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皇帝他姐 >

第40部分

皇帝他姐-第40部分

小说: 皇帝他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不是承认了自己想要早早嫁人?可若是就这么赞同了,心里却又堵着气,不禁暗中磨起牙来。
    刘颉也磨着牙,忿忿地道:“什么及笄、许嫁,说来说去,还不是要我阿姐嫁人?”
    刘盼斥道:“世间哪个女子不嫁人?你阿姐嫁人,自然也是应当的。正所谓天地阴阳至理……”
    刘颉赌气道:“我才不明白什么什么阴阳、什么至理的,我只知道阿姐嫁了人,便要离开我了。阿父,你不是答应阿姐做守灶女的吗?怎么又……”
    “荒唐!”刘盼豁然色变,袖子一拂,茶盏从桌上跌落,价值千金的“玉荼”便这样泼在了同样价值千金的地毯上。他怒声道:“天下女子,但凡是有些身份的,哪儿有不嫁人的?此前是情势所迫,被逼无奈,你阿姐许下了那番愿望,也是为了你好,如今你作为皇帝弟子、未来太子,前方自然一片坦途,无需担忧衣食冷暖,若是还拘着你阿姐不许嫁,才是对她不好!”
    刘颐脸上也变了色,不禁道:“阿父,你许我不嫁的!”
    “你阿弟糊涂,难道你也糊涂了不成?”刘盼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她一眼,叹息道,“女子哪儿有不嫁人的?哪儿又有不嫁人的道理?我知道你一心为了阿父和阿颉,可如今阿父身为皇帝,早有了能力为你们遮风挡雨……阿父的一片慈父心肠,你就不体谅体谅?
    “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阿父知道你不会生出怨言,可是若真许了你不嫁的念头,日后你又遇上了心悦的少年郎,到时候可又怎么说呢?若等着日后后悔,不如今日便留一条后路,你若实在不肯,皇室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公主……阿颐,阿父是为了你好啊!”
    刘颐脸色煞白,嘴唇颤抖,半晌才定下神来,叉手一礼:“阿父说的是,阿颐莽撞了。”
    刘盼叹道:“你及笄的事,便如如意所说,且往后定一定吧。若在二十岁以前你有了心悦之人,随时都可以举行笄礼。”
    刘颐默默点头,又是一礼:“阿父教诲的是,阿颐晓得了。”
    刘盼又劝勉了两句话,忽然想起前朝还有要事要处理,便起身走了。刘颐目送他远去,又让青杳带着刘颉先回玉藻宫,她要独自在宫中走走。
    青杳担忧她会迷路,便将秋风、秋露留了下来,远远地跟在她身后。刘颐沉默不语,双手笼在袖中,不紧不慢地在路上走着,神思不知飞到了何方。
    不觉中她拐进了一条小路,争奇斗艳的花园出现在她的眼前。铺着洁白砖石的小径通向着花园的四面八方,如今已近夏季,娇|嫩的花儿们大多已经开了,含苞的、盛放的、颤颤巍巍露出蕊的……万紫千红,浩瀚无际,处在花丛之中,几乎看不到远方的宫殿。
    她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却十分惬意地闻着周围的花香。鬓边却忽然动了动,刘颐警醒地转过头来,却看到刘如意满意地收手后退:“很美。”
    刘颐微微皱眉,伸手摸了摸鬓角,摸|到了一朵盛放的花儿。她自嘲道:“有这花儿作伴,我可是被衬得更丑了些。”
    刘如意摇了摇头:“阿姐这话从何说起?以我看来,这花儿还不及阿姐的万分之一风姿。”他脸上忽然掠起几分戾气,笑道:“若是阿姐对这花儿不满意,阿弟便寻一朵世间绝无仅有的花儿来称阿姐便是。”
    刘颐心情低落,罕见地没有因为他的称呼而发怒,只是淡淡道:“你倒是会说话,无怪乎阿父这般地喜欢你。”
    刘如意深深地望着她:“阿姐可是有什么心事?方才我便见你面色不佳,身边又没有人跟着,便悄悄地跟了上来。阿姐若不嫌我鲁莽,有什么事情,不妨对我说上一说?”
    刘颐只道是秋风秋露在后面跟丢了,不甚在意地道:“没什么事,让我静一静。”
    “阿姐越是这么说,如意心里便越是放不下。”刘如意叹息道,“此间只有我们二人,有什么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断不会有第三个人听见。如意虽一向驽钝,却自忖对人心有几分灵犀,阿姐若是有什么不解的事情,说与我听听,也能多得一个解决的办法。”
    刘颐看了他一眼,冷笑道:“哦?这么说,你倒是个厉害人物了。那么我且问你一个问题,倘若有一人甲与一人乙,两者向来毫无交集,甲却忽然下手杀了乙的兄弟姊妹,这是为什么?”
    刘如意不假思索地道:“既然毫无交集,那么自然是有其他原因了。恐怕不是因仇而杀,也不是因情而杀,那便是因为利益而杀的了。不知甲究竟能从中得到何等利益,才下手杀了乙的兄姊呢?”
    刘颐不禁又看了他一眼:“倘若甲是被人指使的呢?”
    “杀了乙的兄姊,对指使之人有何好处?”刘如意对答如流,“或者说,杀了乙的兄姊,可以让乙产生什么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对指使之人有何益处?”
    刘颐嘲弄道:“若是没有好处,难道便不杀了么?若是那背后指使之人与乙的兄姊有仇隙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刘如意摇了摇头,轻声道,“若非利益驱使,又有哪个人会轻易杀掉另一个人呢?若是那背后指使之人与乙的兄姊有仇,自然就是与乙有交集的了,纵然不曾当面,却也能大略猜出对方便是指使之人,他又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哦?那你便说说,这样做对幕后指使之人有何好处?”
    “这种事情无非下棋,杀人便是其中的一步棋。这是一场博弈,而在胜负尘埃落定之前,谁也无法说明这一步棋对全局所造成的影响。”刘如意淡淡地道,“若阿姐是那个胜利之人,这一步棋便是对那人有好处,也会大大削减。阿姐又何必介怀?”
    刘颐冷笑道:“我不过随口举一例子,你倒怀疑到我头上来了。这故事里的甲乙丙丁,同我又有什么关系?你既然会揣度人心,怎么猜不出这是我信口胡诌的?不要再跟着我,速速离去罢!”
    说罢她便转身就走,不欲再理会刘如意。刘如意却仍然跟在她的身后,面上浮着微笑:“看来阿姐心中烦忧的定不是这事了。”
    刘颐霍然转头:“要你多事!?”
    她火气越来越大,几乎无法压抑:“刘如意,你好大的脸面啊!少年英雄,割了吴川王的人头又得了我阿父青眼,封了宜川侯不说,还被我阿父视同子侄。便是我这亲生女儿,想要说些什么都要被身边女官劝着要你相帮!你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脸面如此之大!你自诩通晓人心,却看不出我厌恶你么!?”
    刘如意脸上笑容敛下,目光垂落,淡淡道:“阿姐厌恶我,我自是知道的。可这同我喜爱阿姐,又有什么关系呢?”
    美少年立于花丛之中,神色忧郁而话语低微,本该是惹人怜爱的形象,刘颐却无端端地感到毛骨悚然。她忽然间又改了主意,冷冷道:“好,既然你要听,我便同你说了也无妨。你知道我盼这个及笄礼,盼了有多久了么?”
    刘如意默然不语。刘颐冷笑道:“十年!自我阿母离世那年起,我便无时无刻地不盼着自己及笄!及笄后我便是成年的小娘子,去官府领赈济时可以多领一两粮食!及笄后我便能撑起家业,光明正大地抛头露面!及笄后我便可以宣布守灶,再也不用忍受与家人离别之苦!”
    她指着自己,难掩激动地道:“你道我及笄,是为着想要嫁人么!我五岁时便没了阿母,从此便整日为了温饱奔波;十岁时家境稍稍宽裕,邻乡里有独户许了一门亲给我阿父,继母进门后便生下阿颉,自我剪断了阿颉脐带、亲手为他裹上襁褓之时,心里便已许了誓,此生定不离我阿弟一步!家中无母,姊代母职,我亲手抚养着阿弟长大,腆着脸去乡邻家讨乳汁儿喂他,至如今五年时间,我们几乎从未分开过!”
    刘如意不禁动容,冷漠的瞳孔中浮现出莫名的神色:“阿姐……”
    “呸!凭你也敢叫我阿姐!”刘颐唾了一口,冷冷道,“我刘颐的阿弟只有一个,那便是阿颉!刘徐氏嫌我多余,想把我给嫁出去;阿父如今也不再需要我,自然我嫁得越早越好……可是阿颉还需要我这个阿姐,他一日未曾长大成|人,我一日便不能放心离去!嫁人如何,不嫁人又如何?难道所谓阴阳就比亲人更加重要?就算有那劳什子心悦之人,也不会比阿颉更加重要!让我为了未来不可期的事情去辜负我的阿弟,这种事情我才不会去做!”
    刘如意忽然低声笑了起来。他凝视着刘颐,轻声道:“你做到了。”
    “……什么?”刘颐不禁一怔,望向了他的眼睛。
    “你不会离开你的阿弟,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刘如意脸上又浮现出刘颐看不懂的神色,低声说道,“你更不可能去嫁给别人……无论那个人究竟是谁。”
    他忽然后退了一步,躬身一礼,恭敬且认真地道:“如意自知今日莽撞,恐怕惹了阿姐不悦,阿姐若不愿见我,日后我必退避三舍,哪怕迎面相遇也当素不相识。”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
    他这般谦恭起来;刘颐反倒有些不自在了,下意识地向旁让了一步;道:“何必如此?”
    刘如意眼睛从指间抬起;委屈道:“阿姐不是厌恶我么?”
    刘颐干巴巴地道:“我虽对你十分厌恶,阿父却对你十分欣赏,言必称家人,我又何必自讨没趣,与你交恶?你若是真心想认我做阿姐,便拿出做阿兄的样子来;带着阿颉好好读书,骗他带你深入内廷,又是怎么回事?”
    刘如意霎时露出微笑:“阿姐放心,再不会了。阿颉么,是日后要做皇帝的人,我自然会好好教导他的。”
    刘颐睨着他;心里很不自在:“……哦?虚让两句,你倒是说起大话来了。你的意思是自己比太傅还强;能教导未来的皇帝?”
    刘如意笑道:“阿姐不知;我曾从师父手里学了一种养龙术;虽然这龙如今已做不得了,养一养还是能成的。”
    刘颐听得一头雾水,但刘如意答应要帮着刘颉,她心里总算舒坦了不少。她虽不知道刘如意学问如何,但是阿父也在夸、太傅也在夸,定然是不错的。刘颉的性子也是该磨一磨了,正是孩童天性最自由的时候,若是任由他这般发挥,迟早要吃个大苦头。他又看刘如意很不顺眼,让刘如意去管着他,应当能够起些效果。
    一边想着,她一边向来时路走去:“借过,本公主要回去了。”
    刘如意便让开了路。没走几步,刘颐又听到他在身后说道:“打扰了阿姐的及笄礼,总是要有些事情补偿的。我这里知道一件事情,是虎川侯夫人后日在百芳园中举行的一次赏花会,阿姐不妨向瑶川夫人要一份帖子,言明届时同去。”
    刘颐脚步顿了顿,道一声“知道了”,便头也不回地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
    秋风、秋露直到傍晚才回了玉藻宫。说来也是出奇,她们明明是跟在刘颐身后的,可是一转眼这位公主便进了花海,她们想要跟进去的时候,却忽地颈后一痛,便毫无知觉了。等醒来的时候,两人均躺在花丛之中,身上甚至爬着虫子,而太阳已经西斜了,不禁惊叫一声,连忙跑回了宫中。
    这一段故事暂时还没传入刘颐耳中,刘颐此刻正为着及笄礼的事情而烦恼着,虽然此前对刘如意发了一通火,可是事情到底还没有解决,她深思熟虑了一番,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青杳。
    青杳听得不禁一呆,期期艾艾地道:“殿,殿下,您竟暗中许下了那样的重誓么?”
    刘颐摇头道:“不是暗中,阿父早已知道,刘徐氏也是知道的。没准她早已将这件事说了出去……”不然徐二郎也不会那么着急地采取了那种动作。
    青杳神色怪异,喃喃道:“可是……守灶……这种事儿……”
    刘颐见她神色不对,不禁讶道:“怎么了?”
    “皇家哪儿有守灶女的说法呢?”青杳说道,“此前殿下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青杳还以为殿下只是权宜之计,倒没想到……皇家里头是断没有这种说法的。”
    刘颐不甚在意地道:“没有这种说法,又不代表我不能做。”
    青杳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青杳虽自幼生活在宫中,却是知道民间守灶传统的。若是一家绝了户、只剩了女儿,命她祭灶无可厚非;若是一家人不事生产、只有女儿能守住家业的,搬出守灶的名头来也是无奈之举……眼下殿下贵为公主,又有幼弟在旁,若说是守灶,无论如何也不在理呀!”
    “不然又能怎样?横竖我是不愿意嫁人的。不说守灶,那便出家侍奉三清道君去,实质都是一样的。”
    “殿下……”青杳意欲再劝,可是刘颐显然已是铁了心的,现在劝说大约没什么效果,是以她想了想,便转了话头:“殿下此前说……虎川侯夫人将要在百芳园中举行赏花会?”
    刘颐点了点头:“正是。只是不知道这虎川侯夫人又是谁?”
    青杳笑道:“说起虎川侯夫人,那可是元都之中的一大名人。虎川侯是世袭侯爵,十年前与匈奴的一场战役,瑶川夫人的夫君在战场上阵亡,虎川侯受了重伤,强撑到家门口要见夫人一面,虎川侯夫人却紧闭大门,将他拒之门外,言说将领回京必当入宫觐见,从没有过不去做公事却先做了私事的道理。虎川侯也是一腔牛性,听后便入了宫,先帝被他唬了一跳,连忙命御医诊治,竟然险险地捡了一条命回来。从那以后,虎川侯夫人就多了个外号,人称‘奉公夫人’。”
    刘颐没听出这件事有什么好笑的,叹道:“这么说,虎川侯也是一名勇将啊。”
    青杳扑哧笑出声来,神色怪异:“殿下若是见了虎川侯的面,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
    刘颐诧异道:“如何?”
    青杳笑道:“奴婢在先帝身边忝为女官,也曾经见过虎川侯伉俪的面。虎川侯今年三十二岁,相貌清秀雅致,身形单薄瘦削,是个风一吹便倒的人物,从小|便病怏怏的;虎川侯夫人今年二十八岁,长着一对卧蚕眉、一双豹眼,还有一张血盆大口,因着出身将门,从小练着功夫,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