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259部分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259部分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志常早窥出此刻的老子,可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仍旧肉体凡胎。

    却不知道何时老子抽~出一根扁拐,后发先至,对着李志常劈头照面打来。

    李志常如今的武功迈入天人之境,对老子这一扁拐居然也找不出任何的破解的办法。

    他心内念头,如电光石火,动念间便用长剑迎上扁拐。

    既然破解不了,又何必破解。

    大江茫茫,茫茫大江。

    白色的云雾在大江之上,形成一幅奇景。

    李志常盘坐在一枚礁石之上,江风徐来,拂动他的袍袖,飘飘欲仙。

    自从函关见了老子一面,至今已经过了一百天。

    白猿自浓雾中走出来道:“怎么样,还是没冲破老子留下的手段。”

    李志常淡淡一笑道:“这个老子毕竟不是真正的老子,怎么可能真正禁锢住我的修为,只不过我在思考一些事情。”

    白猿好奇道:“你对着这茫茫大江,想出什么了?”

    李志常说道:“什么都没想出来。”

    这时候突然有清朗的声音远远传过来道:“你就是那位和老子在函关口打了一架的李志常么。”语音尚且有些稚~嫩,似乎来人十分年轻。

    片刻后,对面的树林走来了一个青衣少年,年岁不大,但是无意中流露的那股洒然不羁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瞩目着他。

    李志常微笑道:“没想到和老聃打一架,还能轰传天下。”

    青衣少年负手悠然,神态自若,微微眯起双眼,露出一点闪烁不定的精光道:“也不全是,拒传闻老子留下了五千字道德经,只有你和尹喜知道,人家尹喜早就杳然不知所踪,所以许多人都在找你。”

    李志常道:“哦,你也是其中一个?”

    青衣少年挥了挥袍袖,道:“正是,我这人求知若渴,更何况老子非同常人,所留之言,定然发人深思,自然免不了好奇,不仅是我,连儒门和墨门许多家伙,也对你很有兴趣。”

    李志常自然猜得出儒门和墨门为何要找他,孔子都曾问道于老聃,足见老子如今的影响力。天下虽大,但有了儒门和墨门已经不够分了,并不需要第三个强势学派的诞生。

    他没想到之前非但没有从老子那里获得什么消息,倒成了老子的一颗棋子,老子毕竟也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

    道门的诞生,以及能否成为当今之世的强势学派,现在全由他一念而定。突然他想起过去读过的一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就是这个车轮的一部分。

    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油然而生,颇为奇妙。

    李志常微笑道:“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青衣少年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如果眼力好的一人,一看便知道少年正好有四十颗牙齿,不多不少。

    而这时候遥远的西边,那个叫释迦牟尼的家伙,也正有四十颗牙齿,也不多不少。

    这并不是巧合,这象征着少年的肉~身到了一种圆满,是至高无上修行成就的凭证。

    “我叫王禅,王禅的王,王禅的禅。”少年如是说道,言语间饱含自信,风采绝世,几乎无人可比,纵然在李志常面前也丝毫不逊色。(未完待续。。)

    PS:  感谢紫式部公主 的打赏

第十三章开辟道门(二合一章节)

    李志常一生中遇到过不少少年天才,如阿飞的专心一致,一把铁片似的铁剑败了诸多武林中成名的江湖人物。

    又如西门吹雪七岁学剑,七年有成,至今之后难有敌手。

    更有若花满楼这般的人物,心灵晋入一种奇妙莫测的圆满境界,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到现在,李志常仍旧记忆犹新。

    但是这些人生命中遇到记忆深刻的人物,都不及眼前的王禅风采逼人。

    王禅这种纵横捭阖的气质,亦是李志常平生仅见。

    李志常当然知道王禅是谁,他便是名传千古的鬼谷子,没想到这时候鬼谷子是如此的年轻。

    李志常并没有因为王禅年纪轻而轻视他。

    在诸子百家中,鬼谷子恐怕比任何一位子都要特殊,他不一定有孔丘的仁义,墨子的慷慨,老子的玄远,但兼具各家之所长,还开辟出纵横家、法家两脉,横跨道家、兵家、阴阳家等诸般学派,用经天纬地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庄周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后期大成的鬼谷子已经是神仙一样的人物,生而无涯,知也无涯。

    好在现如今李志常面对的鬼谷子还远未到后是那般令人成为百代之师,万世之表的境界。

    不过如今王禅已经颇具气象。

    光从李志常见他将肉~身修炼至大圆满的境界,便知道不可轻易对付。

    即便他前世无限接近金丹的国术境界,比起现如今王禅的肉~身成就,仍旧逊色一筹。生平所见。恐怕只有走上破碎金刚道路的厉若海。才足以相提并论。

    只不过李志常不仅仅只有肉~身上的成就,在练气修为上,他已然迈入天人之境,步入合道的高妙境界,虽未入玄德,也已超脱人力。

    而此刻王禅的肉体修行成就却也只代表人力能达到的极限而已。

    王禅仍旧是人,而李志常却是天人,虽有前人云:人定胜天。

    但是王禅能胜过李志常。仍旧是未知之数。

    李志常淡然道:“可惜。”

    王禅笑了起来,好像春风吹过大地,吹散了云雾,两人之间特别分明,那白猿是个惫懒性子,早就躲到远远的一颗礁石上,避免被殃及好猴。

    他道:“可惜什么?”

    李志常木然道:“可惜现在的你潜力无穷,终归是潜力而已,要从我手上拿到道德经,你的本事还不够?”

    王禅仰天大笑道:“你没见过我的本事。怎么知道我的本事不够,你是觉得我年纪小。还不足以胜过你么,可惜有志不在年高,有才不待年老,大丈夫横行当世,能功业早建,又何必蹉跎岁月。”

    李志常淡然道:“若真如此,你就出手,看看你能不能够击败我,逼我说出道德经。”

    王禅道:“你很有自信,但愿你这自信能够一直保持,其实我也没把你当做对手。”

    李志常微笑道:“我也没把你当做对手。”

    两人争锋相对,毫不相让。

    其实无形的交锋早就开始。

    李志常背后的江雾不断凝聚,然后向前冲去。

    王禅的袍袖迎风一抖,那雾气便在王禅和李志常中间凝滞住,一边云遮雾绕,一边月朗风清。

    两人的气机交锋,竟然各自的半边,气象泾渭分明,堪称奇观。

    王禅的能力或许天授,或许后天而成,皆是非同小可,李志常并不小看与他。

    不过他没有想动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孙武子仗之横行天下的精义,用在武道上也亦复如是,没有丝毫的不合适。

    王禅动了,不但王禅动了,仿佛天地也动了。

    天地不但动了,凌空还有一声雷音炸响。

    这不是雷音,而是拳劲挤爆空气的声音。

    丝毫不比那道法高深的练气士踏斗步罡的威势要小。

    李志常也没想到王禅的拳意如此浩大刚正,生生不息。

    他没有被难住,也没有避其锋芒。

    同样是毫无花假的一拳,无声无息,破空而至。

    让人难以理解,又又难以招架。

    因为这一拳犹若跨通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明明出在后面,却先一步在王禅拳劲全力迸发的时候,和他交击。

    王禅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刻,退了一步,心血来~潮的退了一步,这一步是顺势而退。

    却恰好避免了李志常这无声无息的一拳将他拳劲半度而击。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王禅并没有到这境界,但已经触摸~到了。

    这个看似不足二十岁的少年人,在人生经历和心灵修为上,竟然也丝毫不逊色于李志常面对的任何对手。

    王禅的拳划出奇诡的变化,好似周天星辰弥漫,星罗万象,不可言喻。

    这是他追寻大河的源头,一路观望诸天星辰而领悟的散手功夫。

    天上的星辰无穷无尽,却又按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变换。在不断地变化中,蕴含~着永恒不变的规律,这本就是天地至理,这宇宙最难以言说的奥秘。

    道生一,这个‘一’正是万事万物中那在变与不变的‘一’,而王禅显然已经把握到了这个‘一’,这或许是后天领悟,这或者是天生就知晓,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李志常也没找到王禅的气机破绽处,因为他不但把最强点和最弱点凝聚在一起,还生出刚柔并济的微妙变化。

    至强和至弱随时可以转换,称心如意,难以言表。

    似乎在这一刻,天地八方,过去未来都充满了王禅的拳影。没有一刻不是这样。没有一个呼吸。没有一个刹那不是如此。

    李志常油然道:“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突然李志常好似回到了当年在洞庭醉酒,岳阳楼高歌,黄鹤楼中听玉笛的时候,脚步似醉非醉,颠颠倒倒。

    这天地似乎也被翻转过来。

    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

    以世事为一场幻梦,古今一体。都不过一枕黄粱。

    王禅真实的感受中,仿佛这一拳成了梦幻一般,了无痕迹,并非现实,这种感觉竟然如此强烈。

    如果是梦,如果是虚无,那他究竟谁,那他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

    他想起当年在极西之地,大沙漠中,看见那海市蜃楼。人物、车马皆在其中,个中也演绎着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

    但他知道那的确是假的。

    那一切如此清晰。却依旧是假的,又拿什么来证明,他现在的一切便都是真的。

    这一切没有任何办法证明。

    王禅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我便是我,这世事如何变幻,我仍旧是我,即便在梦中,我也做最特立独行的人物。

    执着于意义本身,本身就没有意义。

    想起数年前,他在那天竺国跟一个光头论道,那光头本事不小,说了一句,见空不空,应在此间倒也恰当。

    王禅突然一个晃身,就跳出了幻梦之外,颇有一种‘不在三界内,不在五行中’的飘逸。

    这种不带丝毫烟火气息的身法,在一瞬间就摆脱了李志常设下的精神大~法,摆脱了李志常奇妙莫测的拳意。

    但这躲不过一道剑光。

    这剑光带着生死轮回的气息,只要有生便有死,生死一体两面,无分彼此。

    王禅没有真正超出生死,自然摆脱不了剑光。

    王禅突然在虚空顿住,这一停远比他刚才一动还要厉害。

    在虚空中,他伸出了手。

    一个人最难保养的便是他的手,因为手的作用最大,用的也最多。

    即便再美丽的女人,你看她的手,总会有些瑕疵。

    但是王禅的手是完美的手,完美的你找不出任何缺点。

    不过这双手并不仅仅是用来看的,更是用来杀人的。

    他不是好杀之人,却并非不敢杀人的人。

    李志常自然感受到了王禅的杀意,暗道:你或许不知道,我杀过的人,也许比你见过的人还要多。

    这句话当然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们交手太快,堪比电光石火,怎么可能还有留下说话的时间。

    李志常身前出现了一个太极气劲,阴阳鱼不住转动,似乎在述说鸿蒙开辟,立判阴阳的情景。

    老阳抱少阴,老阴抱少阳。

    光这个太极,便让李志常立于不败之地,诸法不侵。

    此正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坐忘境界,正是即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这融于天地某一条大道的境界,正是天人的可怕之处。

    再进一大步便是玄德,玄德者,在乎想象中才能被击败的境界,这又便是大罗金仙的层次了。

    当然李志常离这境界,尚有千山万水之遥,纵然此后无量岁月,他日夜不停地打坐练气,也未必能进入这境界。

    王禅终究还只是一个少年,纵然这个少年早就超过了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少年,但仍旧欠缺了经验的积累。

    这一点很容易补足,却不能一蹴而就。

    好在他今日收获之大,纵然不得到道德经也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当今天下除了老子,还有谁能比李志常能了解道家。

    一个也没有。

    道学早就融于李志常的武学之中,无分彼此。

    只要消化了这份宝贵的经验,王禅也能窥出道家的要义,从而另出枢机。

    他有这个能力,也一向是这样做的。

    吸百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

    终有一天,他会企及人类至今为止没有到达过的高度。

    片刻间,两人便交手了数百招。

    这数百招有拳法、有掌法,有腿法,甚至有来自天竺的瑜伽术。

    王禅一身武功之驳杂,恐怕比李志常还要厉害。

    就他生平所知的人物,也许只有宫九才能在这方面和王禅一较高下。

    而且王禅同宫九一样,将每一门武功都练到了绝顶的层次。

    有一种人他们的天赋无可企及,就连李志常也不得不叹服。

    阿青学剑不过二十年就近乎得了剑道,只需要迈过情劫这一道坎,便可以成为真正的剑仙。

    而王禅不但很有天赋,而且他的天赋可以用在任何一门学问上,比之阿青还要可怕。

    阿青诚心于一,而王禅却分心万物,仍旧能走到极致。

    李志常或许惊叹他的天赋,却没有任何因为惜才而留手的架势。

    王禅面色不复初来时那样洒然不羁,出手也逐渐不再干净利落,而有些拖泥带水的痕迹。

    他知道此时是最好脱身的机会,当然也知道此时李志常一定会明白这点。

    他有千种秘术,却只有一种能够助他逃生。

    他有通天智慧,在此刻却不能助他战胜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