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47部分

道果-第47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时辰后,邱言方才重新回来。

    到了家里,他没有去正屋,还是转身进了书房,坐在椅子上,拿起书本轻声诵读起来,桌上,本来软趴趴的人参一听到读书声,立刻就来了精神,微微颤动。

    邱言一直读到了子时,而后放下书,算了下时间,然后静心摒气,生魂从头顶一跃而出。

    这生魂一出来,顿时就见整间屋子虚影幢幢。

    和两年前相比,邱言的生魂没有太大的变化,更加凝聚,那魂中人盘坐里面,不动如山,只是,整个书房随着生魂的出现,生出了变化,那一排排的简陋书架上,隐约浮现出虚影,书本层叠,如梦似幻!

    这些虚影似乎都被邱言的生魂牵扯着,要聚拢过去,偏生难以脱离书架和书册本体的牵制,一时间只能在空中僵持。

    邱言对此却不理不问,生魂飘动了一会儿,窗外就传来了阵阵读书声。

    而后,就见桌上的人参连连颤动,也浮现出一道虚影,顶着白乎乎的肚皮,对着邱言的生魂咧嘴而笑,发出“咯咯”声响。

    好一个大胖娃娃。

    见状,魂中人摇了摇头:“人参小子,好好珍惜眼前一刻吧,再有两天,可就听不到这读书声了。”

    念头转动间,便被人参娃娃了解,后者顿时哭丧起脸来。

    ………………

    三天之后,青昌城外,董秋带着衙门里的一行人,一路远送,看那架势,恨不得要一举将马阳等人直送去东都。

    等过了一处山坡,马阳就摆了摆手,对董秋道:“行了,姿态也做足了,回去吧。”接着,他不理会脸色尴尬的县太爷,和身边的邱言说了几句。

    “剩下几天,住到我那家院子里去,我已经和两个护院说了,好生照看院子,等你考完之后,就任他们离开,”说着说着,马阳突然提起一事,“对了,你还没有字吧。”

    邱言点头道:“不错,二十而冠,但因着意外,家父身故,没能得字。”

    “既然如此,由我来给你取个字,你看如何?”

    邱言愣了一下,然后道:“求之不得。”

    听了这话,马阳点点头,然后道:“儒讲慎独,深思而慎取之,不如便叫‘慎之’。”

    “慎之,邱慎之……”

    邱言咀嚼着这个词,从里面品味出一丝含义,看了马阳一眼,然后抱拳致谢,从马阳的表现来看,这绝不是一个随性之举,有深意在里面。

    一番感谢,最后惜别,邱言却是感到生魂一跳,生出警兆。

    远处,送行的队伍末尾,有几名青衫书生,见到这一幕,都是面露不忿。

    “邱言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凭什么被老相国青睐?我等都是秀才,多次拜访都不得门而入,这邱言反倒三天两头随意进出,是何道理?”说话的是个年约二十的书生,面容英俊,在县城也小有名声,叫做张珏。

    “他也就是靠着相国青睐了,且看这次道试如何。”说这话的,是名个头稍矮的书生,名唤刘框。

    “不错,马屁拍得再好,没有真本事,也是白搭!”

    他们这几个书生都有了秀才身份,却是对邱言看不过眼,说着说着,几人忽觉心中一寒,转头看去,才发现送走了马阳的邱言正朝这边看来,几人立刻就低下头,收声不语。

    “刚才心头一跳,彷佛书上说的心血来潮,只是这几人虽对我生出恶念,却难构成威胁,这……”

    邱言收回目光,正想着,忽的面色一变。

    “嗯?竟是本尊那边有事发生!”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九十章 道城隍?

    远宁城。

    作为一府治所,依旧人来人往。

    在城南的一处街角,立着一座不起眼的、矮小神祠。

    这座祠堂占地不大,里面的布置也很简陋,门外无香坛,进了门就是神台,台上立着一座半人高的泥塑神像。

    此时,邱言的神灵本尊,正寄身于这座神像里,吞纳着神台上的香火。

    本尊神躯之内,光辉灿烂,九百九十九颗神力星辰层层叠叠,以核心符篆为中心,缓缓旋转,宛如霍霍生光的水中漩涡。

    星璇。

    这是六品神祇的特点之一。

    邱言自登位六品,至今已有两个年头,这两年来,借着书生分身的缘故,每日里都有大量的民愿自魂中洞汇聚过来,凝聚成星辰,他的神力越发充沛、深厚。

    两年的功夫,几乎抵得上其他神灵几年、十几年的积累,只是随着神力日渐增多,终究还是到了瓶颈,在凝聚出第九百九十九颗星辰后,那第一千颗就无论如何都难以凝聚出来了。

    这让邱言意识到,六品神祇能积累的神力是有极限的,经过了一番推测,他亦得出了七品神祇的极限,应是九十九颗神力星辰。

    隐约间,邱言有种感觉,这神力的瓶颈,似乎与他加入神司有关。

    不过,虽然难以诞生出新的神力星辰,但汇聚过来的民愿并未浪费,而是转而凝聚已有星辰,让神力越发精粹、凝聚、厚重。

    神力深厚,神祇的威能和神通越发强大,对城中民众的影响和干涉也就逐渐加深。

    这座神祠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建立的,不过在这出力最多的人,却是李波、王巧儿等人。

    自被邱言教训后,他们几人本还有报复的心思,但没过多久就夜夜噩梦,从前做的恶事、欺压的人,反复在梦中出现,所不同是的,他们再也不是作恶、施压的那一方了,而是变成了被欺压的人,如此一来,每夜受难,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得,发展到后来,甚至都不敢合眼,精力、体力大受影响,精神恍惚,草木皆兵。

    但随后,在无意间,几人中的一人,发现人在灶台旁,竟能让躁动的心灵得到安宁,进而平息恶念,入夜安眠,在这之后,其他人也跟着效仿。

    随着心境安定,恶念随之平息,李波等人的性子居然有了变化,不再作恶,反而行善,好事者一打听,才知道几人竟是受了名为“灶王爷”的神祇感化。

    这一来二去,灶神的祭拜终于有了苗头,而李、王等人也都出资立了神祠,虔诚祭拜,让邱言得以搬出城隍庙的壁画,入住一祠。

    如今,安居多时的神灵本尊,却是突然心神震动,感到自己和城隍相连的气运正在发生剧烈变动。

    “怎么回事?这气运联系,自我加入神司后,就平静无波,现在为何会变得如此不稳?”

    他正想着,一道圆润之声忽然在心中响起,反复回荡——

    “速来神司大殿!”

    邱言对这声音并不陌生,知道是属于远宁都城隍的。

    对于这位城隍,书生分身早就查阅过典籍,搞清楚了“银孝娥”这名字的来历,竟是前朝异姓王银王爷的掌上明珠。

    那位银王爷一生忠义,鞠躬尽瘁,深受万民爱戴,曾挽狂澜于既倒,可惜功高震主,又为奸臣所忌,终被人害,但其人高义长存,庙宇立于江南,香火鼎盛。

    没想到,这位银王爷的女儿,居然到了剑南道远宁府做起了都城隍。

    心里想着,神灵离苗,顺地而行,当本尊到达城隍阴司庙外时,首先看到的,是三道泛光身影。

    三尊神祇。

    不过,三名神祇身上散发出来的波动,却显得有些杂乱。

    神祇能聚合民众念头,本身的构成很大一部分介乎能量与精神之间,所以很多时候,神与神之间不需要言语,只需感悟,就能察觉对方状态。

    眼前的这三尊神祇,波动杂乱,这代表着他们神心不宁。

    三尊神中的其中一名,正是与本尊关系甚好的城南土地,黄觉。

    他见本尊到来,神躯一转,出现在本尊面前,面露焦急之色:“情势有些不妙,最好做好准备。”

    “嗯?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城隍大人急急召集诸神?”本尊开口问道。

    “还记得两年前,潘府的那件事吧?”黄觉并未开口,而是直接传念。

    邱言点点头,他自然不会忘记。

    接着,黄觉继续传念道:“那日潘府遭劫,有名上灵道的亲传弟子遭难,却一直未能找到凶手,而那日又有神祇插手,如今上灵道终究要来追究了,我与城东土地因所辖关系,难辞其咎,而你与白文判作为城隍佐官,负责城内神祇调动,恐怕也会被追究。”

    “上灵道么……”

    咀嚼着这个词,本尊并未感到奇怪,对于神祇和修士来说,两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凡人报仇十年尚且不晚,更何况是寿元悠长的修士?

    同时,他亦想起之前分身见到的席云,将两件事联系起来,把握到一丝内在联系。

    沉吟了一下,本尊传念问道:“这个消息,是从何处得来的?”

    黄觉没有回答,转头看向不远处的白文判。

    三尊神祇中的其他两位,正是白文判与城东土地,这两尊神祇面色凝重,同时也有种同仇敌忾的意念波动。

    “抿元,这次危机,可不好应对啊,听说……”

    注意到本尊的视线,白文判传来念头,但未说完,就有股浩然意念降临,四神登时明了,各自收敛心念,神躯一转,都化作青色光芒,入了阴司。

    城隍阴司大殿,阴森庄严。

    披挂着战甲的城隍依旧端坐在牌匾下、屏风前,大殿两旁,座椅分列排开,坐满了神祇。

    待得本尊等人显露身形,城隍微微抬头,金属面具的双眼中闪过精芒,似是看了四尊神祇一眼,接着抬手拍了一下惊堂木。

    啪!

    顿时,整个大殿一片寂静,连从各个神祇身上不时泄露出来的民愿念头都被一股莫名之力约束起来。

    跟着,就听城隍开口,圆润之声在整个大殿回荡起来——

    “道城隍即将降临,诸位且安心于此等待。”

    说话间,她朝本尊看了过去。

    ………………

    “道城隍?”

    本尊与分身一心两体,自是同时知晓了事情。

    “不是说是上灵道要追究么?怎么却来了道城隍?”

    本尊归位日久,邱言对神灵的划分也有了一些概念,知道城隍神名虽同,却也有品阶之分。

    大瑞的地方有道府县三级之分,城隍依托于城,自然也有分别,一般的县城为城隍,府治则为都城隍,而在都城隍之上的,便是位于道府的道城隍了。

    “神祇行事,不似凡人繁琐,说是等待,但一坐经年都有可能,这道城隍何日可至,还不好说,只是事情越发复杂了,不过,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他正想着,路过了城中告示,这才看到有人在张贴告示,上面写的东西,是他早就知晓的事情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道试,我两年的积累,都要靠这次考试升华……”

    ps:感谢横川的打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九十一章 三幅画

    “请问,邱生住在哪里?”

    午时一过,邱家院外的巷子里就来了一名男子。

    “你找邱生?”

    街坊邻居听了,都意外的热情。

    “邱生可是咱这的大才子,谁不知道啊,随我来,我带您过去。”

    和两年前相比,众街坊的态度有了不小的转变,这也是邱言的人望越来越盛,时常被人谈论、称赞,连带着邱家周围的人,也觉得沾了光、水涨船高,所以不再鄙夷,而是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逢人就夸。

    “看您的样子,也不是一般人吧,不知找邱生有何事?实不相瞒,马上就是道试了,邱生这几日都要安心读书……”那带路的街坊,注意到问路的人衣着考究,身上有股气质,不由得就问了出来。

    “是知府老爷,托我过来慰问一下邱生。”

    这问路的男子留着一撇胡子,眼中流露出精明之色,正是借助在张振府上的孙先生,他来了青昌县几天,因着马阳和圣旨的缘故,并未有什么行动,却注意到了邱言的名声,知道邱言有养望的意思,所以马阳离去,他要上门拜访,顺水推舟的就把知府的旗号给打了出来,助其一臂之力。

    “知……知府大老爷!”

    他这一说可不得了了,在青昌县这个地方,县老爷已是大官了,至于知府老爷,那在常人心中,可是更加高高在上的人物,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那带路的街坊一惊,腰背微微躬下,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先生和知府老爷……”

    孙先生微微一笑:“在下姓孙,添为知府衙门刑席之职。”

    “原来是刑名老爷,小的失敬,失敬。”带路人立刻就要行礼,却被孙先生止住。

    “不必多礼,带路要紧。”

    两人一路前行,到了邱家院子外面,这孙先生上前敲门,很快门便打开,刘越走了出来,他见了孙先生,先是觉得眼熟,跟着一惊,连忙行礼,毕竟是在潘府做过事的,曾经见过这位刑名师爷。

    孙先生还是笑着道:“不必多礼,我这次来,是替知府大人问候一下邱言的,他可在里面?”

    “先生来的不巧,”刘越面露难色,“我那表弟刚收拾了东西,说要在考前找一僻静之地温习,也没留下话,只说几日即回,让我看着院子。”

    “那倒真是不巧,”孙先生摇摇头,接着话锋一转,“对了,听说邱生于书法一道颇有造诣,不知能否让我进去一观?”

    “书法?”刘越想了想,这才道,“我表弟确实日日练字,但他说自己的字没有练到家,不够格装裱,所以一幅都没留下。”

    “一副都没留下?”听了这话,一直面色淡然的孙先生终于色变,“难道都让张振给收去了?”

    “要不,先生进来坐一下?我去找找?”刘越试着招呼起来,那孙先生沉吟一下,点了点头,本来正主不在,他是不便进去的,可心中记挂着邱言的字,难以回绝。

    门边,带路的街坊见孙先生真的进了院子,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这邱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