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朱门锦绣之宠妃至上 >

第85部分

朱门锦绣之宠妃至上-第85部分

小说: 朱门锦绣之宠妃至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说,萧梓璘虽说是嫡长,在镶亲王府却不为长,他还有一个大他两个月的兄长,正是李侧妃所出。有李太贵妃为后台,李侧妃自然不把程氏放在眼里。

    程氏生下萧梓璘,仅一年就去世了。

    李太贵妃让镶亲王把他侧妃扶正,陆太后和当今皇上都不同意。直到萧梓璘七岁被封为镶亲王世子,李侧妃才得以扶正,可她的儿子却与世子之位无缘了。

    明华郡主也是李侧妃的女儿,李侧妃扶正,她是镶亲王府唯一的嫡女,又得李太贵妃宠爱,在镶亲王府乃至京城身份都很是尊贵。

    想到萧梓璘的身世,汶锦不禁一声长叹,心中多了几分温热的柔软。

    萧梓璘生母早逝,无同母弟妹,又无外家帮衬。这些年,他在镶亲王府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不知经历了多少刀光剑影,能活下来也真不容易。

    好在萧梓璘被封了临阳王,能独立开府,也就不受镶亲王府诸多辖管了。

    正因为萧梓璘封赏等同于皇子,又不象皇子背负诸多束缚,才有那么多名门贵女想嫁他为妃。临阳王府的内宅自有百花争艳的一日,也够他忙活了。

    苏滢见汶锦沉思发呆,拍了拍她的手,说:“你无须担心,明华郡主就是再厉害,也有能降住她的人。不管她多么猖狂,只要见到那人,当下就蔫了。”

    “谁呀?”汶锦对这人很感兴趣,若能攀上关系,就少了明华郡主的威胁。

    “临阳王殿下。”苏滢冲汶锦眨了眨眼,笑容隐含暧昧。

    汶锦顿时感觉周身无力,她不想跟苏滢多说,起身去给清华郡主敬酒了。

    席面撤下之后,陆太后又同众人说笑喝茶,还和逍遥老王妃拿当年趣事开玩笑费尽心思不冷场。坐了一会儿,她实在疲累,就和逍遥老王妃去了寝殿。

    海贵妃和铭亲王妃照料众人,让众人到御花园赏花,到御湖泛舟,等陆太后养足精神,再和众人说话。有人觉得宫中游玩无趣,就找借口告辞了。

    周氏便是最先告辞出宫者之一,她要回去,自然也就带上了汶锦。

    海珂和海玫同她们母女一起来的,本打算一起回去。洛川郡主过来找海珂说话,并极力拉拢她们姐妹。海珂就留下陪洛川郡主等人,海玫同她们一起回去了。

    汶锦见周氏一直脸色不好,有海玫在场,也不便多问。

    回到家里,汶锦同海玫说了一会儿话,又把她送回府之后,才来看周氏。

    “娘,你怎么一直不高兴?到底出什么事了?”

    “没大事。”周氏摇头冷笑,愣了一会儿,说:“做了太多亏心之事,回到京城还好像衣锦还乡一般,你说这种人的心,还有她的脸是怎么长的。”

    “娘说的是逍遥王府的老王妃?”汶锦不想打哑谜,直接问了。

    周氏冷哼道:“除了她还有谁?”

    汶锦叹气道:“我看逍遥王府的老王妃是很和气的人,娘怎么跟她象是有仇一样?难道和周家的长辈有关?娘能跟我说说当然的事吗?”

    “不能。”周氏回答得很干脆,“你歇着吧!我去你舅舅家看看。”

    汶锦被周氏咽得干脆,不敢再多问,“我拿些礼物送给两位舅母。”

    海诚从衙门出来,就被海朝亲自叫到了柱国公府。周氏在周赋家和兄嫂商议有要事商议,到宵禁的时辰才回来,也没同汶锦多说。

    汶锦闲得无聊,就同丫头婆子说话,夜深人静,上1床休息。

    第二天见到周氏,看她心情好了,汶锦也放心了。

    闲来无事,周氏教汶锦查账记账,同她闲话,却没提起周家当年的事。

    三天之后,指婚圣旨颁下来了。

    几位不速之客接连登门,汶锦才知道她已经成了这京城的焦点。

第九十四章 一场闹剧

    陆太后在宫中设宴,就是想为皇族宗室及王公之门的成年男子选妃指婚。

    据说保媒就是修好,当然,以做媒求生捞银钱的专业媒婆就不算了。

    能保成三桩情投意合、门当户对的姻缘就能增福增寿,往生福泽深厚。

    陆太后大概是嫌自己的福寿还不够多,就想多促成几门亲事。结果,被英王和苏涟及平王世子一折腾,她心里膈应,也就没了心气。

    宫宴之后,陆太后若没有指婚,某些人、某些家族满腹希望落空,肯定会心存怨气,唠叨非议。于是,陆太后勉强指了几门亲事,也算是圆了之前所说。

    给皇族宗室中几个已经成年却没有封号的男子指了正妻,给四皇子、六皇子、铭亲王世子、萧梓璘各指了一位侧妃,也算是把此事做得圆满了。

    听说陆太后把苏滟指给四皇子做侧妃,汶锦惊诧不已。

    四皇子现有一正妃两侧妃,四名侍妾,一个萝卜一个坑,填得满满的。除非四皇子要加封亲王,才能有四位侧妃,否则苏滟就是多余的,连侍妾也不如。

    苏贤妃无子,从小养育四皇子。不管四皇子能不能登上大位,只要不犯谋逆做乱的大罪,都能成为锦乡侯苏家的依傍,互为臂膀。

    可苏家偏偏不给四皇子做脸争气。

    仁平之乱后,成年皇子只剩了二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比起身有残疾的二皇子和生性贪财的六皇子,四皇子更得皇上倚重,许多重要的差事都交由他办。

    苏宏佑纳叶玉柔为妾,宠妾灭妻的流言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又涉嫌杀妻灭子被范成白清算,被御史言官弹劾,致使锦乡侯府处于非议的浪尖风口。

    苏家哪有这么大的胆子?还不是四皇子给他们撑腰?

    此传言一出,皇上很快就冷落了四皇子。

    四皇子隐忍了两年多,皇上对他的态度刚有所好转,御史言官也不再揪着他不放。一场官宴,苏家又成了唾沫星子飞落的焦点,四皇子能好受吗?

    把苏滟指给四皇子为侧妃,表达了皇上和陆太后两种可能的心思。

    第一,四皇子要被加封亲王,应有四名侧妃,先把苏滟指给他合情合理。但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苏家总惹事,连苏贤妃和四皇子都不敢肖想亲王之位了。

    第二,苏家屡出事端,就是皇上和陆太后想给苏家一个警告。苏滟是锦乡侯府二房嫡女,给四皇子做一个没影儿的侧妃,等于打了苏家一个耳光。

    若真是第二种情况,苏滟就太无辜、太可怜了。她是锦乡侯府的姑娘,可他父亲并没有承袭锦乡侯的爵位,凭什么承担锦乡侯府的过错?

    苏滟还有半年才及笄,她还太小,可这沉重的负担偏偏压到了她身上。

    汶锦想见见苏滟,就算不能帮她改变什么,也想劝慰她。可萧夫人忌恨汶锦一家,把苏滟看得太严,根本不给她们见面说话的机会。

    此次宫宴,汶锦本想跟苏滟好好说说话。可从始至终,萧夫人一直把苏滟看得很严。坐席时,又让苏滟和苏沁跟她坐在一起,就是不想让苏滟跟汶锦交往。

    要见苏滟,求助苏滢肯定不行,也不知道清华郡主能不能帮这个忙。

    六皇子至今无正妃,只有一位出身中等的钱姓侧妃,和他的封号正好相衬。

    此次陆太后把俞阁老府上庶房嫡次女指给他做侧妃,让一身铜臭的钱王殿下和书香门第挂上了钩,真是便宜了他。

    唐融的侧妃是方阁老的嫡长子方懂的庶女。方懂与元配发妻育有两嫡子,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庶出。因庶女生母早逝,一直养在正妻名下,甚是疼爱。

    铭亲王夫妇都愿意和方家结亲,对此女也很满意。只因她是庶出,才让她给唐融做了侧妃。庶女嫁给亲王世子,又有陆太后指婚,方家自是乐意。

    将来,唐融有正妃无论出身、才学等都必须压过侧妃,这也会成为一个难题。

    萧梓璘一切封赏份例等同于皇子。若不是怕他的份位与镶亲王持平有失镶亲王府的体面,凭他的才干和手中的实权,封一个亲王也不为过。

    此次皇上言明要给他指四位侧妃,虽明面上没加封他为亲王,实际已让他享受亲王的待遇了。萧梓璘上书婉拒,为了给陆太后面子,只收了一位侧妃。

    这位侧妃众人都不陌生,她正是逍遥王府二房嫡长女连洁县主。

    连洁县主养在逍遥老王妃身边,在北境长大。只因她父母都在京城,外祖家又是谨亲王一脉。她到了京城,很快就熟悉了,还和一些名门闺秀往来极为频繁。

    听说她成了萧梓璘的侧妃,汶锦暗叹一声,微微摇头。

    逍遥老王妃与陆太后私交甚厚,连洁县主外祖家也是皇族,她也算是出身尊贵了。可她只做了侧妃,萧梓璘要娶一位什么样的正妃才能压住她呢?

    汶锦摇头的意思很明确,至少她不行,光出身她就差了太多。

    “姑娘,太太问你看完邸报了没有?”荷风给她披上了一件薄锦披风,“快下雨了,风吹得很凉,太太说姑娘要是凉快了,心里痛快了,就回房去。”

    “我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汶锦顺手把邸报扔给了洒扫的婆子。

    陆太后给萧梓璘指了一位侧妃,她心里就不舒服。将来萧梓璘娶出身高贵的正妃,她岂不是要上

    的正妃,她岂不是要上吊了?她才不这么傻叫,缘分是天定,强求也没用。

    想到这些,她面红耳赤,捏了捏前额,怎么扯到缘分和姻缘上了?

    好吧!她承认她喜欢唐二蛋,对萧梓璘还真说不上有意。

    或许是她太小心了,她就是这么别扭矫情的人。

    “太太忙什么呢?”

    “太太正筹备端午节送人的礼物,准备让人往外送呢。”

    汶锦微微怔了一下,说:“我去看看太太。”

    周氏正坐在院子里记账,见汶锦进来,笑问:“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看娘了?”汶锦坐到周氏身边,拿起账本看了看,“娘,我们是不是该给长华县主送一份礼物?她怎么说也是父亲的大伯母。”

    “应该是应该,这事要跟你父亲商量,不知道府里怎么安排呢?”

    此次宫中设宴,长华县主并没有参加。听说她一早进宫给陆太后请了安,就去了京郊的庄子。这些天,别说跟柱国公府,就是跟皇族中人也没什么来往。

    “府里巴不得跟长华县主老死不相往来呢,管他们的安排做什么?自宫宴之后,父亲除了去柱国公府,就是宿在衙门安排夏收之事,都没时间回家了。”

    “他不回来才清静呢。”周氏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海诚也逃不出她的手心了。海诚不糊涂,柱国公府对他拉拢再紧,有大事他也要和周氏商量。

    他每天都派人报平安就行,不回来说明没为难之事。

    汶锦想了想,正色道:“娘,给长华县主备一份端午节礼吧!就说是你和父亲送的。礼物不求名贵,只备家常过节的东西,实用就好。”

    周氏点点头,说:“我明白,你去花园采些艾叶,一并封到礼盒里送去。”

    “好,我这就去。”

    汶锦采摘了一篮艾叶,刚回到正院,就听说逍遥王府的人来送节礼了。

    周氏沉下脸,问汶锦,“是来给你送礼吗?”

    “娘真会说笑话,逍遥王府的人我只认识连洁县主,还只有一面之缘。他们为什么要给我送礼?除非走错了门。”汶锦微微皱眉,见周氏沉思,又说:“娘想知道他们给谁送礼,迎进来一问就知道了,何必多此一问。”

    周氏冷哼道:“叫逍遥王府的人进来,我看她们要出什么幺蛾子。”

    逍遥王府派了八个下人来送礼。四个衣饰光鲜的婆子,看样子象府里体面的嬷嬷。四个粗使婆子,也衣衫整齐,每人手里提着一只笼子。

    那四个体面的婆子进来就用手帕掩住了口鼻,给周氏和汶锦见礼就是低了低头。粗使婆子将笼子上面的红布掀去,周氏和汶锦才看到笼子里羽毛鲜亮的鸡。

    “什么意思?”周氏侧身坐到椅子上,语气冷漠,对逍遥王府的人很不客气。

    领头的婆子上前回道:“这是我们府上的老王妃让给周夫人和琇滢县君送来的礼物,产自津州凤鸣山的锦鸡。这锦鸡长于凤鸣山的密林里,冠羽鲜艳,肉质鲜美,适于观赏、食用。若把锦鸡养于府中,一定要远离梧桐树,离近则克。”

    若不是提前查验了婆子们的牌子,汶锦不相信她们是逍遥王府的下人。她们来意不善,可自己没和他们冲突过,什么样的误会值得她们明目张胆欺上门呢?

    “谢谢逍遥老王妃的厚礼,我们收下了。”周氏冷哼一声,冷笑道:“这厚礼来得突然,我们也没备下回礼,失礼之处还请诸位回复逍遥老王妃莫见怪。”

    “不怪不怪,周夫人没备下回礼再正常不过。”

    周氏冷冷一笑,说:“来而无往非礼也,提前没备下回礼,现在准备也来得及。孙嬷嬷,让人把大舅太太昨个儿送来的那些养于乡间地头的草鸡杀八只逍遥老王妃带上。不瞒你们说,这散养的草鸡不只好吃,生出来的蛋味道也不错。”

    孙嬷嬷是伺候周氏母亲的老人了,对逍遥王府也心存仇恨,脸色自是不好。

    “太太,你确定给逍遥老王妃送杀好了的草鸡?老奴以为这样不妥,这草鸡若是杀了,以后可就没机会生蛋了,这么干脆让畜生丢了性命也太便宜它们了。”

    “你说得有道理,那就送活的吧!也让逍遥老王妃感受我们的善心。”

    逍遥王府的婆子感受到周氏和孙嬷嬷语气中隐含的强烈的恨意,都很惊讶。

    她们打着送礼的幌子,实则是来讽刺汶锦,警惕周氏母女,没想到此行却如此吃瘪。她们没受过此等闲气,自然忍不住,就决定把送锦鸡的隐意说明白。

    “谢谢周夫人的善心,周夫人如此善解人意,想必也是聪明人。大家都知道周夫人出身小商户,这身份确实低微,也影响了琇滢县君,好在你们母女还有攀高望上的心。可锦鸡终究是锦鸡,羽毛再华丽也成不了凤凰。”

    婆子说完,轻笑着冲其他三个婆子使了眼色,三人跟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