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长嫂如母 >

第94部分

穿越之长嫂如母-第94部分

小说: 穿越之长嫂如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听呀,那就把耳朵凑过来。”那人说的神秘兮兮。“你们可别不信,我呀,是跟着付家商队走南闯北的,都快四年了。”
  三郎在大哥和大嫂的示意下,仗着身板小,灵活的挤进了那角落的人群里。
  “西北那边的蛮子正想着抢咱们国家的地盘呢,咱们这里闹雪灾,那边更严重。还有呀,自十月里起,就有一队人马在到处征收青年壮丁,有些甚至是强制性的,知道咱们县城里的秦家商队吧,整个商队都没了,一个都没逃出来,就是因为秦家商队里头全是青年壮汉。”
  那人停了会,舔了舔嘴唇,声音压的更低了。“都说是某个皇子在暗地里准备着,就等着上面的老皇帝翘了,如果不是他当皇帝,就要夺位了。”
  这话一出,听八卦的众人顿时都呆了。
  “真的假的?”
  “莫不是乱说的吧,这可不能胡说啊。”
  “我什么都没听见。”
  哗的一下,人群散了个干干净净。
  虽说是如此,可是在刘家兄弟的有心注意下,还是发现了,没几日大街小巷里,到处在说起这事,出了正月后,满城的流言压都压不住。
  与此同时的,还有一个声音,在激烈的充满怨愤的嚷嚷着,当今圣上赶紧立太子!!!
  因为,正月底,连续飘了四天大雪,眼看要开春了,却还在飘大雪。年前还心存希望的百姓们,一个个都快崩溃了。灾年真的要来临了么?

☆、129|129

  经过一段日子的寻找,用心经营里方方面面都已经谈妥的工匠,共有了八人,没接活的时候,工匠可自个接活做,队里有活时,工匠需得先紧着队里的活,并非给固定工钱,而是看那单生意能挣多少纯润,然后,再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定不会让大伙吃亏。
  这样看似是不划算,实则细细思量,还是用心经营占了便宜。倘若出固定工钱,那么这些工匠就得由队里养着,甭管有生意还是没生意,得包吃包住,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当然只是前期这么干,后期用心经营名声响亮了,一直能接到大单子,那么就该考虑换个经营方法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眼下世道不太稳定,为了身后的家人着想,他们得谨慎些,走一步得望三步。
  正月底那场连续四天的大雪,不仅县城里倒塌了不少房屋,连周边的村落也是多有遭难,大郎和二郎忙出忙去的张罗,好在用心经营曾小有名气,到底是抢着了两桩大活,前个儿就领了四个工匠,去了周边的村落里干活,这事有些紧时间,俩兄弟也没法挪空回去,好在柳家花家离的近,有个甚事也能搭把手,他们得了信能匆匆赶回来,倒也没太过牵挂,认认真真的给东家拾掇倒塌的房屋,早点拾掇好,也就早点回家,第二桩生意是在县城里,到时能天天归家。
  进了二月,气候还是如冬日里般寒冷,断断续续的下着雨,都说春雨贵如油,可这雨多了就成愁,压根就没法播种庄稼,不过这会时间尚有余,推迟了半个月十来天的也无妨。想是这么想,可看着这天气啊,百姓们心里是沉甸甸的,他们有些茫然的想,半个月后这气温能回升麽?能出太阳麽?倘若不能,日子可真过不下去了,老天这是要逼死人了。
  知晓今年世道不太稳,花伯就琢磨着,得把宅子里整顿整顿,多种些蔬菜瓜果,天气不好没关系,他先和儿子去城外运些泥土回来,再去农户家里收些种子,他是个老庄头了,眼睛毒辣,收来的种子都是饱满生机足,种子一分为五,自家留一份,白家送一份,余家送一份,刘家送一份,这事也不能落了柳家,索性一并送了一份。
  刘家这边大郎二郎忙着挣钱呢,三朵和阿桃这俩姑娘,倒是积着股能耐,整天儿的窝后花园捣鼓着,三郎回家后,趁着天色好,也跟着窝后花园去了,拾掇着那几块菜地,这些余氏懂点,在旁边搭把手,不懂的就去花伯,洪婆子也会帮把手,别说搞的还挺有模有样。
  安安和康康都九个月了,季歌顾着这俩孩子,旁的事是半点都顾不上了。康康乖巧着省事省心,安安就不同了,小胳膊小腿越发有力,才刚刚开始学走呢,他就想着要跑,牵着他走时,他就颠颠儿的想跑,放手蹲在几步远的地方,让他自个走时,他会摇晃的走两步,然后,笑的一脸欢喜的就那么直挺挺的扑了过来。
  他是相当的喜欢玩这个游戏,觉的特别好玩,好刺激呀。可把季歌的心脏吓的够呛。这小坏蛋,年纪小小就冒着坏水儿,憋着股气的捉弄大人们,得了逞就笑的好不得意,小小的人儿贼精怪。
  季歌苦恼安安太过好动,同时也苦恼康康太不好动,大娘说,小孩子家家就得多多走动,让他锻炼锻炼,渐渐大了,身板才会慢慢强壮起来。可康康吧,整天懒洋洋的,就爱坐着,看着弟弟捉弄着娘亲,他在旁边也能笑的乐呵呵。
  真是不当母亲不知个中滋味,真生了孩子,季歌才深有体会,养大一个孩子可真不容易。大抵是这份原因,她对季母倒是多了层无法言说的感情,虽说她没有尽好一个母亲的责任,却还是养大了她。
  等着大郎他们忙完农家的活计,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城忙活时,连续飘雨的天气总算是放晴的,那是二月十二。太阳出现的那一瞬间,亮莹莹的光芒笼住世间,所有人仿佛看到了希望般,有些情绪容易激动的,都喜极而泣了,当天的寺庙异常的拥挤,都去祈求着菩萨保佑,后面要风调雨顺,今年能有个好年景。
  晴朗的好天气,干活起来速度就快多了,仅花了三天时间,县城里的活就忙完了,暂时没有活接,大郎二郎也没不着急,眼看要二月底了,得先把后花园的菜园子拾掇拾掇,不管今年年景如何,自家有菜心里也安稳点。
  一直进三月,这段日子的气候像是恢复了正常,隔三差五的出太阳,偶尔洒一场绵绵春雨,倒是让众百姓都松了口气,还好还好,算是有惊无险。拍拍胸膛,该干嘛就干嘛,生活慢慢的也回到了常态。随着气候正常,一直弥漫在城里的流言,不知不觉中也没了影迹,一切归于平静。
  季歌和余氏商量着,眼看世道稳定了,是不是该把糕点铺子开起来,那铺子总搁着也不是个事。余氏正想着这事呢,听季歌一说,立即就应了。待她们风风火火的张罗着铺子里的事宜时,季母带着一朵来到了县城。
  招弟在二月初一生了个闺女,取名叫开花,照她的意思是,先开花后结果。季母本来不太乐意,听了这解释也就没说什么,季父向来是顺着季母的,见老伴没意见,他也没吭声,名字就这么定了。
  本来二月里就想着过来趟,可那会地里忙着呢,如今家里有了三个嫩娃娃,季家看着人多,可一个两个都不顶事,实则人手紧的很,只得先把家里的活忙完了,有了点空闲,连忙过来说一声。
  招弟正好出了月子,眼巴巴的想过来,季母这回坚定的很,一口气回了,半点余地都没有。要是生了大胖孙子还好,又是个丫头片子,个不中用的,亏的怀着的时候口口声声的是男娃,不知道吃了多少鸡蛋,都白瞎了。
  季母心里落了病,俩个儿媳生的都是丫头片子,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季家运道不太好?想的多了,她心里就有些慌,琢磨着过来和大女儿唠两句,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过来和大女儿说这些,就是下意识的想来一趟。
  唉!老了老了,真是事事都有了另一番模样,以前何曾想到会有这般光景。
  季母和一朵在刘家留宿,夜里躺在床上,季歌窝在丈夫的怀里,有些感叹的说。“娘今年倒是大不同了点,今天和我说了好多家里的事。”往常可没见她给自己倒苦水,听着听着,倒是有点不是滋味了。
  “都说了什么?”大郎有些好奇的问了句,又笑着说。“娘这是越来越看重你了。”
  “愁着大胖孙子的事,我看呐,娘都有些魔怔了,情况有点不太好呢。还有呀,是说二哥三弟四弟,二哥年岁大了,没了办法,可三弟四弟却还是有掰正的机会,就是怎么说都说不听,怎么管都管不着,她问我有没有法子。”这些事,季歌还真没有比较妥当的法子,这下说给大郎听,也是想着看他有没有办法。
  大郎有点明白媳妇的心思,他没有急着说话,拧紧着眉头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媳妇柔顺的头发,过了会,他心里一亮,顿时有了主意。“媳妇你看这样成不成,明个咱们和娘说说,让她把三弟四弟搁用心经营里,有我和二郎在呢,让他们吃吃苦头,经了事,应该就能好些了。”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季歌迟疑的问了句。“万一耽搁了用心经营的活计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好不容易有了点名声。”
  大郎一脸的自信,摇了摇头。“没事,有我和二郎看着,我们来点强硬的手段,一天两天学不乖,一个月两个月总得有点效果。”
  “那,这样的话,那咱们就跟娘说说,把三弟四弟搁用心经营试试。”季歌想,如果能把三弟四弟掰正,落在大哥和一朵身上的担子骤然就轻了大半。
  “嗯喏。明天吃早食的时候说吧,大伙都在。”但凡跟家里有关的事,都是当着家人的面说的,说来也是媳妇最先这么做,久了久了,倒是成了刘家的习惯,大郎觉的这习惯挺好。
  接着俩口子又唠了些家常,没余的琐碎事,深已夜,便相拥着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在花厅里吃早食时,季歌先跟季母简短的说了说这事,然后,便是大郎接了话,把事具体的说了说。
  季母顿时就愣住了,她没有想到,大女儿还真给她想到了好法子来,一下子眼眶就有些发热。一朵也是,看着大哥眼里充满了感激,只要三弟四弟能懂事些,他和大仓就能轻松点了。
  在早饭上细细的讨论了好一会,有了个比较清晰具体的方案,又得了季母的准话,大郎和二郎心里有了数,便说今个送着她们回柳儿屯,顺道把季三季四接到县城来。
  都能这份上了,自然是千好万好,季母心里欢喜的不行,回到家中,看到三个丫头片子,忽的觉的,这三丫头片子也挺顺眼的。

☆、130|130

  季三今年虚十二,身量不算壮实,个头偏矮,看面像是个挺憨实的小伙。季四今年虚九岁,胖胖圆圆的墩儿,白白净净的脸蛋,瞧着是一团和气。这俩兄弟一说话就露馅了。
  “大姐,娘说让我们跟着姐夫做事,都说亲兄弟明算帐,一天给多少个钱啊。”季三往屋里一坐,别的不说,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季四紧接在后头连连点头。“大姐,我们跟别人可不同,你得区别对待。我最喜欢吃肉了,红烧肉卤鸡有多少能吃多少,尤其是干活的时候,不让我吃饱,我就没力气干活。”他说的一脸理直气壮。
  季歌发现,这哥俩跟二哥还挺像,只是二哥俩口子是明着算计,那嘴脸着实难看。他们可能是年岁尚轻,犹带了些稚嫩感,说话的神态夹了些天真,虽说话不太好听,却也生不出什么火气来,只觉的这俩孩子真会胡闹。
  “三弟说的对,亲兄弟还明算帐呢。”季歌温温和和的笑着。“你们俩个要是老老实实的干活,自然能吃好睡好,还能拿到工钱。你俩要是偷懒耍滑,那不仅没有钱,还得倒扣你们的钱。”
  说着,季歌顿了顿,笑盈盈的看着俩弟弟,替他们说出心中的疑惑。“你们手里没钱,我就是想扣也扣不着对吧。这样想是不对的,你们现在手里没钱,可你们干活时候会得钱,就算你们从刚开始就偷懒耍滑,那也没事,慢慢来,先扣着,往后日子长着呢,等你们什么时候还好欠着的罚钱了,什么时候才能离开。”
  “你还是不是我大姐,你这样是犯法的!”季三一听眼睛顿时就鼓了起来,腾的站了起来。“我要回家,我才不在你这里干活,光听着你这话,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人,定是想着怎么来压榨我们哥俩,让我们帮着干活,哼!我要回家,我要告诉我娘去,大姐你太坏了,老四咱们走!”说的铿锵有力。
  季四却是躲开了三哥的手,麻利的换了个位置坐远了点,笑嘻嘻的看着季歌。“大姐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干活。”扣不扣钱无所谓,反正大姐这的伙食肯定比家里好,住一辈子他也喜欢。
  “四弟啊。”季歌看着这孩子,就忍不住笑了,戳破了他的幻想。“你要是干活的时候偷懒耍滑,什么红烧肉卤鸡,都不会给你吃的,我们吃的时候,你就只能吃点青菜萝卜。”
  季四眼睛骨碌碌的转了圈,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下就坚定,挺直了腰板道。“那我也不走,我会好好跟着姐夫干活的,大姐你可要记得你的话,天天给我做红烧肉买卤鸡吃。”
  哎哟这孩子脑袋还挺机灵,季歌倒也没有一口气否决这话。“那得看四弟的表现了,你表现的好,自然是有的,倘若你表现的不好,那自然是没有的,你三哥也说了,亲兄弟明算帐呢,我们总不能白白养着你俩对吧?”
  “为什么不能养,我们可是你亲弟弟!”见老四叛变了,老三没法子,只好重新坐了下来,听着大姐这话,他立即就跳了起来,大声嚷嚷着。“大姐你连二嫂都不如,二嫂就算嫁人了,还整天想着怎么给家里的弟弟捞好的呢,你倒好,在县城吃的好住的好,都不知道顾着点俩弟弟,真是一点大姐的模样都没有。”
  “你们先看看你俩有没有尊重我这个大姐,你们都没有身为弟弟的自觉,我干嘛还要当个好姐姐。”说着,季歌话锋一转。“什么时候你们成了我的好弟弟,我才会对你们好,当一个好姐姐,慢慢努力吧俩少年!”
  经过这短暂的交流,她对俩个弟弟的性情多少有些底了,仔细说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掰正过来的。现在这模样,只是以前娘管的少,家里有点好的,都会紧着这哥俩,慢慢的,没人教导,也就越长越歪了。
  晚间季歌哄着安安康康睡觉的时候,跟丈夫说起这事,颇有两分哭笑不得的意味。“说来,根子上还是好的。”
  “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