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399部分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399部分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这里所言的建木却是‘黄帝所为’,而不是青帝。

    不过这世界没有《山海经》而是荒经,也有关于建木的记载:“建木在 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

    但是无论什么典籍都没有提到过青帝和建木有关。

    青青所言跟李志常见过的典籍自然大相庭径。

    不过自古的传闻,都有真有假,只能靠自己去判断。

    青青笑道:“这个也是我以前无意中看到的,不知真假。不过青帝至少是金仙以上的境界,化身无数,这太乙真诀如果真是他的功法,即使不修炼,用来参照,也当大有益处,至少可以从中找寻到一些上古炼气的经验。”

    李志常道:“我也正是这个打算,只是我成就长生,并非学得任何一门前人功法,而是吸纳各家武学,以力量踢破长生之门,对于练气士的修行并不是全盘了解,你是正宗练气士出身,不妨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你钻研上古剑修之道,注重灭杀,而这篇太乙真诀却涉及造化之道,倒是能弥补你的一些不足。”

    青青微微笑道:“虽然说贪多嚼不烂,天道不可假他人而成,不过青帝功法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的这番好意我自然领了。”

    其实讨论太乙真诀的来历倒是次要,李志常一来是感激青青之前的帮忙,二来是两人算是无声无息因此结盟。

    长生求得是逍遥自在,若是以什么契约誓言、因果为捆绑,对于两人而言反落了下乘。

    两人现在论的不是因果,而是交情,有什么好处,自然而然和对方分享交流,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不会客套,将来若真有对方相助的地方,千山万水,只一句话便是。

    这种关系,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就落了俗套。(未完待续。。)

    ps:  白天还有加更,继续求下月票,到月底了,大家有票就投了吧

第五十二章妙道真身

    一天的时间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

    如果李志常身化剑光,一天的时间,至少能让他周游周围三千里地界,可是如果用来打坐参玄,或许在感官中就只是一个呼吸时间而已。

    对于他而言光阴很珍贵,却又不值钱。

    珍贵的原因是他也同凡人一样,没有能力把流逝的光阴追回来,不值一钱的原因更简单,因为他剩下的岁月还很悠长。

    虽然未必是与天不老的道人,但要老死也不会那么容易。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志常终于通略了一下太乙真诀。

    太乙真诀乃是于佛道魔三家之外,别开辟的一条蹊径,李志常纵使想破脑袋,都料不到太乙真诀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能力。

    他不禁有些感叹,若是此功真有预料中那么强大,当是世间最不惧群攻的功法之一了。

    乾坤大挪移、明玉功虽然能够借力打力,那却是凡俗的功夫,到了元神之上,已经没多大用处,倒是独孤九剑的破气式,反而更有用些。

    而太乙真诀的神妙又有所不同,即使太乙真诀当真不是青帝的根本修行法门,也是一位极厉害的大能所创。可是为何会落在大圣国师王菩萨的画卷之中,李志常依旧难以明了。

    他很清楚大圣国师王菩萨修行的法门,跟太乙真诀完全是两种路子。

    而太乙真诀成就的境界,也不是简单的金仙。或者说证的不是道门金仙,而是另一种境界,比金仙还要厉害但又没有完全超脱金仙的一种玄妙境界。

    这也并不奇怪。道家的金仙、佛门的大乘菩萨虽然向来相提并论,可是玄妙各有不同,并不能以简单的实力划分。

    到了元神之后,即使金仙、大乘菩萨的境界,在生命的本质,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毕竟都是脱出了生死轮回,不再是朝生暮死。

    他手上的太乙真诀共有三层境界。分别大概对应地仙天仙之间、天仙与金仙之间、以及金仙以上又称之为神域或者说天帝的境界。

    这个天帝并非横压上古的天帝,而是一种称号。

    因为到了这境界,自身便能修炼出一个小天庭。又或者说小天界,可以庇护其中的人脱离生死,类似于佛门中佛国。

    太乙真诀第一层,又称之为‘妙道真身’。

    何为妙道真身。便指的是——千般法术。无穷妙道。

    太乙真诀的第一层‘妙道真身’道决便是:

    积阳为神,积阴为形。阴阳两半,合成其身,犹如日月立于虚空,昼夜不息。。。。。。。千二百灵,万二千神,合成仙宅,立为真身。真身之中。七政九宫,心光朗耀。照玄明宫。明空大神,和炁心真,内清五藏,外召五神。精思不穷,开光度人。老者反壮,故者还新。饮食六甲,三景同春。十二吏兵,保卫尔身。

    从开篇第一句‘积阳为神,积阴为形’,便深刻提出此法决必须是阳神境界,肉~身圆满的修行人才能够入手。

    这么高的前提条件,也足以证明太乙真诀的弥足珍贵。

    到后面便是练成‘妙道真身’的效果,不但是能够将自身生机保持在最充沛的时候,还能化出护卫自身的天兵天将。

    这便是太乙真诀不惧群攻的缘故。

    这化身出来的天兵天将具体实力,还有待检验,但是绝对不会太差,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源源不穷。

    李志常并没有继续专研下去,时间还很长,这样一门厉害的功法,也不可能让他仓促修炼。

    而门外的喧哗声,也让李志常意识到该来的终于来了。

    李志常身着一袭白衣,纤尘不染,飘飘欲仙,轻轻地打开了门。门外先是看见一匹高头骏马,全身纯褐色,没有半分杂质,一看就是良马。

    马上一个少年,不过十三四岁模样,可是身材已经极为高大,仪容清俊,相貌堂堂,两耳~垂肩,让人一眼望之,便很难忽略。

    像这样的人物,天生就应当受众人目睹,带快刀,饮烈酒,威震四方。

    骏马配上金色饰物,少年也佩戴者绣有猛虎的弓套,背后一群仆从,声势浓重。

    后面带着一个笼子,关着两只纯黑色的狐狸,其中一只神色萎靡,看着李志常,然后低下了头。

    李志常微微笑道:“你便是杨二郎?我是你父亲好朋友。”

    杨二郎大笑道:“我也听父亲说起过你,他还叫我有什么上学问的事情,可以来请教你。”

    “二郎是英雄人物,笔墨上的营生不适合你。”李志常淡淡笑道。

    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在琢磨这小子当真是气魄过人,练出一身真气,混合了北斗星力,带着肃杀之气,丝毫都不遮掩,把一身实力明明白白亮出来。

    杨二郎的练的功法的确高明之极,应当是勇猛精进的一类杀伐功法,偏偏他还能在精进之余,把自身根基打磨的浑厚,简直是个怪胎。

    李志常却不知道杨二郎练得便是昆仑道派自立派以来都未有人入门的《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此功玄妙,直证金仙大道,便是此方天地,也少有其他功法能比得上。

    如果不是昆仑道派从未有人练成过这门功法,昆仑道派也不会屈居崂山上清宫之下。

    毕竟这门功法不但直证金仙境界,还是从玉虚宫流传出来的神秘功法。

    若非有缘人,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修炼成功。

    也就是这门功法,自有性灵,可以自行择主,选择谁可以修炼。如果得不到它的认可,别人就不可能修炼。

    如果不是杨二郎获得了《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的认可,以无尘子的身份,也不可能如此放低身段,陪他这个徒弟在浊世红尘修行。

    说白了就是因为这门功法太过厉害,无尘子就是给杨二郎当保姆的。

    虽说修道人有今日~你来渡我,明日我来渡你。

    有可能这一世的徒弟,还是前一世的师傅。但是当到无尘子这份上的,也是千古罕见。

    这时候青凤拉了拉李志常的衣角,杨二郎瞥见,还没说话,马下面的一条黑色细犬,先是吼了起来。

    吓得青凤连忙躲在李志常背后,不敢出来。(未完待续。。)

    ps:  感谢古代复古 和小小的强者 的588赏以及防盗ban真厉害 、势去随波流 、小a猫君 的打赏

第五十三章千里寻救星(求月票)

    李志常朝这黑色细犬一盯,这黑色细犬浑然不惧,目露精光,跟着李志常对抗起来。

    李志常自然不会跟一条狗计较,不然赢了岂不是他斗赢了一条狗,要是被着有些灵异的狗扑到身前,更伤面子。

    所以他先别开了目光,那狗颇有灵性,见到李志常避开目光,前爪伸出来,挠着耳朵,一副得意的样子。

    杨二郎翻身下马,一脚踢到黑犬身上,笑骂道:“就你会显摆。”

    然后对着李志常道:“李先生这两只狐送给你,你不会拒绝吧。”

    李志常颔首道:“正好天冷,我拿来做两件狐裘恰好合适。”

    杨二郎促狭的看了青凤一眼,对着李志常道:“有这么漂亮的婢女暖床,还要什么狐裘。”

    青凤听到杨二郎的话,不仅心如鹿撞,脸色红扑扑的。

    李志常道:“好了,不开玩笑,你师父是否也在城中吗,我改天有空定然会去拜访?”

    杨二郎愕然道:“你说什么?”

    李志常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杨二郎受不住李志常的目光,顾左右而言他道:“我去打猎了,李先生再见。”

    他拜无尘子为师的事情,可不敢给他父亲知道,不然非得挨骂不成。

    杨二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慷慨的把青青凤她叔叔留下来。

    入了院内,两只老狐幻化为人形,对着李志常不断作揖。

    李志常道:“你们也不必谢我。我救了你们,你们以后就供我驱使,安安心心给我打杂。”

    老狐惭愧道:“自当如此。”

    他心道:他是九山王后代。到底两家纠缠极深,他给他当奴仆,也算是还了当初祖先的罪孽。

    李志常点头道:“我可不会看在青凤的面子上,给你什么容忍,我这里规矩没多少,不过就算是青凤犯了,我照样有手段斥责。你也知道我的本事。就算你犯了事,逃到天涯海角,我都有办法给你找出来。‘

    世人大都畏威而不怀德。这老狐虽然不是人,其道理也差不多。

    一味仁慈,反倒是软弱可欺的表现。何况他让两狐为奴仆,也算是清了当初两家的因果。

    老狐道:“老奴知晓。”

    “你叫什么名字?”

    老狐道:“我叫涂山仞。贱内唤作涂山尺。”

    李志常摆手道:“我记住了。你们自己去院子里找房间住下,今后这里的杂务你们就包了。”

    让青凤他们一家下去好好团聚,李志常也了了一件事情。

    顺便还算是有了下人。

    毕竟两只狐狸都不是凡人,自然不会因为他修行者的身份,有所不方便。

    这里也暂时是他的别院,毕竟大隐隐于市,人气纷杂,虽然不利于修行功法。但是这段时间他并不打算立刻投入太乙真诀的修行,而是先得把太乙真诀第一层理解深刻之后。再开始修炼。

    修行本就该不慌不忙,平心静气,才能见成效。

    他是深有体会,自然不会乱来。

    李志常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他会波澜不惊地慢慢研究太乙真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第二年春天。

    青青已经不辞而别,说有要事要做,而有一天周宏文的新娶妻子的堂弟王生却突然前来。

    原来之前因为李志常跟吴文才有些龌龊,那吴文才给自己的姑父黄典史上了眼药。

    那一天周宏文正刚刚用饭,就有人来禀告,一个庄园里的仆人被县太爷重打了。原因是黄典史家有个放牛的,放牛时踩了周家的田,两家仆人发生争吵、谩骂。黄家放牛的回去告诉了主人,周家仆人就被捉去送官,所以挨了重打。

    周宏文听到了自然按不下这口气。

    只因为黄家祖上是周家养猪的奴才。

    所以黄典史因为这段出身,经常被拿出来取笑,加上李志常的事情,其实一直怀恨在心,又遇到丁乘鹤被临时调走,换了新的知县,便设下此计谋,意在激怒周宏文。

    周宏文没咽下这口气,毕竟当初黄家还是他家的奴才,现在小人得志,他这脾气自然忍不下去。当即就写了呈子送到县衙。可是新来的县官只看了一眼就把呈子撕了扔在地下。周生气极了,顺口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冒犯了县官。县官恼羞成怒,就把周生拘捕了。

    当时官府正抓了三个强盗。黄典史就用钱买通了海盗,让他们捏造周生是同党,然后根据假证词,革去了周生的功名,屈打成招,给周生安上了谋反的罪名,送到了刑部。

    他的妻子王氏没有主意,只好请来王生商量,正巧杨天佑之前书信提到了李志常到了三原城,因此王生才不远千里的赶过来,找李志常帮忙。

    当然他这么热衷此事,固然有为堂姐夫伸冤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李志常在他眼中可是在世仙人。

    难得有跟李志常接触的机会,他当然不肯错过。

    一路快马赶来,王生颇见风霜,李志常也看在眼里。

    李志常听他说完来龙去脉之后,心里起卦,的确王生没有虚言妄语。

    他指着身旁的耿去病,缓缓道:“你一路辛苦了,如果你想跟我学点什么,就暂时留在这,我让我的记名弟子耿去病教你站桩。”

    王生听到李志常的话,自然是欢天喜地的跟耿去病去了,也不担心周宏文,毕竟以李志常的本事,要解决这事,自然不难。

    李志常等王生去后,自语道:“毕竟承蒙你照顾我这么多年,你的事我当然不会置之不理,可惜你到底是富贵中人,我们也就这百年不到的交情了。”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