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成了六零后 >

第70部分

我成了六零后-第70部分

小说: 我成了六零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了,可这两人是几万几万地存啊!哪来的土豪啊?
    这趟虽然挣得多。可也算心力交瘁,杨文斌便打算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他想到之前答应要替贺学文引荐云先生,便咨询贺学文的意见。是和他一道去北京,还是过几天再去?
    贺学文想了想便道:“我还是回去准备一番再上北京找你吧,再说我也得把这些衣服给阿囡送回去。让她高兴高兴。”
    这次的货里有好些漂亮的女童装,贺学文替田思思挑了好几套料子好的衣服。当然都是新的,他才舍不得让宝贝女儿穿旧衣服呢!
    杨文斌了然地笑了笑,他也挑了几件时髦女裙,打算回去送给妻子和家里的几个年轻女人穿,她们肯定会很高兴的。
    于是两人便约好了时间,就此分道扬镳。
    贺学文在杭州买了些当地特产,像西湖藕米分、丝绸、花纸伞之类的东西,便拎着大包小包地回家了,这一连在外面呆了十来天,他都想死女儿了。
    贺学文带回来的东西十分受欢迎,西湖藕米分送给了老爷子和赵老太,当然田八斤、钟伯强、唐铁山那里也都送了,藕米分营养丰富,很适合年纪大的人喝,而且喝起来也十分方便,用开水一冲就好,赵老太他们几个老年人都十分喜欢这份礼物。
    最高兴的还是田思思,她的礼物是最多的,最让她喜欢的还是那几套衣服,阿爹这次带回来的衣服很合她的心意,不光料子好,款式也很大方。
    当然家里的孩子贺学文都考虑到了,几乎每个人都有礼物,有送书的、送笔的、送玩具等等,皆大欢喜,尤其是田守华和唐秋白这两个最爱书的人,捧着手里的书嘴都合不拢了,对贺学文非常感激。
    晚上吃过饭后,田思思便跑到贺家去了,她是去送补酒的,这几天她又新酿了一种养身酒,对于身体亏损的人十分有益。
    “阿囡,阿爹过两天还要再去趟北京,你拿几瓶特制琼酒给阿爹,阿爹有大用,若是这次能够成功,阿爹就能光明正大地认回你了。”贺学文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女儿。
    “阿爹,你去北京有危险吗?若是有危险的话,那你还是不要去了,我们不着急的。”
    田思思听贺学文提起过害贺家的幕后仇人就在北京,且势力极大,贺学文就这么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反正再过个四年这场运动就结束了,随后不久就会改革开放,正是大展鸿图的好时候,还不如现在就这么呆在月泉村养精蓄锐呢!
    贺学文轻轻地抚摸着田思思柔顺的头发,欣慰地笑了,“没事的,这次阿爹是跟着你杨叔叔一道去的,那个人不敢拿阿爹怎么样的。”
    “阿囡就只管放心吧,阿爹还要看着阿囡长大成人呢,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见田思思的面上仍然有些犹疑,贺学文又笑着解释,最后保证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这才让田思思松了口。
    田思思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她从商场里拿出了一根电棒和一瓶防狼喷雾器,她此刻也顾不上是不是会暴露了,贺学文对她这么好,她也得投桃报李才是。
    贺学文不明白这两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有什么用,疑惑地看着女儿,田思思小声地说道:“阿爹,这个叫电棒,这个是辣椒水喷雾器,都是可以用来自卫的,若是你在北京遇上了危险,那你就这么用。”
    说完田思思便示范给贺学文看,只是可惜现在没有可以被使用的对象,她只得教给贺学文使用方法,并解释这两样东西的工作原理。
    “阿爹,这电棒你只要将这个按钮按下去,就能产生2万伏的高电压,能够将敌人一次击晕,而这个辣椒水喷雾器只要按着这个喷头,对着敌人的脸喷,里面喷出的高浓度辣椒水就会把敌人辣得失去行动能力,而你也可以趁机逃跑。”
    贺学文自小在上海生活,2万伏高电压是什么概念,他当然明白,只是这个像电筒一样的小东西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阿囡又是从哪来的?
    先祖当初留下的遗言里,只是说福地里有酿酒的密方和材料以及一些吃食,并没有说里面有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啊?
    难道这些是阿囡自己带来的?贺学文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有了这样的念头,但随即他便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大跳。
    “阿囡,这些东西都是福地里的吗?那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吗?”
    贺学文虽然心里惊涛骇浪,但面上却仍然云淡风轻,小声地问田思思。
    “是的,都是福地里的,福地里不光是有酿酒的材料和密方,还有一个很大的房子,里面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两样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可惜阿爹你不能进去,要不然你就能亲眼看见了。”
    田思思半真半假的说了商场的事情,并为了表示她所言为真,她还从商场里拿出了一个手机,笑嘻嘻地把手机递给贺学文看,饶是贺学文见多识广,他又怎会认识未来的东西?
    贺学文把这个会发光,并且还像电影一样会放出人像的小方块在手里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所以然出来,田思思心里暗暗好笑,这个东西你要是能认出来,我就跟你姓。(老羊吐槽,你本来就该跟他姓的啊!)
    “阿爹,这个是什么东西啊?里面有好像图像,还会唱歌呢,就跟电影一样。”
    田思思故意这么问,也是存着让贺学文相信她确是不认识这些东西的心思,这样贺学文便不会怀疑她不是原主了,其实田思思也是多心了,贺学文再怎么都不会怀疑她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的。
    贺学文面上微红,显得有些难为情,这个问题可真是难住他了,亏他还在阿囡面前吹嘘有什么不懂都可以问阿爹呢,太伤自尊心了。
    “这个东西阿爹也不认识,应该是一种类似收音机的东西吧,阿囡快收好,以后也不要拿出来了,免得被别人看见不好。”
    贺学文说得倒也不算全错,手机可不就和收音机是一个祖宗嘛,只不过差的辈份有点多而已,田思思听话地点了点头,将手机重又收了进去,和贺学文再说了几句话后便去自己的房间睡觉了。
    对于田思思拿出来的东西,贺学文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先祖说的福地谁都没有进去过,里面究竟有什么谁也不知道,而且也有可能福地也是因人而异的呢!
    就和穿衣服一样,同一件衣服甲穿出来显得妖娆,而乙穿起来却显得清纯,同样道理,福地在不同的人手里,也许里面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吧。
    贺学文自动为田思思空间里的商场找到了解释,也不觉得福地里出现这些古怪的东西有什么不正常的,他将电棒和喷雾器放在手里又看了会,才小心地把它们收进了包里。
    虽然他不觉得自己会有机会用到,不过这是阿囡一片孝心,他可得保管好了。
    
    第142章 包红包
    
    第二天放学回来时,田思思见赵老太在家里包红包,这个时候没有现成的红包买,都是自己买了红纸裁好,再用饭粒或是面糊粘好,赵老太已经粘了好几个红包,正在装钱。
    赵老太准备的都是一元的纸钞,每个红包里包两张一元的,总共包了四个红包,摊开了摆在桌子上。
    “娘娘,你包红包干什么?村里有谁要办喜酒吗?”田思思好奇地问道。
    “不就是你春生大伯娶媳妇啦,今晚我们都去吃喜酒,沾沾喜气,阿囡可要多吃点。”赵老太满意地将四个红包收好。
    “春生大伯,不就是高红梅的大舅家吗?娘娘,我们全家都去喝酒吗?爷爷也去吗?”
    “你爷爷不去,他在家里陪你唐爷爷和秋白一道吃饭。”
    老爷子极少会参加村里的活动,一般都是由赵老太出面,但若是哪户人家办事能够邀请来老爷子,那么主家可是相当有面子了。
    迄今为止,老爷子也就只在去年参加了村里年纪最长的钟太叔公的九十寿酒宴,随城人办大寿是要提前两年办的,是以钟太叔公虽然现在还只有八十九,但已经办过九十大寿了,当时老爷子亲自前去道贺,让钟太叔公全家都觉得很光彩。
    “娘娘,你包这么多红包干嘛?”田思思挺奇怪赵老太为什么包这么多红包。
    “我和你爷爷一份,你三伯、爹爹、小叔就是三份,这不就是要四份了。”
    田爱国和田满铜虽然不在村子里住,但是每逢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他们俩都会拜托赵老太先把人情拿出,等以后他们回来再还上,这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他们人虽不在村里住了,但是根依然还是在月泉村。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纯属浪费钱,像田爱国这种的。在外面当着大官,哪还会回到这山窝窝里来呢?
    当初田爱国妻子许倩文便有些心疼这些人情钱,虽然都只是一块两块,可是一年下来也要不少。她便趁过年回家时和赵老太提出以后不出村里的人情了,反正她和爱国也不在村里住。
    赵老太也没多说,她只是把大儿子喊了过来,问他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田爱国听后瞪了妻子几眼。当即便坚决表示村里的人情一定得继续下去,他是从月泉村走出去的,当然不能断了和月泉村的联系。
    老爷子和赵老太这才满意,不是儿子的主意就好,至于许倩文,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哼,不就是个上海佬吗?有什么好威风的?鼠目寸光。
    “娘娘,那我也要包红包吗?”田思思故意这么问着,这做小孩当然时不时地得问些智商低能的问题。这样才符合她现在的年龄嘛。
    “阿囡现在还小,只管跟着娘娘吃喜酒就好了,红包娘娘会准备的。”赵老太果然被孙女儿的话逗笑了,捏了捏田思思的脸蛋。
    田思思嘻嘻笑了几声,和赵老太又闲聊了几句,便跑去找贺学文了,问问他要不要去吃喜酒。
    贺学文当然是要去的,他也包了个红包,田思思问他包了多少,贺大仙十分土豪地回答道:“十块。”
    田思思翻了个白眼。阿爹啊阿爹,你这不是明晃晃地显摆吗?人家都是五角一元的拿,就你一个十元的,还嫌不够显眼啊?幸好她这跑过来问了。要不然田春生一家还不得坐卧不安?
    “阿爹,我娘娘都只包两块呢,你干嘛要包十块啊?”田思思不好说得太细,只好假装不明白地问道。
    贺学文被田思思的话提醒,才明白自己的红包数目不对,便把红包拿出来。抽出大团结,换了两张一元的纸币进去。
    “是阿爹装错了,阿爹本来就打算装两块的。”
    贺学文死不承认他犯错了,这可关系到他在女儿面前的面子问题,坚决不能承认,田思思心里好笑,但还是顾全了贺学文的自尊心,没有戳穿。
    快四点的时候,田满银和朱艾青也提前下了工,正在家里洗澡装扮,说迟点再去,田思思便跟着赵老太一道先去吃喜酒了,至于东华建国这帮小孩早就跑出去玩了。
    李月娣带着田新华田庆华几个孩子早在家门口等着她们,朱青平也抱着牛牛跟着,牛牛一见到亲爱的思思大大便吵着下来,歪歪扭扭地跑到田思思怀里,嘴里还不停喊着“大大”。
    田思思笑嘻嘻地往小家伙嘴里喂了一颗奶糖,牛牛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朱青平身边,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笑容,一派娇憨的模样,逗得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见到牛牛可爱的模样,田思思也不禁有几分感慨,同是三岁的年纪,保国却要显得成熟许多,虽然有时候保国也会调皮一下下,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懂事且乖巧的,这大概便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李月娣也不管他们孩子,早和赵老太两人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边走边话家常,田思思看得好笑,这俩老太太天天见面,哪还有那么多话好说的。
    “新华哥,守华哥怎么没来?”没看到田守华,田思思有点奇怪。
    “我四哥和新郎官去白塔镇接新娘子了。”田庆华在一旁抢着回答。
    “接新娘子?守华哥为什么也要去接新娘子呢?”
    “我四哥相貌好,春生大伯让我四哥去做伴郎。”田庆华一边吃奶糖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田思思这才恍然大悟,这做小孩久了,她都把随城的风俗忘了,当地结婚时新郎要找两位以上的伴郎,和现在的伴郎道理差不多,一般都是找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口齿伶俐、酒量高超的年青未婚男子担当。
    伴郎的数目要和对方新娘的陪嫔(伴娘)数目相当,且都是双数,越多越显得隆重,这次听说新娘子家请来了六位陪嫔,故而田春生家也得出六位伴郎,没办法只得把还只有十六岁的田守华拉去充数了,好在田守华长得长身玉立,一表人才,作伴郎也不给主家丢脸。
    “阿囡,你奶糖还有没有了?一颗吃了不过瘾。”
    田庆华嚼完了嘴里的奶糖,又问田思思讨要,大白兔可真好吃,比喜糖还要好吃。
    “庆华哥不可以吃了,一天只能吃一颗,再吃下去,你的牙齿都要烂掉了。”
    田思思立马拒绝,前世田庆华可是个身强体壮的兵哥哥,可别因为她的出现,而成了一个满口烂牙的兵哥哥,想到将来田庆华威风凛凛地穿着军装,可张开嘴却露出一口烂牙,田思思不禁就想笑。
    
    第143章 婚俗
    
    田春生家院子门口坐着一个账房先生,是他的二弟田秋生,正拿着一支毛笔在门口记账,赵老太和李月娣赶紧拿出红包交给田秋生,嘴里还不住地说着:“恭喜恭喜!”
    田秋生满面笑容地接过红包,并分别记上各人的名字和人情数目,这是很要紧的,以后这些人情都是要还上的,是以,每个人的人情数额都得一笔一笔记清楚。
    时辰还早,新娘子都还没接进来,村里有好多孩子都等在村口,等着新娘子进村时讨糖吃,田思思没有跟着去,她正饶有兴趣地在田春生家院子里看那些小工忙来忙去,她很喜欢看人干活的样子,感觉人生好充实。
    小工一般都是由没出三代的同族人来做,男人负责捧菜、杀鸡杀鸭等活,女人则洗碗、洗菜、切菜等,田春生这次的娶媳妇酒办得极热闹,特意杀了一头猪,家里的鸡鸭也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