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40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40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室里的气氛很活跃,一个个团级军政长官聊的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本来就是吗,打了胜仗谁都高兴,更何况内蒙古军区绝大部分的军政主官都是从一线提拔上来的年轻干部,平均年龄都很小,这些年轻的军官们思想活跃有激情,打仗时有勇有谋也敢打敢拼,在底下更是没个正行,和手下的战士们打得火热,这下打了胜仗还不闹翻天呀。

韩云华和沈玉泉相跟着走进会议室,并且紧挨着坐了下来。

韩云华站起来说道:“同志们,经过八天多的艰苦战斗,我们打退了日军的重兵围剿,并且在保卫了根据地的同时也取得了重大战果,同志们我们有理由为牺牲了的战友同时也为我们自己鼓一次掌。”说完率先拍起了手。

会议室里的一众高级军官都跟着鼓起了掌,一时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接着韩云华又说道:“下面就让沈政委为大家作这次战役的战斗总结。”

沈玉泉大声道:“此次战役,日军华北方面军共出动了两万三千多精锐部队以及一万六千多伪军,同时配以飞机重炮以及大量的战车,对我内蒙古军区大青山根据地发动了全面进攻。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军区集中了21个正规团和4个独立营以及四支特战中队约五万六千多人的正规部队,同时配合作战的还有12个县大队和47个区小队以及大批的民兵,在方圆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共投入了七万多人。是役我们收复军事重镇集宁,占领了卓资山、张北、天镇这三个县城,共歼灭日伪军两万三千多人,全歼其大同方面军,击毙第26师团地26旅团旅团长黑田重德少将。其中击毙日寇九千多人,击伤四千多人。击毙伪军四千多人,俘虏了六千多人。同时缴获三八式步枪6543支、中正式步枪6574支、轻重机枪345挺、迫击炮掷弹筒45门(具)、野战重炮16门、各种子弹267万发、炮弹1万多发、一个野战医院的所有药品以及医疗设施、战马3786匹、粮食财物若干。同时我们还解救出国民党部队以及我们八路军各部的战俘13672人,并且解救出一大批被鬼子迫害关押在大同城中的革命斗士,其中包括国民党冀中游击总队司令马朝阳少将等高级干部。我们还在大同外围的矿井里解救出近三万名中国劳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劳工为国共各个战场被俘的战士,现在这些人都已经安全到达了根据地。这就是我们这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比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所取得的成绩有过之而无不及,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沈玉泉的话还未说完,会议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沈玉泉顿了顿继续说道:“同志们,战果是辉煌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的伤亡也是惨重的,是役我们内蒙古军区共伤亡了一万六千多人,其中牺牲人数为3412人,重伤人数为1212人,轻伤人数13245人。伤亡率达到了30%,而这些伤亡绝大多数为我们的正规兵团。敌我伤亡比约为1。5:1,我军占有绝对优势。同时根据地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43个村子遭到鬼子飞机轰炸,尽管伤亡不大,但是给根据地的经济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还有就是我们的武器装备损失也很严重,经此一役我们共被炸毁或者是自身使用损坏的轻重机枪就达到了264挺,步枪4231支,各种火炮59门。”

沈玉泉坐下后,韩云华又站起来说道:“同志们,武器装备的损失倒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我们缴获的武器远比我们损失要多得多。最让我担心的是我们弹药的损耗问题,经此一役我们共消耗了一千一百多万发子弹,四万两千多发炮弹,基本上把以前积攒起来的家底都打掉了。我昨天回大青山上的军火库看了一下,发现整个军火库里的子弹只剩下四百多万发了,加上我们这次缴获的二百多万发,也不过才六百多万发,要知道我们军区现在单步枪就有四万多支,轻重机枪两千八百多挺,也就是说除掉你们各团现有的库存外,军区步枪和马枪以及轻重机枪平均每枪已经不足150发子弹,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弹药补充问题的办法的话,军区再也打不起这样的大战了。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说是惨胜,虽然我们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在经济上我们却陷入了困境。因此我们接下来的战斗任务就是怎样弥补我们的损失,怎样补充我们的弹药。”

看到气氛似乎变的有些低迷,韩云华停了停继续说道:“大家也别想太多,损失和消耗是大了点,但是我们内蒙古军区就是有这个能力和鬼子拼。胜利就胜利了,没有别的理由,鬼子被我们消灭了两万多人,我们保卫住了我们的根据地,保护好了身后的老百姓,再大的损失再大的消耗也是值得的。现在我来说一下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大家都仔细听好了。”

让会议室里的军政干部们都缓了缓神经,韩云华又继续道:“塞北军分区的任务不变,依然是向日军重兵防守的归绥和包头一线渗透,扩大军分区的地盘和影响力。99团这次损失特别严重,六个营基本伤亡殆尽,所以调回军区休整,人员和武器装备优先补充。新一团一部留守张北县,监视张家口的日军,另一部则是由团长或政委带领,出击康保一线。新二团和炮兵一团调往天镇县驻防,负责监视大同和阳原方向的日军,同时也要向周边市县渗透。新三团、骑兵一团、骑兵二团组成北进支队,以叶保国为支队长,出击绥远北部的草原地区,开辟草原地区的抗日新局面。新四团和骑兵三团负责中旗、后旗、商都、化德一线的防务,并要大力支持当地地方武装的发展,要求在正规部队离开后,这些地区依然要有足够的防守力量。新五团进驻卓资山县,负责监视归绥城里的日军,并要完全控制卓资山县。新六团和骑兵四团进驻集宁城,军区司令部一分为二,政委留在集宁主持军区的日常工作。我则是带着99团和骑兵六团回大青山组建新的部队。警卫团防守丰镇县,主要是负责防御大同方向的日军,并且要大力发展部队。骑兵七团出击凉城,骑兵八团出击清水河县,你们两个团要打通我们和120师的安全按通道。骑兵九团和骑兵十团向怀安、张家口一带渗透。杨瑞华主任负责统筹各县的生产建设工作,负责组建军区的被服厂和子弹复装厂等军工部门,同时要完善或重新组建军区辖下各县的地方政权。情报处升格为情报部,钱壮飞任部长,负责根据地的保卫和反间谍以及对外的所有情报工作。”

长长的一通任务安排说完后,韩云华都觉得自己有些累的慌,转身向沈玉泉问道:“老沈,你想想还有什么不足或没想到的事,提醒一下我?”

沈玉泉想了想说道:“从战斗结束到现在,延安方面和总部首长多次要求我们汇报这次战役的战果,就连武汉最高当局和二战区长官部也多次询问这次战役的一些详细经过。但是我们都忙着清点战利品和救治伤员,一直都以处理战后事宜推掉了,我看是时候和首长们报捷了吧。”

韩云华一拍脑门,郁闷地说道:“我怎么把这事忘了,老沈你现在就以军区的名义向延安方面以及总部报捷。至于老蒋和阎老西那里就让总部看着处理吧,如果可以的话让老蒋或阎老西给咋补充些子弹炮弹吧。”

散会后,韩云华带着猎豹和雄鹰两个特战中队返回了大青山。

第063章:无奈的老蒋

内蒙古军区的电报发到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后,引来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韩云华的预料。首先是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以中央和个人的名义发来贺电,祝贺内蒙古军区再创佳绩,望所部官兵再接再厉杀敌报国。随后八路军总部也发来了贺电,并授予内蒙古军区全体特等功,韩云华和沈玉泉个人特等功,其他一大批干部一二三等功不等。

当天,八路军总部将内蒙古军区的捷报稍作修改后转呈到了二战区长官部和军政部,并由二战区长官部和军政部上报到了武汉最高的当局的手中。

武汉,最高当局的官邸。

蒋介石看完电报后,缓缓地问道:“这份战报的真伪得到证实了吗?”

军统负责人戴笠立即回答道:“报告委座,北平站发来最新情报证实,日本人确实是撤退了,八路军韩云华所部的确是赢了,这份捷报应该是真的。”

蒋介石沉默了一小会儿,感叹地说道:“人才啊!可惜不能为党国效力,单单一个韩云华就能顶一个集团军。”说完后,蒋介石将手上的白手套扔在桌子上,对坐在一旁的戴笠道:“你们军统对韩云华的调查弄得怎么样了有最详细的资料吗?”

戴笠道:“委员长,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军统北平站站长毛人凤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韩云华的绝密情报。此人没有读过书,更没有上过军校,抗战以前军事才能一般。韩云华有一个妹妹,有一个疑似未婚妻的青梅竹马女人,还有一个很照顾他的阿姨,也就是她妹妹的养母,家庭背景很简单。他妹妹的养母原来是大学教授,据分析韩云华的一身本领有一半源于这个叫江丽芳的女人。韩云华在周恩来身边担任了六年的警卫,并长时间实际兼任着中共随军学校的警卫长官,其另一半的本领有可能在那个时候学到的。韩云华现在担任着中共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独立77旅旅长,是中共那边有名的悍将,日本人多次在其手上吃大亏,先后有两个少将死在韩云华手上。而且根据我们调查,这个韩云华和共产党的行事有很大区别,并没有朱、毛、周、林、刘、贺那般光明磊落,可以说这个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证据表明韩云华曾暗示其部下可以杀俘,这次韩云华所部和谷寿夫在察哈尔地区作战过程中,有大约近两千名伤员直接或间接死在韩云华手里。就这次战役而言,该部消灭了那么多日伪军,但是却没有一个日军俘虏,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韩云华对日本人极其仇恨。”

蒋介石喝了一口白开水,问道:“那现在韩云华手里掌握着多少部队,他又哪来那么雄厚的本钱和鬼子硬碰硬?不过这个韩云华很对我的脾气,有他在不怕中共的八路军不和鬼子死拼,但这一战就伤亡了近两万人,好呀!中共那边缺乏药品,伤员有一半能够归队就算不错了。中共一共就那么点人,迟早会被那个愣头青玩完的。”

戴笠想了想说道:“韩云华手里有多少部队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但是根据这次的大战,我们军统初步判断韩云华手里最少也有两万人的正规部队,同时还有大批的地方部队,这些地方部队的人数应该在五万到六万人左右。我们在大同城里的情报人员证实,韩云华手里有一支人数在一百五左右的特别行动队,战斗力极其强悍。这次大闹大同城的就是这支部队,建议委员长要特别注意这支部队。”

蒋介石有些吃惊地说道:“娘希匹,这个韩云华的手里有这么多部队吗?他们中共不是只有五万多人吗?怎么一眨眼一个韩云华手里就有这么多部队?”

戴笠看到蒋介石脸色阴了下来,知道这个时候委员长又开始担心起了中共。但是搞情报出身的戴笠知道现在中共对党国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中共在敌占区扯着日本人的后退,那么现在进攻徐州的日军最少要增加三个师团。简单地来说,中共不除不行,但是决不能现在除。现在的国共就好像是一座破屋子里的两根柱子,如果一根倒了,那么整座房屋就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分崩离析,彻底倒塌了。所以戴笠思量了半天说道:“中共这半年的确有发展,但是发展很有限。这个韩云华手里的确很有实力,但是很有可能是八路军朱德支援过去的部队,而且经此一役韩云华手里的正规军不会剩下多少了。朱毛的实力一定会下降很多,况且徐州那边的战事很不妙,这个时候实在不易在和中共那边再起争端。”

说起徐州的战事,蒋介石心里就有些担心又有些失望。徐州会战蒋介石把第五战区的老底都压上了,但是为了占领徐州,打通南北交通线,鬼子也准备和国民党军队耗上了。为了徐州会战,日军先后结集了华北方面军第2军:第5师团、第10师团、第16师团、第114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13旅团以及华中派遣军:第3师团、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01师团、岩仲挺进队(战车第1大队)。现在战事却对国军越来越不利了,照这样下去国军最好的结局就是安全撤出徐州地区,局势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蒋介石还不知道,原本历史上第六师团也是徐州会战的主力部队,现在则是被调到了塞北,韩云华部也算间接地支援了国军的正面战场。

“的确现在不适合与中共起争端,那你们说说我们该怎样回应中共的这次大战,总不能党国一点反应也不做吧?”蒋介石无奈地说道。

何应钦想了想说道:“不管怎么说,这次韩云华所部的确是打了打胜仗,党国不有所表示的确不妥。但是韩云华所部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只是名义上的友军,表示的多了只能是养虎为患,所以我们只能是给这个韩云华多带一些高帽子即可,至于其它的东西那就算了,毕竟当过现在也很困难,您认为呢?”

蒋介石考虑了一会说道:“不妥,这么大的胜仗,中共那边不可能不大力宣传,我敢肯定明天中共的喉舌新华日报一定会把这件事作为头版头条来报道的,到时候报纸上刊登出我们只是给了韩云华一点华而不实东西,舆论那边我们会受到各界的责难的。虽然他们那些人的责难我并未太在意,但是这会让前线那些地方军阀部队寒了心,不妥啊!”

陈诚这个蒋介石的心腹大将,在绝大部分问题的看法上是绝对支持蒋介石的,当然也包括对中共的问题。但是陈诚却是一个实打实的爱国将领,在淞沪会战时,他的嫡系王牌部队第11军和第18军差一点拼光了,这种一息尚存战斗不息的战斗意志在国民党部队中是很少见的,也正因为他这种不保存实力的绝对忠诚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这时陈诚也觉得何应钦的办法有失妥当,于是开口道:“委座,我认为不管以后如何,但至少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