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250部分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50部分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了,谁要是敢拦着我们去救齐将军,我们齐参将跟他不死不休,不信你们就试试。”

    对面的人一时无语。

    这边的人就继续喊道:“我们这六万人都是从西夏战场上退下来的,就你们这瘦啦吧唧,连刀都拿不稳的三万人敢来包围我们,你们的首领是想拿你们填尸坑吧。”

    “填什么尸坑?我看他们首领是觉得他们浪费粮食,所以拿来给我们练刀的,真要有血性,转弯往西走,西夏虏子在那里,有本事上那片去杀人,跟在我们前面杀我们算什么东西。”

    那边的人焦急起来,真要叫他们继续喊下去,这边的人只怕就要反了,这些都是愚民,他们能蛊惑他们,别人自然也可以,领头的人忙喊道:“你们别以为声大就有理,你们能耐怎么从战场退下来?齐修远反了,你们现在不过是反军。”

    “奶奶个熊,我们是齐参将的人,他老爹被二皇子那个逆贼杀了,他大哥被围住,弟弟去救兄长给老爹报仇天经地义,别说的你们是贞妇烈女似的,你们不也是反贼?再说了,俺们虽然去救齐将军,但我们齐参将还在前头抗西夏大军呢,你们能在这里头搅浑不就是因为有我们齐家军挡在前头,要不然你们早被西夏给砍瓜了。”

    “有本事砍西夏狗去……”

    “我们齐参将现在只有六万人都敢对上西夏二十万大军,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咧咧……”

    “还拦着我们不让我们去救齐参将的大哥……”

    骂声瞬间淹没了对面的义军,不少人脸上都显出犹豫的表情,那些人说的其他事他们不知道对不对,但有一件事总是对的,齐浩然一直挡在他们前面,为他们这一片的百姓挡住了西夏大军。

    不少人都拿着武器悄悄后撤。

 第550章 攻城

    

    齐家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往临安城冲,除了路上偶尔遇到朝廷的军队阻拦外,其他义军再不拦他们,只用了五天的路程就冲到了临安城外,此时,齐修远已经和朝廷的大军干起来了。

    江泽和穆石的军队已经投入了战场,但也只保持的住不吃亏而已,齐浩然的六万大军一到,他们顿时一松。

    齐修远又是高兴又是担忧,“你们来了,浩然才带六万人能挡得住西夏二十万大军吗?”

    “齐参将让将军不用担心,说他自有妙计。”

    江泽对此有些不满,和荣轩嘀咕道:“这正是用人之际,小将军怎么能不回来呢?”

    荣轩已经听过回来的人汇报一路上的情况,闻言道:“小将军在前线抵抗西夏对我们也有好处,别的不说,在大义上我们就站稳了脚跟,如今朝廷与西夏相勾结,放任西夏狗欺压百姓,其他义军和将军也各自为政,这时候只有齐家军还在前线抵抗西夏,你觉得百姓会站在谁那边?”

    江泽一愣,“这么说,这都是小将军算计好的?”

    想到齐浩然的为人,荣轩摇头道:“小将军应当是出自本心,但正因为是本心才更难能可贵。”

    袁将军此时也正复杂的对自己的属下们道:“观齐浩然的行为,我们就多有不如。”

    “将军……”

    袁将军扬手打断对方的话,道:“齐修远虽是反军但二皇子也不是正统,如今郭家也没有特别能干的后辈,兄弟们也不愿意再扶持另一个郭家皇帝,既然如此,我们就回北地,只等天下大定后再效忠就是。”

    底下的参将全都沉默不已,显然是反对的。

    袁将军叹息一声,挥手让他们离开。

    “父亲,叔父们只怕是想搏一场前程。”袁照忧心的道:“他们会不会将袁家军带走?”

    袁将军摇头,“袁家军岂是那么容易能带走的,不过他们想去搏前程倒也可以理解,我多年被皇帝打压,手下的人一直不能出头,正逢乱世,他们有这心思实属正常。”

    袁照低头不语。

    因为袁将军已经坚决表明了态度,底下的人观望了一段时间,发现袁将军真的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大多生了去意。

    不过此时群雄乱起,他们还真的没选中谁为主,所以只能暂时留在袁家军里观望起来。

    而齐修远这边,因为多了六万大军,倒是从容了一些,他这才找到时间来见袁将军。

    齐修远并不拐弯抹角,一问袁将军有没有问鼎的想法。

    得到否定答案后,二问他能否效忠于他。

    袁将军不语,齐修远也猜到了答案,三问,则是问他能否回到北地镇守边关,等待天下大定。

    袁将军这下倒是没犹豫,点头应下了。

    他和金国斗了半辈子,本来就打算回去的。

    以他的能力以及资本,天下大定后不管谁当皇帝都不会与他对上的。

    齐修远这才起身弯腰表示感谢。

    袁将军第二天就公布了回去的时间,底下的参将更加心思浮动起来,正在此时,齐浩然大败西夏大军,将西夏大军逼退至沅水以西的消息传来,不止齐家军,皇城里面的朝廷大军都鼓动起来。

    几位参将似乎下定了决心,纷纷来找袁将军,表示想留下追随齐修远。

    袁将军早料到有这么一着,叹息一声就同意了,事后和沈牧感叹道:“在打仗上,齐浩然的天赋远胜其兄,更远胜于我。”

    他在齐浩然这个年纪,更多的是靠小战役来累积军功,就算有以多胜少的战役,也不会有齐浩然如此悬殊的人数,六万对战二十万,他完全想不到他是怎么做到的。

    齐修远很兴奋,“浩然的捷报来得真是及时,不仅袁将军那边有不少的参将投靠过来,就连郭将军也下定了决心效忠于我。”

    “恭喜将军,”荣轩微微弯腰笑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多了许多可用之人了。”

    齐修远眼中异彩连连,“惊喜可不止这一个,”他拿出一张纸条传给荣轩,道:“这是子衿想办法传出来的,你看。”

    荣轩接过来一看,良久才叹气道:“感觉我们变老了,竟然比不上两个孩子。”

    齐修远哈哈大笑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瑾瑜可不老,若是没有你,我大军的粮草调配就是一个大问题。”

    荣轩微微躬身,问道:“将军打算何时动手?”

    “明天袁将军不是拔营离开吗?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动手,也好叫袁将军知道我们的实力,让他更快的做出选择。”齐修远道:“让将士们现在开始休息,太阳开始下山时埋锅造饭,吃完饭听号令出发。”

    因为袁将军他们第二天要拔营起寨,所以也早早的休息了,谁知道刚眯上眼睛,外面就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袁将军跳起来,简单披了一件衣服就冲出去,袁照正往里冲,见到父亲就兴奋的道:“父亲,齐将军冲进临安城了。”

    袁将军身子一僵,问道:“怎么会?临安城城高墙厚……”

    “有内应,”袁照眼睛发亮的道:“儿子刚才站在上坡上看,虽不太清楚,却也看到城门是从里打开的,应该是内应,父亲,齐将军第一个进城,那他……”

    袁将军抬手止住他的话头,道:“不管齐修远怎么做,我们袁家绝对不掺和叛乱之事,约束好士兵们,第二天天一亮就拔营起寨。”

    袁照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听父亲的命令离开了。

    被范子衿策反的禁军千户长正使劲的往齐修远身边冲,既然已经投靠了齐修远,当然要在对方那里留下一个印象才好。

    而此时,范子衿正面沉入水的坐在花厅正中央听消息,范思文闻声出来看情况时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他心不由一跳,问道:“逆子,你做了什么?”

    范子衿抬头看向父亲,道:“您觉得我能做什么”范思文才松了一口气就听到范子衿道:“父亲,大表哥反了,我们可是在九族之内,现在新皇焦头烂额,还算不到我们这儿,但只要有人在他耳边提上一句,我们一家就只能身陷囹圄了。”

    范思文僵硬了身子问,“所以?”

    范子衿露出一口的大白牙,笑道:“所以儿子就帮了大表哥一把,您听,他们是不是杀进来了?”

    范思文身子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上。

 第551章 加税

    

    侍卫一兴冲冲地跑进来,兴奋地道:“四奶奶,将军他们攻进临安城了。”

    “这么快?”

    侍卫一兴奋的点头,“百里传来的消息说,是表公子策反了一队禁军,让他们打开城门的。”

    “那二皇子呢?”

    侍卫一惋惜,“二皇子和秦相从另一道城门跑了,因为有西夏骑兵掩护,所以没能追杀到底,不过占了临安城,将军就可以登基了吧?”

    “这时候登基不相当做了靶子吗?要我看还是先平定战乱要紧。”

    此时,荣轩也正和齐修远说先评定战乱,后登基,否则他们占了临安城,又登基为帝,会成为众矢之的。

    齐修远答应了,“西夏大军迟迟不退,看来金国的进程不是很顺利,我不想召回浩然了,就让他自己在边关折腾,二皇子还在西夏人手里,总要杀了他我才安心。”

    荣轩应下,问道:“要不要将夫人和阿灵他们接回临安城?”

    齐修远思索了一下,摇头道:“还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那里吧,更安全些。”

    正兴冲冲等待回京的李菁华收到消息微微有些泄气,穆扬灵就安慰她道:“大哥也是为我们安全着想,等天下安定,大哥必定来接你的。”

    李菁华有些郁闷的道:“这天下要安定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这天下什么时候安定奴婢不知道,奴婢只知道,大奶奶和四奶奶要是再不管,我们这住的地方也要不安定了。”

    两人抬头看向陈明家的,问道:“这话怎么说?”

    陈明家的叹气道:“要不怎么说天下大乱了呢,以前官员再贪总还会给我们留一条活路,现在可不了,县令大人跟疯了似的,把租税往上提了三成,现在正是纳秋粮的时候,我们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就是把所有的粮食都交上去也不够啊,现在外头到处在砸锅卖铁,就我们这小村子,这几天也在张罗着卖女儿,家里没女儿的,也得舍痛把儿子给卖了,我们当家的现在还天天去镇上买肉,时不时的再买些细粮,可有不少人盯上了。”

    穆扬灵瞪大了眼睛,“这,情况已经恶化成这样了,你们怎么不早点说?”

    “这不是您跟大奶奶都揪心着京城那边的事吗,我们当家的也没料到会情况会坏成这样,我们祖辈住在这儿,几百年没这样的事,租税收得最严重的一次还是摊下来的军饷,但也没这个租税重啊……”

    陈明家的又道:“我们这儿还算好的,听说另一个镇上的农民更苦,不仅要交朝廷的租税,佃有地的,地主老爷也给提租了,这粮食不老少,就是把儿女都卖了也不一定能凑够,都丢了家出去当流民了。”

    穆扬灵和李菁华对视一眼,李菁华犹豫道:“要不,叫陈明收敛一些,别忘镇上去了,阿灵,你不是叫人在前头院子养了鸡鸭吗?也大一些了吧?”

    “嫂子,那点鸡鸭还不够塞牙缝呢,要是只有我们,多吃点青菜也没什么,小宝和小熊还在长身体,却不能缺了他们的吃穿,还有,小宝现在还在调养身体呢,有些食材得买新鲜的。”

    “那,我们想办法赈济一下,不然这儿要是乱起来,我们家只怕头一个遭冲击的。”

    附近几个村子最有钱的就是他们家了。

    穆扬灵想了想摇头道:“不行,先不说我们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就是拿得出来,赈济了附近几个村子,别的乡镇百姓说不定也能冲过来。”

    “那怎么办?搬家?”

    穆扬灵看着小宝微微摇头,小宝身体不好,上次从临安城到这里就病了一场,再搬,只怕又要病,这身体越弄越糟,而且,这里已经是她能找到的比较安稳的地界了,再搬,哪还有更安全的地方?

    穆扬灵拍了拍她的手道:“嫂子放心,情况还没到最坏,看看情况再决定搬不搬。”

    李菁华也不是很想搬家,闻言只能按捺下性子继续等待。

    穆扬灵转身却找侍卫,让他们去查一下本县的县令,拿到一手的罪证,侍卫一道:“这东西早两年还有用,现在天下大乱,谁还管这些?四奶奶,这罪证没什么用处的。”

    “那你说怎么办?”

    “还不如直接把县令砍了,就地正法呢。”侍卫一嘀咕道。

    穆扬灵眼睛却一亮,敲了敲桌子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侍卫一结结巴巴的道:“属,属下只是说说而已。”

    穆扬灵瞟了他一眼,道:“我又没说让你去干。”

    穆扬灵转身给百里写信,暗杀什么的,这种事就应该百里做,必定不留痕迹。

    没两天,村民们的税粮还没送去县城,城门口就张贴出了几张公告,今年的租税免了,上面还盖着县太爷的印章。

    全县百姓哗然,第一感觉是不信,在确定印章无误后就兴高采烈地将消息传扬开去,等到衙役听闻消息赶来时,全县百姓都知道了。

    就是穆扬灵他们住的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在下午时也听到了消息,自然,消息是经常往镇上跑的陈明带回来的。

    不说村民们不信,就是里正和村长也不信,特意来大宅子里询问陈明,陈明指天发誓道:“真真的,县门口贴着呢,乡里不少大户人家都这么说。”

    “不应该呀,县令大人怎么会突然免税了呢?”里正和村长苦思不解。

    陈明不在意的道:“管他为什么呢,反正我们村不用卖儿卖女,也不用饿死人不就好了。”

    里正和村长还是有些忐忑,“这要是个假消息,只怕大家伙要空欢喜一场。”

    “应当不能吧,县令大印盖着呢,还能出尔反尔?”陈明也犹豫起来。

    但不管实情如何,筹备秋税的动作慢了下来,本来想卖儿卖女的人也停下了动作,开始观望。

    结果,没两天,陈明又带回来一消息,“县令大人死了,被人在家里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