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国策 >

第582部分

国策-第582部分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之前发起猛攻,迫使66军放弃攻打斯利那加的行动,同时迫使裴承毅投入更多的战略预备队。当然,如果最终目的不但要守住斯利那加,还要发起战略反击,至少得投入三十个师的兵力,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歼灭盘踞在斯利那加的66军,随后围攻赶来增援的空降军。问题是,裴承毅很有可能根据战局变化调整作战部署,而且空降军的战略机动能力不容忽视,所以我建议最好按照第二个目的进行部署,首先投入十到十五个师的兵力,对66军构成压力,同时又不让裴承毅队为攻打斯利那加是得不偿失的行动,从而使其动用空降军。等到东线战场上的进攻开始后,再考虑是否要在斯利那加方向上展开反击。”

听史塔克说完,鲁拉贾帕尼沉思了起来。

不得不承队,史塔克是个职业军人,虽然作为美国人,他应该为国家利益服务,但是在军事问题上,史塔克毫无保留的为鲁拉贾帕尼提供了最好的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史塔克深受杜奇威影响,不但在军事才华上继承了杜奇威的风格,而且在行为上也与杜奇威非常相似。

正是如此,鲁拉贾帕尼才非常信任这位美国军事顾问。

如同史塔克的分析,印军必须守住斯利那加,而且得在斯利那加让裴承毅动用战咯预备队!

第78章 针锋相对

虽然军情局无缝不入,但还是不可能知道鲁拉贾帕尼与史塔克说了些什么。

在得不到情报支援的情况下,裴承毅只能根据战场局势判断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

拉合尔方向上的战斗在4日上午结束,受到61军的反击,印军迅速收缩防线,最终在拉合尔西面大约20公里处停了下来,并且在巴军构筑的外围防线上修建防御阵地。

受阵地进攻作战能力的限制,裴承毅没有让让61军发起进攻,而是在印军防线西面部署机动防御阵地,监视印军的动向。

随着战术情报陆续送来,裴承毅不再重视拉合尔方向上的战斗。

到4日中午,印军的情况基本上一目了然了。在战术侦察机与无人侦察机多次对拉合尔方向上的印军进行侦察之后,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攻打拉合尔的是印军的二线部队与战略预备队,不但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官兵战斗素质也不怎么样。显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用战略预备队打主攻。

印军的目的不是攻打拉合尔!

按照裴承毅的判断,印年应该在4日夜间,也就是拉合尔方向上的战线基本上稳定下来之后,在南面发起新的进攻。

当天下午,裴承毅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至少有2个印军装甲师与3咋步兵师出现在了卡苏尔与卢迪亚纳之间的拉贾斯坦运河西岸,正在为进攻做准备。

为了弄清楚情况,裴承毅冒险让2架预警机南下,全面侦察印军的部署情况。

收到侦察机的报告时,裴承毅产生了一丝疑惑。

印军的投入并不少,5个师、有8万兵力,主战装备方面,有800余辆主战坦克、近千辆步兵战车、上千门火炮,以及近两千辆各类战车。问题是,这也不是印军主力,因为其主战坦克仍然是老日的M1A5、步乒战车是早被淘汰的M2/3系列、火炮大部分都是M109与FH77。这些老旧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可以进博物馆了,别说对付装备精良的62军,连巴军都打不过。

从集结地点来看,印军的意图是攻打卡苏尔,在拉合尔南面开辟新战场。问题是,印军大张旗鼓的准备第二轮进攻,肯定无法像4日凌晨那样“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在装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印军没有任何机会打下卡苏尔,甚至会在卡苏尔遭到严阵以待的巴军迎头痛击。

此时,裴承毅面临一个棘手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轰炸正在集结的印军。

如果在几个小时前,这不是个问题,裴承毅肯定会作壁上观,让印军集结,等到印军发起进攻之后,再进行空中打击。

与巴军总参谋长会谈之后,裴承毅也不能肆意妄为了。

如果再次让印军突破巴基斯坦国境线,不但巴军要恼羞成怒,中巴关系也将受到影响。

问题是,如果此时轰炸印军,会不会使印军放弃攻打卡苏尔的行动?

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肯定希望印军攻打卡苏尔,不然南下的62军就将成为摆设,到时候印军在其他方向上发起进攻,即便62军的机动能力非常惊人,也不可能及时赶到,更不可能阻止印军深入巴基斯坦境内。

就在裴承毅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条新的战术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印军不但在卢迪亚纳西面的运河地区集结,还在伯坦果德与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集结。

这条情报没有引起袁晨皓的重视,反而让裴承毅觉得非同一般。

在袁晨皓看来,印军在伯坦果德方向上集结,主要目的是防止正在南下的巴军在该方向上发起战略反击,属于防御性部署。而印军在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集结,肯定与势如累卵的斯利那加有关,如果斯利那加沦陷,印军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守住伯尼哈尔山口,在没有信心守住斯利那加的情况下,提前在伯尼哈尔山口集结部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裴承毅没有这么看,而是换了个角度。

印军同时在三个方向上集结部队,明显违背了本次战役的初衷。可以说,在人类的各种行为中,战争行为的目的性最为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都为了最终的目的,偏离了目的的战争行动,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印军发起战略反击的目的不是取得多大胜利,而是牵制共和国军队,为东线战场上的进攻创造机会。如此一来,印军必须控制反击规模,选择性的投入作战部队,不然不会在拉合尔方向上投入战略预备队,也不会在卡苏尔方向上投入5个师的二线部队。印军同时在三个方向上集结,即便全部动用战略预备队与二线部队,兵力投入也非常惊人。

难道印军不打算在东线发动进攻了?

为了搞清楚情况,裴承毅再次安排侦察力量对伯坦果德与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的印军部署情况进行了详细侦察。

收到详细侦察报告,裴承毅顿时明白了过来。

伯坦果德方向上的印军有8个师,其中2个装甲师与6个步兵师;除了5个步兵师是二线部队之外,另外3个师都是一线主力部队;第11装甲师还是印军的王牌部队,其主力装备是M4A2主战坦克;第31步兵师则是印军中少有的重装甲机械化步兵师,兵力规模相当于共和国的重装甲军,不但拥有1个坦克旅,还有数支装甲旅。

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的印军有12个师,其中只有1个装甲师;与伯坦果德方向上的印军一样,除了6个步兵师是二线部队之外,另外6个师都是一线主力部队,第19装甲师的编制规模不如第11装甲师,但是装备质量仍然很高,主战装备是从德国购买的“豹4”主战坦克;5个一线步兵师都是山地步兵师,其中3个还拥有独立陆军航空旅,非常适合在地形崎岖的克什米尔地区作战。

一口气集结了20个师,而且有9个师是一代主力部队,这是防御作战吗?

别说裴承毅不相信,连袁晨皓都不相信。

不是防御,就是进攻,没有第三种可能。

问题是,印军准备向哪里进攻?

如果印军从伯坦洪德出发,攻打拉合尔北部地区,配合南面部队,达到合围拉合尔的目的,那么8个师的兵力肯定不够用。退一万步讲,印军很有可能把目标锁定为正在南下前往拉合尔的巴军主力部队,用8个师打歼灭战,也有点勉为其难。如果考虑到一直盘踞在拉合尔的61军,印军在伯坦果德方向上至少需要投入20个师的兵力,才有足够的能力在拉合尔北面打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显然,伯坦果德不是印军的主要集结方向,印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把自己钉死在拉合尔方向上。

伯坦果德不是主要集结方向,那么伯尼哈尔山口就是主要集结方向。

看清这一点,裴承毅与袁晨皓心里就有数了。

可以说,印军的重点就是在伯尼哈尔山口,准确的说,是在斯利那加。

不管是卡苏尔方向、还是伯坦果烈方向,都是为印军增援斯利那加做掩护,只是在这个时候,裴承毅与袁晨皓对战局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按照袁晨皓的判断,印军不可能把坚守斯利那加当作首要任务,因为印军根本守不住斯利那加。就算66军没有办法在几天之内攻占斯利那加,只要战斗打响,或者说只要66军发动进攻,中巴军队在西线战场上的重点就将转向斯利那加,最终攻占斯利那加。不管印军在斯利那加投入多少兵力,受实力差距的限制,都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如此一来,印军的主要任务不是增援斯利那加,而是在斯利那加南面也就是伯尼哈尔山口部署第二道防线,阻止中巴军队在攻占了斯利那加之后迅速南下。从实际情况考虑,印军不会忽略中国军队的跳跃进攻能力、以及中国军队攻打斯利那加的根本目的。如果裴承毅愿意,在66军占领斯利那加之前,竟会出动其他部队攻占伯尼哈尔山口,打开前往印度西北地区的大门。只要印军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提前加强伯尼哈尔山口的防御力度,避免过早丢掉这处极端重要的战略要地。

可以说,袁晨皓在战术层面上分析了局势,而裴承毅则更重视战略层面上的问题。

宣战之后,印度不顾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抢先在西线战场上发动进攻,积极准备东线战场上的进攻行动,其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为国家的战争动员争取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印军必须守住斯利那加,至少得在战争初期守住斯利那加。如果斯利那加落入中巴军队的手中,印度西北地区将门户洞开,失去战略防御的空间。把目光放近一点,也能看出印军死守斯利那加的意图。

印军在西线抢攻,战役目的是为东线的进攻创造机会,为此,印军必须迫使裴承毅把更多的战略预备队投入西线战场。因为在61军的阻挡下,印军没有能够按照预期目的打下拉合尔,甚至没有对拉合尔构成多大威胁,在62军的威胁下,印军在卡苏尔方向上的进攻也不会收到多大效果,而拉合尔北部地区是巴军的重点防御地区,印军又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所以印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斯利那加方向上。换个角度,如果66军攻打斯利那加的行动遇到挫折,无法按照计划攻占斯利那加,甚至在印军发动反击后主动撤退,裴承毅就得为66军提供增援力量。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裴承毅能够派遣的增援力量只有空降军。

看清这一点,裴承毅肯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军看出了他在东线战场上的部署。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裴承毅面临新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投入空降军。

如果不为所动,印军很有可能调整东线战场上的部署,不给裴承毅过多的机会。如果出动空降军,东线战场上的战斗就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全歼印军的目的。

怎么办?

留给裴承毅做出决策的时间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当天下午,裴承毅调整了空军的作战计划,让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与共和国西北地区的战术航空兵重点轰炸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的印军地面部队,甚至让部署在沃济拉巴德的远程炮兵调转炮口,对伯尼哈尔山口进行覆盖式炮击(沃济拉巴德与伯尼哈尔山口的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在远程炮兵的打击范围之内)。到了傍晚,裴承毅还让刚刚赶到克什米尔地区的陆航低空打击部队出击,协助战术航空兵,重点打击伯尼哈尔山口地区的印军装甲力量与陆军航空兵。

到此,裴承毅不再有所顾虑,与印军丁对丁、卯对卯的干了起来。

由此可见,裴承毅绝不是抱陈守旧的指挥官。

既然战役意图已经暴露,就没必要继续隐瞒战役意图。随着轰炸与炮击全面展开,印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厮守斯利那加的作战计划,要么在斯利那加与共和国军队决一雌雄。毫无疑问,前者只能使印军的总体战略计当全盘崩溃,在本土西北地区与高歌猛进的中巴联军决战,最终丢掉首都新德里。后者也不见得是什么好选择,在共和国军队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斯利那加的12个师不会有一个完整离开战场;换句话说,在斯利那加丢掉12个师,对印军后期的战略防御必定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裴承毅是否会在斯利那加投入空降兵。

袁晨皓看出裴乐毅的意图之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裴承毅什么时候投入空降兵,印军就在什么时候发起东线战役。

表面上看,局势对裴承毅很不利,因为在他的作战计划小中,没有参战的2个空降军必须留在东线战场上,如果把其中1个空降军派往西线战场,就无法在东线战场上歼灭印军主力部队,从而无法达到战役目的。

到了当天晚上,当裴承毅命令空降17军进入战备状态,准备登机出发的时候,袁晨皓当面提出了这个问题。

“用不用空降军,决定权在我们手里,不在印军手里。”裴承毅很有耐心,“我已经与蹇柄彪通过电话了,66军将全力应战,结果如何,现在还无法肯定,毕竟印军投入了十二个师。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什么时候投入空降兵,投入多少空降兵,印军猜不到,也不可能盲目猜测。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就能掌握主动权。”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你是说,利用这个机会歼灭印军的有生力量?”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打到这个时候,双方的意图都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为了在东线发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进攻,印军会不惜一切代价迫使我们在西线战场上投入空降军,不然也不会集中二十多个师,在三个方向上对我们施加压力。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急于投入空降军,而是利用印军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斯利那加打一场大军团会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便我们需要在战役的最后时刻投入空降兵,只要能在战役初期重创印军,大量歼灭印军的有生力量,需要投入的空降兵也非常有限,不会对我们在东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造成太大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能够将斯利那加变成印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