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78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278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科研项目都已步入正轨,钱仲泰教授领头搞的《科技白皮书》也已出炉,暂时没我什么事,所以申请回来做些实质性工作。”陆雯笑了笑,说道,“黄总很给面子,让我跟你们合作。听说,你是自愿回来的。”

牧浩洋也笑了笑,没有跟着陆雯的话题往下说,转而说道:“刚回来,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今后还得向你请教。”

“上校,你也太客气了。”

“应该的。”

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吗?”

“上午才到,我还没去找老戚呢。”

“你的工作,与他没有多少关系,找不找他都一样。”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见到牧浩洋没有开口,又说道,“黄总安排了一次大规模联合演习,月底在舟山那边进行,我们都得过去。”

“演习?”牧浩洋皱起了眉头,“才打完,就搞演习,也太急了点吧。”

“一是政治上的需要,二是检验未来战争环境下的新战术,确定军事装备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

“陆军也要参加?”

“所有军兵种都要参加,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场战争就在海洋上进行。”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好好准备一下吧,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找我。”

“准备什么?”

陆雯笑了笑,说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陆工,我刚回来,昨天还在‘海口’号上写作战报告呢。”

“这么说吧,月底的演习将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实兵实弹对抗演习,二是计算机模拟演习。在前者的数据基础上,黄总会安排你们几个进行模拟对抗。你负责海军事务,肯定代表海军。”

牧浩洋一惊,说道:“让我们几个?”

“当然,军队朝什么方向发展,装备起牵头作用,而你们几个将主导装备建设。如果不清楚未来战争的方式,又怎么知道该重点发展哪些装备、该淘汰哪些装备呢?”陆雯笑着摇了摇头,又说道,“当然,不是你们之间的对抗,而是由你们组成一个团队,与黄总亲自率领的一批将领进行对抗。”

“这……”

“别担心,这是出人头地的最好机会。黄总不会在乎输赢,或者说你们能胜出,才能证明他现在做的一切是正确的。”

牧浩洋暗自叹了口气,回来还没喘口气,就领到了这么重要的任务。

“我只是给你提个醒,见到黄总的时候一定要装着不知道。当然,私下里,你得尽快做好准备。”

“我明白,陆工……”

“今后我们在一起共事,没必要这么客气,而且我们的年纪差不多吧。”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还是得感谢你,不然仓促上阵,恐怕……”

“没什么好担心的,你是实战经验最丰富的一个,还懂得技术。从长远来看,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之内,海军肯定会超越陆军。”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笑着说道,“浩洋,我非常看好你。”

牧浩洋勉强笑了笑,没有答话。

“好了,时间不早了,晚上还得去见黄总,先去吃晚饭吧。”

“我请客。”

“你请客?”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你帮了我,怎么也得请你顿饭吧。”

“我可没有要求你请我吃饭。”

“陆工,你知道我不喜欢欠别人什么,所以……”

“行,你请客。”

因为晚上还有事情,所以两人没有进城,只是到军官餐厅点了几样小菜。

陆雯说得没错,当天晚上,黄峙博把装备建设联合办公室的五个人叫过去,安排了月底演习的任务。因为早有准备,所以提到具体演习方案时,牧浩洋给出了一些意见,在黄峙博面前露了一把。

接下来就一点都不轻松了。

虽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牧浩洋对军队的了解远远比不上戚凯威等人,所以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了解部队的基本情况。在此期间,难免会遇到麻烦,也就得抛开顾虑,向陆雯请教。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专心于工作,牧浩洋没有多少心思关注外面的事情。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偶尔听陆雯提到一些。

第二章 唯一选择

第二章 唯一选择

六月十七日,中日东海冲突停战谈判的第一轮会议在夏威夷举行。

因为喜田多一郎在六月十五日获得国会众议院多数议员支持,十六日正式组阁,正式担任内阁首相,亲赴夏威夷参加谈判,所以中国谈判代表团由文廷贵率领,黎平寇留在国内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

从一开始,谈判就不顺利。

谈判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划分停火线。

因为战场在海洋上,没有看得见的军事分界线,所以双方存在严重分歧。文廷贵坚持以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即冲绳海沟最大等深线为停火线,喜田多一郎则坚持以东海中线为停火线。

前三天,双方都在争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冲突爆发前,双方在东海专属经济区划分问题上存在的最大分歧。

到六月二十一日,谈判被迫休会。

文廷贵与喜田多一郎均没离开夏威夷,而是在为第二轮会晤做准备。

两人在夏威夷的交锋,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美国国务卿帕克斯宣布休会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战火将再度点燃,直到文廷贵与喜田多一郎先后宣布留在夏威夷,为二十三日的第二轮会晤做准备,世界舆论才平息下来,相信谈判还没破裂。

“关键不是停火线,也不是今后的专属经济区,而是美国。”

“美国?”牧浩洋抬头朝陆雯看去。

“要是谈不下去,我们完全可以在停火协议的限制之内采取行动,比如向我们认定的停火线派遣海事舰船。虽然日本也可以这么做,但是美国出售的战舰还没到达,日本没有这个底气。没有美国支持,日本肯定不会向交战海域派遣舰船。用实际行动确定停火线,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谈。”

“那为什么还要谈?”

“如同日本不敢得罪美国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理由与美国对着干。”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发表高论。

陆雯也笑了笑,说道:“其实,这只是开始。相对而言,停火线涉及的是海洋利益,远远比不上钓鱼岛。”

“什么意思?”

“虽然美国从未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但是也没承认我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从法理上讲,钓鱼岛属于台湾。”

“美国已经承认我们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权,台湾也是我们的。”

“道理上是这样,可是事实呢?美国与我们只有三个联合公报,而在法律上,联合公报没有任何约束力。”

“什么意思?”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钓鱼岛交给台湾,或者与台湾达成某项协议,委托给大陆管理。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了台海问题,而美国肯定会向台湾施压,让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保留。”

“结果呢?”

“搞不好,我们对钓鱼岛只是军事占领,得不到承认。”

牧浩洋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或者说,美国会借此机会迫使我们在台海做文章,从而在外交上孤立我们。”

陆雯笑了笑,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上面会不会因此把台海战争提前?”

“你觉得呢?”

“我?”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我可不是国家领导人,也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上校,你太谦虚了。”

“陆工……”

“你都能看出美国的目的,肯定能够想到我们的对策。”陆雯笑了笑,说道,“仅从军事上看,我们应该利用这场冲突解决台海问题。东海舰队回来之前,黄总就做了安排,最终却被叫停。”

“叫停?”

陆雯点了点头,说道:“部队已经集结,所以黄总顺水推舟,决定在月底搞演习。”

牧浩洋愣了一下,猛然明白了过来。参加演习的部队,肯定早就收到了命令,只是在最后关头被取消了。

“显然,上面肯定有信心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统一,不然台海战争早就爆发了。”

“能实现和平统一,自然再好不过。”

“确实,解决内部矛盾,战争是最后手段。”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不过,这些都与我们无关。作为军人,我们只需要做好份内的事。明天去舟山,你也过去?”

“我晚一点过去,反正我只是技术顾问。”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黄峙博正在元首府与傅秀波等人讨论与停战谈判有关的事。

正如陆雯所说,关键不在日本,而是在美国。

停火线只是问题的表象,真正的矛盾在台海问题上。

谈判开始前,文廷贵与帕克斯进行了一次单独会晤。按照帕克斯的话,美国可以向日本施压,让日本接受中国开出的条件,但是中国必须保证让台海保持现状,不采取任何破坏性行动。

显然,这超过了中国的底线。

虽然中国早就承诺,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海问题的主要手段,只要台湾没有越过底线,就不会采取军事行动,但是从未承诺放弃武力手段。从政治上讲,中国不可能做出帕克斯所要求的保证。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陆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台湾。

对大陆来说,解决台海问题仍然是时间上的问题,只是显得更加紧迫。在全面崛起的过程中,中国必须实现统一,而且必须尽快实现统一。只有统一的中国,才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这一点,与美国非常相似。

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仅仅是北美大陆上的强国,离世界霸权还非常遥远。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才获得了挑战英国的基础。

帕克斯正是抓住了这个问题,目的也非常明确:阻止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这下,东海问题牵扯了进来。

美国不向日本施压,或者说没有美国的同意,日本肯定不会在划分停火线、以及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做出让步。

即便战火不会再次点燃,也会为下一场战争埋下祸根。

摆在傅秀波面前的选择很简单:要么在谈判中做出让步,把好不容易取得的军事胜利交出来;要么一劳永逸的解决台海问题,不给美国留下钳制条件。

问题是,这两个选择都不理想。

虽然刘俊实秘密来京,与傅秀波商讨了民族统一大业,但是作为前领导人,刘俊实没有能力主导台湾政策。

六月十一日,中国与日本宣布停火后,台湾就提高了军事戒备。

说得简单一点,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台海问题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现在发动战争,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

除了军事代价,还得考虑政治与外交代价。

东海冲突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比如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倒向美国,如果再打一场大规模战争,中国的外交环境肯定会严重恶化。

即便以美国的国际地位,在五年内打三场战争,也会背上道义负担。

在谈判中做出让步,更加让傅秀波无法接受。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好不容易取得军事胜利,却在谈判桌上输得一干二净,傅秀波必须考虑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领袖地位的影响。

会议的气氛很压抑,谁都知道傅秀波必须在战争与高代价和平之间做出选择。

“对我们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与日本签署停战条约,而不涉及台海问题。”傅秀波扫了眼参会领导人,说道,“我跟廷贵同志通了电话,强调了我方的立场。两天后,廷贵同志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提议将存在争议的海域设为共管区,前提是日本必须承认我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与行政管辖权。为了提高筹码,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向美国与日本发出明确的信号。”

“什么行动?”易援朝问了一句。

傅秀波笑了笑,朝黄峙博看了过去。

“二十四日,我们将在舟山群岛举行一次大规模陆海空联合演习,二炮也将参加。演习主要针对未来大规模战争,参演官兵超过四十万人。为了增强演习的意义,我们将邀请一百多个国家的驻华武官前去观摩,并且及时公布相关消息。因为针对未来战争,所以我军将在演习中重点使用新式武器装备,并且进行红蓝两军对抗,检验我军这些年来在战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把家底全都亮出来?”易援朝锁紧了眉头。

“只有让敌人知道我们有多么强大,才能让敌人打消不轨企图。”傅秀波替黄峙博做了回答,“这是我的安排,而要让美国做出让步,不再插手台海事务,我们就得把看家的本领拿出来。”

“这也太轻率了吧?”易援朝咬了咬牙,说道,“从根本上讲,我们的军事实力仍然远远弱于美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家底,等于让敌人知道该如何对付我们。如果美国没有做出让步,恐怕……”

“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美国很难在战场上、特别是在靠近我国本土的地方取胜。”

易援朝看了黄峙博一眼,显然不大相信。

“很简单,新技术的出现,对我军也是一个重大考验。在全面电磁战环境下,我军的战斗力也大受影响。作为全面电磁战的发起者,我相信在我们找到解决方法之前,美国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黄将军,你也太有信心了。”

“这不是信心的问题,而是……”

傅秀波压了压手,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如果美国不肯让步,我们将被迫在台海问题上做出让步,或者拱手交出胜利果实。只有抓住这个机会,才有希望取得对我们最有利的结果。”

易援朝没再说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得非常透彻了。

第三章 演习

第三章 演习

六月二十三日,文廷贵在第二轮会议上提出了折衷解决方案。

因为喜田多一郎没有提出对应方案,所以具体的讨论工作安排在二十四日进行。夏威夷位于西十一时区,二十四日上午相当于北京的二十五日凌晨。也就是说,在文廷贵提出折中解决方案后不久,联合演习就正式开始了。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已经照会美国大使馆,公布了演习计划。

喜田多一郎没有立即回应,也与即将举行的演习有关。

演习的第一会合,唱主角的是东海舰队与海军航空兵,主要演习课题为:恶劣电磁环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