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娘子在种田 >

第435部分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435部分

小说: 重生娘子在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刊印的原本都从皇宫的藏书楼里拿。

    藏书楼就设在前朝兵部左侍郎的府中,前朝兵败后,这些跟随前二皇子的官员也都被抄家,房子自然也被没收。

    宅子不大,只是三进,但用来放他们刊印出来的书绰绰有余了,想想吧,三进带小花园的宅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公园,。

    齐修远让人将向阳的几间房间打通,一共收拾出来三个院子,其他都用锁头锁起来,打通的房间也只简单刷了一下墙,他连书架都不肯出钱买新的,直接让侍卫和内侍们去各犯官家里抬现成的。

    抄家,把书和其他贵重的财物都收归国库和内库了,但书架却没人动,所以大家一找一个准。

    官员们的书架都一样高,连格子都是差不多的,但木料却各异,颜色也各异,摆放在一起实在有碍观瞻,因为古人,尤其是读书人都带些洁癖,对读书的洁癖。

    侍卫们就尽量把颜色差不多的放在一院子里,反正有三个院子呢,最后摆放下来虽然还有些不伦不类,但勉强能入眼了。

    不是没有侍卫或内侍委婉的劝过皇帝,但齐修远一句话就堵了他们,“国库没钱了,朕的内库也没钱了。”

    总之就一句话,没钱!

    虽然上次发怒让官员们收敛了,但暗地里继续盯着他内库的人也不少,齐修远此举就是告诉全天下的人,尤其是读书人,他没钱了,但作为皇帝,他依然尽全力为民谋福利,这样的好皇帝你们上哪儿找去?

    当然,其他地方都省钱了,没道理在人力上再花钱,要说当皇帝什么最好,无非是手上有无数的人可以调用,有需要花钱的,自然也有不需要花钱的。

    比如国子监里的学生,甚至是京城内外书院里的学生,他们读书就是为卖于帝王家,能为皇帝驱使,肯定高兴得不得了。

    齐修远想的没错,现站在他面前的几位学生代表幸福得差点晕过去。

    十位学生代表,有来自于权贵家庭,也有来自于文官家庭,更多的是来自普通的耕读家庭,还有两个是贫寒学子,靠自身能力考进国子监的,可以说,每个阶层的学生都包括了。

    除了权贵家和三品文官家的公子有幸陪父亲入宫赴宴时见过皇帝外,大家都是第一次看见皇帝。

    而以前赴宴,他们都只能远远的偷瞄一眼,整个人都是模糊的,哪里像现在能站在堂上亲自受皇帝接见?

    大家这才发现,皇帝原来这么伟岸俊朗,也是,皇帝是马上将军出身,自然伟岸,而皇帝刚过而立,这时候的男人是最具魅力的,自然俊朗非凡,学生代表们纷纷激动得涨红了脸,听说皇帝要在国子监附近办一个皇家藏书楼,供天下想要读书的百姓借阅抄录,纷纷跪地替天下学子感激皇上圣恩。

    现在他们以为这个藏书楼只针对读书人开放,但其实,它是针对天下所有的百姓开放的。

    说完他召见他们的原因,齐修远就开始哭穷,他告诉学生代表们,大齐因为还在建设,要安排流民,要薄税轻赋的休养生息,还要兴修水利,防备西夏大金等虎视眈眈的邻国,方方面面都要花钱,因此国库没钱了,而他的内库也因为支援国库可以在里面跑马了,但他同样知道教育是国家大计,所以不能怠慢,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得更多,只能先办藏书楼,供天下有心读书的百姓一条读书的路径。

    诸位是国子监里的优秀学生,更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所以此事就先拜托你们了,你们帮朕将这藏书楼管理好,务必使每一个有心读书,想要借书的人都能读到自己想读的书,更要保护管理好藏书楼里的书。

    学生代表们没想到皇帝如此可亲,纷纷跪在地上表示愿为皇帝肝脑涂地。

    皇帝亲自下来将几人扶起来,叹息的说起国子监的学生和读书人对他的误解——裁减兵员的事。

    皇帝表示他不喜欢打仗,他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皇帝,他从小饱受战乱之害,为的就是还天下臣民一个安定平和的国家,而军中的将士,大多数人也如他一般,特别是军中的士兵,没有人会想要打仗,因为对读书人来说,打仗只意味着国库空虚,而于他们而言,打仗却意味着可能丢掉性命,家中父母妻儿失去顶梁柱,孤苦一生。

    但现在为何不能裁减兵员?

    只看前朝大周的境况就明白了。

    前朝一退再退,以至于丢了半边江山,只能偏安江南,现在三国关系稍缓,但他们的失土还未完全收回,在北方和西边,还有许多汉人兄弟姐妹饱受大金和西夏的奴役困苦,他不能置他们于不顾,也不能走大周的老路,所以兵员还不能裁减,只等到他们收复故土,大齐强大到大金西夏不敢来犯时,他方可以放将士们回乡,圆他们一家团圆的梦。

    总之,齐修远是怎么煽情怎么说,将齐浩然怒气冲冲的话改成了哀愁同情的话,再配合他眼含热泪的形象,让十位学生代表和三位国子监博士恨不得以头抢地,立即就为他肝脑涂地才好。

    不仅十位学生代表,年近天命的三位博士也纷纷表示会为皇上在读书人中辟谣,不让他们受一方之言影响。

 第962章 强势

    

    不知是不是齐修远刺激太过,还是被留在大殿上的两只装满借条的大箱子影响,朝臣们空前的紧张起来,连带着影响起了京城中的百姓——如今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皇上缺钱。

    而大齐继承大周开放的言论,作为读书人,那言论自由更跟广阔的大草原一样宽得没边了,也不知受谁蛊惑指点,京中学子渐渐有裁减兵员的言论,更甚者影响到朝中的言官御史,让他们上书要求朝廷削减军费,裁减兵员。

    因为只有少数人这么提,并不影响大局,所以齐修远一开始也没往心里去,只是将他们的折子驳回,谁知道没两天京中就有皇上此举是为保护荣郡王,荣郡王好战凶恶,不愿裁减兵员,皇上打下奏折是怕荣郡王受刺激与朝臣对上,荣郡王军功之盛,不知道是用多少将士的性命和国库银子填出来的。

    这种言论这两天越来越盛,甚至有不长眼的言官以此为依据上折要求法办荣郡王和裁减兵员,差点气得齐修远杀人。

    依照程序,齐浩然被弹劾,他就要上辩折为自己辩解,齐修远怕他一无所知冲动行事就用飞鸽传书给他将事情的始末讲了一遍。

    谁知道齐浩然还是炸了。

    他是会打仗怎么了?

    合着他想把将士们的性命填进去?真以为他喜欢身处乱世,时时打仗?

    第一点不说了,只第二点,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自大齐建立后,他什么时候兴过战事,用国库的银子去打过仗?

    他的军功全是在大齐建立前建下的,就算上次与西夏的摩擦,那也是西夏先动的手,他不也控制了局势,没扩大规模,不仅让大齐与西夏大金趁机说和,还从西夏手里拽回来一块失土,上头还有一个大金矿吗?

    齐浩然完全听不进去齐修远的解释,直接扯出折子将满腹的怒火都写了上去,完了还誊抄一份给齐修远送来,然后赶紧把折子发出去了。

    这一次给齐修远的信没用信鸽,发的是密信,所以齐修远收到时,他的折子也已经入京,他想要截下折子也已经不可能了。

    齐浩然生气是因为此事要是坐实了,那他就成了奸臣,阿灵就成了奸臣的妻子,他儿子全变成奸臣的儿子了,凭什么?

    明明他是大齐的功臣之一,齐浩然可不搞什么功过自有后人评论的话,后人能知道现在发生什么事吗?

    他的功过他和底下的将士及大齐的百姓就能评出来,没必要留给后人。

    穆扬灵看过他的折子,措辞之严厉是她在他身上前所未见的,穆扬灵就知道齐浩然是真生气了。

    齐浩然咬牙道:“爷多讨厌秦芳啊,结果他们竟然把爷归成秦芳一样的人,简直是岂有此理!”

    穆扬灵弱弱的道:“这种言论只是少数人在传播,你看荣大哥,右相及底下的各部官员全在为你说话呢,他们可不支持裁减兵员。”

    “可在那些书生看来,这只坐实了爷权倾朝野,左右朝政,既然已经吵起来了,那我们就掰开事情一件一件的辩。”

    穆扬灵觉得齐浩然很笨,道:“跟书生和言官用嘴皮子辩论,这不是以己之短搏彼之长吗?你的兵法都学到哪里去了?”

    齐浩然翻白眼,“爷倒是想以己之长搏彼之短,关键是皇兄他愿意吗?知道爷擅长的是什么吗?爷擅长的是打仗杀人,难不成你让我直接带一队兵马将那些书生都抓起来杀了?那才真是坐实了奸臣的名声,爷这是有多蠢啊。”

    “是啊,你是日月银辉,他们最多是萤火虫,他们怎么比得上你,你现在跟他们生气也不划算,还不如将此事置之不理,对付这样的人直接无视和鄙视他们才是让他们最难受的,你在嘴皮子上跟他们比利索,不是送上门去找虐吗?”说到底,穆扬灵还是不想齐浩然跟那些书生言官对上,他们说话就跟刀子似的,浩然又没做错,凭什么要跑上去挨他们的刀子割?

    而且他最近脾气越来越大,火气越来越盛,穆扬灵生怕他给气出好歹来。

    齐浩然不赞同,“嚯”的起身,冷声道:“只怕放任下去,他们只会越发猖狂,前朝裁减兵员不就是书生抱怨朝中军费开支太大,文官推波助澜所致?

    “等到大周丢失大片国土,他们又跳出来骂将士们不抵抗,丢失国土,李正晔是有错,但那些书生文官也别想脱身干净,总之这次我若是忍了,下次他们就真的不闹到裁减兵员不罢休,现在是裁减兵员的时候吗?失土未收,大金和西夏也一直虎视眈眈,我今儿一裁军,明儿大金骑兵就能挥刀南下。”

    齐浩然在这一点上异常强势。

    穆扬灵就撑着下巴想了想,既不能让浩然和那群书生对上找虐,也不能让浩然低头避让,那就只能委屈大哥了,谁叫他既是兄长又是皇帝呢?

    穆扬灵就飞鸽传书给齐修远,告诉他浩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为了不让他受伤,就请他在那里安抚一下那些书生吧,当然了,他们不能让步,因为的确不能裁军。

    但书生嘛,有软硬都不吃的,但也有软硬皆吃的,对于软硬不吃的,他们可以和他们讲道理,要是讲道理都讲不通,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这样的人实在没必要用了。

    对于软硬皆吃的,那就更要讲道理了,先讲软的道理,再说说硬的道理,总能把人说服。

    书生向来不服书生,也最容易被书生说服,与其他们这些上位者去与满怀戒备的书生交谈,不如就让他们内部人前去说服,有人可以在其中挑起言论,他们自然也可以在其中运作。

    齐修远拿到飞鸽传书想了一下,想到他正要用藏书楼引走读书人的注意力,就趁机见了国子监的几个学生,正好让他们替朝廷传话。

    做戏嘛,谁不会?

    而且齐修远说的话并不是戏言,等到国家一统,天下承安,他是真的打算裁军,还兵于民的。

    十位学生代表热泪盈眶的回到国子监,开始商量如何为朝廷,为国家,为君王鞠躬尽瘁,因为藏书楼的书还在刊印,所以他们先商量的是裁军言论的事。

 第963章 悄无声息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赞同裁军的,既然是辩论,自然是有持相反观点的人才能辩得起来,而在国子监学生之中,更多的人是中立的,暂时不对此发表观点,只有部分人上蹿下跳的叫嚣着要裁军,也有少部分人言辞激烈的表示反对,而十位学生代表之前一直未对此表达看法。

    这十人能被选为学生代表,他们本身就很优秀,他们是本阶层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其中的两名寒门学子,他们在寒门学子中的号召力非常的大,因为国子监中多官员,权贵子弟,最次的家庭条件也是比较富裕的耕读之家出来,因而他们寒门子弟在其中就比较弱势,自然也比较喜欢抱团,而两人因为胆略不凡,学识渊博而被推为寒门学子之首,这次被选为学生代表则是国子监祭酒有意栽培他们。

    而其他学生代表,就算没有那两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但说话还是很管用的,他们一对此次舆论事件发表看法就在国子监内引起了轰动,辩论空前的激烈,也完全是一边倒的趋势。

    十人不但转述了皇上的话,还将此事进行深入探讨,虽然他们先走和大金西夏关系缓和,边关也开了交易的榷场,但大金和西夏依然占着他们大齐大片土地,在那片土地上,他们的汉人兄弟姐妹们还在过着三等民的苦难生活,大齐真的放心在此时裁军,将门户向大金和西夏打开?

    若是大金和西夏再次南下和东进,裁减后的军队无力抵抗,这个责任谁来负?

    提议裁军的学生和官员是否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而说荣郡王的军功是用国库的银子堆出来的则完全是无稽之谈,谁不知道荣郡王的军功都是前朝时为抵御大金和西夏兵累积的?

    他这可是抵御外敌,别说他没动用过国库,就是用了国库的银子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翻出旧账,大家这才发现,大齐的半壁江山虽然是荣郡王打下的,但他却不是从前朝官兵的手中夺的,而是从西夏人和土匪手中夺过来的,就算最后他追杀前朝二皇子和秦奸相,那也是因为他们与西夏勾结,队伍中有超过半数的西夏兵,而且,前朝二皇子和秦奸相本身就是谋逆。

    于是,误解齐浩然的学生们愧疚了,纷纷自责。

    也是在这时,齐浩然雷霆般的辩折到了皇帝的案前,折子中的内容因为经过了两到手,自然也瞒不住。

    齐浩然在信中驳斥提议裁军的人是蠢货,几乎是边骂边把如今边关的形势写了出来,最后又回顾了一下自己建立军功的时间地点和因由,最后齐浩然满是讥讽的道:“说爷打光了国库?头三年朝中官员领的俸禄,国子监学生吃的米都是从爷的内库中出的,爷不提,你们是不是就忘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