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黑化的皇帝陛下 >

第7部分

黑化的皇帝陛下-第7部分

小说: 黑化的皇帝陛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她竟然越来越过分。

    “太子那边怎么说?”皇帝沉着脸,目中一片阴霾,“他把人收了?”

    李如昌弓着腰回道:“太后所赐,人都送上门,太子殿下如何好不收。不过,奴婢听说太子没让她们近身,那四个宫女全都安置在外殿洒扫,又三令五申不准进内殿,不然杀无赦。”

    皇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回头你寻个借口把徐福礼给弄出去。”

    李如昌赶紧应下,一会儿又试探性地问:“庆国公那边……”

    皇帝皱眉考虑了半晌才低声道:“且先看着吧,我看大郎心里头有数。”这孩子最近愈发地聪明了,既然知道提防太后,自然也会对庆国公留心。这原本就不是什么大事,他若是急急忙忙地插一脚,反倒显得他小题大做。

    “让太子准备准备,明儿起跟着朕处理政事。至于上书房,五天去一回就够了。”

    李如昌俱一一应下。

    …………

    辛一来的条陈送进内阁,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起初几位内阁大臣还吵闹个不休,待看得条陈最后的盈利齐齐傻了眼。户部尚书钟品言激动得直跳,“砰——”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谁敢反对老子就跟他拼命!”

    李阁老素来谨慎,虽然被那数字惊了一惊,旋即又有些忧心,“到底是纸上谈兵,真要做起来就说不好了。”

    钟尚书朝他怒目而视,“李阁老还能想到别的办法每年挣一百万两银子?”

    李阁老顿时噎住。

    一向古板迂腐的辛太傅难得地替钟尚书说话,“即便是一年赚不了上百万两银子,挣个五十万两也是不错的。”

    条陈虽然是辛一来所写,可满纸通篇的馆阁体,辛太傅一时也没认出这是自己儿子的字,顾本着客观的态度评价道:“别的不说,倒是这条陈写得好,难得内容详实、面面俱到,还能条理分明,比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好用多了。”他心里头琢磨着是不是该向皇帝陛下进言,以后各官员的奏折条陈都要这么写才好?

    剩下的一位林阁老入阁尚不足半年,资历最浅,平日里说话极为谨慎,见状并不发表意见,只附和辛太傅道:“这条陈的确是写得好,不知究竟是市舶司哪位官员所写?”

    皇帝笑着看了辛太傅一眼,没回答,道:“朕也这么觉得。”

    李阁老虽对开设海关一事有异议,但他也明白眼下大梁朝的困境,他若是再反对,气急败坏的钟尚书恐怕要跟他干架。再看看陛下,虽然未曾明言,可分明是赞同的意思,不然,也不会特特地说明这是太子递上来的,摆明了是在给太子殿下做脸呢。

    内阁刚刚通过,朝中便立刻热闹了起来。谁都晓得这是桩大好的差事,不仅过手的银子如流水,若是做得好了,还能立下大功,故一时间各派系都卯足了劲儿地到处使人找关系,几位阁老府里的客人更是络绎不绝,就连守孝的史家也派了人去长信宫传消息,想要让太子安插一些人进去。

    正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宫里终于下了旨意,着辛一来为工部右侍郎,辅佐太子主持海关建设。京中顿时轰然,就连辛太傅也吓了一跳。

    谁都晓得而今的工部尚书毛从志年岁已高不大管事,辛一来表面只接任了右侍郎,可事实上却能掌管整个工部——这一位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大家仔细一打听,哟,辛太傅家的独子,外放苏州十年,每年的考评都是上等,再加上太子又尊师重道,难怪就落到他头上了。

    虽然朝中有许多争议的声音,但圣旨已下,大家便是再不服也不敢多说。更何况,陛下又说了,这海关衙门的建设全由太子和辛侍郎负责,也就是说,谁想要进这个衙门做事,都得过他俩这一关。

    太子住在宫里,大家便是想寻他也进不了宫,只得去辛家想办法。可是,因为辛太傅的臭脾气,朝中上下跟他有交情的实在少之又少,平日里几乎没有往来,这会儿如何进得了辛家大门,可把一些有心人给急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总算等到网络好了,泪奔

    男女主明天才能第一次相见,我已经修了N稿了(⊙o⊙)

 10|第十章

    辛一来接到圣旨立刻就忙了起来,辛太傅虽然被陛下的决定震惊了一番,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他难得没有发火把辛一来骂得狗血淋头,只唤了他进书房仔细叮嘱,而后便闭门谢客,告病不出。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些人不死心,见不着辛太傅和辛侍郎,便想从女眷这边入手,于是,郁闷的人就变成了黄氏,手里头的请柬和帖子收了厚厚的一沓,打开一看,十个里头少说也有八个是没往来过的。好在国子监的瑞昌没受打扰,因为压根儿就没人知道他是太傅府里的二郎。

    黄氏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弄得烦不胜烦,索性带着玳珍和双胞胎回了娘家。黄家老祖宗年前刚过世,府里头正值孝期,那些人总不能再追过去。

    玳珍倒是欢喜,辛老爷子在家,她可不敢偷偷溜出去,黄家却没人管她,只消与黄氏说一声,她便换了男装,带了两个贴身伺候的丫鬟和两个护卫出了门。

    在东市兜了一圈,玳珍心里隐隐有了些主意,只是还未作决定。一晃到了中午,她寻了个僻静干净的酒楼准备用饭。玳珍虽幼,衣着打扮却是不俗,酒楼里的伙计都是火眼金睛,一看便知她非富即贵,见面就把她往楼上雅间请。

    “店里有什么招牌菜,拣拿手的上六菜一汤,菜式你自己看着办。”玳珍吩咐道。

    伙计闻言笑得愈发地谄媚,“好嘞。”

    虽然早立了秋,天气依旧闷热,玳珍坐不住,便让侍女开了窗,坐到窗边吹吹风看看风景。这酒楼并不在正街上,窗下的胡同有些冷清,只三三两两有几个人在路上行走。正往楼下经过的是两个少年郎,看衣着打扮应是一主一仆。那主人装扮的少年一边走一边与身侧的僮仆说着话,态度十分亲近。

    少年郎身姿挺拔犹如青松,行走间颇有风度,玳珍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就是这一瞬间,从胡同的另一头窜出来一个人,飞快地朝这边走了过来,他原本在胡同的另一边,眼看着快要靠近那两个少年时,忽然加快步子朝他们冲了过去,尔后“砰——”地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哎呀,我的腿,我的腿被撞断了。”那泼皮无赖抱着腿大声哭嚎,很快便有三四个汉子冲了过来将那一主一仆团团围住,大声喝道:“好啊你们,撞到了人想跑,没那么容易。赶紧的去送官!”

    “没错,去送官。”

    “送什么官啊,让他们赔点钱就是。这小公子斯斯文文,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哪能去见官坏了名声。”

    “对,赔钱。这腿都断了,少说也得二十两银子。”

    “……”

    徐庚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几个泼皮,心中着实不悦。他自然晓得这是遇到了碰瓷的,以前总听辛太傅提起,没想到今儿竟被他亲自遇到了。他倒也不怕这几个泼皮,由于上辈子死在刺客手里,重生后徐庚便分外惜命,每每出宫都要带上十来个大内侍卫,对付这几个泼皮实在大材小用。可是,真要打起来,恐怕会闹大,要是传出去,讨嫌的御史明儿就能参他一本,虽然陛下定是留中不发,但日后出宫可能就有些麻烦了。

    正犹豫不决着,徐庚忽听得头顶有人大声喝道:“分明是你们故意碰瓷想要讹人,别以为没人瞧见,我在楼上可看得真真的。”

    众人闻声齐齐抬头,徐庚也凝神看去,头顶的窗口探出一张圆乎乎的小脸,大眼睛,黑头发,皮肤还雪白雪白的,阳光刚巧照到他脸上,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徐庚眯了眯眼睛,有些愣怔,这不是辛家的二郎么,半个月前他们才刚刚见过一回的。

    在徐庚的记忆里,辛家二郎是个憨厚老实的孩子,不如辛瑞禾那般机敏能干,却也难得地稳重踏实,像辛太傅更多于辛一来。可今儿一看,这小少年郎竟然也颇有几分胆气嘛。

    “瞪什么瞪,别以为你们人多我就会怕你。”玳珍插着腰义愤填膺,“你们不是要去见官么,我方才已经派了人去衙门报案了,马上就会有差役过来,你们有胆子别走。”

    那几个泼皮哪里怕她,立刻便有人冲着楼上大骂,污言秽语不绝于耳。玳珍面色丝毫不变,伸出手指头朝屋里勾了勾,很快的,窗口又探出两个高大壮硕的护卫,二人面容冷峻,气度凶悍,众泼皮立刻就傻了眼,你看我,我看你,相互使了个眼色,知趣地退走了。

    徐庚忽然很想笑。这辛家小二郎跟他想象中真是不大一样呢。

    既然有人帮忙解了围,徐庚自然要道谢,待上楼进了雅间,离得近了,他才发现面前这位虽然与辛家二郎长得有□□成相似,却似乎并非同一人,而且,见了他就像见了陌生人一般。

    徐庚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你莫非是辛家三郎?”他知道辛太太黄氏生了两对双胞胎,至于男女却不清楚,而今陡然见玳珍与瑞昌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又是一身男装,自然就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辛家三郎。

    玳珍的身体一僵,因瑞昌爱读书,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在书院,识得他的人不多,又因瑞昌比她稍小一刻钟,所以玳珍在外行走一向自称是辛家二郎。可今儿却是奇了怪了,这位怎么会唤她……三郎。

    “这位郎君……见过我二兄?”玳珍虽然不情愿,可这会儿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称瑞昌为兄长。

    “远远地见过一回。”既然知道是辛家人,徐庚的态度愈发随和,“今儿国子监不上课么?”

    见过瑞昌,还知道他在国子监读书,这位究竟是谁?玳珍狐疑地道:“郎君贵姓?”

    “我姓顾名宏,府中排行老大,大家都唤我顾大郎。”徐庚有心顽笑,便借了武英侯府的身份,“我有两位表兄在国子监读书,故见过二郎一面。”

    徐庚长得英俊,又是一副富贵公子打扮,且言辞恳切,目光清澈,故玳珍不疑有他,“原来是顾兄。我的确是辛家三郎,不过我可比不得大兄、二兄聪敏,自幼便不爱读书,只些许认得些字,若是也跟着进了国子监,可不得把祖父的脸都丢光了。”

    她说到此处微微一笑,露出珠玉般的牙齿,爽朗明亮,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在徐庚心里,辛家人要么就是辛老爷子般迂腐古板却忠心耿耿,要么就是辛一来那样聪明绝顶狡猾诡谲,就连年岁尚轻的辛瑞禾也是胸有丘壑的人物,没想到,辛家居然也有这么个直率大气却不爱读书的辛三郎,徐庚一面意外,一面却是欢喜得很。

    “可别说读书,提起我就头疼。”徐庚自来熟地落座,金子低着头站在他身后,“为了这个从小到大挨了多少骂,到现在还总老头子念叨呢。不过我估计你日子更难过,听说辛家几位郎君都是顶顶的聪明,大郎不过十八岁就已考中了举人,名次还不低,有这样的兄长比对着,真是心酸。”

    玳珍大笑着摇头,“好在家父并非迂腐之人,说读书只为明事理,不曾逼迫我去科考。”

    “辛大人真是开明。”徐庚闻言略觉意外,他所认识的辛一来可不是这么温柔好说话的人,莫非是因为偏疼小三郎的缘故,“对了,还未谢过三郎仗义执言,若不是你出声帮忙,我今儿可就要被那些无赖们缠上了。”

    玳珍不以为然地一挥手,“举手之劳罢了,顾兄不必客气,不过日后出门你可千万记得多带几个下人跟着,破皮无赖最是欺软怕硬,见你们人多,便不敢招惹。”

    徐庚连忙应是,又顽笑道:“三郎年岁轻轻,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在下真是佩服不已?”

    “这实在没什么,不过是见多识广罢了。你别看我年纪轻书读得少,要说起市井小儿的手段,却是见得多了。我读书虽然不成,打理起庶务却不差,从十岁起便开始学着处理府中的庶务了。”玳珍嘴里客气,心中却高兴得很,仰着脑袋不无得意,大眼睛忽闪忽闪,看得徐庚心中好笑,口中却连连赞道:“三郎着实能干。”

    玳珍闻言,愈发地高兴。她自幼是黄氏教养大的,性格爱好自与寻常闺秀不同,虽然也学些琴棋书画,却并不精通,读的书也非圣人之言,而多是史书游记,见识虽广,可每每与其他府上千金闺秀聚会总说不到一起去,便是假借二郎的身份出门交际,大家也总是三句不离科考。这些年来,除了家中父母兄弟外,这还是头一回有人真心实意地称赞她呢。

    玳珍一高兴,愈发地觉得这位“顾兄”是个难得的开明爽朗人,简直是一见如故,“顾兄猜猜看我今儿出府所为何事?”她不等徐庚回答,便笑着自己揭晓了答案,“我们府里比不得京城勋贵世家,底子薄,兄弟姐妹却多,眼看着一个个地大了,得提前备好婚嫁的银钱,所以,我正琢磨着怎么赚钱呢。”

    说起赚钱,辛先生可是个中高手啊。徐庚心里想,当年他们被逆兵赶到了江南,没钱没兵,狼狈不堪,可不就是靠着辛先生挣下了大笔的银子,那挣钱的手段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面前这位辛家小三郎不知学到了辛先生几分手段?

    “三郎可有什么主意?”徐庚暗搓搓地凑上来,涎着脸皮道:“可巧我手里头有些闲钱,若是三郎有赚钱的生意,可别忘了提携提携。”

    “顾……顾兄这是要与我合伙做生意么?”玳珍又惊又喜,又有些说不上来的意外,“你都不知道我打算做什么生意,也不怕我把你的钱全亏了。”

    辛先生□□出来的儿子怎么也不会差,退一万步说,就算这小三郎年纪轻考虑得不周详,后头不是还有辛先生顶着么,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亏钱吧——徐庚心里美得直冒泡,脸上愈发地诚恳,“这不等着三郎仔细说么?”

    玳珍到底年纪小,心思单纯,被徐庚这么一哄,愈发地觉得他简直是人生知己,一高兴,索性唤来店里伙计上了一壶酒,又拖着椅子往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