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重生一九八五 >

第131部分

重生一九八五-第131部分

小说: 重生一九八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法,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疯狂。

这种情况让陆少华即高兴也苦笑,他高兴的是香港人疯狂,他就赚钱,而苦笑的是这两个小区被预订完了,到现在还没有建设好,还要几个月后才能彻底完工呢。

凤凰房地产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凤凰娱乐也是同样,自从陆少华把权都交到陈达荣之后,陆少华就已经下达命令加大资金投入,任由陈达荣去做主。不得不说,陈达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吸取了很多经验,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一共投资了12部,有10部获得丰厚的利润,另外2部也没有亏本,差不多收回了成本。

生意不可能百分之百赚,当然,陆少华除外,他新自做的生意除非历史发生改变,不然永远都不会亏本的。可陈达荣不同,他不是陆少华,他能获得6分之5的成功率已经是很高了,至此,陆少华也再没有干预娱乐公司的事了,有时候碰到记忆中红得发紫的片,陆少华才会打个电话给他说一声。

陈达荣除了投资电影成功之外,还完成了陆少华交代给他的任务,顺利收购了星空传煤公司旗下的卫视台,也是以后的凤凰卫视。卫视收购到手,陆少华自然很开心了,虽然等到开播一个多月后才收购到手,付出的钱也比较多,但跟以后的价值比起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凤凰娱乐公司不可能只经营投资电影这一块的,现在有卫视台了,凤凰集团在香港的影响力也足够大了,陆少华也不怕受人排挤、挤压了,在十月份的时候,陆少华就让陈达荣开始着手自己做电影,自己做唱片了,逐渐多元化起来。

不管是凤凰房地产还是凤凰娱乐,在半年的时间里都取得娇人的成绩,但相比于凤凰销售起来就要逊色很多了,销售公司的总经理许嘉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打开市场,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苏联运过来的产品迅速占领整个香港市场。由于产品的质量属于上等品再加上价钱并不高,很快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产品。

源源不断的货物通过中苏边境输送到深圳,再从深圳转运到香港,一星期最少有五辆货柜车的产品运达香港,即使是一个星期有一次产品抵港,却还是出现断货的情况,为此陆少华还头痛的一阵子,没办法,路途太过遥远,一个星期一次已经达到了极限,陆少华也只能加多两输大型的货柜车了,七辆货柜车一起输送才刚刚好解决了缺货的危机。

不过陆少华知道,这也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将来还得继续加多车辆,因为早在八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在慢慢探索东南亚地区市场了,也有部份货物顺利的通过香港这个中转站出口出去了。

香港市场的需求量始终是有限的,当市场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市场可言了,所以在很早以前,陆少华就有吩咐许嘉瑞慢慢的打开国外市场了。也正是打开了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才会出现这种货物紧缺的现象,不过五辆大型货柜车运来的货是足够香港市的。

东南亚地区市场逐步打开,香港彻底变成了一个中转站,一个通向国外的中站,也是陆少华将来自己生产出自己产品的中转站。现在依靠着苏联的产品来打开市场,只不过是为以后做铺垫罢了,架构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等着自己的产出出炉,便能通过这个销售网络迅速的漫廷到东南亚各国。

现在东南亚各国的销售网络尚未真正搭建起来,陆少华也不能太过着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等到搭建起来,那陆少华将会给许嘉瑞下一步命令,是的,是一下步命令,欧美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也是一个竟争激烈的市场,陆少华是不会放过欧美市场阿,就算竟争再激烈,陆少华也要打开市场!

无疑,凤凰销售有从苏联运过来的低廉产品,又取得了成功,给凤凰集团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短短半年间就有十几亿港币流进了集团的账里。纯利润更是凤凰房地产和凤凰娱乐两家公司合起来总利润的1。5倍,创造了集团赢利之最的称号,当然,这里面并没有算上凤凰金融,如果算上的话销售公司也只能算是老二。

金融行业无疑是来钱最快,也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但有陆少华这个重生人士和刘铭章以及李云清这两年轻的干将,凤凰金融在短短的半年中成绩连创新高,特别是刘铭章带领的团队,按照陆少华的吩咐,跟着索罗斯后面炒作,每次几乎都能赢利,成功率达到了100%。

而李云清只负责香港的投资,陆少华也没有怎么参与,完全由李云清全权打理。投资嘛,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总体来说李云清无疑是成功的,虽然有失败的,但这里的失败是指没有赢利的失败,就算买进的股票下跌,李云清也可以依靠背后庞大的资金支持,成功救市,把股价拉回来,然后成功脱离。

也正是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使得李云清立于不败之地。不过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占少数的,香港的股市经过89来股灾的影响也出现狂跌的情况,现在几乎所有股票都在回升,但凡被李云清看上的股票都是很有潜力的,所以出现大幅度下跌的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李云清投资的股票大部份都是出现上涨的,下跌的也就那么几支罢了。

在凤凰金融旗下的还有李宗恩带领的人马一组,这支暗地里操作的人马虽然处于练兵状态,但还是不能影响他们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根据李宗恩在12月1日传给他的数据表明,在短短的几个月间,他手下的人马就为集团创造了2亿9千多万元近3亿的纯利润,且还是以美元做单位的。

也就是说,单李宗恩那组人马几个月间所赚的钱就跟凤凰销售赢取的利润相持平。别忘记了李宗宗恩他们还在练兵状态,一旦真正成熟起来,那将是可怕的存在。

至此,刘铭章、李云清、李宗恩三人所带领的人马截止12月1日,他们总共给凤凰集团创造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这个数字连陆少华看到了都发自内心的笑,不!是内外全笑,脸上也是布满了笑容——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半年后的凤凰(下)

陆少华当然会笑,且笑还不是一般的开心,根据他们三个人拿过来总结出来的数字表明,在这个月间纯利润竟然达到了十亿八千多万美元。10。8亿多美元阿,任谁看到这个数字都会笑得很开心,就算是陆少华这个身家上千亿美元的人也会开心的笑。

霍家在香港算是大富豪家族了,但如果把这个数字拿给霍英东看,估计都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因为霍家的总资产在此时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别忘记了这是91年,霍家进入21世纪的总资产也才3、4百亿港币,以陆少华的估计,现在霍家的总资产估计超不过10亿美元。

几个月间,金融一块的纯利润就超过霍家的总资产,陆少华能不笑吗?不过笑归笑,大投入就有大回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几个月间赚了10。8亿多美元,但先期投入的资金还是很多的。

就拿李宗恩来说吧,虽然是练兵期间,但先期的启动资金可是30多亿美元阿!而现在赚了2。9亿多近3亿,也就是10%比例。而李云清的赢利是最少的,1。8亿多,启动资金也是陆少华回港后宣布增资的那20亿和东拼西凑为一体的,大概也才22亿多,现在赚了1。8亿多,比例不到10%,不过也差不远了。

李云清和李宗恩两人凑起来的总和也就是4。7亿近4。8亿,至于其他的都是刘铭章创下的,还记得当时刘铭章问陆少华说跟着索罗斯后面做需要多少资金时,陆少华只回答他一句你喜欢拿多少就拿多少去,也就是陆少华没有给他一个标准答案,随刘铭章喜欢。

不过刘铭章并没有一拿就几百亿去,而是只拿了30亿美元,在他想来,不是什么在行动,没必要动那么多资金,再说,资金投入多了,说不定还会影响到原来的计划,所以他只拿了30亿。而这30个亿却在几个月间创造了6。1亿多的纯利润,比例超过了20%,在金融行业里面,纯利润超过20%的很少见,就连那些国际上超厉害的金融炒家都无法创造这么高的比例。

可是刘铭章也达到了这个数额,原因究竟出在那里呢?陆少华思来想去都搞不明白纯利润比例会这么高,最后无奈只有问刘铭章本人才得知了答案,原来是索罗斯为了打出名声提前放风,而刘铭章就在索罗斯没下手之前就开始动手了,到接近收手的时候,刘铭章也再次提前了,就因为两个提前,导致最后这个让国际炒家们看了都发狂的比例。

金融这一块赢利多陆少华开心,但陆少华也只是开心罢了,他知道,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去了,这些钱还远远不够阿。说句不好听的话,单非洲那个秘密基地,陆少华就投资了将近300亿美元下去。300亿阿,要是换成人民币或是港币可是要堆成几个房间了。

当然,金融这一块并不止刘铭章他们三人所赚的这些,还有一个凤凰银行,自从全资从包船王他们收购来了银行开始,银行就一直挂在凤凰金融旗下,香港的总部倒没有赢利有限,主要的还是苏联分行。

说起苏联分行来,陆少华都感觉有点好笑,因为那边的数据统计不出来,每天存款和支出太多了,银行的内部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去算那些账。现在没有的电脑软件并没有那么发达,要算账还得有人工辅助,如果不增派些人去算下账,根本就腾不出手来算,噢,就算是派人手去统计也很难,因为一天之间的资金数目变化得太快了。

碰到这种情况,陆少华只有一个命令,那就是派人过去,慢慢算,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两个月不行就三个月,直到把账给理清了,反正陆少华不急知道数目,苏联可是还有几年处于动乱之中,接下来的时间还会延续着这种情况,要想彻底理清账目也要等到苏联解体后恢复正常。

尽管很难理清账目,但陆少华知道,赢利的数字绝对是一个要可怕的数字。在银行分行成立之时,陆少华就已经制定了大方向,存款积累下来的资金给陈国邦移用,移用之后剩下的资金除开正常运转必备的资金外全部换成美元。

卢布贬值速度可是很快的,把卢布换成美元之后等贬值到一定的比例之后,再换回卢布,赚取中间的差价,单这个差价,陆少华相信都是一个天大的数字了。凤凰银行总部在香港,而苏联那边的分行一下子就变成了跨国银行,以苏联现在的情况,那些有钱人更加信任国外的银行,因为国外的银行倒闭的几率很低,国内的就不同,一旦动乱升级,倒闭还真不是难事,这也是为什么凤凰分行会红火起来的原因。

香港凤凰集团下属的几大公司都程赢利状态,深圳那边就不同了,有的只有投入,投入,加大投入,有点像无底洞一样,拼命的投入,特别是生产基地,每时每刻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不过也还好,有投入就有回报,根据褚磊传回来的消息显示,工程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了,不管是汽车的研究室还是其他电子产品的研究室早就已经投入使用,供给那些从苏联过来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测试。

生产车间也通过那些技术人员结合以前的经验拿出最好的方案并且开展建设,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生产车间的50%,也就是完成一半了,是的,是所有车间同时建设的,不管是汽车、电脑、还是电子产品的车间,都是同时开工建设的。如果有必要的话,现在就可以先投入使用,只是可惜,那些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试验测试,还没有达到生产的阶段。

开发出一类成熟的产品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就拿汽车来说,汽车的发动机是整部车的重中之重,开发可是很烦琐的,需要反反复复的研究测试才行,也幸好从苏联挖来的技术人才个个都属于专业人士,以前有过很多经验,开发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进度也相当的快,陆少华有理由相信,不需要多久,凤凰品牌的第一辆汽车将会面市。

汽车方面的进度让陆少华很满意,电脑也是同样,让陆少华满意,虽然进度比汽车慢了很多,但对现在的进度,陆少华已经是相当满意了。在此年代,电脑换代并不快,但陆少华还是给予那些技术人才一个任务,那就是尽量开发出比市场上面高的硬件出来。

也只有开发出比市场高的硬件出来,电脑方面陆少华才可以迅速的占领市场。前世作为网吧的技术主管,陆少华比谁都清楚,不管是玩游戏还是上网,人们都喜欢‘快’,而硬件就掌控着快与慢的节奏,硬件高了,网速快了,运转什么自然而然就快了,假如硬件低了,网速快了,运转也是同样慢。所以说,网速和硬件是相辅相成,两者都掌控着速度的快与慢。

等到进入90年代末期,电脑逐渐普及化,电脑硬件换代也像坐火箭一样快,陆少华清晰的记得有一次,市场上内存条最高是2G,可是过不到几个月的时间,4G的就出来了,随着4G的出来,2G的也就变成淘汰品了。

现在的情况不同,换代速度还不是很快,只要开发出比市场上高一级的硬件出来,就能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很长一段时间,而这很长一段时间正好可以进行研究下一等级的硬件。只要能这样循环下去,那凤凰的产品将处于领先地位,占领市场的份额也就不用多说了,两个字,‘容易’。

根据陆少华的意思,不管是深圳这边的技术人员还是现在呆在苏联秘密基地的技术人才需要什么精密的仪器,陈国邦都会想办法搞到手。所有的技术人才都是来自苏联的,所以他们所需要的仪器在苏联都有。说句不好听的话,陈国邦连航空母舰的技术都能弄到手,搞些精密仪器还不是像吃饭一样简单。

早在陆少华决定招聘褚磊的时候,他就把陈国邦的联系方式给褚磊了,同时也给陈国邦打好了招呼,所以说,深圳这边不管是研究汽车还是电脑,或是电子产品,需要什么精密仪器,技术人才上报给褚磊,褚磊再经过电话跟远在苏联的陈国邦联系,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精密仪器就会抵达到深圳生产基地了。

生产基地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林齐全组建起来的大型工程队,给自己的公司盖基地可是没赚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