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391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391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炳勋如此高级别的军官投敌的影响极坏,所以也就连带着韩云华对庞炳勋以及整个第40军的印像大大下降。既然这次朱怀冰和庞炳勋两个坏种都到齐了,那么韩云华要是不出手就真是对不起他自己了。

诸多的东西在韩云华的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韩云华的思路也变得清晰了,制造摩擦的压力也就减轻了不少,南下接应新四军韩云华所面临的压力比之新四军还要大不少。这一次不开枪还好,要是双方发生了交火,那么就算是胜了也是极其不光彩的事情,这个年代有一个信条,那就是不管你再会打仗都不能像中国人开枪,中国人打中国人,再厉害也是脓包。

这次和庞炳勋所部开战和打石友三不一样,石友三那是早就和日本人有来往,就算是真的把石友三的69军吃掉国民政府也没话说。但是庞炳勋部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国民政府正规军,是一支战功彪炳的部队,要是就这样被韩云华所部歼灭了,全国人民也不会答应的。

韩云华将手中的烟蒂狠狠往地上一摔,然后道:“命令许世友,让他给我狠狠打,蒋介石他是属驴的,拉着不走打着倒退,只有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记得自己是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告诉许世友,这次他们只能打庞炳勋和朱怀冰的部队,其他的那几个步兵师绝对不能动。”

“是,司令员那小鬼子那边怎么办,我们用不用多调点部队过去?”杨成武继续问道。

“用,虽然我判断小鬼子是不会派部队前来打扰我们的,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你要亲自盯着,千万不要让小鬼子钻了空子。另外还要时刻关注皖南的局势变动,一有消息就立即告诉我。”韩云华果断的下令道。

“是。”

同一天韩云华一个人的名义向中央致电,希望中央能催促新四军立即北上,但是要特备注意北上路线问题,迟则生变。

1941年8月24日这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接到蒋介石手令的庞炳勋以及朱怀冰所部4万余人开始从内黄、清丰两地夹击许世友所部驻扎在南乐县的一旅一团,而内蒙古军区冀南军分区第13师一旅旅长江子清下令反击,豫北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南乐县,13师一旅旅部。

“报告,敌第40师骑兵第14旅已经进驻清丰县,同时敌派出一个团的步兵和一团的骑兵组成混合部队进占了高堡地区。”

“报告,敌37军第94师于今天上午11时进驻内黄县,其麾下骑兵第4师在师长王奇峰的率领下正向着南乐杀来。”

江子清拿着一个硕大的放大镜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不时指着地图上的某个点仔细分析一番,一旁的政治委员黄赤水不时跟着指指点点。

“老江,这一战我们该怎么打你想好了没有?”黄赤水对于打击国民党部队是一点内疚心理也没有,他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了,虽然他参加红军长征的时候还不过二十岁,但是这不能使他减轻对国民政府的痛恨。

江子清看着地图说道:“这一仗打赢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怎样打得漂亮可就不好办了朱怀冰的部队倒还好说,刚刚重建不久,战斗力有限,两个师也不一定是我们两个团的对手,只要我们在这里各安排一个步兵营,拖住朱怀冰部两天一点问题也没有,要是我们一旅集中力量打朱怀冰的部队全歼不敢说,击溃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问题是就这两支国民党部队来说,庞炳勋的第40军的战斗力明显要比朱怀冰所部要高一戳。打击了朱怀冰所部不一定能震慑得住庞炳勋所部,但是反过来就不一样了,只要打击了庞炳勋所部朱怀冰那个老东西就不敢再跳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打庞炳勋所部,最好是能全歼其主力一部,怎么样?”

黄赤水想了想说道:“老太太吃柿子先挑软的捏,这是打鬼子的做法,但是打顽军就不能这样做了,国民党部队和他们那个脑袋被驴踢了的委员长一样,都是属驴的,不打是不行的。但是还不能打得太狠,要以震慑为主,所以全歼恐怕不好交代。”

江子清道:“其他部队还好说,但是庞炳勋的第40军可是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精锐,39年国民党军进行整编,将第43军与第40军合并组成新的第40军,原第43军下辖第106师改隶第40军建制。庞现在第40军下辖第39师、第106师、骑兵第14旅。全军一共两万八千多人,我们一旅现在只有8000人不到,敌我实力相差悬殊,想要全歼第40军可不太容易。”

“全歼一个完整的第40军肯定不容易,小鬼子在台儿庄的时候出动了那么多军队也没把庞瘸子怎么样,我们一个旅更不能把他怎么样了,再说我们驻扎在县城的部队只有一个团,其他部队还在后面。而且我们还要应对朱怀冰所部的夹击,形势很是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打击庞炳勋所部的先头部队还是可以的。庞炳勋的先头部队只有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我们旅虽然没有骑兵团,但是却有骑兵营,虽然兵力只有四百余人,但是庞炳勋所部的骑兵团也不过7、8百人,尽管全歼不了那个骑兵团,但是拖住总是可以的,然后我们在集中力量打击那个步兵团,胜算还是很大的。”黄赤水虽然是一个政治干部,但是对于军事指挥却也不是外行,这样的干部在八路军中很是常见。

江子清想了想说道:“我倒是不担心庞炳勋那个老东西能把我们一旅怎么样,我是担心不能打的漂漂亮亮的,吃东西要吃干净,留下半拉残局可就不好收拾了。再说师长和王师长他们不是还在后面吗,我就搞不懂了,师长怎么就不给我们配援兵过来,靠我们一个旅就想全歼人家两个军,这貌似很有难度。”

“呵呵呵,不说那没用的了,师长有师长的考虑,算了,不提这些了,那你打算怎么打。”黄赤水和江子清搭档虽然不足一年,但是两个人还是比较默契的。在内蒙古军区这样的搭档很常见,其他部队中政委和军事长官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大有人在,但是内蒙古军区军政干部不和的现象很少出现,因为绝大多数的干部都是韩云华精挑细选的,而且都要不定时地被送到塞北军事指挥学院学习,有的还被送到延安抗大学习,所以这些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最重要的是韩云华和历任政委相处的都很融洽,给下面的干部们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再就是内蒙古军区军政分工很明确,军事首长只管打仗和部队的发展,而政委则只能管部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两者各司其职,倒是配合的相得益彰。

“老黄,你过来看,这里是一片低矮的丛林,前面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我去看过,这条山谷虽然狭长险峻,但是却不利于部队伏击,所以我打算在这里设置两道封锁阵地,先要搓一搓这股顽军的锐气,不过这里地形也不利于我们防守,打的差不多就得撤退了,不然部队的伤亡会大大增加的。我们可以将伏击的地点设置在这片低矮的树林里,这里的树木都很低,而且前面就是一块平坦的空地,在战术上是一块并不适合打伏击战的地方。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这一点,将部队埋伏在这片树林里,让后用小部队诱敌深入,然后再打他个出其不意,我们现在能动用的兵力很少,这样的战术最适合我们了。”

“那朱怀冰所部该怎么办?”黄赤水问道。

“朱怀冰所部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经过去年那一战,那个老小子学乖了,轻易不敢招惹共产党八路军,这次我们只需要派两个精锐的步兵营到这个地方设置阻击阵地,只要弹药充足打个三天两天事不成问题的,等朱怀冰那个老小子反应过来,庞炳勋的那个先锋团早就被歼灭了。”江子清道。

“好,就这么干!”

“那就通知部队集结吧。”

现在最纠结的并不是蒋介石也不是庞炳勋,更不是韩云华,而是在冀南前线指挥部队作战的许世友。原本许世友还准备大干一场的,但是一封来自军区司令部转发的电报让许世友纠结不已。原来这份电报是军区司令部转达的中央密电,党中央命令许世友务必要控制好前线的局势,绝对不能随意歼灭友军的任何一支团级以上的部队,否则后果相当严重,“黄桥事件”已经表明,国民政府很介意麾下部队被我军歼灭。而韩云华本人则是早已铁了心要拿庞炳勋的第40军开刀,中央虽然给过几次建议但是都被韩云华给否决了,主席等人无奈之下只好密令许世友这个前线指挥官出工不出力了。

第520章:韩云华出手

接到中央的密令后许大师长纠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是让他做风箱里的耗子不是。执行中央的命令吧,那不就是得罪了司令员,要是不执行中央的命令那后果更为严重,他这个时候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纯属一个受气包。

无奈之下许世友只好想了一个笨办法,他命令部队就地休整,让一旅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力同庞炳勋以及朱怀冰所部周旋,既不说明原因也没有派后续部队,同时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上报到了中央。

中央对于许世友的处理办法很是满意,但是许世友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后面紧接着韩云华就发电报询问大部队为什么呆在大名不动了。许世友知道这件事满是瞒不过去,韩云华是何许人也,些许小事岂能瞒过他的法眼,于是主动将中央的意思婉转地透露给了韩云华。

韩云华一听就火了,有什么话不能明着对他说吗,怎么越级给指挥下面的部队,这还了得。不过随即他也理解了中央的难处,中央也是迫不得已才会出此下策的。不过理解归理解,并不等于说韩云华会取消计划。

他知道要是硬是命令许世友给一旅派部队的话,那么只会让许世友难做,反正在他看来不管是朱怀冰的37军还是庞炳勋的第40军都不过时一支地方杂牌军,战士们也许有一点,但是高层军官却绝对美玉那种胆气,既然不能围歼他们,倒也不是没有克制他们的办法。韩云华连夜带着自己的亲卫队离开了衡水,直奔前线而来。

韩云华走得很急,身边除了不到两百人的亲卫队之外就没有其他部队了。原本杨成武还准备让自己的警卫团跟着,一路护送韩云华南下。但是韩云华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所以很坚决滴拒绝了杨成武的建议。

韩云华并没有在大名县停留,而是直接绕城而过,直接向最前沿赶去。在路过大名的时候韩云华派了一个亲卫进去单独捎给许世友几句话,自己则是马不停蹄向前线奔去。

韩云华也没有在南乐县停留,他知道他到了那里只会给江子清等人添乱,反正这次他南下的目的也不是江子清,国民党第40军军部才是他这次的目标。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亲自带队作战了,这种感觉真是怀念。韩云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猫着身子用望远镜侦查前面营盘的情况。

“调查清楚了吗,村子里驻扎着什么部队,番号和兵力多少,指挥官是谁?”韩云华快速地说道。

王小虎急忙答道:“已经搞清楚了,这个村子叫李家洼,驻扎在这里的是第40军第39师的一个团,总兵力2100多人,装备有重机枪和轻机枪,但是没有迫击炮。团长叫刘致远,黄埔9期毕业,正宗的班科生。”

“我看村子里只有一千人不到,剩下的部队在什么地方?”韩云华继续问道。

“李家洼是方圆十里内最大的村子,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276团的驻地,不过李家洼毕竟只是一个小村子,根本就住不下一个团,况且这个团还有一个骑兵连,马嚼人吃哪一样不是得老百姓供养,这么多人就凭这么一个小村庄哪能供养得起,于是剩下的一千人被分到了其他村子。司令员我们该怎么办,打不打?”

“这样疏忽的防守不打真是对不起他们了,我们不但要动这个李家洼,其他的人一个也别想跑,剩下的部队都在什么地方,有标记吗?”韩云华道。

“有,杨家村,闫家店,三瑞梁,王家村,黄土村,每个村子各一个连,剩下还有一个营部和一个步兵连在马家村,总兵力超过了一千人。”王小虎道。

“呵呵呵,就你小子懂我,这样,今天晚上夜袭杨家村,闫家店,三瑞梁,王家村,黄土村以及马家村,每个作战小组对付一个村子,剩下的跟我去李家洼,具体作战任务小虎你来分配。”韩云华命令道。

“好的,司令员。不过您就不要参加行动了,李家洼我去就可以了。”王小虎道。

韩云华笑道:“那可不行,你去马家村,我到李家洼,记住能不杀人就尽量不要杀人,实在不行再杀。”

“知道了!”

夜已深,但是李家洼最大的地主刘三炮家依然灯火通明,整个刘府进进出出都是人,很是热闹。

276团团长刘致远和一群军官坐在刘家的大厅里正喝到了酣处,刘致远从军校已经毕业6年多了,能在6年的时间里混到上校团长的在黄埔9期只有寥寥几人,而那些人哪一个不是家里背景深厚,学习成绩优异的家伙,只有他既没有背景成绩也一般,现在的刘致远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幻想着再熬上两年自己也成了少将旅长,到时候那是何等的风光。

“满上,满上,呵呵呵,团座,来我黄麻子敬你一杯,这几年要不是团座的栽培,也许我黄麻子还在马房喂马呢。”一个满脸麻子的军官起身说道。

刘致远也喝到了兴头上,笑道:“哈哈哈,你不说还好,一说老子就想起你小子那时候那个衰样,堂堂一个少校竟然被弄到马房喂马去了,真是给我们黄埔先烈丢人,呵呵呵。你小子也算是走了狗屎运,要不是老子替你说情,师座是不会放你小子下部队的。”

“那是那是,要不是团座提携,哪有我黄麻子的今天,这仗打完了我请团座到望海楼好好逍遥逍遥,一切的花费卑职全包了,呵呵呵!”黄麻子趁着酒兴大声喝道。

刘致远哈哈大笑道:“行,就你小子上道,老子不白提拔你一番,这一仗我们也轻松,两个军打一个旅,也没要求全歼,也许不用开枪就能完成任务,比打鬼子轻松多了。”

“团座,我听是我们这次要打的可是八路军韩云华韩老总的部队,别的八路军还好说,但是唯独韩云华老总的部队可不好惹,上一次我在山东看过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