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266部分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266部分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就为了争夺王位,拍出专诸去刺杀吴王僚。

    后来他继位为吴王之后,更是励精图治。将吴国这一东南小国。治理成为天下有数的强国。并差点灭亡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国。

    而那年更趁着越国先王允常新丧,勾践初登大位的时候,率军来犯。

    不过勾践任用来投的范蠡和文种的计谋,居然大破吴军,甚至伤了阖闾,并让他因伤势发作死亡。

    那段时日是勾践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过仅仅数年之后,勇武的吴王夫差就再度率军和越军交战。并摧枯拉朽一般,击败了勾践的精锐。

    在范蠡和文种的劝说下,勾践忍辱负重,亲自入吴国为奴仆,甚至尝了夫差的粪便,才得以回返越国。

    十年来他一刻都没有忘记夫差给他的耻辱。

    现在他最大的恐惧便是,夫差在他报仇之前就死了。

    因此迫不及待的想要报仇。

    在想象报仇之后,夫差跪伏在他身边的场景的时候。

    文种和范蠡便进了王宫。

    得了下人的通报,勾践整理好衣冠,将两位爱臣召见了进来。

    勾践笑道:“两位爱卿看来已经得知了消息。”

    文种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夫差自寻死路。”

    范蠡却沉声道:“大王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夫差是否真的率领吴军主力亲赴黄池之会,尚且有待确认。”

    勾践道:“这消息千真万确,是我们细作九死一生,才传回来的情报。”

    范蠡道:“臣下自不会怀疑我国细作的能力,只不过我还注意到了另外一条消息。”

    勾践道:“范大夫请说?”

    范蠡仔细斟酌了一会,道:“吴国的太宰伯噽最近暴病而亡,大王可否清楚。”

    勾践道:“当然知道,没这老家伙,我们可未必能害死伍子胥。”

    吴国最有能力的人,自然非伍子胥莫属,夫差能在当年打得越军落花流水,伍子胥功不可没。后来他又找来欧治子的徒弟风胡子,为吴国造了千万把利剑,从而让吴国的利器称雄天下,这些年来吴国依旧能位居天下强国之列,伍子胥遗泽不小。

    范蠡道:“传来的消息却没说伯噽的后人是否得到夫差的封赏,这一点我始终有些觉得不对。”

    文种道:“可能我们的人,没有记上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范蠡道:“伯噽身受夫差的眷顾,我们每年都送金银美人给他,就是为了让他给我们在夫差面前说好话,如今伯噽一去,我们在吴国等于失去一大臂助,无论伯噽家是否继续得到夫差的眷顾,我们的细作都应该提到这些,让我们有所准备。”

    经过范蠡这么一说,文种也觉得有些不对。他长于战略,短于战术,对人心把握不如范蠡,之前却没想过这一点。

    但他也是聪明绝顶之人,范蠡一点就透,登时觉得有些不对劲。

    勾践不动声色,继续等待范蠡的详细分析。

    姑苏城外,一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身后跟着一个总角童子,风尘仆仆。

    童子神色怡然,没有平常小孩子那般天真活泼的气息,他身边的年轻男子却大大咧咧,在城门口排队,跟着身边的行人聊天。

    两人正是王禅和杨朱。

    不顷刻,一大一小的两人就入了城,走在姑苏的长街上,风土人情,果与中原不同,王禅以前来过姑苏一次,这次重回故地,别是一番风味。

    杨朱从小生长在村里,偶尔也进城,却没有见过如姑苏这般繁华的城市。

    吴国为后起的强国,都城姑苏比起齐晋的大城,更有朝气。

    王禅屈指鼓弄,自语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杨朱听着王禅自语,不屑道:“王禅你的卦术就别摆~弄了,上次为了摆脱墨子,你说该往西北而去,结果走了不到十里,前面就是断崖。”

    王禅脸皮一抽,一脚就像踢杨朱屁~股,不过想到小爷力气大,不小心把这小子踢死了,那不是这段时日的努力就白费了,因此忍住了踢死杨朱的冲动。

    这小子焉坏焉坏的,有时说话比他还毒。

    他道:“上次不是靠小爷用出了跳崖大~法,你小子就被墨子带走了,我这一卦‘利见大人’,绝然不会出错。”

    利见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现的有大人风范,二是得到大人的赏识。

    杨朱自然有大人风范,而王禅带着杨朱一路躲着墨子的追赶,来到了姑苏,算出杨朱的贵人就在此城。

    只要见了这个贵人,墨子就多半不能强行带走杨朱。(未完待续。。)

    PS:  感谢做人留一线啊的588赏

第二十六章天道无常

    王禅和杨朱在街上随意乱逛,却见得前面吵吵嚷嚷。

    只见得一个樵子和一个渔夫争吵,两人面红脖子粗,看起来像是要打起架来。

    那渔夫道:“好个无礼的樵子,我们一个吃水,一个靠山,各不相干,你为何咒我会遇浪翻江。”

    樵子道:“本来天有不测风云,在江湖打鱼,哪有不出事的。”

    渔夫冷笑道:“你上山砍柴,也不见得那么安稳,说不定明天就给虎吃了。”

    樵子面露得色道:“那倒未必,我有仙长指点,每日给我占上一课,照此实行,无往而不利。”他说的倒是大实话,近日城中~出现了一个奇人,每日随兴卜卦,准确异常。因为他是第一个大着胆子求卦,且依此实行的人,那奇人特意这些天那奇人便每日给他占上一课。

    他也在山中找些山珍以及珍贵的草药作为报答。

    渔夫道:“你莫不是被人骗傻了?”吴人勇悍,不信天命,渔夫自然不信樵子的话。

    杨朱道:“王禅看来这城里也有人会卜卦,要不我们去问问,看何时才能摆脱墨子。”

    王禅抱着双手道:“小爷卦术无双,连晋国的巫臣都比不上我,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比我更厉害的,我跟你说过利见大人,不日~你就能找到你的贵人了。”

    杨朱淡淡一笑,径自上前去给渔夫和樵子说了一句,他辩才无碍,斯斯文文。又仗着小孩身份。渔夫和樵子不好意思撒气。给他三言两语给说和了。

    而杨朱也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看着杨朱几句就解决了渔夫和樵子的纠纷,王禅心里便道:这小子口齿伶俐,人小心眼多,也是我还没玩够,不想找传人,不然这小子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向来清高自诩,看不起庸庸碌碌的人,当世可入他眼的不过寥寥。他心里对杨朱这一番评价。实可以说颇看得起他。

    众人见得没了热闹,各自散去。

    杨朱却带着王禅往城南而去。

    到了城南的大街上,只见到人群簇拥,王禅仗着功夫,带着杨朱几下就挤了进去,那里众人围着,正是一个卦摊。

    上面写着: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算卦的先生正是一个年轻男子,身着月白衣袍。腰悬漆黑如墨的长剑,翩然若在世神仙。

    王禅定睛一看。竟然是李志常,暗道:真是冤家路窄。

    李志常柔和的声音响起道:“今天不卜卦了,诸位请离去,可别让我亲自送你们走。”

    闻听李志常此言,这些人豁然间就各自离去,除了王禅和杨朱,没一个留下,想必之前得了教训。

    原来之前李志常算卦精准的事迹,被这一片的人知晓后,个个来找李志常问卦,什么不信天命的民风,也在铁一般的事实上被击倒。

    不过李志常每天都是随兴卜卦,有时多,有时少,一旦不算了,这些苦苦哀求都没用。

    有人撒泼打滚,企图威胁李志常,却被李志常用了手段,整的十分凄惨。那被整治的人家,去告官府,官府也不追究还给那家人一顿好打。

    这一番事情下来,谁还不知道李志常极有手段,连官府都不愿得罪他,因此李志常一旦不卜卦了,个个都乖乖离去,生怕让李志常一生气,成为后事之师。

    王禅道:“原来是你?”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卜卦的居然是李志常。

    李志常微笑道:“小王贤弟,别来无恙。”他这些时日,闲居姑苏本就是天人感应,知道有一位道家有缘人回来,故而静静等待,顺便演练先天卦术,作为消遣。

    他在卦术上虽无鬼王虚若无那般有天赋,但仗着天人级别的境界,算些许小事,真是若杀鸡用牛刀。

    王禅皮笑肉不笑道:“还好,总算还活着。”

    李志常看着杨朱,轻声道:“还是得谢一句小王贤弟,把我这一个有缘人送到护送我面前来。”

    王禅怎么不明白,冥冥之中,这杨朱居然和李志常有些干系。

    早知如此,就该让杨朱跟墨子走了算了,这亏可吃大发了。

    杨朱看着李志常,好奇道:“原来你就是王禅说的贵人。”

    “什么贵人,不过咱们有些许缘分罢了。”李志常洒然道。

    王禅道:“相见就是有缘,咱们好久不见,也该亲近亲近。”他几乎面沉如水,千辛万苦,练成飞剑,还不是想再和李志常比试一番。

    杨朱道:“你别忘了,墨子随时会追来。”

    “小子,这事我可不管了,让这老小子跟墨子斗去。”王禅道。

    李志常不置一词,对着杨朱道:“不知道小友姓名?”

    杨朱道:“我叫杨朱。”

    李志常略一沉吟,原来这个有缘人居然是杨朱,不禁有些迟疑。杨朱的确该是道家一脉的人物,不过和道家关系远不如列子、庄子那样深厚,更多是自成一家。

    况且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理念,可谓将道家看重性命这一点,发挥到极致,一旦走了极端,就未免失之偏颇。

    他虽然浪迹天下,无所挂碍,也没到杨朱这般程度。而且更要的一点,根据他了解的历史,杨朱的理念和墨家可是死敌,今后百年,可是号称‘天下之言不归墨即归杨’,连儒家都要靠边站。

    难怪刚才两人提到了墨子。

    李志常固然不惧墨子,也不会公然和墨家成为死敌,杨朱本该有大缘法,就算他不帮助他,恐怕也有别的机缘令他自成一家。

    李志常道:“杨朱你天生奇才,生有宿慧,改懂的道理,你自然都懂了,不过仍旧欠缺一点精义,我会将道家五千字道德之言传给你,我们的缘法也仅止于此。”

    一声叹息响起道:“李小兄可否不传杨朱道德经。”

    墨子打扮一如既往,跟乡下老农一般,不过一出现就在十丈之外。

    再一眨眼,就在李志常面前了。

    李志常笑道:“墨子这是什么意思。”他当然知道墨子的来意,不过仍旧佯装不知。(未完待续。。)

    PS:  感谢两间一点红的100*2赏

第二十七章乾坤一赌

    墨子道:“李小兄何必欺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想跟你为难。”他承李志常告知破碎虚空奥秘的情,最近研究上大有进展,也不想和李志常刀兵相见。

    李志常随意握着无常剑的剑柄,神情洒然不羁,道:“这人我不能交给墨子,道德经也会传授,不过我不会教杨朱其他东西,墨子大可放心。”

    墨子道:“道统之争不比其他,如此,只能和李小兄做过一场了。”

    李志常淡淡一笑,说道:“既然是道统之争,用武功来一决胜负是否太过草率,墨子若是没有十足把握留下我,咱们最好还是文斗的好,不伤和气。”

    墨子心道:此人已经了道,出神入化,要仗着机关术击败他或许不难,可怕的是他若是遁去,我也无可奈何。墨家一脉,除了他,再无第二个人能和李志常抗衡。

    况且和王禅不同,对李志常墨子心中有些莫名的感觉,总不太清晰,内心深处也不想太过得罪李志常。

    墨子沉吟道:“你要如何文斗?”

    李志常道:“天下最大的争斗,莫不过于霸主之争,近日吴越争霸,王气自东南出,我们就在这赌上一局,以吴越之成败,赌你我之输赢,如何?”

    墨子眯着双眼道:“怎么赌?”

    李志常道:“墨子可选两国中的一个,赌他们谁会赢下这一仗?”

    墨子淡淡一笑道:“吴国国势衰落,越国十年生聚,国力远非以前可比。文种、范蠡皆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一仗越国胜算至少有九成。所以我赌越国胜。”

    他要做大事,自然熟知天下变化,越国这些年的变化,自然瞒不过他手下的墨家子弟。

    李志常道:“好,此战三月之内必有结果,若是墨子赢了,我不但不传杨朱道德经,更会亲自将杨朱送入墨家。”

    杨朱仰着小小的头颅道:“我不同意。”

    李志常道:“你可知道这世间什么最有道理?”

    杨朱不解道:“什么?”

    李志常敲了敲杨朱的脑门。哈哈大笑道:“自然是拳头。”

    墨子叹息道:“小兄持武而行~事,终究会有大麻烦。”

    李志常道:“人生在世,自然要经历万劫,只要活着一天,就有麻烦。”

    王禅笑道:“说得好,比如说,现在你就有一件麻烦事。”

    一道白光从王禅袖袍激射而出,足有三尺之长,在王禅身前流动不止,好似游龙飞舞。凤翔九天。清吟之声,悠悠不绝。声势骇人以及。

    墨子早早退到远处,暗自皱眉道:“这小子,没想到之前还留了余力,没跟我全力以赴。”

    李志常悠然说道:“好一个百步飞剑,好一个王禅。”一旦练成飞剑,性命就在这一口剑上。而飞剑坚硬不可摧毁,比之人体更不可以同日而语。

    李志常纵然境界上,比王禅更高,但对方练成了飞剑,战力何止,陡增十倍。

    飞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以意念驾驭剑身,而是神气相合,即人即剑,剑就是性命,两者无分彼此。形成一个混沌,威力只会越来越强。

    李志常也能练出飞剑,只不过这样一来,无常剑就成了他。

    无常剑随他多年,滋生出灵性,李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