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456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456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不顺利,那么日军大本营首先想到的就是从关东军调兵南下。因此在明白了内蒙古军区的战略部署之后,苏联人和美国人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内蒙古军区。

别人看不到这一点还以为苏联人和美国人脑袋进水了,几百架几百架地送飞机,其实人家才不傻,区区几百架飞机对于那些航空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也就是一个季度的产量,况且还是那些即将淘汰的战机。用这些战机换取后方的平安,甚至于可以彻底解决心头大患,这个买卖那是相当的划算。

韩云华也不傻,他一开始就算准了这些,否则的话让他区区军区对抗日军百万精锐,以韩云华的精明那会干这种蠢事。可以说关东军现在并不是对抗内蒙古军区一家,而是在和中国的人、苏联的武器装备、美国人的钱在打,这样的组合几乎是无敌的,不然关东军那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打成了啥样。

不过内蒙古军区现在已经不缺战机了,虽然韩云华清楚现在美国即将下线的新式飞机是专门对付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的。但是在中国战场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并不多,最多的还是九六式战斗机和九七重轰,所以美国开出的价钱虽然很诱人,但是还不足以打动韩云华。因此韩云华回电罗斯福,200架战机换取除苏联和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另外韩云华保证只要美国人不将设计图纸泄露出去,那么最起码在5年内这种武器装备是没有任何同类产品可以超越的,就算是德国和日本能够仿制出来,但是绝对不可能和这个在同一技术等级上。

韩云华可没有说大话,其实火箭筒这东西说起来也应该是在今年出现,可能美国的那两个小军官现在就在试验这东西。但是韩云华制作出来的可不是那种原始的家伙,世界上第一代火箭筒确实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共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研制的“巴祖卡”纯火箭型火箭筒,它的形状很象一种名叫“巴祖卡”的长号(乐器),因此得名。“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靠弹内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推动火箭弹运动,发动机排出的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使武器无坐力。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它发射150毫米超口径破甲弹,靠发射装药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都配有机械式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为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达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7~82千克。

但是韩云华一开始设计的就不是这种原始货,他所设计的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火箭筒,因为他只对二十一世纪还在使用的火箭筒熟悉,虽然这个时代的军工技术还无法生产第三代火箭筒,不过在克服了一定的困难之后却可以生产第二代火箭筒,即根据平衡抛射原理,采用封闭发射技术,从筒后抛出塑料薄片作平衡物质以抵消武器坐力,发射时仅有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在短时间内不管是德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这领先世界最少20年。

对于韩云华的坚持罗斯福总统只能妥协,他很清楚韩云华打得上么主意,不过正是因为有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在,所以美国人也不敢过分同韩云华砍价,毕竟现在是卖方市场,火箭筒只有一个,但是买主却有两家,吃亏就吃点亏吧,最终罗斯福总统同韩云华达成协议,以200架最新战机换取火箭筒的专利技术,但是却不能限制韩云华将专利技术再卖给苏联人。

和罗斯福做完交易之后韩云华又火速和斯大林联系,相比较起来韩云华还是对苏联人有一点好感,不管怎么说,苏联人和他韩云华的信仰是一致的,尽管韩云华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这并不妨碍韩云华对那些苏联人不反感。

同斯大林的谈判就简单的多了,因为这段时间按照韩云华制定的战略计划苏联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大批的失地收复,连被围困了整整900天的列宁格勒也解放了,德国人被打的节节后退。斯大林心情好,对于韩云华这位中国同志的帮助也是极为感谢,况且和美国人交易不一样的是,韩云华这次直接让巴彦鲁夫将军派人紧急送了20具火箭筒到战场上使用。

这种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一经出现在战场上,德国人的坦克、装甲车辆、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等有价值的目标惨遭重创。在第一天的战斗中,20具火箭筒就创造了摧毁87辆德国坦克的辉煌成绩。

火箭筒的威力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在苏联这个大炮主义横行的国度,火箭筒受到重视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斯大林的回电很快就到了,和罗斯福一样,他知道韩云华要的肯定不是钱,因为现在有钱不如有实力,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坦克战机。

第592章:阅兵

韩云华要的并不多,他希望苏联人能够帮助内蒙古军区建立自己的发电厂、水泥厂、飞机主要配件生产厂。他不要苏联人掏一分钱,他们只需要派几个专家到包头指导内蒙古军区建设就可以了,所有的建设费用全部由内蒙古军区自己掏,另外在厂房建设完成后可以支援一批机械设备。

而且他所需的设备也不要苏联最先进的,只要不是报废的就可以,落后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至于那个飞机配件厂也只是配件厂,韩云华只希望战斗中损伤的战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修理,而不是等着美国或者苏联运送配件过来,发动机生产不了也就认了,但是最起码的起降架和一些最基本的没有多少科技含金量的东西应该自己生产。

韩云华这么多年的战斗生涯别的没有学到,唯独一点他深有体会,那就是不要把希望寄托给别人,不管什么时候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斯大林倒是很惊讶韩云华这次竟然没有要武器装备和战机,反而要了这些建设性东西。作为一个政治家,斯大林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他一眼就看出来韩云华的用意,同时也极为佩服这位中国同志的眼光。

既然不需要苏联花一分钱,那么斯大林当然乐意了,他致电韩云华,他会亲自指示,让共青城方面派20名专家立即启程赶往包头,听候韩云华的调遣。另外斯大林对于孔阳等人赞口不绝,直说自己见到了真正的勇士。虽然韩云华不知道孔阳等人干了什么能让斯大林如此赞赏,但是肯定是孔阳等人拿出了看家本领。

韩云华在延安只待了4天便急匆匆地赶回了归绥,因为中央预定半个月后,也就是7月7日要在归绥举行塞北国际军事指挥学院成立庆典,韩云华必须返回归绥早作准备,因为届时将会有美苏等国的代表参加。

6月29日韩云华乘专车返回了归绥,鉴于事情的重要性,韩云华在路上就给罗荣桓以及左权等人发了电报,要求他们立即启程赶往归绥,另外每个军分区要抽调一个精锐步兵团赶往归绥接受紧急训练,韩云华特别指示,人数不需要太多,但是要求绝对是精锐。

归绥成依然还是老样子,和包头不一样,归绥城的变化虽然有一些,但是变化远没有包头那么大。当韩云华的车队赶回归绥的时候,只见整个归绥城外到处都是行驶的汽车和奔驰的战马,城门口基本上已经堵塞了,场面有些混乱。

韩云华命令司机将车子停下,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说实话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看到堵车,这种场景太熟悉太亲切了。

“司令员,我先到前边看看,您现在车上等一等。”警卫员王云义知道韩云华赶时间,老是卡在城门外也不是一回事。

“嗯,速度快一点,政委他们八点多就到了,我们已经晚了两个来小时了。”韩云华道。

“好的!”

王云义跟随韩云华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多一点,但是王云义的大名却是有很多人知道。王云义本身就是特种兵出身,而且还是整个特战队里面成绩极为靠前的几位,只不过他本人对于带兵并不热衷,所以王小虎就把他调到了韩云华身边当警卫员,保护韩云华的安全。时间长了,所有人都知道司令员身边有这么一个王队长。

很快城门那边有了动静,很快堵在城门口的车队快速动了起来,能进城的进城,不能进城的就靠着护城河停了下来,道路很快就通了。

进城后韩云华立即赶往塞北军分区司令部,罗荣桓和左权等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另外刚刚上任的北方空军政治委员邓公也在哪里等着韩云华,由不得他不快点。当韩云华走进塞北军分区司令部的时候,卫兵告诉韩云华,说政委他们正在开会,让他转告韩云华,直接到大会议室去就可以了。

会议室里面人很多,除了从张家口直接赶过来的罗荣桓以及左权等人,还有塞北军分区的几个高层,另外还有中国北方空军方面的几位领导干部也在场。见韩云华走进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这是对韩云华的尊重。

“坐,大家请坐,路上路况不好,所以耽误了点时间。你们说到什么地方了,继续说。”韩云华开口道。

“是这样的,我们刚刚正说怎样安排你要求的那几个步兵团,接到您的命令之后,六大军分区以及东北人民解放军都派出了各自最精锐的步兵团,现在7个步兵团已经集合完毕。不过由于场地有限,这突然多出来的这2万多人现在绝大多数都还住在城外,管理上有些混乱。”塞北军分区司令员谭震林应声说道。

“都到齐了吗,一共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样?”韩云华继续问道。

“7个步兵团已经全部集合完毕,一个不差,各个军分区报上来的人数是2万4千6百22人。都是各个军分区绝对的精锐,基本上都是由老兵组成的,战斗力没的说。武器装备吗我还没有去看,不过就拿我们塞北军分区的那个步兵团来说,清一色的德国毛瑟k98,轻机枪每个团75挺,重机枪16挺,迫击炮6门,掷弹筒55具,另外还有高射机枪2挺,没良心炮2门,装备极为精良,说是武装到了牙齿一点都不夸张。”谭震林道。

“那军装配备的如何,是新军装还是旧军装?”韩云华道。

“绝大多数是旧军装,因为这两年我们部队扩张的很厉害,后勤保障方面压力很大,每个新兵入伍以后会发给他们一套新军装,之后原本说是每年在给发一套,但是实际上我们被服厂并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所以绝大多数的战士打仗行军只有一套军装,破了补一补继续穿。而这次前来归绥接受训练的都是老兵,各方面都很强,但是唯独军装都是破的不能再破了,我看到几个团长、政委的军装都快不能穿了。”谭震林道。

“老杨,我们被服厂的生产能力就这么弱吗,我记得当时我们规定的可是每个新兵入伍后发两套新军装,怎么现在变成了一套?”韩云华转头向后勤部长杨瑞华问道。

杨瑞华苦笑着说道:“我的司令员,您是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啊。您老人家一高兴大笔一挥,去组建10个步兵师来,但是您可知道我们整个军区下辖的45个被服厂一天的产量也就2000多套被服,这还是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的产量。您这十个步兵师最少20万人就算是每人一套军装就得20万套,就是整个军区近4个月的产量,从去年到今年您老人家一共组建了近30个步兵师,您已经把明年的产量都预定了,现在很多新兵还没有见过我们的新军装,有的穿就不错了,还两套。”

杨瑞华这个后勤部长也是很为难啊,军区的规定在那里摆着,每组建一个新兵师就要从他这里要走大批的物资装备,人家师长可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来了你就得给我。杨瑞华除了一边叮嘱被服厂那边加大产量,另一边也不得不收购农民们生产的那些灰布,做一些八路军那样的军装当作补偿,反正现在内蒙古军区还有不少部队穿的老军装,再多些也没什么。

“行了老杨,我知道你这里为难,不过现在我们军区接到中央一个政治任务,7月7日,主席和周副主席以及朱总指挥等人都要到归绥参加塞北国际军事指挥学院的成立仪式,到时候不止是国民政府要派高级官员前来观礼,另外美国和苏联以及英国也要派人来。所以主席让我们军区在成立仪式上秀一秀肌肉,好好震慑一下国民政府,另外也给苏美等国看一看我中共的实力,让他们知道支援我们中共的每一枪每一炮都是有价值的。”韩云华道。

“那这个肌肉是如何秀法,不知司令员作何打算?”罗荣桓若有所思地问道。

韩云华笑道:“兵在精不在多,况且我们军区一百几十万大军哪能全部拉来给他们看,所以我打算在卢沟桥事变5周年纪念日在我归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参加阅兵的兵种除了传统的步兵、骑兵之外,还要包括炮兵、坦克兵、工兵、特种兵、电子对抗兵、空军等,参加阅兵的部队都是以团为单位,再多了也是浪费。”

“嗯,这个想法很好,展示实力除了打仗之外就属这个阅兵最具效果了,打实战是不可能了,我们不可能把主席以及各位外宾拉到战场上看我们打仗,所以搞一次像样的阅兵就很有必要了。不过现在距离7月7日只剩下8天的时间了,这个时间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要是在那个场合丢脸那可真是丢到国外去了。”罗荣桓担心地说道。

“呵呵呵,放心吧我的大政委,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怎能在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不就是一个阅兵吗,我们当时只是一个抗日大队的时候还不算是搞过一个阅兵吗,怎么部队发展成了军区就不行了,放心吧,现在我们就分一下工,这次阅兵的总指挥就由我来担任,老罗你负责中央首长以及外宾的接待工作,老杨你负责这次阅兵的后勤保障,壮飞你和情报部门负责这次阅兵期间的反敌反特工作,谭司令员你负责场地建设以及巡逻执勤部队的相关工作,老邓你负责空军方面的事情,所有参训部队的番号以及人员全部要在今天晚上之前送到我的办公室。另外所有参加阅兵的部队必须接受三天的训练,阅兵当天全部荷枪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