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559部分

道果-第559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民都不容易。

    只是,却也有例外,若是有皇家亲自册封或者允许,自然可以安坐其中,甚至分享龙脉气运。

    实际上,这皇宫里面本来就有神道存在。

    眼下,能在饭菜中出现灶公神力,缘由也很简单,正是李坤提及了神灵身的名头,并令御膳房供奉起来。

    “看来,皇帝将会对我的神灵部分有所回报了。”

    这个念头刚刚兴起,就听李坤道:“这次朕能脱险,全靠邱卿引荐的神人,那人文神祇也与朕说过许多,朕知爱卿从前受了神人一点恩惠,能有修为也和此有关,但恩情已经偿还,想必是不愿继续深入的,毕竟有圣人教诲,不过朕还是打算将此事告知于你……”

    “嗯?”邱言心中一动,感到虚空中因果跳动,气运猛然波动,并非源自血肉身,而是来自于神道变迁!

    “朕打算给那位神人封王!”

    “封王?”邱言闻言一愣,这个结果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给神祇封王,与寻常意义上的祭祀不同,更不同于给凡人封王爵,等于是先给神祇一个名位,再加以祭祀,从此有了名正言顺享受香火的资格,甚至会有朝廷亲自组织祭祀!

    而且,被封了王的神祇,在品格上远远超出寻常神灵,那神灵的册封本来就有许多种,天庭册封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更有民愿、天地等不同的册封之法,而凡间朝廷的册封,在其中也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最为有用的一点,便是正式册封的神灵,尤其是被封王的神祇,虽然与王朝气运结合紧密,但并非一损俱损,若是王朝崩塌,龙脉易主,虽会元气大伤,但依旧能够留存,而后续王朝只要承认自己是继承天命,承袭前朝江山,就要继续祭祀前朝所立神灵!

    就算新朝对前朝的神灵不热心,有所轻视,但为了表现正统和礼仪,也不可能断绝香火,尤其是对有着“王爷”封号的神灵,更不可能轻慢。

    可以说,李坤此举算得上是投桃报李,报答了活命之恩,给予了足够的实惠,又没有强行将神灵身拉上王朝战车,足见诚意。

    不过,邱言虽然动容,却不能以血肉身来答谢,只能静静听着。

    李坤在稍微提了几句后,就略过不讲,想来也知在皇宫中言及神道,终有不妥,是以话锋一转,就和邱言聊起最近,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告官一事了。

    这件事,正是邱言与田游青的纷争,邱言告田游青,在民间甚至已经有了话本,叫做邱学士怒言侍郎罪。

    “这次的事,朕也有耳闻,皇城司前后递了几份折子,朕知邱卿是因为朕的关系,差点被人陷害,所以你尽管放手去做,不会有人干预!”说话间,李坤眼中闪过一点寒芒。

    这次醒来,李坤的性子有了点转变,血狱中的遭遇终究让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但到底是好还是坏,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

    不过,李坤的时间却也不多了,这点他似乎也有所察觉,经历了一次生死,在感知上和寻常人有了区别,否则也不会有类似托孤的言语。

    待得说完这些,君臣两人又聊了些新法得失,邱言准备借此探寻一下李坤的态度变化,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

    “对兵制的改进,朕已决心进行,爱卿书就兵家典籍,对此最为熟悉,回去后不妨拟个章程,议定大略。”

    “这事交给臣做,似有些不妥……”邱言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委婉提醒。

    “无妨……”李坤正要继续说,冷不防的被一急急走来的小宦官打断了思绪,那小宦官面色焦急,但未靠近,却有魏公公走过去,侧耳倾听,随后面色一变。(未完待续。。)

    ps:  感谢“阳神乐天”、“aktina”投出的月票!







第八百七十二章 蜀地神道渐变

    听闻片刻,魏公公的面色略有平息,在走回来的时候,看了邱言一眼,欲言又止。

    对于这样的局面,邱言已然明白缘由,他早就听说在宫中太监,其中一部分被规划到皇城司,作为行走,平时有传递消息的职责。

    而这位魏公公,就是皇城司的掌舵人,负责消息的传递和刺探,是皇家的重要耳目,很多世间隐秘,都逃不出他的掌握,在皇帝面前是个中性耿耿的随和老人,但在外臣的眼中,其实是个阴森人物,风评极差。

    眼下的情况,明显就是皇城司有消息传来,很可能涉及到王朝机密,不方便透露给邱言知道。

    这种保密,表现的并非是不信任邱言,有时候还是一种保护,毕竟越是机密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暴露的机会就越低,但反过来,一旦暴露,嫌疑目标也很少,很容易圈定范围。

    想着想着,邱言就站起身来,开口道:“臣先告退。”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他已经大致猜到是什么消息了,知道现在不方便搀和进去,不过,邱言也同样意识到,这次事情,可以算是一次机会。

    李坤这时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消息,本着谨慎之念,就点了点头,同意了邱言的提议,回道:“也好,邱卿回去之后,不妨思量一下兵制革新之法。”

    简单说了两句,邱言便告离开,出了皇宫,很快就回到了新宅,但随即注意到,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只是并未声张,只是他入了宅子之后,就有胡起、戴国出。几个起落,入了一处结交,抓了两个乞丐回去。

    院子里,邱言则已经回到书房,安坐闭目,注意力集中到了神灵身的上面。

    “南疆的局势,也是越发复杂了,若我所料不差,皇帝接到的消息,应该就与武信陷落有关!”

    ………………

    大瑞剑南。蜀地天险。

    此地神道隐隐混元一统,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祭祀和反馈体系,而这些变化,都是因为邱言的神灵身抵定蜀地的神道霸主地位后,产生的一连串变化。

    简单来说,寄念祭祀,在神灵与信民等各方面,本就存在着种种不均衡的局面,可随着邱言的降临。局面有了变化。

    神灵祭祀,其实也有很多境遇。

    首先一点,就是名气大、信民众多、流传广泛的神祇,占据祭祀的主导和主体。不仅不愁信民数量,更不缺香火祭祀,历史悠久、连绵悠长,有这样的基础。自然有资本不将信民的祈求放在心上,只要偶尔显灵,保持神秘。就能维持住信民的敬畏。

    与之对应的,则是名气不大的神灵,这样的神灵受困于自身法职、法域,又或祠堂、庙宇的地点偏僻,得不到多少香火,导致存在感稀薄,有些深处偏僻之地的神灵,只能靠野兽草木的敬畏,勉强维持符篆不灭,这点邱言深有感触,他为抿元山神时,就是艰难维持,才使得神念不坠。

    由此可见,便是神灵,也是两极分化严重,长此以往,最终结果便是两极分化越发巨大,形成不可跨越的鸿沟,强者越强而名声越响,弱者恒弱乃至声不可闻。

    这还是神道,在信民方面就有更多变化,那名声微弱、艰苦维持的神灵,本身神力就不充沛,更不要说去替寄托念头的信民消耗了,而强盛神灵高高在上,将本该有的寄托反馈,完全当做是对信民的恩赐,便就同样不会尽心,如此一来,信民也就不受重视。

    凡此种种,都使得对神灵的祭祀与反馈,有着严重偏差,新民尽心祭祀,不得神灵感激,反而被当做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予取予求、作威作福。

    但随着邱言以灶公和山河之神的名义,威震蜀地,情况慢慢有了变化。

    尽管开始的时候,邱言声称并无建立统一神司的念头,让各方神灵各行其事,不必奉他为首,只需遵守约定的神律即可。

    可这世间,无论神道还是人道,终究难免心念变化、团体划分,邱言无心统领,可他的名声、实力摆在那里,就有神灵投诚和献殷勤。

    连那些保持一定程度上独立的神灵,也不会违反邱言规定的神律,更会有意识的模仿邱言的举动,以求不会触怒于他,同时,也会着手研究邱言从前的经历,避免无意中触碰了禁忌。

    如此一来,邱言作为抿元山神时的经历、归位灶公后积极回馈信民的事情,难免流传开来,成为剑南群神的行为准则。

    慢慢发展下来,赫然成了蜀地神道的定规,在行为上趋向于统一,也在事实上慢慢形成体系。

    对这些,邱言并未阻止,甚至还透过暗示、默认的方式,推动这个进程的加快,对他来说,神道变化并不是坏事,有助于人文之网彻底稳固之后,对神道的革新和定位。

    “大势涛涛,能提前顺应,总好过被浪潮击溃。”

    此时此刻,神灵身盘坐在灶山山顶,两龙盘旋云间,一座高塔高耸入云,身下则是一座铜炉,炉中光影变幻,有道身影变幻不定,不时发出惨叫。

    不远处,正有人正在演练拳法,值得一提的是,这道身影与邱言身下铜炉,有着明显的气息联系。

    几息之后,那人收了拳脚,走到了山峰边缘,朝远处眺望过去,说道:“好家伙!这些沼地神灵还真是厉害,才刚刚占据武信城,就毁祠掘坟,要断绝中原的神道和祖脉,让人皈依他们那个佛门,做事颇绝啊!我飞豹活了这么大,真没见过这般极端的,额,对了,我现在已经死了。”

    这人正是与邱言神灵身几次冲突、交手,最后被混世铜炉中的道士暗算,身死后,却又被邱言将残魂安置在炉中,真灵得存的封灵道传人,飞豹道长。

    邱言神灵身双眼紧闭,开口说道:“征伐之人固然极端,并非代表佛门极端,此教甚大,有诸多分支,用来攻伐传播的一支难免激进,若是日后我要传播祭祀,应该也会有这般分支演化出来。”

    飞豹道长想了想,点头道:“这也有理,那佛沼大举兴兵,里应外合,将边疆重镇拿下了,乃大瑞南疆五十年来未有之事,定会引起不小的风波,说不定会从凡间影响到神道,这些事情,不知尊神是否可有定计?”

    “有些事情,需要的是驾驭大势,而非单纯靠着计谋,为今之计,只需等到即可,若对方不打算与我交谈,就只能用武力说话了。”邱言说着,气息变幻不定,隐约和身后高塔相合,而那塔更贯通阴阳,好像通天之路,将阳间的神灵身,与冥土的法域岩球联系在一起,隐隐就要蜕变,却被一股天地之力笼罩、压制。

    飞豹道长则摇头晃脑的道:“这些事情太复杂,道士我是听不懂的,我还是多多关心自己的修行境界吧,眼下离凝结符篆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往前一步就将成就神道,但心里却总觉得有什么放不下,终究难以迈出最后一步。”

    “这是尘缘未了,不过不必强行斩断。”邱言闻言,还是闭目言语,“你走的神道之路,和寻常神道不同,虽也需要香火,但更多的是靠这混世铜炉,此炉和凡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必太过苛刻,只是到了一定品阶,肯定会有隐患和阻碍。”

    “这事尊神不是第一次说了,我自是明白,既然不必刻意斩断尘缘,那我不妨回去师门一次,很久未见师兄他们了,也不知道他们如何了,上次两个小辈过来找我,差点和神司麾下的妖类起冲突,我虽将他们劝走了,可看样子他们还在担心我是被挟持的,这次正好说个清楚。”飞豹道长说着,身形一动,化作一团火焰,往前一飞,径直没入混世铜炉。

    炉中,火光越发旺盛,里面惨叫的人影猛烈摇曳一下,被镇压下去。

    “这炉中道士真是阴魂不散,驱散几次,每次都能重新凝聚出来,不知到底是什么来历,难道真和传说中的丹祖有关系?”

    飞豹在炉中抱怨着,只是话未说完,就被一阵剧烈的晃动所打断。

    晃动的乃是整座灶山,但源头却不在山脉与大地,而是虚空中的一道奇异之力,威严、光辉,有如神力,但似乎更加玄妙,隐隐有读经诵文之音。

    “哦?这是怎么回事?”飞豹道长的意识,在炉中翻滚起来,露出疑惑之色,“虚空中的这股力量,似乎颇为不同寻常。”

    “自然不凡,那入侵之佛这是要构建出一片人间天国的体系,只是没有问过剑南道的众神,当真是行事果决!”

    炉上,邱言终于睁开了眼睛,眼底精芒一闪,整个神躯瞬间转为血肉之躯,周遭正在抑制和镇压的天地之力顷刻消散,一股澎湃气势冲销而去,伴随着一道神念,朝着南疆尽头冲击过去!(未完待续。。)

    ps:  感谢“玩下下拉”的打赏!

    感谢“卡劳”、“笑死鱼”投出的月票!







第八百七十三章 灶公与佛

    武信城,武信军的驻地。

    几年之前,驻守此地的还是节度使宋渊,其女宋倩喜好文采,发起文会,聚集过不少剑南道和周围地界的青年才子,邱言亦曾前往,因此延伸出一番传奇故事。

    时间流逝,而今早已物是人非,不仅宋渊调离了此城,强盛一时的武信军,也因为朝廷之政日渐倾斜北疆,物资和军饷的供给日渐减少,战力逐渐下降。

    不过,有赖于完善的指挥体系,以及层次分明的后勤补给,面对组织原始、武器单一,连训练度都大有不如的沼人时,武信军依旧保持着军事上的优势,屡屡击退沼人的进攻。

    可惜,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就在几个时辰之前,这座南疆重要的军镇,已经告破!

    “快点!快点!”

    “救命啊!”

    “拿出来!全部拿出来!”

    “这些都是我们的了!”

    “杀!杀!杀!”

    往日雄城,此刻乱成一团,破城之后,一名名沼人兵将在城中肆意妄为,一张张面容,因种种极端的情绪而扭曲。

    战争,激发了人类心底最原始的本性,求生、厮杀、贪婪、兽欲……凡此种种,在这一刻全无保留的爆发出来!

    一道道身影,在城中上演着一幕幕悲剧、喜剧、惨剧,习惯了安逸、和平的城中居民,迎来了黑暗的一天,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