来拷问……”

    轰隆!

    他正在想着,围困在外的几道泛黑原本精神,相互之间猛然碰撞、挤压,积蓄势能,最后炸裂开来,释放出层层叠叠的民愿之景,化作密集的刀兵,居然从屏障的缝隙处渗透进来!

    这道屏障,虽然也是原本精神所化,更是被吕虎的意念侵染,可他毕竟不是作者,不能如臂使指,每一个念头下去,都要有一个延迟,更不要说细致操控,变作屏障了,终究被邱言抓住了破绽!

    嗖嗖嗖!

    一道道原本精神,穿身而过,这吕虎的浑身上下,登时满是细小的洞口,不仅如此,那穿身而过的原本精神,更是冲击意识,隐隐要将他的立身根本破碎,一举驱除出去!

    噼啪!噼啪!

    血肉假身迅速石化,那被其人掌控的一道道原本精神,竟然也有要脱离出去的迹象,而且还被邱言驱使的原本精神缠绕、抽拉、融合!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萦绕在吕虎身边的一颗颗砂砾,这时才姗姗来迟,却已然没了意义。

    “我绝不会就这么失败!更不会将这些原本精神拱手相让!等着吧!我得不到的东西,其他人也休想得到!”

    话落,其人竟是猛然将自身意识抽离假身,直冲天空,消失在高空!

    这意识一去,假身迅速石化,不削片刻,就成了石像,自空中急速落下,爆发出一阵破空声响。

    只是,这石化的缘由,乃是自行抽离了意识,算不得假身死亡,所以那些源自其身的原本精神,也被锁在了石像里面。

    咔嚓!咔嚓!

    就算是武经总要的原本精神,一时间也没能将其余原本抽取出来,只是从里面摄取了些许信息,带着回返。

    轰隆!

    石像落地,形成一坑。

    泛黑的原本精神,也重新化作一道道刻痕,回返邱言的假身。

    不过,在这些刻痕里面,却又多了两道闪烁着异样光泽的痕迹,正是从那女子身上流转出来的两道原本精神。

    那两道精神,在冲击出来的瞬间,就自然而然的与武经总要的原本精神缠绕在一起,相互印证、比对。

    如此一来,这些异种原本,来带着摄取过来的些许信息,就这么在邱言的假身上流转、重组、酝酿,慢慢凝结成崭新的道理。

    不过,由于星空的阻隔,暂时还难以传达到邱言的心中,他只能遥遥感应,但即便如此,其人气息依旧有了变化。

    正好这时候,他与邱安正经过一片丛林,那林中的野兽、飞鸟如有所觉,立时混乱起来,奔逃、四飞。

    不过,邱言二人并不理会这些,一闪而过,只在原地留下两道残影,渐渐消息。

    但没过多久,却有几名中原探子从四方聚集过来,在林中内外探查,最终将发现的蛛丝马迹,都写成一封信,用神通之火点燃,将信息直接向南传递。

    ………………

    “已经确认了?”

    兴京,御书房,李坤坐在椅子上,面色几次变化,在听了白面老人的汇报之后,终于还是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脸上的表情越发复杂。

    从那一日的朝会之后,这几天以来,这位人皇至尊都没能睡个安稳觉,总是一副患得患失的模样,先后派了不知多少人手往北而去,打探消息。

    他想了许多,有期待,有担忧,还有一点忌惮,一颗心里,五味杂陈。

    没有确切的消息,这种等待,更像是一种煎熬,因为最后得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大喜,但同样也可能是一场空,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如今,白面老人带来的消息,令种种猜测终于退去,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算是有了一个结果,而去还是他所期望的那个结果!

    “此事千真万确,朝廷六部、九卿,以及几个部门,动用了不少人力,各方探查、证实,不惜将几个深藏胡地的探子给暴露出去,才有了消息传回来。”白面老人郑重回应。

    “竟是真的?柔罗国师纵横几百年,名声之久还在大瑞立国之前,威名远播,这样一个人物,无声无息的就陨落了?”

    感慨一句,李坤回身桌前,将两本书册翻开,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的,正是柔罗国师与至武尊者从前的经历、历史,其中惊天动地之事。

    这两个人,都是草原上的顶尖高手,在过去的岁月中,不知做下过多少大事,不光在草原闻名遐迩,连中原都有不少足迹和事迹,江湖武林中盛传的几名武林神话,就包括了这两人。

    “近百年前,至武尊者还曾入凡点化,与另外两人合称三大宗师,引起一阵腥风血雨,为前朝崩溃添砖加瓦,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竟让邱言这初出茅庐的新科状元给绝了前路,当真世事难料。”(未完待续。。)

    ps:  感谢“rdghchfr”的打赏!

    今天太忙了,所以迟了些,还请见谅!







第六百七十九章 典籍之后,兵家渐倾

    “官家,”白面老人起先不说话,这时插了一句,“根据几方传来的情报比对,柔罗国师与至武尊者,应该并未陨落,毕竟是两个第四境的大修士,如果当真陨落了,那要引起来的声势,绝对不会小,天地间的灵气都会有所变动,不可能无声无息,所以这两人应是被状元公给封印了,这点也与冰宫传来的消息相同。”

    “冰宫?”李坤眉头一皱,“朕听说,冰宫之主也参与了对邱爱卿的围攻,但连那柔罗的国师、至武尊者都饮恨了,为何其人能独善其身?”

    白面老人回道:“冰宫之主算不上独善其身,我大瑞打入其宫的探子,冒死传出的消息,就是说冰宫之主肉身崩溃,若非本有一至宝,能够绝命再生,此时已然陨落,连被封印都是奢望!”

    李坤眉头一跳:“绝命再生?世上真有这等奇术?朕一直以为是误传,多有夸张,毕竟陨落乃是性命断绝,岂有再生之理?大伴,你对这些神通之事颇为通晓,可知那冰宫之主是用了什么法门?”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希冀。

    看着李坤的表情,白面老人已然猜到其人想法,便道:“回禀官家,绝命再生之法,一般要事先做好准备,要在修为不高的时候就分出一点性命,不能太多,不然就会影响魂魄,也不能太少,不然难以支持回魂,即便如此,随着修为越高,这点分出去的性命,就会慢慢成为性命圆满缺陷,影响最终的晋升,是以只能作为一时选择,终究要收回于魂魄之中……”

    “好了,朕明白了。”李坤深吸一口气,听出了劝慰之意。摆了摆手,“不过,既然冰宫之主尚在,就说明柔罗的高手还是有一拼之力的,不能掉以轻心。”

    “冰宫之主绝命重生,但毕竟受过重创,这重生之后,必是元气大伤,想恢复到原本的层次,没有个十几年、几十年的修养、沉淀。断无可能,实际上,在消息传出来不久,冰宫就宣布封山五十年了!在这期间,无论柔罗部族发生什么,冰宫之主都是无力出手的。”白面老人的一番话,又让李坤的一点忧虑消散。

    “这样就好,对了,既然是打入冰宫的探子冒死传递讯息。他的家人一定要安顿好了,若有困难,一并解决,不得有半点怠慢!”

    “老奴记下来。官家真是慈悲心肠。”白面老人点头应下。

    李坤摇了摇头,不再纠缠于此,继续道:“如此一来,就是出兵的最好时机了。等三水部那边的消息传来,不管联军之举成与不成,都要北上击胡!”

    说着说着。他抿了口茶,满是疲惫之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次让邱言随使前往三水,朕真没想到会有这等意外收获,前线传来消息,说左贤王部群龙无首,有邱言的留书提醒,迈山侯即使北上,将之击溃,如今正在追击残兵余孽,这一下子,柔罗南边就没了屏障,本部又损失了三大修士,内里更陷于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几要分裂,实乃柔罗崛起后,从未有过的虚弱之时,乃天赐良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话说到一半,李坤起身向后走去,掀开一道帘子,看着挂在墙上的万里河山图,长吐一口气。

    此图颇为神妙,绘着大瑞涉及,又有四夷之境,都是栩栩如生,凝神去看,更是能看到山河城郭,祥瑞烽火,都如同虚幻之景一般,若隐若现,尤其是大瑞境内,府州可见,细致入微。

    此刻,在这大瑞河山的北疆一线,正有氤氲紫气弥漫,模糊不清,有种天地初开、阴阳未定的味道,再向北则入了草原,就没有那中原部分的州府细致了,只能看到一个隐隐轮廓,还有便是黑云笼罩,生出压抑之感。

    不过,在这片黑云之中,却又有了一点光泽,隐约要扫除云雾遮蔽。

    “等荡平草原,绝了胡人之患,朕就能腾出手去做些想做的事了,收复失土,更要开疆拓土!”

    李坤气势如虹,一个个雄伟念头泛起,引得在外龙气都有了点升腾之像,接着他转身问道:“朕吩咐的事,兵部都做好准备了么?京城几营的兵将,是否都集结好了?”

    白面老人拱手道:“几位将军遣人送了奏折,也派人给老奴通气。”

    “哦?”李坤拍了拍额头,“是朕疏忽了,吩咐下去,军中递上来的折子,今后要优先拿出来给朕过目。”他倒不是疏忽,而是几日来心思不宁,记性越发差了,其实那奏折他事先已经看过了。

    白面老人眼底露出忧色,但表面不动声色。

    李坤翻出了奏折,翻开阅读,越看越是欢喜,只觉大好局面近在眼前:“几位将军,可曾提了什么要求?”

    “诸将军忠心耿耿,为国尽忠也是本分,并无太多要求,只是说了点看法。”

    “什么看法?”

    白面老人迟疑了一下,还是道:“他们希望,官家能予状元公厚待。”

    这话一说,李坤的表情就有些复杂了,一连几变,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说实话,他对邱言自然看重,可若说厚待,是怎么都算不上的,甚至还由着帝王心术,去敲打、锤炼,这是想要日后中重用。

    既然是日后,那眼下自然也就稍显不厚了,但总好过旁人,只是与邱言的声望略有不符。

    “这次让邱卿出使三水,想让他增加阅历,却没有想到,但他这一去,收获已经超过了联军三水所得,这声势未免也有些大太了。”李坤的话中,略有忧虑,这也是面对白面老人,他才会吐露心声。

    礼制一道,在于距离,离得越远,越有威严,反之,若是朝夕相处,就会发现,那皇帝宰相也不过就是凡人,有七情六欲,食五谷杂粮,又能比旁人多出三头六臂不成,渐渐的敬畏之心就会退去。

    所以,皇帝在面对群臣的时候,轻易是不会表露真实情感的,维持神秘感和威严,不过这白面老人为李坤的贴身太监,是看着他长大的,二人距离足够,维系彼此之间关系的不是那礼制和权势,而是近似于亲情的感情,当然就少了很多顾忌。

    孤家寡人,更需要亲情,因而多有皇帝对阉宦恩宠至极。

    而听了李坤的话,白面老人也知道其人担心的是什么。

    邱言的声势很大么?

    或许在民间看来,邱言只是个新科状元,算是有了名号,在兴京和京畿地域,百姓知道他将那九韵斋主论败,对其学识也多有看重。

    除此之外,也就是剑南道和东都还流传着邱言的才子之名,多有推崇,大瑞的其他地方,缺不见得将邱言看的多高。

    毕竟,状元虽然难得,可三年一次,除了科举那几日,其他时候,百姓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甚至在燕赵之地,对北家失踪了的年青一代第一人北玄的关注度,还在邱言这个状元之上,在江南道,不少人则对邱言颇有敌意,归根结底,是江南两大才子,贺书长和文枝桢先后以不同形式输给了他,又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孙家,暗中推波助澜。

    这般看来,邱言的声势着实有限,李坤作为大瑞之主、人道皇帝,何故会说出这般话语?

    原因就在于,经过这次的塞外之行,邱言的身份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离去前,邱言念合秩序,单论资格,足够被称为兵家之学宗师,但当今之世,掌握话柄的是儒家,对兵家固然不会穷追灭绝,却也不会任其壮大,再有李坤要平衡各方想法,顺势让邱言在兵阁中安稳半年。

    如今,无论儒家与李坤如何打算,都难以阻止邱言之名传扬了。

    一部人道典籍,带来的影响不可估计,东都大陈小陈在未书理宗大典前,也有名气,但与寻常大儒相同,后来成就典籍,便一跃而起,开宗立派、传承一脉,成为一道学派祖师源头、旁人口中的在世圣贤。

    可以想象,随着邱言所作典籍流传,他今后也会有相似成就,更何况,还没有真正流传开来,就已有兵家为其撑腰了。

    朝廷上,因为邱言斩杀左贤王的事,对他的风评也有了转,当然,这背后有文臣是打着主意,将邱言定位在兵家一系,省得他根基稳定后,借典籍之助,影响到儒家的学派划分。

    不过,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不少文臣已意识到与邱言正面对抗,没有多少意义了,邱言有了人道典籍傍身,可谓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在朝堂上斗争失败,也能退而著书——大瑞享国几十年,从未有斩杀大儒、宗师的记录。

    另一方面,邱言在草原之行中表现出的实力和决断,着实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